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的背景音乐



中国古代一些经典的民乐适合楼主之要求,比如: 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 汉宫秋月 春江花月夜 姑苏行 阳关三叠 等等 应该选一些比较安静,节奏起伏不是很大的,这样在你朗读的时候不会喧宾夺主,把观众的注意力

中国古代一些经典的民乐适合楼主之要求,比如:

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

汉宫秋月

春江花月夜

姑苏行

阳关三叠 等等

应该选一些比较安静,节奏起伏不是很大的,这样在你朗读的时候不会喧宾夺主,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配乐上去了

经典的宋词

潘 阆酒泉子(十之一)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万家掩映翠微间。

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

出入分明在屏障。

别来隋柳几经秋。

何日得重游。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呆、老成尫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酒泉子(十之二)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

僧房携杖遍曾游。

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

钟梵清宵彻天汉。

别来遥礼只焚香。

便恐是西方。

酒泉子(十之三)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

吴姬个个是神仙。

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

野人只合其中老。

别来已是二十年。

东望眼将穿。

酒泉子(十之四)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十之五)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开。

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

阁上清声檐下铎。

别来尘土污人衣。

空役梦魂飞。

酒泉子(十之六)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阑看。

终是欠峰峦。

酒泉子(十之七)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

昔年独上最高层。

月出见觚棱。

举头咫尺疑天汉。

星斗分明在身畔。

别来无翼可飞腾。

何日得重登。

酒泉子(十之八)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

庙前江水怒为涛。

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

时有阴云笼殿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

遥奠酒盈卮。

酒泉子(十之九)长忆龙山,日月宫中谁得到。

宫中旦暮听潮声。

台殿竹风清。

门前岁岁生灵草。

人采食之多不老。

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酒泉子(十之十)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推荐十首经典的古诗,附带鉴赏(字数不求多,但求精!!)高分悬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充满蓬勃高昂气势的战争题材的诗歌,要数唐朝前期的边塞诗了。

这些诗气势宏伟,乐观激昂。

以上两首是这些诗中的名作,而尤以后一首为高,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前一首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至今读来,犹有黄沙扑面之感。

后一首起笔不凡,引起人们对秦汉以来边塞征战年年,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的无限沉思;因有前两句,所以后两句所表达的愿望就更加含蓄深沉,耐人反复寻味。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既是取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妇之义。

首联叹华年之易逝,思旧而神伤;颔联借庄生、望帝故事,写出生离死别的无穷之悲;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既追忆忘妇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欢离合之情,又隐写现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灭不可复追之痛;尾联言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怅惘,语意沉痛之极。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

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

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意欲乘舟东下的打算。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

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凝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这首词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乐天春词,即指白居易〈〈忆江南〉〉词。

这是一首伤春词,首两句感叹洛城春去,写人与春天的惜别之情;中间两句,拟人的手法写树木花草与春天的惜别之情:弱柳随风舞动,仿佛挥袖伤别;兰草沾着露水,仿佛洒泪辞春。

最后一句是“曲终奏雅”,一语道出:面对此情此景,即使独坐也要发愁。

在短短的五句话中,能写出这么深厚的情感,是很不容易的。

清人况周颐称这首词为"流丽之笔",简洁明快确实是刘禹锡小词的一大特色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大概生活在武则天时代,那时的唐朝,总的来说是朝气蓬勃的,然"野无遗贤"从来就是假话。

陈子昂第二逃命从军边塞时,和主将建安王武攸宜意见不和,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换来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和孤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登上了"古来征战几回人"的幽州台,百感交集,从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绝响。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深秋的夜晚,一个痴心的女子在庭外石阶上静静地伫立着,等待丈夫的归来。

一直等到深夜了,寒冷的露水侵湿了罗裙和鞋袜,仍然不见丈夫回家。

于是,她进屋放下帘子,却又怎么也难以安睡,隔着透明的窗帘,还在呆呆地遥望洒来银辉的秋月。

句中无一“怨”字,却句句都含有“怨”意,特别是“夜久”、“望秋月”几字,把画外之意、字外之怨,一一都表现了出来。

诗人别具匠心地设置了这么一、二段含蓄,一、二处精华,真可称得上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品评】贾岛一生远离现实,安于寂寞荒凉的生活,他爱写"蚁穴"、"蛇洞"、"荧火"、"怪禽",少有激昂慷慨之气,以上这一首可算是"文不如其人"了,读此诗可感到森森剑气,凛凛侠风,一句"谁有不平事"何等到痛快!

