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满庭芳 古诗词



《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 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代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秦观《满庭芳》名句

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字词解释:连:一作黏。

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

薄幸:薄情。

创作背景:此词为一首怀人之作,写于元丰三年(1080),适时秦观三十二岁,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

孔子曰:“三十而立。

”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满庭芳 秦观赏析: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

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

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

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的名句。

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可见作者是有意将绘画笔法写入诗词的。

少游这个“抹”字上极享盛名,婿宴席前遭了冷眼时,便“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以至于其虽是笑谈,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作者炼字之功的赞许。

山抹微云,非写其高,概写其远。

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

全篇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

“画角”一句,点明具体时间

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空城”,正写具体时间。

“暂停”两句,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

词笔至此,便有回首前尘、低回往事的三句,稍稍控提,微微唱叹。

妙“烟霭纷纷”四字,虚实双关,前后相顾。

“纷纷”之烟霭,直承“微云”,脉络清晰,是实写;而昨日前欢,此时却忆,则也正如烟云暮霭,分明如,而又迷茫怅惘,此乃虚写,诗句《满庭芳 秦观_满庭芳 赏析》接下来只将极目天涯的情怀,放眼前景色之间,又引出了那三句使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于是这三句可参看元人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也。

少游写此,全神理,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

词人此际心情十分痛苦,他不去刻画这一痛苦的心情,却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难怪令人称奇叫绝。

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

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

而后人不解,竟以小杜为“冶游子”。

少游之感慨,又过乎牧之之感慨。

结尾“高城望断”。

“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

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有谁知道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这首词的鉴赏

秦观《满庭芳》赏析【作者】周汝昌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有不少词调,开头两句八个字,便是一副工致美妙的对联。

宋代名家,大抵皆向此等处见工夫,逞文采。

诸如“作冷欺花,将烟困柳”。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一时也举他不尽。

这好比名角出台,绣帘揭处,一个亮相,丰采精神,能把全场“笼罩”住。

试看那“欺”字“困”字,“叠”字“垂”字……词人的慧性灵心、情肠意匠,早已颖秀葩呈,动人心目。

然而,要论个中高手,我意终推秦郎。

比如他的笔下“碧水惊秋,黄云凝暮”,何等神笔!至于这首 满庭芳)的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更是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出场,便博得满堂碰头彩,掌声雷动——真好看煞人! 这两句端的好在何处? 大家先就看上了那“抹”字。

好一个“山抹微云”!“抹”得奇,新鲜,别有意趣! “抹”又为何便如此新奇别致,博得喝采呢? 须看他字用得妙,有人说是文也而通画理。

抹者何也?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所以,唐德宗在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煞是痛快)!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罗虬写的“一抹浓红傍脸斜”,老杜说的“晓妆随手抹”,都是佳例,其实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如此说来,秦郎所指,原即山掩微云,应无误会。

但是如果他写下酌真是“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无多了。

学词者宜向此处细心体味,同是这位词人,他在一首诗中却说:“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同样成为名句。

