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人描绘香文化的诗词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

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关于中国文化的书

孟晖《画堂香事》本书由与熏香习俗相关的文物实物图片诗词入手,细诉香草、香料、香露、香熏、香炉、香阁等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及其与情、爱间含蓄而清远的关联,为读者展开一幅悠长的古代时尚图卷。

全书由香之事、香之容、香之食、香之居四个部分有机串联而成,配以130余幅彩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详细资料可看这里: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92749/

竹文化的诗词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白居易 【杂曲歌辞·竹枝】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贾岛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

贾岛 【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李白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李白 【姑孰十咏·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杜甫 【苦竹】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简李公二首】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黄庭坚 撼庭竹 呜咽南楼吹落梅。

闻鸦树惊栖。

梦中相见不多时。

隔城今夜也应知。

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沈西。

买个宅儿住著伊。

刚不肯相随。

如今果被天嗔作,永落鸡群被鸡欺。

空恁可怜伊。

风日损花枝。

周邦彦 四园竹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

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

江南路绕重山,心知谩与前期。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

犹在纸。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 宋 作者: 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 宋 作者: 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 明 作者: 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关于传统文化诗词名句有哪些?

1、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中秋《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6元宵节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七夕古诗十九首之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代诗词中阿香一词有何典故?

《初学记》一雷引《续 修神记 中记载,一位姓周的义兴 人,在音穆帝永和年间走出都城,在停晚时分,来到道边的一间新草小 屋,门中走出一位女子

周因曰暮“求寄宿”。

接近一更时,听见外面有 儿輋呼唤阿香,说是官唤你推雷车呢。

于是此女子告辞而去。

阿香是 传说中的当车女神。

后因用作咏雷的典故。

唐王涣《悼王):“为怯暗 秦女扇,怕惊愁度阿香车。

”宋?苏轼 无锡道中陚水车》:“天公不见 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香养文化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一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源远流长的精髓文化,这就是—香文化。

中国香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史前6000多年的石器时代,它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回春于安定和谐之世。

新石器时代之萌芽期人类对香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本性需求,最初先民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有所感觉,闻到不同香料的芳香时,即能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并逐步发现不同香味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作用

远古庆阳人野外或是洞穴聚居,夏夜便燃烧艾叶散发独特香味以驱逐蚊虫,这种方法甚至直到现在庆阳的农村还在广泛使用。

由此,对自然界知之甚少的先民对自然香料的神奇用途便崇拜不已,于是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

因此,上古时代还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

此时,人们对香的使用仍处于懵懂之中,使用的香料是单纯的自然香料,除个别直接熏烧取香外,大多并不经过切割、研磨等加工程序,而是原始的动、植物自然散发香味。

2. 春秋战国时期之初始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香开始有了文字记载,此时香文化发展初现端倪。

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这些香料多用来熏烧祭祀、佩带香身、入酒、辟秽祛虫。

当时的文人雅士都把香比喻为一种高尚、善美的品质。

3. 秦汉时期之成形期香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丝绸之路”为我们带来了海外的丁香、安息香、乳香、龙涎香。

汉代香品中第一次出现了和香(一种像中医药方一样的香方),宫廷的术士开始用多种香药根据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来调配香方。

汉武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博山炉熏香文化大行其道,其不仅是达官贵人修养身心的专利,平民百姓用博山炉熏香、品香也成为一种时尚。

香具方面除了香炉,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笼”。

4. 隋唐时期之成熟期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海路交通便捷,佛教鼎盛,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用香风气相当普遍,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参加佛事活动甚为频繁,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当时唐代的香具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制式,外观也更加华美。

熏球、香斗、香囊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

正是此时,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熏香文化。

佛教的兴盛带来了香料的需求,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得香料成为重要贸易物资。

唐朝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人、香行。

唐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衬托唐代以香供佛的事实。

5. 北宋时期之鼎盛期在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时期,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

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在各式宴会庆典场合上,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在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做香;富贵在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之家的妇人出行时,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则多设香斋,不仅用香品香,还亲手制香,香事仪式已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

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6. 明清时期之稳定期明代,在继承和发展宋代香道精致熏香文化的同时又与理学、佛学结合成了“坐香”与“课香”,从而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

佛门与文人们纷纷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一时成为时尚。

这一时期,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

关于香的典籍种类更多,尤其是周嘉胄所撰的《香乘》内容十分丰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制香方法,如书中所记:使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这一制香方法的记载还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线香的文字记录。

到了大清盛世,“行香”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之中,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香案已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7. 乱世征战之萎缩期随着清朝末年,国势衰退,战乱开始,士大夫与文人墨客们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呆板,香学与诗词乐舞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渐趋式微,焚燃香料并感受其气味进而感悟人生的这门高雅活动,传至清末,终于在大清王朝的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

接下来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侵入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质疑,从此,包...

