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童趣的古诗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辛弃疾的《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诗人写古诗的小故事

材料一: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

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

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

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o高帝纪》) 材料二: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

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

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

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

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

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出自《己亥杂诗》) 材料三:经过长期的励精图治和一大批良臣贤相如姚崇、宋景等的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30年之久的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八方来朝。

但是进入天宝年间以后,唐玄宗开始安于享乐,不理朝政,重用奸臣如李林甫、杨国忠等,同时由于好大喜功,一意热衷于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唐朝在边地设置节度使,屯戍重兵。

后来节度使和边地驻军不断增加。

至天宝元年,节度使已增至10个,兵力增至49万,庞大的兵力消耗着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社会上隐伏着不安。

杜甫见到"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新兵开赴前线,父母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深深的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他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然而因为人微言轻,没有人听他的。

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几近崩溃,唐朝从此走向衰败。

"擒贼先擒王"比喻做事首先要抓住关键。

(出自《前出塞》之六) 材料四: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利用火攻,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六百多年后,唐朝的杜牧,漫步在这个古战场,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当年大战来临的紧张。

诗人感叹时光弄人,写下了这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折戟沉沙"形容失败惨重。

(出自杜牧《赤壁》) 材料五: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

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

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

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

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

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

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

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

写下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柳暗花明"指僵持不下的事情忽然出现了转机。

(出自陆游诗《游山西村》) 材料六: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诗人。

由于受王叔文"永贞革新"的牵连,公元805年,他被贬往郎州(湖南常州)任司马。

九年后,四十多的刘禹锡才被召回长安

听说玄都观的千数桃花,开得很好看,就和朋友去观赏,并写了首《游玄都观》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他又被贬到播州(贵州遵义)当刺史,后改为连州(广东连县)刺史,又调任夔(音魁)州(四川奉节)、和州(安徽和县),后被解职。

四年后,刘禹锡再度被召回长安。

当年玄都观的热闹已经没有了:千颗桃花荡然无存,只有青苔上几丛菜花在春风中摇曳。

诗人很感慨,又写了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度刘郎"是说人去人又来。

材料七:乾康和齐己都是唐朝的僧人。

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

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作诗的...

有关诗词的趣事

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爱独自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捧着一本诗词集,在橘黄色的灯光下,独享古诗词带给我的无尽欢乐。

一首首传颂千古的诗词,饱含了我多少向往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爽,领略着李清照的婉约,陆路的悲壮,陶醉在王维的田园情怀,辛弃疾的浪漫狂想中......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如痴如醉。

阳光灿烂的春日,在荷香四溢的夏季,在月白日清的秋夜,在银装素裹的严冬,我用心品味着,用情感受着诗词带给我的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思想

如涓涓流水,如淡淡云烟,那些清丽雅致的小诗,总会穿过我的心灵,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陶醉在早春的清新之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陶醉在夏日的绚丽之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陶醉在秋夜的温婉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陶醉在冬雪的烂漫之中。

一唱三叹的琴声,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号角,铿锵有力,那些苍凉悲壮,富有哲理的诗词总会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读出封建大夫的苍凉与悲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又读出了前人豁达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被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感动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被游子的思乡情感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良师益友的劝勉,鼓励着我更加勤奋地去拼搏,去创造......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如神奇的音符如可爱的精灵,给我超凡脱俗的享受,主我无法摆脱对它们的钟爱,啊,陶醉在诗词中无尽的情思、情趣、情理之中,感觉真的挺好!

关于古诗的趣事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

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杜甫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

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间尚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面带笑容地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就请客人入座闲谈。

时隔不久,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

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杜夫人当即示意杜甫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诗宴’,以表寸心。

”正当客人有些莫名其妙之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时客人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诗画菜 四川民间,有位出奇女子,才貌双全,烹饪绝伦,闻名蜀地。

一天,两位才子慕名远道而访,女子理当盛情款待,可因家中仅有韭菜一把和鸡蛋两个,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女子饱读诗书,顿时想起杜甫的一首诗。

