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将军岭在哪



将军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北,因刘伯承、徐向前、黄镇、李达、王新亭等原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的骨灰撒在这座山,从此被称为将军岭。1990年10月邓小平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八宝山以外,安葬共和国元

将军岭位于河北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北,因刘伯承、徐向前、黄镇、李达、王新亭等原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的骨灰撒在这座山,从此被称为将军岭。1990年10月邓小平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八宝山以外,安葬共和国元帅最多地方

[1] 在将军岭有许多数字都与129有关联,从岭下登上129级石砌台阶,是刘伯承纪念亭。出纪念亭,往上登129个台阶就到达徐向前纪念亭。从徐向前墓再往上登129个台阶就到达了将军岭的顶部。整个将军岭占地6000多平方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是风水宝地。

关于肇庆西江的一些诗词

登北岭赋 乘兴踏青,浅草初平;流欢远足,首登北岭。

点新土翻千层绿,舒长空卷万里云。

龙门跃鲤,仙桥过鹤;清起腾蛟,察出圣君。

转角区区快活林,通径幽幽达石道。

角音调畅,夹钟宣气。

山色绿景长列,清风腾云随行。

太皞引青阳相迎,苍龙从左;包芒载青旗相护,彩凤翔右。

快意当前,回望飞鸽。

振振而动,适观向往。

穷石道,过仙溪,取道将军岭。

蘑菇门过登云梯,高山陈顶有天台。

千禧广场静肃穆,圆伞方桌一字排。

手机窜动短信来,心花一瓣为君开。

放风舒动,森朗休休。

豪饮脉动三千瓶,饱餐款款信庭游。

两仪相合万象成,无极一朝乾坤定。

浑元定桩,固镇八方。

静以待静,以动制动。

刚阳外现柔,缓步观星楼。

金佛泰来笑面迎,净饭太子六根清。

神通妙力凌空起,千辐轮相普天行。

置身楼顶,沐浴春风。

流流涞涞,不为名来;熙熙攘攘,不为利往。

成,不为王;败,不为寇。

江湖山岩平如野,日行高耀回深闺。

西山半壁绿华帘,油油滴翠正好眠。

转身对影,遥望雏鹰。

劲翅起风,鸿图展天。

别辞第一台,追兴以游足。

鸟者歌,行者舞,游鱼水中坎坎鼓。

潆波清溪,恒动不腐。

理泉盈盈,止水明镜。

幽谷半腰,双鹰环行。

故友盘空,定姿幅幅长留忆;欲言致笑,凝望默默相挥手。

龙鳞起伏卧山脊,提足躬身挽青藤;茂长苍苍有陡壁,踩踏蹬跋又一层。

拂婷林之采采,抚酣春以气爽。

清风共饮,春山秀色杯中酿;天地同醉,小憩半寐意如仙。

继步越垚登岭顶,仙犬迎引入玄囿。

百鸟齐歌百花妍,千金汇成千层变;云梦缭处绕鑫塔,仙人微言直达天。

仰拭明空,仲阳焱悠悠;俯钓深溪,清波淼漫漫。

纵目环骋,畅情游歌。

母校一凤飞,春风着意旆。

两虎伏卧连百节,一龙穿游通千脉。

星湖罗布七假山,南天共抱玉银带。

明镜精朗,阡陌广延。

放奔纤离马,驰劲勇疾风。

三日绝尘埃,不见西江水。

弹指挥袖,赋诗抒情: 亲临天下,守中气以扶正气。

一线机车牵东西,两山对望坐南北。

带砺山河,一抚平川,抱母校而度西江。

丽日东风,松涛涌动,沉浊气而提清气。

气贯长虹,手可捋公须。

石三伢子遇大鸾,大才补良才;伯乐举荐九方皋,大道得天机。

非学太公钓文王,三分真主编履行。

寻桃园以结义,访隆中请孔明。

剑击天下,茅隐桃园。

贤归厚德,梦圆贞固。

雷霆一出风云怒,狼虎双嚎山川威。

八万里急步日赶日,三百回长怀天抱天。

截日晕以为弓,抽阳光而成弦。

搭拉离箭射南门,抖落明珠饰北岭。

取天下之天,得天上之天。

微天地于胸,缈宇宙于怀。

夫宇宙者,形如橡皮圈,内外至极而为球也,日月行其内,星君明其里。

夫布源者,毛子充盈,游运速极;六合为一,先后相和,万宇宙悬其中。

重生宇宙,敬以为父。

执六绳以度规矩,持双轮而定计钟。

夫人在而体系成,曌熣婉然宇象恒。

春眉秋目出清韵,云鬓雪腮闻兰香。

秀项皓质,纤指扶袖。

和颜静态,优雅认真;盈约合度,乐观宽容。

十七始虞音,佳听醉云梦。

灵气颦悦照遐思,丽阳花边对西笑。

藏一宝于岭顶,求万世之真理。

登高至乐而知返,临川感流踏归程。

举相机以对拍,奔山路意欢颜。

龙随影后,鸾驾清音。

气定春山,心依落霞。

龙回云洞彩画暖,凤鸣春林草木香。

摇林拽风,此乐陶陶。

太行亮剑舞蛟龙诗句

一、苏轼(宋代)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作者介绍 译注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又叫杜宇、 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二、贺铸(宋代) -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宋代:贺铸 作者介绍 译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译文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