看来,他确实是有意地运用绘画的笔法而将它写入了诗词,人说他“通画理”,可增一层印证。

他善用“抹”字。

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其致一也。

只单看此词开头四个字,宛然一幅“横云断岭”图。

出句如彼,且看他对句用何字相敌?他道是:“天连衰草。

” 于此,便有人嫌这“连”字太平易了,觉得还要“特殊”一点才好。

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黏”字来。

想起“黏”字来的人,起码是南宋人了,他自以为这样才“炼字”警策。

大家见他如此写天际四垂,远与地平相“接”,好像“黏合”了一样,用心选辞,都不同俗常,果然也是值得击节赞赏! 我却不敢苟同这个对字法。

何以不取“黏”字呢?盖少游时当北宋,那期间,词的风格还是大方家数一派路子,尚五十分刁钻古怪的炼字法。

再者,上文已然着重说明:秦郎所以选用“抹”并且用得好,全在用画人词,看似精巧,实亦信手拈来,自然成趣。

他断不肯为了“敌”那个“抹”字,苦思焦虑,最后认上一个“黏”,以为“独得之秘”——那就是自从南宋才有的词风,时代特征是不能错乱的。

“黏”字之病在于:太雕琢,——也就显得太穿凿;太用力,——也就显得太吃力。

艺术是不以此等为最高境界的。

况且,“黏”也与我们的民族画理不相贴切,我们的诗人赋手,可以写出“野旷天低”,“水天相接”。

这自然也符合西洋透视学;但他们还不致也不肯用一个天和地像是黏合在一起这样的“修辞格”,因为画里没有这样的概念。

这其间的分际,是需要仔细审辨体会的:大抵在选字工夫上,北宋词人宁肯失之“出”,而南宋词人则有意失之“人”。

后者的末流,就陷入尖新、小巧一路,专门在一二字眼上做扭捏的工夫;如果以这种眼光去认看秦郎,那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以上是从艺术角度上讲根本道理。

注释家似乎也无人指出:少游此处是暗用寇准的“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的那个“连”字。

岂能乱改他字乎? 说了半日,难道这个精彩的出场,好就好在一个“抹”字上吗?少游在这个字上享了盛名,那自是当然而且已然,不但他的令婿在大街上遭了点意外事故时,大叫 “我乃山抹微云学士之女婿是也!”就连东坡,也要说一句“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可见其脍炙之一斑。

然而,这一联八字的好处,却不会“死”在这一两个字眼上。

要体会这一首词通体的情景和气氛,上来的这八个字已然起了一个笼罩全局的作用

山抹微云,非写其高,写其远也。

它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这其实才是为了惜别伤怀的主旨,而摄其神理。

懂了此理,也不妨直截就说极目天涯就是主旨。

然而,又须看他一个山被云遮,便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便点明了满地秋容惨淡的气象:整个情怀,皆由此八个字里而透发,而“弥漫”。

学词者于此不知着眼,翻向一二小字上去玩弄,或把少游说成是一个只解“写景”和“炼字”的浅人,岂不是见小而失大乎。

八字既明,下面全可迎刃而解了:画角一句,加倍点明时间。

盖古代傍晚,城楼吹角,所以报时,正如姜白石所谓:“正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正写那个时间。

暂停两句,才点出赋别、饯送之本事。

——词笔至此,能事略尽——于是无...

描写夏天的美好诗句

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最美诗词10首,哪一首是你的最爱

初夏最美诗词10首,哪一首是你的最爱 静美初夏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初夏静美,万物萌动而生气蓬勃。

这首诗很朴实,却句句是画,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好画面,所以才如此被广为传颂,尤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句。

慵懒初夏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释】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思:意,情绪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味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赏析】 这可以说是一幅生活风俗画了,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有限有趣的生活。

鲜果在手,绿植映窗,午睡自然醒,在睡醒意识未醒时,浑身慵懒,抬头看见孩子们在快乐的追逐空中的柳絮。

没有压力,没有焦虑,一切都这么自然舒展,每年夏天如果能有几个这样的日子,这夏天就是值得回味的。

生机初夏 《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注释】 弯碕:曲岸。

溅溅:流水声。

陂:池塘。

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

【翻译】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赏析】 这是一首视角独特,却意境满满的绝句,一切很寻常,一切却那么富有生机。

忍不住让人感觉最美风景在农家,王安石的绝句常有这样的佳作,“于平淡处见奇崛”。

潇洒初夏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宋·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 博山:地名,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李易安: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功夫。

⑶怎生:作怎么解。

⑷青旗:酒旗。

⑺旧盟:稼轩于退居带湖新居之初,有“盟鸥”之《水调歌头》一阕。

【翻译】 乌云笼罩着群山,忽然下了一阵大雨,马上雨止了,天也晴了。

在远处斜阳照在翠绿的树上,风景美丽动人,不知道画家们怎么描绘的!酒店的门上挂着卖酒的青旗,可想而知,在山的那边,另有人家居住。

只要在这山光水色,美丽迷人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扰乱我,平静地过一个夏天,就很幸福了。

午醉睡醒了,见窗外的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多么清静幽闲,心神舒畅自然。

野鸟飞来飞去,和我一样的自由自在。

却叫我奇怪的是:白鸢在天空往下斜看着,想要下来但又不下来;你这是为什么呢?咱们过去订的盟约还在,我是遵守归盟的,你是不是新来的?或者是另有什么话要说的呀? 【赏析】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作者被劾罢官,后在上饶带湖卜筑闲居十年。

