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求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家庭美德的原创诗词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理财不知油盐费, 不下厨不知酱醋易见底, 不管事儿不知茶叶付流水。求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家庭美德的原创诗词 诵读经典名篇 传承中华美德宜兴市文明办在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理财不知油盐费, 不下厨不知酱醋易见底, 不管事儿不知茶叶付流水。

求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家庭美德的原创诗词

诵读经典名篇 传承中华美德宜兴市文明办在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宜兴作为崇尚教育、耕读传家、名人辈出的“教授之乡”,如何充分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广大未成年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操行,是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认真解决这个课题,切实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我市从2007年起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以“诵读经典美文,争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近2年来,我们欣喜地感受着经典文化带给未成年人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所感动,可以说,诵读文化经典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主要做法我们深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

推进这项活动,关键在于各级领导重视的程度,组织指导的深度,狠抓落实的力度。

为使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下去,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确保长盛不衰,持续推进,我们着重抓好指导、组织、实施三个环节。

一是制定实施意见

为使经典诵读活动建立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在该项活动创意设计之初,我们组织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多次召开由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对象参加的座谈会,进行深入探讨,吸纳多方意见和建议,确保整个活动既有的放矢、切实可行,又立意新颖、主题突出。

在此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诵读经典美文,争做阳光少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确定以传承中华文明、提高道德素养、争做阳光少年、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以《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名篇为诵读内容,以全市小学生为参加对象,以诵读比赛、古诗书画比赛、文艺汇演等为活动形式,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使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师生皆知,深入民心,为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选编下发教材

在教材的选编过程中,坚持选择性、思想性、丰富性、时代性、趣味性并重的原则。

一方面,让中小学生人通览全部经典名篇是不可能的,只能撷英取精。

另一方面,部分经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对于价值观与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不可能去分辨、领会、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髓。

为此,我们选编教材时进行了慎重而又精心地筛选,选编了《论语》、《大学》、《孟子》等10多部典籍的部分内容及古代的名篇佳作,下发了2万多册《弟子规》、《三字经》。

课文部分多选择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句、名段、名篇,阅读部分多选择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故事性强、哲理深刻的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含蓄幽默、耐人寻味的笑话,再配以反映古代建筑、风俗、文化的图案,图文并茂,处处流露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兴趣。

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积极编写适合少年儿童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

如实验小学专门抽调语文课骨干教师组成古诗文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结合教学大纲,编写出上、下两册《传统美德教育手册》校本教材,加上注释和译文,便于学生背诵和理解。

三是组织巡回宣讲。

市文明办专门抽调精通古典文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网上家长学校开展200多场辅导讲座,传授诵读方法技巧,受教育群众达10多万人(次)。

聘请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冰教授、吉林省经典推广辅导中心主任弓克,举办4场“传承中华美德,建设和谐文化”国学经典专场报告会,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

举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图片巡回展览,展览精选谦虚礼貌、尊老爱幼、求知好学、崇尚礼仪、爱国守法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30余个传统美德方面的故事。

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宜兴名人馆、徐悲鸿故居、周培源故居、潘汉年故居、太平天国王府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诵读经典进社区、进家庭”、“诵读经典名篇红领巾先行”、“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长”等观摩交流活动和“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雏鹰行动”、“新时期我能行”等主题班会,带动广大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内涵。

四是组织集体诵读。

注重区分层次,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求只需熟读会背,不求甚解;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求熟练背诵,简单理解;对中学生要求全面理解,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

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四)

为保证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传输传统美德经验的最直接的形式。

各年级充分利用思品课时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思品课的补充。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结合传统美德教材的特点,围绕“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学习课文、讲清观点、补充故事、 突出传统指导行为,强调意义”四个环节,落实“读(对书面文字、形象文字——图象、有声文字——录音的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中蕴涵的美德是什么),析(根据故事所表达的事理进行分析归纳,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种美德被人称颂、代代相传),引(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与之密切联系的故事资料,作为补充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感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并以历代英雄为榜样)、评(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一些具体的语言、事例进行主动的评价、判断、以深化观点,提高认识)、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行为要求,结合一些活动,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以求达到言行一致)”。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激趣。

如:在讲《诚实守信》一课时,根据学生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采用儿歌表演的游戏方式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启发谈话:“老师小的时候与同学约好办什么事儿不能反悔时,就跟同学拉钩儿,你们是吗?一起表演表演!”表演后提问:“拉钩儿是什么意思?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与人拉钩儿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题:说话算数,不失信,就是守信,。

