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李白唯一留世的书法作品,你怎么评价



众所周知,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开始接触语文,汉字的时候,就一直学习,背诵着李白的诗。可是堂堂诗仙遗留下来的笔迹却是少之又少,甚至潜意识里,只知道李白的诗,而不知道李白的字。你可知道李

众所周知,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开始接触语文汉字的时候,就一直学习,背诵着李白的诗。可是堂堂诗仙遗留下来的笔迹却是少之又少,甚至潜意识里,只知道李白的诗,而不知道李白的字。你可知道李白可是有书法传世的,而且mao zu xi甚是喜欢,日夜观摩。

李白,诗性豪迈,被誉为诗仙,正是因为他的诗名太大,他的书法成就被掩盖住了。如今,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让历代大家赞不绝口。

这《上阳台帖》又是如何写出来的呢?李白25岁时初离蜀地,在江陵结识道友司马承祯,虽说李白对诸子百家均有研究,但最爱道家思想,于是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后来,李白于天宝三年,同杜甫、高适游王屋山阳台宫,想要再次去拜访司马承祯,怎奈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于是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

山高水长,物像万千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篇《上阳台帖》共25个字,书写的苍劲雄浑又气势缥缈,雄健有力,可以说是李白性格的绝佳写照。

这仅仅的25个字,却让诸多历史大家纷纷题跋。帖前有宋徽宗的瘦金体所书的“唐李太白上阳台”,后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等人的题跋,引首还有乾隆皇帝楷书所题“青莲逸翰”四字。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如此评价李白的书法:

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由此可见,李白的书法功力颇深,只是被他的诗文所掩盖了。

唐代距离现在少说也有一千多年,那么这幅《上阳台帖》是如何递藏下来的呢?

宋代宣和年间,此帖被收于内府;后流入宋末权相贾似道手中。元代经张晏处,到明代曾藏于项元汴天籁阁中;至清代,为收藏大家安岐所得,后被收入清廷内府。

1911年时,《上阳台帖》被溥仪带出宫外。由于当时兵荒马乱,此帖流入民间,被古董商人郭葆昌所得。1937年抗战时期,为了防止国宝流至国外,一代名仕张伯驹先生以六万银元的价格将之购得,《上阳台帖》才能得以免于战火,流传至今。

目前《上阳台帖》被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绝世书法如何进入故宫博物院,也是有着一段佳话。

张伯驹先生十分崇敬mao zu xi。1956年,他通过统战部长徐冰将《上阳台帖》呈献给mao zu xi,并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迹《上阳台帖》呈献mao zu xi,仅供观赏……”mao zu xi喜好书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简直是爱不释手。

1958年,mao zu xi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于是这件《上阳台帖》就被转交至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还完好无损的被保藏着。

李白诗草书中堂尺寸楷书对联尺寸,书法

据传,李白一生共3000多首诗,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古诗约59首,乐府约149首,古近体诗约762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李太白集》传世。

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收录于卷161至卷180。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

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草书5行,共25字。

款署“太白”二字。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

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

总计,“剑”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可见,李白是多么地钟情于剑了。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

早春,卧病当涂。

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

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

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

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

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李白擅长的诗歌体裁很多,在多种体裁上都留下了绝唱佳作。

李白很钟好古体诗,擅长七言歌行、五言古风和乐府诗。

在近体诗体裁中,李白擅长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李白的律诗写的较少,五言律诗有几十首,七言律诗只有十余首,但其中也有流传千古的名作,如《登金陵凤凰台》。

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

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李白诗风浪漫,包罗万象,继承陈子昂提倡的诗歌革命,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文风,一扫而空。

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唐诗都得到创造性发展

李诗富个性,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内容表现出蔑视庸俗,反抗和不媚权贵的叛逆精神,歌颂游侠和求仙,被誉为“诗仙”。

李诗想像丰富,结构奇特,极度夸张,比喻生动,运用大量神话传说。

李诗歌唱雄伟壮丽的自然,歌咏祖国山河,气势豪迈而奔放,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而用大刀阔斧、变幻莫测的手法与线条,涂写心目中的印象和感情,创造了艺术的鲜明形象,雄放无比的风格

李白擅用乐府民歌的语言,很少雕饰,自然率真。

乐府精神和民歌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极其成熟和解放的阶段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

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各有何特点 唐朝哪位皇帝

唐代三绝,即:“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这是唐朝文宗皇帝时向全国诏书御封的。

裴旻剑舞裴旻,唐开元间人,其人舞剑亦被誉为唐代“三绝”之一绝。

一个人的剑法能够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相提并论,可见其技艺非常之高超。

据《独异志》载:“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

诣道子(画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

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

舞剑一曲。

’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

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道子平生所画。

得意无出于此。

”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

诗人王维曾以一首《赠裴旻将军》诗赞道: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李白诗歌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素有“诗仙”、“诗侠”之称。