莲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写莲的诗词 ;以及莲与饮食的关系

1,莲与宗教文化的关系.佛教以及印度教中,因为莲花的洁净,成为天神和佛菩萨来世间的落脚点.2,写莲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藕香残玉簟秋...余独爱莲之出淤泥之不染,濯清潋而不妖...3,莲与饮食的关系莲花,性温味苦甘,能活血化瘀、解暑、去热毒,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荷花还具有祛风化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疮疥癣。

用时取荷花揉碎,贴于红肿患处显效。

据《本草纲目》载:荷花能镇心益气,取荷花与糯米煮粥,则益气驻颜轻身。

陶弘景云:“莲花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太清草木方集要》载:莲花、藕、莲子阴干,一起研成末,每天用温酒送服,能驻颜延年,永葆青春。

荷花中的花蕊,称为莲须,莲须味甘涩性温,无毒。

取其收涩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取其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虚热烦闷、干渴等症;取其通肾固精气的功效,用于治疗便秘、溲赤。

荷花成熟的花托称莲房,莲房即莲蓬壳,味苦涩性温。

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崩漏、下血、腹痛、血痢、溺血。

据《本草纲目》载:本品还能治疗产后胎衣不下,亦解野菌毒。

研究资料表明,莲房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荷叶 荷叶既可入馔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再用凉水漂凉,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之,其形态特殊,风味别致,是上等佳肴。

采用上等大米,再加以虾肉、叉烧肉、鸭肉、鸡蛋、香菇等共同蒸煮,可制成荷叶饭。

其味清香可口,能增进食欲。

盛夏之时用鲜荷叶煮粥或煮茶食之,还能防止中暑。

荷叶粥:鲜荷叶一张,粳米100g。

粳米淘净,鲜荷叶一张切成五块。

沙锅置火上,注入1000ml清水,放入荷叶、粳米,中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慢煮至米烂汤稠,待表面浮有粥油时,拣出荷叶不用,放入白糖调味即可。

据《饮食治疗指南》载:荷叶粥可以解热、散瘀血、降血压、降血脂,并能减肥,效果颇佳。

祖国医学认为,荷叶有生津止渴、祛热除烦的功效。

可见荷叶是解暑佳品。

荷叶味苦性平。

能止渴,清暑,用于治疗产后口干、心肺烦躁。

还能治腹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

以山楂、荷叶共研细末,水煎代茶饮,为“山楂荷叶茶”,有降压消脂作用,适用于初期高血压、血脂增高及单纯性肥胖症。

用荷叶梗3~5枚水煎饮用,可治疗暑湿腹泻、赤白痢疾。

在荷叶茂盛时摘取几张,放于室内阴干,烧黑存性,研末内服,对治疗吐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症,疗效明显。

莲子 莲子又名藕实,古人认为经常服食,百病可却,因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每百克鲜莲子中含蛋白质4.9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9.2g、钙18mg、磷54mg、铁1.2mg,并含有莲碱和多种维生素等成分。

莲子是多功能高疗效的中草药。

它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

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止带等作用。

主要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肾虚尿频、咳血崩漏、月经不调等症。

取莲子30g研末备用,用粳米100g煮粥,再加入莲子末,搅匀服食;也可把莲子捣碎直接和米煮粥,可以“补中强志,益耳目聪明”。

老年常吃此粥,可延缓衰老,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老年人在吃夜宵时,也可用莲子30g加瘦肉30g,炖食。

或用莲子、百合各30g 加冰糖适量,炖水饮用。

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常吃,可以养心安神,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

莲子含茁-固甾醇、淀粉生物碱等。

据药理研究,莲子心中所含的莲子碱、异莲心碱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并有降压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搞餐饮的,是否要搞莲的系列文化菜品啊?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送走了旧年。

人们正喝着屠苏酒,春风扑面而来。

2、【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桃符取下了旧桃符。

3、【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4、【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5、【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

五字有关“红色文化”诗词有哪些?

1、刘伯坚《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2、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3、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4、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5、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6、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1、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4、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5、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古人描绘香文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