请你谈谈对经典诗词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理解

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评析 郝静静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万家团聚,共享欢乐。

今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它不仅创造着“文化过年新方式”,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远绚烂,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

“经典诗词”,彰显时代精神 有五千年厚重积淀的中华经典诗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同时,它也是电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成为沁入观众心田的一泓清泉。

然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是时代给每一个媒体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经典诗词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铿锵,践行着中华儿女对“诗”的理解。

无论是《尚书》中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还是陆贾《新语·慎微》中的“诗在心为志,出口为辞”,抑或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诗道志,故长于质”,都传递着诗词的精神蕴涵、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

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

事实证明,中华经典诗词从未出现真正的断层和停滞,它代代相传、世世传诵,并在世界文化长河中历久弥新而长盛不衰,这是因为它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经典咏流传》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传播着中华优秀经典诗词带来的精神给养以及古代圣贤传达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

经典诗词观照现实生活,契合时代精神,深入百姓心里,有机地将古人之思和今人之想融为一体,辩证地传递新的思想和观念。

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多首经典之作“霸屏”微信朋友圈,与此相关的关键词也相继登上热搜榜。

《明日歌》在时间的维度上让我们重新思索着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台湾音乐家胡德夫将《天净沙·秋思》结合古谣创作出《来苏·秋思》,歌声所到之处尽是思乡之情,又寄托着对逝去亲友的无限追思;《将进酒》由四个国家艺术家同台演绎,结合不同的民族乐器重新演绎着中华经典诗词的韵味与风范;中英文版合体的《登鹳雀楼》将中国诗歌的意境美用英文娓娓道来,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的精神内涵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既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重新诠释和深度发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古为今用”。

“和诗以歌”,融合流行元素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经典咏流传》独具匠心地将经典诗词配以流行音乐,将传承使命交托于舞台上的经典传唱人,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领略悠远的诗词意境,体味诗词的韵致与光华,并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层层解剖经典诗词中蕴含着的价值空间和情感世界。

观众徜徉在内涵美和韵律美的双重享受中,生命记忆和当下语境相互碰撞,在集体记忆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经典诗词的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旋律的流行时尚感共同缔造了一场文化盛宴。

经典诗词不再是“阳春白雪”,不再“曲高和寡”,它们扎根在人民的生活里,流淌在人民的血液里,并不断汲取生活的智慧、万物的灵性。

因此,这档节目集知识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经典诗词的润物无声和春风化雨。

平仄对仗结合节奏欢快的音乐旋律,让经典诗词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当他们站到舞台上,就都成为经典诗词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对生活充满期待、对文化怀揣敬畏,展现给观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惊艳的天籁之音。

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巧妙地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音符,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

整个节目中,既有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也有节奏欢快的流行说唱;既有荧屏经典的片段回放,也有精心设置的现场演绎;既有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合作,也有戏曲与音乐的结合;既有古典乐器的伴奏,又有西洋乐器的和鸣……它打破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几乎调动了当前音乐创作的所有流行元素。

鉴赏团的四位成员从多个角度对经典传唱人进行专业点评,在历史与现代、过去和当下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使整个节目充满了历史感和人文情愫,展示了节目的文化品位,挖掘了经典诗词背后的感人故事。

同时,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着与观众的多样化互动,微信摇一摇使观众不再受限于电视的线性传播规律,随时随地都可以畅...

诗经采薇的故事背景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创作背景《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

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

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

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故歌《采薇》以遣之。

”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

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

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

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经典唐诗宋词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岳飞: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王观: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康与之:长相思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

相逢九里松。

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欧阳修: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

求有“影”字的古代经典伤感诗词歌赋

楼主的要求挺高,带“影”字的古典诗词不少,经典却少,而经典中的伤感更是少之又少。

我想在古诗词查询网一搜“影”,或许会有不少结果,但要得到楼主的结果,可谓要花费不少心思。

鄙人不才,读书甚少,也只能拿出依稀印象深刻的几句,供楼主斟酌。

至于解释,我想百度一搜有很多,不必我来黏贴。

我个人对部分诗句的喜爱从来都是一见钟情。

不必太在乎意思,而更在乎感觉。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之林黛玉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另外 纳兰容若的词有很多影,且大都伤感,以下两首《如梦令》中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其一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其二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

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虞美人》姑且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的著名诗词

李白《望天门山》赏析?王运熙?....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十五公里处的长江两岸,有两座夹江对峙的山峰,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

两山错落相对,犹如一扇天然的江上巨门,浩瀚的长江水浪从中穿过,因此人们又形象地将两座山总称为天门山。

....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他对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赏力,且具有将自然美转化为诗的艺术美的非凡才能。

一次,李白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吟兴。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

诗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通过短短四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矗立江岸,对峙如门的英姿,写出了长江碧水东流,孤帆远来的美景,同时,借助于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也将诗人宽阔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和盘托出。

?首句说天门山中间断开,故汹涌的长江得以奔泻而过。

楚江,即长江。

当涂在战国时代属楚国,故称流经这一带的长江为楚江。

“断”、“开”两字,下得利落有力,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的形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显示了大自然创造力的神奇和伟大。