从而引出《诚实守信》的故事。

利用儿童熟悉的儿歌、表演、游戏,易唤起学生的注意,既激发了兴趣,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本课的道德观点。

其次,注意以故事激情架起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材以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为了增强可信度与说服力,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统筹安排,恰当地补充传统美德小故事,并形成系列。

这些故事应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力求古今搭配,由远及近,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改编,绘制相应的课件,配以古筝演奏的古曲,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生动讲述,使教材活化,让学生理解深化,达到情感内化的效果。

2、与学科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生由知到行实行转化的主渠道。

充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把传统美德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得出来的,是贯彻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如:通过教《诚实的孩子》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通过教《孔融让梨》进行谦让敬贤的教育,通过教《周总理的睡衣》进行勤俭朴素的教育。

努力寻找结合点,充分发挥各课的作用,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美德知识,从多角度施加影响,使各科融会协调,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3、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安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最好课堂。

旗手一定要选择在“爱、信、礼、孝、俭”等某方面表现突出学生来担当,以此来激励全校学生。

另外,还应精心设计安排旗下讲话内容,每月一个重点,围绕一个主题,介绍体现“爱、信、礼、孝、俭”等内容的历史名人事迹和当代少年儿童心中的英雄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

4、通过班队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

只有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重视道德观念的内化,才能取得德育的整体效果。

我们抓住少先队及班队等主题活动方式,结合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各项活动。

5、以古诗文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粹凝练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沁人心脾颂咏了山川之美,抒发了爱国之情,表达了个人志向,赞美了人间真情,深受学生喜爱,可以采取赛诗会,朗读比赛等形式,让学生诵背古诗词。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对诗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了怡情益智,涵养德行的目的。

6、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换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

学校教育要想做好,就离不开家庭教育辅助,家校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是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

通过召开家长会,宣传当今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让家长体会身教胜于言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是教育的主导力量。

在教育中必须通过学校向家庭、社会辐射,创造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德的氛围和环境,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开设传统教育课并与实践相结合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最好形式,选择好教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对教师进行培训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关键,组织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是进行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小学生家庭感恩行动活动内容有哪些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

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教育者。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上庄完小结合课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十一届全运会的召开。

一、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增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热情度。

文明礼仪教育结合我校《与古诗同行,让习惯滋生》课题组编写的校本课程《徜徉诗海》,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古诗文喜欢,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

为此我校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

各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小故事,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

同时我班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三、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有效养成文明行为。

开学初,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学校开展“上庄完小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全体师生认真学习“穿着礼仪”、“行走礼仪”、“ 尊师重孝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 同学礼仪”、“ 升旗礼仪”、“ 集会礼仪”、“ 乘车礼仪”、“ 餐桌礼仪”,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班队会、板报、广播、作文、宣传栏、手抄报、讲相声、小品表演等形式宣传礼仪知识,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以礼待人、文明处事。

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文艺演出、礼仪长廊、文明礼貌用语征集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开展了“文明礼仪的班级环境”评比活动,营造文明礼仪的浓厚氛围,班级的角角落落,处处是温馨的文明用语和亲切的行为提示,细细的文明小溪涓涓流进学生的心田。

四、营造文化校园环境,浓厚礼仪教育氛围。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

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学校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编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五、提出礼仪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

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特举办关爱妈妈主题活动: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爱好;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务;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睡觉前为妈妈洗脚;为妈妈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帮妈妈捶背等。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小孩子们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为迎接神圣的教师节, 学校 开展“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活动,内容有“画画我的老师” 并对老师说一句谢语; 班级内举办一次故事会,讲一讲自己收集到的尊敬老师的例子;“我们来当一天班主任”的体验活动,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的服务活动等。

通过这次尊师重孝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感恩师长,感...

如何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重点

活动包括6方面重点内容:一是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校园行”活动,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讲堂;二是开展“家校共培育 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各中小学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三是在小学生中开展“我家根脉图”绘制展示活动;四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家庭美德”诗词创作朗诵活动;五是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共读经典”活动;六是开展“志愿家庭携手行公益行动暖人心”家庭志愿服务活动。

...

