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被现代人理解错的古诗词是真的吗



应该来说 存在 理解错误。时代语境不同,必然会产生相对偏离诗人作者初衷的解读看大众:古人有心境去看牡丹看梅,歌咏出那么多文章诗句,今人能体会那种美好吗?看专家:语言专家的解读应该是极大还原了诗词的韵

应该来说 存在 理解错误。

时代语境不同,必然会产生相对偏离诗人作者初衷的解读

看大众:古人有心境去看牡丹看梅,歌咏出那么多文章诗句,今人能体会那种美好吗?

看专家:语言专家的解读应该是极大还原了诗词的韵味,但仍旧不能说是全解。何况时代背景、做学问的背景都不一样

所以 被现代人理解错的古诗词是真的,但这种现象并非大面积 大概率。

有没有描写人与人之间误会的古诗词

归来泪满巾,回头蓦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第一境。

陶尽门前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物质上的差距:众里寻他千百度。

十指不沾泥。

独上高楼。

第三境,必经三种境界,鳞鳞居大厦。

3,为伊消得人憔悴,成就大事业.境界上的差距:昨日入城市大学问:衣带渐宽终不悔:昨夜西风凋碧树。

第二境,望断天涯路1.思想上的差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2,屋上无片瓦,有人生若想有所成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写古诗词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写古诗词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现代诗迅速取代了文言文、旧体诗,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变化,谁也不能否认其间的进步意义。

文言文确实从此寿终正寝,偶有遗老遗少舞弄几篇,已经不成气候,其不可复兴,自不待言。

但旧体诗词却表现出了异常强大的生命力,好之者、乐之者代不乏人,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古诗词的问题。

白话文的浅显既是优势,也藏着致命的危机。

为什么现代诗使用的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而诗歌中的意象却经常比古诗中最晦涩的意象更为难懂?为什么现代诗歌作者经常沉溺于一些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和感觉,导致写出来的东西除了作者本人谁也看不懂(也许连作者也不懂)?有人说这是现代人生活和体验的“断片化”、“意识流化”、“私人化”,除了这些暂不讨论的原因,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摆脱白话文的浅显单调导致的贫乏,摆脱文字的僵死。

古诗词比较注重功用,比如“言志”、“教化”之类的,虽然有损诗歌的独立性,但是却形成了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就是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十分在意读者(不同于迎合读者的商业化写作),他希望诗歌中的语言和意象有很大的穿透力,能够引起共鸣,而不是像某些现代诗作者所宣称的“诗歌是极端个人化的东西”,画地为牢,自立为王。

所以古诗能够成为文化积淀的载体,传承文明,但是现代诗——尽管参与的作者的广度和数量早已超过唐诗——有多少可以在时间的流逝中愈显光辉? 虽然古代中国也有白话的民歌,然而真正意义的现代诗却是从外国舶来的。

无论是学习惠特曼的自由体诗还是十四行诗、意象派、唯美主义等等,始终没有被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文与外文巨大的语言差异的背景下,如何成功地移植现代诗——无论是现代的格律诗还是现代的自由诗。

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现实的社会里,商品、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染上很强的功利色彩。

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能不能当饭吃?这便是实用主义者的衡量标尺。

现代人几乎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为应付考试背了几篇古诗文,以这样的基础来消费古典诗词,确实力不从心,市场,确实不大。

再由于毛泽东给臧克家的一封信,从此《诗刊》再也不发表旧体诗词,连混一点稿费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因此,旧体诗词是不能换取房子、汽车甚至面包的,她的存在本身就不合理,至多可以成为退休人员闲暇中的玩物,作为一种文体,似乎早已没有存在的价值。

事实果真如此么?想起东汉时一种新的书体——草书兴起了,许多人如醉如痴地练习草书,引起不少人的非议,最有名的是文学家赵壹写的《非草书》,认为专门学习草书是没有用的,因为“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几乎是百无一用,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钻坚仰高,忘其罢(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

十日一笔,月数丸墨。

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如此勤奋是让人震惊的。

到底是什么让人如此疯狂?答案就是草书与生俱来的强大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为了享受艺术带来的快感,不惜“指爪摧折,见腮出血”,这是人的精神需求,何曾想过它能不能换面包? 诗歌也是如此,作为汉语中的精华,有人喜欢读,一卷在手,把玩终日,余韵不绝,齿颊生香,与古人神游不倦,颐养性情,其乐陶陶。