这首词正是此期间所作。

稼轩不只是词人,更是一个豪杰,一个悲情和豪情交织支撑的豪杰。

其词多在困顿中立豪情自砥,多在哀怨处以洒脱开脱。

虽被排挤处江湖之远,在面对初夏美景时,他虽有不甘和无奈,但仍努力表现一种超脱的闲适之情,用现在的话说,努力活得潇洒,于是这首词也是诸多写初夏词里面,最潇洒的一首。

精致初夏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水精帘:又名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翻译】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赏析】 一切景色的美在遇见有心人时会格外放大。

本诗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写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初夏风景之精致跃然纸上。

悦耳初夏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翻译】 黄梅时节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朋友却没有如约到来,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

【赏析】 这是写江南梅雨季节的佳作,也是一首写夏天声音的诗,雨声、蛙叫、灯花落声、用棋子敲桌子的声音。

心情恬静安祥的梅雨夜,耐心的等待朋友前来,这时一切的声音都因心恬淡而无比悦耳。

情怀初夏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宋·周彦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

王国维的满庭芳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开篇三句写别时景物,是所见所闻,一向为人所乐道。

作者大处着眼,细处落墨。

“山抹”与“天粘”两句,炼词铸句,极见功力。

“抹”字新颖而且别致,向远处即将离别登程的路途眺望,那一片片微云仿佛被什么人涂抹到山峰上一样。

这一幅画面看似恬静,其实饱含动感,因为“抹”是需要施动者的,一般用于绘画。

“粘”字也是如此,极目所至的天边与衰草胶着在一起,静止的画面中也隐含着动作。

“抹”与“粘”两字生动描画出“微云”和“衰草”的神态,写出了季节与黄昏的特点,动中有静,词人此刻的离情也有了“抹”与“粘”的效果,摔脱不了。

于是,见闻的景物就与恋恋不舍的离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烘托出词人放眼远方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感。

“画角声断”一句,以凄厉的音响扣击着词人的心灵。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肠断!角声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烘托苍凉和伤感的情景,如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等。

所以,在词人听来,这角声无疑是在吹奏惜别的哀音。

“谯门”,即“醮楼”,是古代建筑在城门上的高楼,用来了望敌情。

这就把全词引入分别的具体地点。

这三句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并获得很大的成功。

短短十四字内,既交待了季节,时间,气候特点,又写出了远景、近景,同时还从画面、色彩与音响诸方面烘托气氛。

所以,开篇三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抹”、“粘”二字妥贴工巧而了事。

中间五句,写正待航船将要出发之际,作者热恋的歌女匆匆赶来送别。

但这一过程却全是虚写,作者只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两句匆匆交待过去。

送行免不了要设宴饯别,这情景与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直接点明了“无绪”,秦观则写得更加含蓄而已。

同样,在“共引离尊”时,免不了要回忆往事,但作者也只用“空回首,烟霭纷纷”两句敷衍过去,而并未加任何具体说明。

此地一别,往事如烟,回首有茫然之慨。

然而,正是这种写法,才深一层地表现出作者对“蓬莱旧事”难以忘情。

“旧事”,“烟霭”般朦胧纷扰,理不出什么端绪,又梦境一般轻柔空幻,仿佛不曾实际发生过似的。

而无情的离别却确确实实摆在面前。

此刻,他们几乎不敢相互凝视,只得把视线移向远处,遥望天际:只见斜阳照射几点寒鸦,闪光的河水紧绕着孤零零的荒村。

“斜阳外”三句即景生情,联想断肠人在天涯之苦况,却以景语出之,不予说破。

在广阔无垠的空间里,“寒鸦”与“孤村”,都是极其渺小的存在。

那么,在茫茫人海之中,游人和客子不同样是渺小而又孤单的么?上片结尾三句虽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诗意,但因作者把整齐的五言改成参差错落的词的语言,加之与伤秋伤别之情交织在一起,并与开篇三句相呼应,这就使它成为全词有机的组成部分。