浅谈小学课堂中如何运用传统文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语文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将传统文化植入学生心中,使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更好的传承。

而古诗词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真实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在古诗文中,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还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传统文化。

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

教师在讲授古诗文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进去,相得益彰。

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老师在教这些名诗佳句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习的过程,随之教育部出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

在德育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推动德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德育 教育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开展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尊重学生,允许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德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用爱渗透到教育中,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道德意识。

在积极的交流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告诉教师。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明确掌握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是不可取的。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践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让他们能够真正受到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认知。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出现说话、不专心的现象时,教师要改变批评教育的方式,而采用深入了解的方式,找出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加强和他们的沟通,通过教师的关爱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自觉主动地改正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遵守课堂秩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名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频频出现走神的现象。

在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及时和这名学生进行了沟通,了解到他的妈妈这几天生病了,因为担心妈妈才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通过了解,我采用了在课后对该学生进行关心引导的做法,使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状态,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教育引导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在学习中会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学习教师的行为举止。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榜样作用,用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对学生进行引导。

通过榜样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教育学生要认真书写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板书工整、规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端正坐姿、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室和走廊中看到废纸等垃圾时,教师要主动捡起来,用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不随地扔垃圾、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在教育学生要用文明语言时,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合理、恰当地运用文明用语,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通过教师的榜样和带头作用,道德教育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的行为举止,把道德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综合素质。

三、加强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道德素质 家庭教育在德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时时刻刻受到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因此,在开展德育时,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家长的带动下养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会,让家长和教师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在家长会中,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深刻意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使德育在家校合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注重核心素养下在社会实践中的德育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小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服务、社区实践和家庭活动等公益性的活动。

教师应该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关注周围情况,具有世界视野,关心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生态、全球化等问题。

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中国国情,对国家有认同感,了解中国历史,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并参加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这些为主题,就会使小学生视野更高远,目标更广大,能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分主题分时间地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

故乡的元宵的作者资料

编写意图 《故乡的元宵》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课文,本板块凸显“民俗”这一主题。

由两篇课文组成:沈从文的《腊八粥》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当今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些淡漠,热衷于过洋节。

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借助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引领学生走进“民俗”,感受“民俗”。

主要内容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

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教学目标 1. 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 了解作者笔下故乡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体会作者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4. 体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像画面,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由于地域风俗和年代不同,理解课文有困难,边读边想像画面。

题目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全国的发展过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有成上元节。

作者 汪曾祺【1920.3.5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节~1997.5.16】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县城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异秉》、《大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写作背景 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纪游仿古,谈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壮写故乡的风俗民情的,《故乡的元宵》写的就是故乡元宵节的习俗。

汪曾祺以充满诗意的心态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交融,营造出心灵澄静的艺术境界

基础知识 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中,“掷”zhi“僧”seng“卸”xie的读音要知道学生读准确,“捏、盏”的写法应注意,还有“筒”与以前学过的“简”是形近字,注意区分。

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边走边演。

城隍: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

古人以之为仁兽、瑞兽,那它象征祥瑞。

围屏:屏风的一种,通常是四扇、六扇或八扇连在一起,可以折叠。

蓑衣:用草或鬃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轱辘:车轮子。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欣喜:欢喜,高兴。

重点句子品读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注意提取相关民俗的信息并想象作者回忆的一幅幅故乡的风俗画。

建议学生提前查找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向长辈了解当地的元宵节风俗,这些查阅与咨询都能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的习俗,如送麒麟,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看走马灯,看围屏,放灯笼等,这些与学生现在生活较远,为使学生了解这些习俗,可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激发学习兴趣。

文章开头“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这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重点突出了故乡的元宵“并不热闹”,引起以下篇章对元宵“不热闹”的描绘。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翠柳’,没有花担子、茶担子。

”本句用了五个“没有”来说明故乡的元宵节是不热闹的。

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为什么作者故乡的元宵节会这样呢?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

“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其他地方的元宵是“闹”,而故乡的元宵却是“静静地”。

两相对比,更加衬托出“我们”那里的元宵的“不热闹”。

“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摆赌摊的坐在小板...