因为诗歌所涉及的面很广,还可以积累许多古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说不定还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让人感觉气质高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更有人不满足于读,自己还要动手写,觉得用其他方式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自愿在“平平仄仄”中苦思冥想,忽有所得,欣喜若狂,视作品子女,与二三知交,吟哦一番,抑或往来唱和,真是大快生平。

往小里说,旧体诗词可以成为部分人宣泄情感的工具;往大里说,她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舞台。

艺术为什么一定要困于名缰利锁之中?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却常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李白晚年穷得处处举债,杜甫更是全靠他人生活,他们何曾想过自己的诗能换多少稿费?《红楼梦》能换几块面包?但是红楼一梦,横亘天地,李杜诗篇,辉耀古今。

这样,我们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宁愿饿肚子也要去买诗集或什么鉴赏辞典,宁愿被人视为异类,也要吟几句“平平仄仄”了,要说没有市场,结论是不真实的,看看网络诗坛的火爆便可见一斑,消弭其现实存在意义,是不可接受的。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各个时代有其一代文学之盛,后人是无论如何不能超越的,现代人写诗填词是不可能超过唐宋,因此,诗词只能玩玩,不能当真。

当然,这样的说法几乎是不值一驳的,我们不能因为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绝高,大家都搁笔不要学书法;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红楼梦》,就号召大家不要白费力气写小说了。

再说,唐后之诗是否一定不如唐?这是不好说的,唐后有不少作品也是不愧唐人的。

总之,说古道今,吟诗歌赋,不失为一种乐趣。

在忙忙碌碌的...

关于宽容的古诗文名句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1.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2.宽容就是忘却。

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

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

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3. 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

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

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

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4. 宽容就是潇洒。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

”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5.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

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6.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

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

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

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

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

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

7. 宽容就是忍耐。

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

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8. 宽容也需要技巧

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

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错),显示出软弱。

9. 有关宽容的格言: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

这就是宽怒。

” ——马克吐温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段台词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宠是害,严是爱 ●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教不严,师之隋 ●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我在很多地方都听说了是现代人误解了这句话 说其...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大致意思是: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诵,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是说爱情的 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四局本该在一起的 但前两句如今被忽略了

为什么现代人写不出优美的古诗词了

写诗靠的是阅历和意境,当然还有感情,现代的人不像古人那样有大把的光阴可以用来吟风弄月,伤春悲秋,古今时代不同,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有所不同,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会有差别,但并不是说现代人就写不出优美的古诗,古体诗需要的是深厚的功底,而不是简单地将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那样只会画蛇添足,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何谈优美二字。

散文怎么写?现代的诗怎么写啊?

最重要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老师肯定也告诉过你了.另外就是写自己所想,围绕一个思想表达,有关它的都写.让别人知道你爱说什么就好了 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 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

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

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①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了。

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

③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以清醒地写篇日记,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题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初学习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

缺少的部分,可根据已占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适当用虚构来补充。

这一式,初、高中学生经过两三次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

掌握了这一式,学生作文的思路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3.议证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点明文旨。

第二步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

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再一次抒情议论、升华中心。

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式的设计,意在落实大纲中关于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的要求。

4.寻访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

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

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

移步寻访的典型篇目是《猎户》,本来要寻访A——董昆,由此回忆起B——幼年记忆中的尚二叔,顺路先访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见打豹英雄董昆。

由此引发出保卫家乡、保卫丰收果实的感想。

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

以此落实大纲中关于多线索记叙的要求。

5.纪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

简介的概况包括: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

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一个成就一段。

如果所记之人尚存,就写其今日概况,如果所写之人已故,就写卒年情况与逝后有关情况,如影响等。

最后是对其一生做简要评价。

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传》、《陈涉世家》、《张衡传》等等。

设计这一式,主要是为了实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记写人物生平的情况,学会了这一式,对将来的实际工作很有意义。

总之,记人的文章是常用体裁,要想打好基础,必须明确地学会几样,然后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

只要学会了这四样,一般情况下,写人的题目是不会难住你的。

网址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09078/0381_ts009078.htm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

有哪些现代人看来别有一番风味的古诗词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展开 编辑本段意义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

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

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古诗源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被现代人理解错的古诗词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