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写致富不忘家乡的诗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原创藏头诗、生日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不忘家乡,致富家乡的名言有哪些?1、《江外思乡》唐代: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搜索“微诗词”后关注,可以求原创藏头诗、生日诗、爱情诗、祝福诗等等。

不忘家乡,致富家乡的名言有哪些?

1、《江外思乡》唐代: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阴雨》唐代: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谪岭南道中作》唐代: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4、《浪淘沙·秋》明代:朱栴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

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

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5、《思乡作》唐代: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4]

l致富不忘家乡的有关对联

迎春花开的中国 杨舜涛 和风扑面过,带着一个美好传说, 阳光映笑靥,谱写一首多情赞歌. 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 行走在希望的大地上朝气蓬勃. 你听田野上的麦苗抽穗拔节, 你看城镇里的高楼气派巍峨, 多少辈人多少年的富强梦想, 点燃了今天这红红火火的生活. 江河荡青波,描绘一片波澜壮阔, 山川结新果,捧出一派丰收喜悦. 我的白发老母亲朋好友, 徜徉在幸福的岁月里健康快乐. 你听喜洋洋的歌声越唱越火, 你看甜蜜蜜的日子多么洒脱, 一代代人一代代的不息追逐, 开创了眼前这蒸蒸日上的景色. 迎春花开的中国, 迎来了艳阳高照的美好时刻; 迎春花开的中国, 迎来了欢呼喝彩的盛世祥和. 诗一样的村庄 杨舜涛 清清流水在日夜荡漾, 绿绿青山在放射光芒, 那七彩的花朵笑容灿烂, 田野里的禾苗把丰收酝酿. 一条条大道连接希望, 一排排高楼托起风光, 人在画中走,好似在天堂, 美丽的家乡诗一样的村庄. 茫茫山坡改变了模样, 片片荒凉穿上了新装, 那喜悦的农民扬眉吐气, 高楼里的户户飘荡着酒香. 一阵阵歌声唱着欢畅, 一张张笑脸迎来富强, 人在梦中笑,遇上好时光, 富裕的家乡诗一样的村庄. 百花盛开的祖国 杨舜涛 春天,你舒展着万紫千红的笑靥, 夏天,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婀娜, 秋天,你收获着满山遍野的硕果, 冬天,你镌刻着诗情画意的气魄. 祖国啊,百花盛开的祖国, 风帆在你的江河中穿梭, 繁荣在你的大地上高歌; 你群山的巍峨舞台的磅礴, 让所有的中华儿女激情似火. 春季,你播种着千秋万代的执著, 夏季,你流淌着蒸蒸日上的红火, 秋季,你显示着大江南北的蓬勃, 冬季,你焕发着激情澎湃的热血. 祖国啊,百花盛开的祖国, 希望在你的大道上奔波, 幸福在你的岁月里闪烁; 你土地的肥沃天空的宽阔, 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龙腾虎跃. 中国的微笑 杨舜涛 花的色彩浸染着每一条大道, 风的歌声传送着生活的美好. 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希望和幸福在一起奔跑. 中国的微笑,甜蜜着老老少少, 中国的微笑,发自肺腑的自豪. 听,中国的声音富有激情和创造, 中国的微笑让美丽的世界分外妖娆. 春的生机覆盖着每一个角落, 秋的收获激荡着梦想的浪潮. 看奇迹每天都在上演, 快乐和平安让青春不老. 中国的微笑,陶醉了少少老老, 中国的微笑,来自民族的骄傲. 听,中国的故事具有传奇和美妙, 中国的微笑使动人的世界精彩绝妙.

一首宪法的诗歌

宪法规定讲明确,要用法律来治国;经济建设有保证,人民才有好生活。

每个公民要学法,又利国来又利家;学好法律走正道,免得跌倒掉悬崖。

大阳一出乌云散,锣鼓一响虎逃山; 人人懂法一身胆,坏蛋露头无路钻。

要吃甘蒸把土壅,要吃蜜糖养蜜蜂;要想社会得安定,学法用法莫放松。

播谷不忘先催芽,织布不忘先纺纱;开车不忘方向盘,致富不忘先学法。

饼香全靠有乏麻,园香全靠有红花;丰收全靠勤劳动,幸福全靠法当家。

有章有节文不乱,有词有谱才成歌;依法治国党决定,江山稳固民欢乐。

打狗就要棒槌敲,打蛇就要金竹条;哪个犯罪触刑律,要你有翅也难逃。

天罗地网密又牢,刑法好比斩妖刀;你若以身来试法,不断头来也断腰。

落雨因为天起云,水流因为地不平;人心不足蛇吞象,盗窃犯罪法无情。

短命不过路边卒,又挨割来又挨烧;拐卖妇女犯国法,莫要拿头去碰刀。

老虎屁股莫要摸,刀口蜜糖莫桑尝;吸毒害国又害已,飞蛾扑火自遭殃。

种田就要播好秧,砌屋就要砌好墙;四化宏图要实现,依法治国要加强。

没有竹篱船难行,没有秤砣秤难称;没有弯弓箭难射, 没有法治国难兴。

人靠法律不怕妖,不怕台风不怕礁;不怕沙鱼翻恶浪,不怕征程万里遥。

挑水淋花花更鲜,肥土种瓜瓜更甜; 依法治国国兴盛,长治久安万万年。

之二:普法四字经当今社会,法治文明;不学法律,寸步难行;普法诗句,通俗易懂;如有不妥,敬请批评。

国家宪法,法制根本;合法权益,依法保证;法定义务,必须履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违法必惩;学好刑法,远离牢门;杀人偿命,犯罪判刑;负案逃跑,罪加一等;包庇窝赃,惹祸上身;抗拒从严,坦白从轻。