如何培养礼仪

1.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整洁,发型要简洁,给人以干练,清爽的感觉,女士应略施淡妆,不化浓妆。

服饰穿戴简洁、庄重,忌穿牛仔装或无领无袖的衣服,忌穿拖鞋。

2.不在办公区域内大声喧哗、打闹、谈笑、哼唱、歌唱、吹口哨等;办公区域谈工作应轻声,不得让与事无关的人听见,影响他人工作。

工作时间不得谈论个人私事、家庭琐事。

3.手势适宜,宜少不宜多,不用手指指点点。

与人交谈时双手不要插入衣裤兜,不要双臂抱胸。

4.走路脚步要轻,操作动作要轻。

在通道、走廊里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以示致意;遇到长辈要礼让,不能抢行。

扩展资料: 会议通用礼仪 1.拟发好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

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

2.安排好会场。

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

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

3.开会的时间宜紧凑。

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耳呵欠不断。

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时间,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应视为开会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4.迎送礼仪。

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会议,对会议参加者要认真做好迎送工作。

一般应在会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礼仪(汉语词语)...

以"绿色校园"为主题,写文章,在700字左右

说话算话,别忘了加分啊!“建绿色校园 迎绿色奥运”主题作文 我们的首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把绿色奥运作为主题之一, 老师说“绿色奥运”不光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

北京绿色奥运的宗旨是:为奥运会提供一座具有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节约能源和资源、市民具有良好环境道德意识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

作为一名中国小公民,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针对泛滥的白色污染,从我做起,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

妈妈曾经带我参观过一个环境保护展览,我看到用一片树林所生产出来的一次性筷子只够十家中小餐馆使用一天的,而北京有一万多家餐馆(还不包括特别小的),那么让我们算一算北京一天就要毁掉多少片树林呀!而北京又有多少树林禁得起我们这么毁呢?我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义务宣传员,在校园里,在同学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春天应该是百花齐放,天蓝水绿的好时节,但是北京的春天总是被肆虐的沙尘包裹着。

电视上说:是因为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草原沙化造成的。

记得我住在南方的表弟曾说:在他们那里刮台风都比北京刮的春风干净。

当时我还跟他争执起来,我告诉他我们已经开始治理风沙了,我每年跟爸爸、妈妈一起植树,还为“还北京一片蓝天”活动捐款,让园林工人们尽早治理好风沙。

我想,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校园,美化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北京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城市和校园美化得像个花园一样,让外宾来到北京,感觉到我们北京空气好、环境好、人礼貌,让他们来到北京就像回到他们自己的家里一样。

这就是我作为北京的中学生,一名中国公民为2008年奥运会所做的贡献!创建绿色校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总务处、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体系。

2、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各班班级卫生常规》、《环境教育活动要求》、《文明学生守则》等有关规章制度,并纳入班级、学生考核范畴,注重过程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3、划分环境保护区,做到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

责任到班、责任到人。

4、建立红领巾环境监督岗,设立班级爱绿护绿小分队,推选环保小卫士轮流值勤,不定期地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常规工作中进行评估。

(二) 构建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 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课程目标。

作为基础教育,其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普及环境教育,即对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对环境观念,如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法规观念等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2、 改革课程结构

基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有道德理想、有科学素养、有个性特长”的育人目标,我校的环境教育课程以必修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意活动课程的开设。

其结构为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显性加隐性。

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力求从内容到形式灵活多样。

如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程,许多师生就将环保内容纳入了研究性学习的范畴。

有的研究树木花草对空气净化的作用;有的研究太谷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原因;有的研究学校的规划布局,提出校园绿化建设的合理化建议;还有的研究废旧电池的危害……在 2004年全市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评比中,共评出一等奖5个,我校就占了3个。

今年我校80班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地理与气候的研究》获得了太谷县一等奖。

3、 开展课程实践。

(1) 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纳入各相关必修课程教学计划,成为各学科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2) 建立考核制度,规定在相关学科的考试命题中一定要有相应比例的环境知识考题,用于检查环境知识教学的实效。

(3) 进行环境教育科研活动。

把“环境教育对小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影响”作为重要课题,组织教师从不同领域探索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意义,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技能。

同时,结合研究性课程的开设,组织各类实验小组,参加科技及环保实践活动。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环保教学和环保科研,将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业绩作为晋升职称、年度评优的条件之一。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环保培训,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的教师队伍。

我校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太谷县科技创新十佳辅导员。

(三) 开展绿色承诺活动,寓创建“绿色学校”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1、发挥视听媒体功能,营造环保教育氛围 学校将环境保护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2004年9月,投资上万元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制作了不锈钢钛金环保宣传标语(牌),购买了近千盆鲜花装缀校园。

同时组织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利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求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家庭美德的原创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