状深秋晚景,如在目前;渲染离情别绪,感同身受。

正如《诗人玉屑》卷二十一中引晁补之评这几句词时所说的:“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 下片用“销魂”二字暗点别情,申明一篇题旨。

江淹在《恨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销魂”二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作者用两个细节和两个动作,对此做了形象的说明。

解下贴身佩带的“香囊”赠送离人,暗示两人之间的呢喃儿女私情。

“轻”字又暗示分别的轻易,由此引出下句。

这里用杜牧诗意,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这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负人之深,同时还反映出词人功名失意、不得不奔波离别的怨恨。

所以,这场离别实在并非因自己“薄幸”,下面由此补足一句:“此去何时见也”。

毫无疑问,这是对“薄幸”的一种否定。

另方面,这又是明知故问,双方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此地一别,相会无期。

下文很自然地用“襟袖上空惹啼痕”对此作了回答。

这一段里有若干次感情的起伏,而每一次起伏都渗透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慨。

最后三句用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诗意,以景结情。

“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是船行江中之所见,并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又见离别之速。

最终完满表达出作者别后的凄凉处境与依依难舍之情。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名篇,曾得到苏轼的赞赏。

他一面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另方面又批评这首词的基调过分低沉。

说他:“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诗句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

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

[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

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谓,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

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下] 《长亭送别》全文翻译 (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

(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

请问关于红叶的唯美诗词

满庭芳.枫叶流丹:——夕日红霞,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

欲飘魂落,梦断奈何间。

质朴高洁谁晓,无恨怨,枯叶独怜。

云遮泪,风促憔悴,水泣诉悲难。

忧酣。

情眷世,悲望寻遍,孤影形单。

欲诉无人伴,哭咏诗篇。

残月无声冷照,眉难展,如病愁联。

化根土,荡无思念,寂寂待冬前。

秋雨疏烟尽酒觞, 忍听怨曲到斜阳。

自念愁经独悲怆, 痴想。

残烛约梦共凄凉。

谁解思情添苦望, 惆怅, 冷枫长对泪千行。

魂荡半丝逐心浪。

忧嶂, 霜来孤雁更苍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

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含有孙字的古典唯美诗词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郑澣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 石室寒飙骛,孙枝雅器裁。

坐来山水操,弦断吊遗埃。

李群玉 【役从叔】 可惜出群蹄,毛焦久卧泥。

孙阳如不顾,骐骥向谁嘶。

李澣 【房公旧竹亭闻琴】 石室寒飙警,孙枝雅器裁。

坐来山水操,弦断吊尘埃。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出临颍镇】 心诵阴符口不言,风驱千骑出辕门。

孙吴去后无长策,谁敌留侯直下孙。

吕温 【晋王龙骧墓】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

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

杜牧 【题横江馆】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谢勮 【游烂柯山】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李璟 【游后湖赏莲花】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李峤 【布】 御绩创羲黄,缁冠表素王。

瀑飞临碧海,火浣擅炎方。

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

伫因舂斗粟,来晓棣华芳。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宋词:程大昌·感皇恩 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

只是中间有些好。

鬒云虽瘦,未有一根华皓。

都缘心地静,无忧恼。

此际生朝,梅花献笑。

似向天边得新报。

孙枝秀雅,已挂恩袍春草。

定从欢喜处,添年考。

程大昌·韵令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

孙儿仕也登。

时新衣著,不待经营。

寒时火柜,春里花亭。

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

颜红步武轻。

定知前面,大有年龄

芝兰玉树,更愿充庭。

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崔敦礼·鹧鸪天 本是瑶台月里仙。

笑麾鸾鹤住人间。

蟠桃一熟三千岁,剩对春风日月闲。

缡绶结,彩衣斑。

孙枝相应傍门阑。

年年同上长生酒,得见沧溟几度乾。

黄庭坚·念奴娇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晁补之·满庭芳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望飡。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惠洪·浪淘沙 山径晚樵远。

深壑孱颜。

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

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

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叶梦得·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满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朱敦儒·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

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求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有“姚黄魏紫”的诗词是哪个啊?

《池上怀王卿》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

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

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

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满庭芳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

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

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

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

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满庭芳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