治安管理,维护安宁;罚款拘留,处罚类型;超过半年,不再追问;传唤时限,十二时辰;抗拒处罚,强制执行。

熟悉民法,避免纠纷;借钱立据,还债收凭;生意往来,要签合同;遇到麻烦,具状诉讼;不服初判,可打二审。

婚姻大事,有法可循;近亲三代,禁止结婚;婚姻自由,买卖不成;夫妻关系,登记确定;女方招郎,一视同仁;计划生育,法规省定;最好一个,二胎申请;己生二孩,结扎避孕;超生受罚,生育凭证;少生优育,利国利民。

义务教育,依法实行;时间九年,读完初中;其间失学,父母责任企业老板,禁用童工;尊重老师,爱护学生

法律保护,妇女老人;权利地位,男女平等;敬老养老,子孙责任;老有所乐,夕阳正红;歧视虐待,违法判刑。

含家字的成语、诗歌、俗语

成语:家常便饭,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书抵万金,家喻户晓。

等等。

俗语:家和万事兴;清官难离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家事国事天下事;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诗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回家》一只蝴蝶飞过菜畦 停在小路的一多野菊花上 你的影子在我的心里荡漾了一下 象喝醉了一样 与夕阳搀扶着 回家 《家》泰戈尔我独自在田野间的小路上走着,夕阳像吝啬的财主,正收藏起它最后一点黄金。

日光逐渐地沉入深深的黑暗之中,那收割后的田地孤独地躺着。

突然,一个男孩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天际,穿越了黑暗,留下他的歌声在静谧的黄昏里回荡。

他的家就在荒地边缘的村落里,穿过甘蔗园,隐约在香蕉和直直的槟榔树,以及椰子树和深绿榴莲的浓荫里。

星光下我独自行走的途中停留片刻,看着在我面前展开的幽暗大地,正用双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那里有摇篮和床铺,有妈妈们的心和夜晚的灯光,还有那年幼的生命自然而愉悦,全然不知这样的欢愉对于世界的价值。

悲情的古代诗人爱情故事

李清照。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

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掠走徽、钦二帝后,赵宋王朝匆匆南逃,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

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

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

李清照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

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

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

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

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

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

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

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

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

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

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 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

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便决定与他分手。

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

这当然是大逆不道。

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

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

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

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 陆游。

宋高宗绍兴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沉家花园。

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象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

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 卓文君。

卓文君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着寡居生活。

卓家祖居赵国,以冶铁致富,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已成巨富 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追随梁王,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绿绮名琴。

梁王去世后,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

他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 一天卓家设宴,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一起参加了宴会。

客人被司马相如的堂堂仪表和潇洒的风度所吸引,正当酒酣耳熟的时候,王吉请司马相如弹一曲助兴。

司马精湛的琴艺,博得众人的好感,更使那隔帘听曲的卓文君倾倒。

此后,他们两人经常来往,便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天夜里,卓文君私自去找司马相如,他们一起回到成都,结了婚 卓王孙盛怒,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

然而...

“寻找年味”主题摘抄 (名家散文4篇)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

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

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

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

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

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骄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

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这广告可不庸俗。

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

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

鲁迅的小时候的故事

鲁迅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幼年的鲁迅会那么可爱。

他长得很健壮,圆圆的脸,矮墩墩,眉眼又清秀,用绍兴话来说,长得很“体面”事实上,直到后来从日本回家完婚,他都被家乡人看作是一位漂亮人物。

他性格活泼,机伶,自然也就调皮。

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

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那么个小小孩,就会如此去和一脸严正相的曾祖母寻开心,倘在别的场合,你想他会有多顽皮 随着年龄增长,小小孩的顽皮也就逐渐发展成少年人的鬼脑筋,甚至是恶作剧。

三味书屋里有一项必修的功课,叫作“对裸”,老师出一句“红花” ,让学生按照词义和平仄,选相对的两字枣譬如“绿叶”、“紫荆”来回答。

鲁迅的对课成绩相当不错,屡次得到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称赞。

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

”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一个健康顽皮的男孩子,往往有几分野性。

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孱弱相。

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

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

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 鲁迅是个聪明的孩子,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书并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对这些枯燥乏味的说教,从心里不感兴趣。

因此,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自己来开辟另外的求知途径。

首先是看杂书,从画着奇形怪状的神话人物的《山海经》,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神话传说,凡是他觉得有趣的,都千方百计搜来读。

其次是抄杂书,从陆羽的《茶经》陆龟蒙的《耒耙经》,一直抄到《西酉丛书》里的古史传和地方志。

再就是绘画,先是从大舅父那里借来绣像本的《荡寇志》,把里面的一百多张绣像全都描下来!后来更自己买来好儿本画谱,用纸蒙着,一页一页地描。

明明是自己买来的书,却这样耐心地描画,鲁迅在这当中感受到的乐趣,想必是非常强烈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写致富不忘家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