?次句顺接前句“楚江开”,具体写清碧的江水流经天门山时回旋景象。

博望 山、梁山夹峙于长江两岸,江面变窄,加之由西向东的长江走势在这一带呈北折之态,致使湍急的水流回环旋转。

“回”字鲜明地概括了天门山下的流水不同于长江别的地方流水的自身特点,落语看似平常,实准确难移。

?第三句写博望山和梁山峙立于长江两岸,远远相对,高高耸出浩渺的江面之上。

这是对首句“天门中断”四字的具体化,状写“中断”后的天门山形成对称的两座山峰,各据一岸,与中间奔流的长江,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第四句写江上行舟。

前人关于此句含义的解说颇纷杂,其中一说以为“日边”指西方落日,象征着唐帝都长安,也即象征着当时朝廷,因此这一句是写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悬念朝廷的怅惆心情。

其实,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创作本事是不易考定的。

就全诗而言,李白是因行舟时即目所见,而随兴吟发。

试想:丽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景!反映了李白写景纪行诗歌一种带有夸张语调的写实风格。

因此,与其从这句诗中深求寓意,毋如仍将它当作一句优美的写景诗句来欣赏,以保持其纯美的诗味。

希望能够帮到你

纳兰性德关于爱情的经典诗句

以下是纳兰性德关于爱情的经典诗句1、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5、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8、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纳兰性德《采桑子》9、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纳兰性德《菩萨蛮》10、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 纳兰性德《临江仙》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的儿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光采夺目。

满汉融合时期,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个人超逸才华,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

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关于爱情的诗词?

第十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经典指数:8分,深情指数:4分)得分:6分 这首传说中中国最古老的情诗表达直接而朴实,没有矫情的掩藏,没有夸张的煽情,真实地反应了男子追求美女不得辗转反侧的焦虑心态。

原来凭其经典地位,它的排名还可以更前的,只是尚未追到,何来深情,因此排第十并不冤枉。

第九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宵》 (经典指数:7分,深情指数:6分)得分:6.5分 元宵佳节,偶遇佳人,寻寻觅觅,终又重逢。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充满了暧味的一夜情风格,且一改稼轩先生的豪迈词风,对感情乍忧乍喜的描写异常细腻。

纵观全词也不难发现,与其说是写对情人的追求,不如说是对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自怜幽独。

第八位、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经典指数:7分,深情指数:7分)得分:7分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传世的作品并不多,这首是精品。

作者用鸳鸯和比目鱼常形容恋人或夫妇形影相随,深情眷恋的缠绵美丽,尤其是后半句更是经典,是无数痴男怨女的真实写照。

只是我才学疏浅,不知道该诗的创作背景,不知是作者有感而发还是妙手偶得,因为对其用情之深浅不敢妄言,所以深情指数打低了一些,排列第八。

第七位、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经典指数:7分,深情指数:7分)得分:7分 其实我最喜欢这位中国古代第一才女的《声声慢》,那词确实是绝品,只是词风因怀念故国和亡夫而太过凄怨。

相对这首《一剪梅》虽也是描写相思成灾,却并不让读者感到心情灰暗,反而对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恩爱的模范夫妻报以会心一笑。

也难怪,该词将在沉浸在热恋中那个小媳妇的相思心态描写得太惟妙惟肖了。

该词的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并驾齐驱排列第七。

第六位、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宋;秦观《鹊桥仙》 (经典指数:8分,深情指数: 7分)得分:7.5分 秦少游的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神话传说来歌颂坚贞不移的爱情,当年甫一写出就流传得街知巷闻。

尤其下半阙真乃点睛之笔,词意高远,脱俗立新,让人回味无穷,传诵至今。

经典指数自然高人一等,深情指数也不遑多让,顺理成章排列第六。

第五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7分)得分:8分 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朝云暮雨的故事自楚国宋玉时就开始传唱,元稹以该故事作为背景来深情追忆亡妻。

该诗尤其是前半句太脍炙人口了,经常被痴情者引用。

而后半句则表明了作者的超然有一半是因为爱情的,显得用情尚不够深,拉低了该诗的深情指数,但依然凭其传诵不衰而进入五甲。

第四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经典指数:8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8.5分 风流不羁的柳七爷一生大半时间在烟花柳巷里倚红偎翠,有点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

连沦落风尘的歌妓的心声都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而在温柔乡浅斟低唱的柳七爷也自然是个多情种子,一曲《雨霖铃》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楼舞场,凄冷秀丽的填词的诉尽了人间离愁别恨,令人感受到难分难舍的款款深情。

第三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金;元好问《摸鱼儿》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这首词的广泛流传要多谢金庸先生笔下的李莫愁如同祥林嫂般整日里挂在嘴上反反复复地吟唱。

这哀婉动人、流传千古的佳句对痴情者的感触极深,流露出对感情深深的惆怅和忧伤。

生也好,死也罢!紧紧相依相恋,直到生死相随。

如此经典和深情使该词荣登中国古代十大经典爱情诗词探花宝座。

第二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

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

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

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一位、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古诗词的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