她为两位客人敬茶后,便含笑下厨,不一会就做出一桌富有诗情画意的菜。

第一盘以绿韭菜垫底,面上放着两个圆滚滚的蛋黄,取名“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盘还是以绿韭菜垫底,面上洒着一溜蛋白,唤作“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将韭菜铺成山峦状,山尖遍染蛋白,呼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盘是一大碗清汤,面上漂浮着四片洁白的蛋壳,便称为“门泊东吴万里船”。

女子举杯敬酒,略表歉意之时,两位才子异口同声地赞道:“您巧作的‘诗画菜’,胜过世间山珍海味!不必客气。

” 诗厨 江南一地有家颇有名气的“唐诗菜馆”,一天有位客官傲气十足而至,仅以八文钱和两个鸡蛋,苛求要按杜甫的七言绝句做三菜一汤,厨师明知客官出难题,硬是知难而上,欣然同意。

不一会,只见厨师端上三菜一汤放在桌上:第一道菜是两个蒸蛋黄,伴以几根小葱,象征“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是青菜叶上铺着一丝蛋白,意为“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清炒白蛋花,连根葱儿都没有,寓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更简单,是一大碗清水,上面只漂着几片雪亮的蛋壳,酷似“门泊东吴万里船”。

客官见此“三菜一汤”,连声赞口不绝,后来这位厨师被誉为“诗厨”。

描写儿童趣事的古诗

1、《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牧童》——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3、《花影》——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观游鱼》——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7、《田家》——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有关童年趣事的古诗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

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

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

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

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

“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

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

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

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关于诗歌的趣事(概括主要内容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

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

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

”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

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

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

以“四”对“三”十分妥贴。

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

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

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

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

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

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

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

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

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一句云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

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

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

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域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的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

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

苏东坡被眨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借助讲学以排遣心头郁闷慕名而来考络绎不绝黄州简直成了学子文士荟萃之地于是他的名声日响。

不知怎的却惊动了朝廷便派来一名考官名为巡视讲学实为查看动静。

经过一番密访没发现苏东坡有什么越轨之处但考官并不甘心想方设法要把东坡的名声压下去。

一天清早他对东按说“苏学士名杨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我要见识见识请找几名前来面试

”东被即刻挑了十名学生来见考官。

考官与东坡并肩坐在台上学生一字横坐在台下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考官心想要当众出苏氏的丑只有钻冷门。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不考别的只要你们对一副对子。

我出上联你们对下联。

”于是指着外面的宝塔说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这些学生以为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没想到要对对子完全没做思想准备十分紧张越紧张越不会越不会越感到对不起老师一个个大汗淋漓满面羞渐。

考官见状大为得意指着第一个学生问“你会对吗?”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开口低着头伸出手摇了两摇。

考官又指着第二个学生“你呢?”那个学生 也同样把手摇了两摇。

考官一直问到最后一个结果都—样。

这时他再也不想掩饰幸灾乐祸的心情直视着东坡带着嘲笑的口吻说“苏学士这……”还没等他说完东坡忙说“这样简单的试题如何能考住他们?” “那怎么他仍都对不出来呢?” “他们都对出来了。

” “他们明明接手表示不会对你何以知道他们都对出来了?” “考官大人你把他们召在一起面试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前面会对的又不能说否则后面就会一一因袭所以他仍只有打手势其实这手势就是他们对的下联。

” “苏学士我倒要请教这手势怎么就是下联呢?” “考官大人你的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他仍对的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 这时台下的学生如释重负无不露出了笑容周围的人更是赞叹不已而考官却目蹬口果无言以对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

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

关于诗歌的趣谈,趣说,趣事

王之涣诗名,不但后世万分景仰,即他在世时,便已声震海内。

他常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畅当等名诗人交游,所作之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便可说明当时人们对王之涣诗名的崇拜。

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来旗亭小饮,正好有10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

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各擅诗名,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

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

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

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

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

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

若唱的不是我诗,刚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

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之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

诸伶因他们大笑而见问,知是王之涣等,非常高兴,即拜请他们人席。

旗亭画壁,遂成典故。

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

从此可见当时王之涣诗名之盛。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描写童趣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