(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

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

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

注释①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现出一面"田园美景图"。

②"故"、"归"体现出词人的思乡心切。

③"故人稀""徒自老"表达了词人的无奈、感叹年华易逝,韶华不在。

④朋友惜别时光不在。

⑤豁达淡然、淡泊名利,隐居为乐的心境。

三、王沂孙(宋代) -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代:王沂孙 作者介绍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

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

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

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译文长满绿苔的梅花树枝重重叠叠,白梅如洁白的琼玉点缀在梅树之间。

千树梅花映照着湖面,水中碧波更觉清浅。

年华匆匆如同过眼云烟,同样牵动人的惜春芳情,你我相逢时却已过了几个春天。

记得从前,与酒朋诗侣共同寻芳的那个地方,梅花总是多情而灿烂地开放,宛若美人褪妆。

近来心情凄凉黯淡,何况又把离情增添。

应该忘却昔日的欢乐,夜深才归车辇。

可惜辜负这一枝春色,恨东风吹起之时,友人却在遥远的天边。

纵然还有残花点点,随风飘落在我的衣襟上,也如点点粉泪落在胸前。

我深情地折取一枝梅花欣赏把玩,聊以排遣满腔的幽怨和抑郁。

注释①聚景亭:在临安聚景园中。

②层绿:指绿梅。

峨峨:高耸。

③纤琼:比喻白梅。

④倒压:倒映贴近。

⑤荏苒:柔弱。

⑥铅泪:用李贺“忆君清泪如铅水”句意。

四、姜夔(宋代) -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作者介绍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沉 通:沈) 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注释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肥水: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③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④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⑤红莲夜:指元夕。

红莲,指花灯。

五、苏轼(宋代) -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作者介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

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清初四花僧》八大仙人是指

清初四画僧 是指活跃于清初画坛的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渐江、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合称。

皆明末遗民,因不甘臣服于新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门,借助诗文书画,抒写身世之感。

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

他们的艺术风貌各有不同:渐江"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鬣"的笔墨功力,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的酣畅淋漓,八大山人"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怪诞奇崛,以及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戛戛独造,可谓"抟弄乾坤于股掌,舒卷风云于腕下"。

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以激情洋溢,深情凝蓄、个性鲜明的艺术,开创了时代的新风,直接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来为后人所景慕,影响极大。

朱耷 朱耷(1626~1705),真名朱统筌,中国清代画家,僧人。

江西南昌人,南昌宁王朱权之后,明亡后出家,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八大山人。

朱耷一生字、号、别号极多,主要有:法名传棨,号雪个、个山、屋驴、人屋,尤以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在书画上亦有许多画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园”等,含义较深。

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

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

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

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

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

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

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生平介绍】 朱耷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

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弱冠为诸生。

明亡以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时年二十三岁。

后隐居进贤县介冈及永丰县睦冈等地。

顺治末年,当他三十六岁时潜回南昌,创建青云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时间,才使这坐道院初具规模,并在这里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

他想把这里造成一块世外桃源,以求达到他向来“欲觅一个自在场头”的愿望。

但这个“自在场头”毕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统治之下,“门外不必来车马”是不可能的。

因为常有清朝权贵来此骚扰,他常浪迹他方。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

这使他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

一年多后,他又回到青云谱,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

当他六十二岁时,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

后又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

并常卖画度日。

后来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

叶丹居章江有《过八大山人》一诗云:“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

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

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 【艺术成就评价】 八大山人一生以主要的精力从事绘画,他襟怀浩落,慷慨啸歌。

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

所以画中出现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

他常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联缀起来草写,形似“哭之”、“笑之”字样。

他还有很多隐晦艰涩的诗句跋语,表示对清廷极端的仇恨和蔑视。

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表现了鲜明的爱和憎。

如脍炙人口的《孔雀图》及其题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辛辣地讽刺了那班头戴三眼花翎乌纱帽的汉族大地主屈膝求荣、投降新主子的奴才丑态。

有一幅山水册页题云:“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

”他称慕五代北宁间画家董源、郭熙,以其独特笔墨描绘没有受外族侵凌的宋朝江山,而激发起热爱故国的思想感情。

《鹊石图轴》(现藏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画中描绘着两只喜鹊立于大石之上,究其画意,具有鹊巢鸠占,翔集浣磐的含义。

《诗·召南·鹊巢》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传云:“尸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八大山人作此喻以讽刺清贵不善自谋而强占别人地主。

并着意表现双鹊集栖于磐石之上,这不是尸鸠可以占据和动摇得了的。

他常画的莲荷松石、梅兰竹菊、芦雁凫鹤、鱼鸭鹰鹿等等,大都象征他...

八大山人是谁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

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

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八大山人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发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之一,以大笔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

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

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

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

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

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将军岭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