祖籍陇西(今甘肃),但不知因何原因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直至李白幼年,方才迁至蜀地。

其人“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壮年时曾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行止间笑傲王侯,洒脱不羁。

李白赋诗多以抒情为主,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收提高而形成本人独特风貌的诗人。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堪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然而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放飘逸,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以韩愈言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曾巩曾以《代人祭李白文》赞曰:“子之文章,杰力人上。

地辟天,云蒸雨降。

播产万物,玮丽瑰奇。

大巧自然,又如长河,浩浩奔放。

万里一泻,末势尤壮。

大骋阙辞,至于如此。

意气飘然,发扬俦伟。

” [1] 张旭草书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

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与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饮中八仙。

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

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

他的楷书端正谨严。

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如此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可谓惊世骇俗。

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有什么适合硬笔楷书的古诗佳句, 不要太短的

1、诗歌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2、语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

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 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

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3、词赋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实际上,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

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

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4、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草书5行,共25字。

款署“太白”二字。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5、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造诣非同一般。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

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

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

李白唯一留世的书法作品,你怎么评价

众所周知,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开始接触语文,汉字的时候,就一直学习,背诵着李白的诗。

可是堂堂诗仙遗留下来的笔迹却是少之又少,甚至潜意识里,只知道李白的诗,而不知道李白的字。

你可知道李白可是有书法传世的,而且mao zu xi甚是喜欢,日夜观摩。

李白,诗性豪迈,被誉为诗仙,正是因为他的诗名太大,他的书法成就被掩盖住了。

如今,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让历代大家赞不绝口。

这《上阳台帖》又是如何写出来的呢?李白25岁时初离蜀地,在江陵结识道友司马承祯,虽说李白对诸子百家均有研究,但最爱道家思想,于是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

后来,李白于天宝三年,同杜甫、高适游王屋山阳台宫,想要再次去拜访司马承祯,怎奈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于是李白有感而作四言诗《上阳台》: 山高水长,物像万千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篇《上阳台帖》共25个字,书写的苍劲雄浑又气势缥缈,雄健有力,可以说是李白性格的绝佳写照。

这仅仅的25个字,却让诸多历史大家纷纷题跋。

帖前有宋徽宗的瘦金体所书的“唐李太白上阳台”,后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等人的题跋,引首还有乾隆皇帝楷书所题“青莲逸翰”四字。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如此评价李白的书法: 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

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由此可见,李白的书法功力颇深,只是被他的诗文所掩盖了。

唐代距离现在少说也有一千多年,那么这幅《上阳台帖》是如何递藏下来的呢? 宋代宣和年间,此帖被收于内府;后流入宋末权相贾似道手中。

元代经张晏处,到明代曾藏于项元汴天籁阁中;至清代,为收藏大家安岐所得,后被收入清廷内府。

1911年时,《上阳台帖》被溥仪带出宫外。

由于当时兵荒马乱,此帖流入民间,被古董商人郭葆昌所得。

1937年抗战时期,为了防止国宝流至国外,一代名仕张伯驹先生以六万银元的价格将之购得,《上阳台帖》才能得以免于战火,流传至今。

目前《上阳台帖》被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绝世书法如何进入故宫博物院,也是有着一段佳话。

张伯驹先生十分崇敬mao zu xi。

1956年,他通过统战部长徐冰将《上阳台帖》呈献给mao zu xi,并附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迹《上阳台帖》呈献mao zu xi,仅供观赏……”mao zu xi喜好书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简直是爱不释手。

1958年,mao zu xi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

于是这件《上阳台帖》就被转交至故宫博物院珍藏,至今还完好无损的被保藏着。

关于李白才华横溢的资料

李白才华横溢的资料分为六个方面: 一、诗歌方面 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风格 二、词赋方面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秋风词》《结袜子》《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实际上,从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

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

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三、书法方面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草书5行,共25字。

款署“太白”二字。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四、剑术方面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造诣非同一般。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

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

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五、道经方面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老师,此人于开元四年(716)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五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六、思想方面 盛唐国力强盛,士人多渴望建功立业。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

硬笔书法适合写哪首古诗?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李白(唐代)《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王安石(宋代)《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佚名(先秦)《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杜甫(唐代)《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佚名(先秦)《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杜甫(唐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文天祥(宋代)《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本字帖最后是早发白帝城叫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以上是第一首咏江心屿的诗。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李白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李白唯一留世的书法作品,你怎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