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王昌龄」诗词全集(210首)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3、《从军行》大

「王昌龄」诗词全集(210首)

1、《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3、《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6、《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1、《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

12、《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4、《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

15、《送别》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16、《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7、《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18、《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9、《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

20、《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

21、《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22、《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

23、《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24、《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25、《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26、《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

27、《古意》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28、《秋思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一...

29、《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

30、《春宫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31、《春怨》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32、《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升平...

33、《箜篌引》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

34、《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

35、《箜篌引》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

36、《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

37、《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38、《咏史》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

39、《录自《文镜秘府论》》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欢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见谴至伊水》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客...

40、《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

王昌龄的边塞诗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谁有王昌龄的那七首描写边塞的诗?

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圆。

前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峰。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以及诗意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 【其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

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

“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和他对远方妻子的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

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

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

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

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

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爱国壮志的诗词名篇

爱国诗: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2、《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雄心壮志: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书愤》 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

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

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

《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

《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文人的评价: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

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

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

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

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擅长写哪类诗出名

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王江宁”而致误。

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

《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

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顾况之序所记当确。

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

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钅英)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

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

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

《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

《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是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篇佳句,请写出你最欣...

先秦时期的有:屈原《国殇》中的“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少司命》中的“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曹植《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唐宋时期的有:王昌龄《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及其《示儿》中的“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还有陆游《病起书怀》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的《鹧鸪天》:“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和《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元明清时期的有:文天祥《扬子江》中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及其《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屈原、陆游、辛弃疾的诗句。

尤其陆游无愧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爱国诗歌数量是历代诗人中最多的;屈原,无愧于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爱国诗篇之先河,他又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爱国诗歌具有严重的浪漫主义风格;辛弃疾,是爱国主义词人的典范,是南宋最伟大的词人,与北宋的苏轼,开创了豪放诗派,合称“苏辛”。

我最喜欢的是陆游《病起书怀》中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

陆游在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事定犹须待阖棺”,表明了他虽被罢官,但是至死也不忘爱国的伟大情怀。

直到后来的临终前的最后一首绝笔诗《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证明了他的信念和承诺,果然直到临终,也宁愿不顾自己,而没有忘记了国家。

王昌龄是哪代诗人,王昌龄左迁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

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

《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

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顾况之序所记当确。

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

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

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 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

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

《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

《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沉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 ·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

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龄诗文便只这些了。

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

古诗词名篇佳句荟萃日月山水

描写山的古诗名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描写水的古诗名句: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描写日的古诗名句: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描写月的古诗名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诗歌其三 王昌龄

从军行 其三王昌龄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三首.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 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 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

关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