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歌舞的古诗词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唐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描绘了元宵节民间歌舞的盛况。 《上巳乐》:“猩猩血彩系头标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唐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描绘了元宵节民间歌舞的盛况。

《上巳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

《千秋乐》:“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春莺啭》:“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宋 晏几道 鹧鸪天 中有两句: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代诗人 刘子翠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操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白居易:“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描写歌舞的诗句

白居易【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杜甫的《赠花卿》赠花卿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唐·杜甫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晏几道 中有两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宋代诗人 刘子翠 曾留下过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飞燕皇后轻身舞。

紫宫夫人绝世歌晏几道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代诗人 刘子翠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

曹植〈〈洛神赋〉〉。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白居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

刘子翠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曹植《洛神赋》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白居易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

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

张祜《上巳乐》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张祜《千秋乐》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

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张祜《春莺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吕同老 《水龙吟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恋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语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

要一些描写舞蹈的诗句

写马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写鸟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两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河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爱国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写思乡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书达何处,归雁洛阳边。

哲理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琨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歌舞的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写学习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形容舞蹈的古诗词

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2、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3、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6、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

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

7、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李白《高句骊》)8、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薛能《柘枝词》9、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王暕《咏舞诗》)10、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11、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

(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12、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峥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木兰花》)13、蕊宫阆苑。

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

柳腰轻,莺舌啭。

逍遥烟浪谁羁绊。

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

却驾彩鸾,芙蓉斜盼。

愿年年,陪此宴。

(采莲舞)14、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举腕嫌裳重,回腰觉态妍,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

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

逐唱会纤手,听曲动蛾眉。

凝情眄堕珥,微睇托含辞。

日暮留嘉客,相看爱此时。

(何逊《咏舞妓诗》)15、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苕。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荣风。

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李群玉《绿腰》)16、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吕同老《水龙吟》)...

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

D.李端《胡腾儿》 【作品名称】《胡腾儿》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端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1]? 作品鉴赏 在中国民族之间的交往历史中,虽然充斥着无数的刀光剑影、战火纷飞,但是这大多都并非出自黎民百姓自己的愿望。

战争是征服与被征服、毁灭与被毁灭的游戏

它的发起,往往来自于君王将相们不可告人的意愿。

用诸如“建功立业”、“开边阔土”等幌子掩饰贪婪和欲望,以为能因此而青史留名,殊不知只换来更多的血肉横飞。

不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像东汉、魏晋战乱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就不断内迁,积极融入汉族人的生活。

若是当时局稳定,君主开明的时候,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交流。

北魏孝文帝有迁都洛阳,提倡通婚之壮举,唐朝太宗则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良言。

是在这两个时期,中国都出现过一股强劲的民族融合之风。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才有了李端这篇描写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优秀诗文。

“胡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舞蹈。

“胡腾儿(泥)”写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

代宗时,河西、陇古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

此诗通过歌舞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感情,表现了广大人民对胡腾儿离失故土的深切同情,并寓以时代的感慨。

第一段描述胡腾儿原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肌肤如玉”的白种人,隆凖稍尖,鼻型很美;身着桐布舞衣,镶着的宽边如同前后卷起,以葡萄为图案的围腰,带子长长地垂到地面。

这一段写得很朴实,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艺人的深切同情。

例如,胡儿最喜丝绸彩绣,“桐布”、“葡萄”也并非多美,诗人在此特书一笔,说明胡腾儿飘泊穷途,卖艺求生,又深恐破衣烂衫难以吸引看客;倾囊购置,也仅能置些民用布帛、自绣彩绘而已。

第二段描写舞蹈开始前的场面:“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胡腾儿起舞之前,首先跪在帐前,向各位看客用“本音语”诉说家乡沦亡、同胞被杀的诸般苦情,然后“拈襟摆袖”,向诸位施礼,准备起舞。

那曾在安西做过地方官的人强忍着眼泪观看,洛下词人也主动把自己写的歌词抄送给胡腾儿演唱。

这段虽然仅写了“旧牧”含泪和诗人赠曲,但却使人想到一个很大的场面,看到不同人的思想和表情。

艺人先以汉民族的习惯而跪,再以本民族的习惯施礼,其友好之情可知;诗人也不管艺人能否读懂并演出自己的创作,真情相赠;众人报之以热泪;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以下至篇末为第三段,是写艺人的舞蹈和诗人的感慨。

看客们的同情使得胡腾儿大受感动:“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上句写“起始”动作,“扬眉动目”,可知表情丰富,义情激奋。

下句写飞旋动作,垂珠斜飞,“红汗交流”可知舞得十分卖力。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进入另一种意境,上句既是写舞姿的妙曼,也是写他以舞蹈语言,痛陈离乡背井之苦。

在舞蹈艺术中,“醉步”要求“形散神凝”,看似如醉如痴,飘忽不定,实则缓促应节,刚柔相生,是一种高难度的表演。

下句写双腿飞旋,双靴闪动,恍如灯前闪烁出一层层柔弱的光圈。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应节”二字,照应前后诸句。

说他无论“环行”如轮,还是“急蹴”起跃,还是“反手叉腰如却月”的造型,都能丝毫不差地吻合着音乐的拍节;可知不论“踏花毡”的起步,还是“东倾又西倒”的醉步,还是“柔弱满灯前”的急旋,也无不与音乐的拍节相侔了。

接着以点睛之笔兼写几个方面:“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说伴奏的“丝桐”(弦乐器)忽停,表示了舞蹈的结束;舞蹈结束,方听得“画角”呜呜,又见看客们因全神贯注于音乐舞蹈,其他音响均不得干入其耳,烘衬出了舞技的超绝,引人入胜:“画角”发于城头,又说明时局紧张,岂止边地沦陷,京畿亦有烽火相照。

时代气氛如此,不能不引起诗人深沉的感慨。

“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这里说的“家乡路断”,并非指山川隔阻,而是指中原藩镇割据,唐王朝边事失利。

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胡腾儿的深切同情,也暗含了对于中唐国事的叹惋。

诗贵含蓄,收尾尤贵意在言外。

如果说前面叙事端、写看客、状舞蹈,都能写得精炼而动人的话,那么这收尾四句却更富于余韵远响,具有耐人寻味的妙趣。

卢纶盛赞李端:“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

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

”中唐前期,诗歌暂处低潮,“大历十才子”多...

宋词或其它时代的古典诗词中描写舞蹈的段落或篇章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岐;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锉,独出冠时。

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

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1、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

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

2、 水龙吟吕同老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3、 采莲舞蕊宫阆苑。

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

柳腰轻,莺舌啭。

逍遥烟浪谁羁绊。

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

却驾彩鸾,芙蓉斜盼。

愿年年,陪此宴。

4、薛能《柘枝词》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5、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汗?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

6、李白《高句骊》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7、李群玉《绿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苕。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荣风。

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有什么古诗中有描写歌舞和绘画的?

写歌舞的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写绘画的画 鹰杜甫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关于舞蹈的好词好句

观舞记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心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出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地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采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这种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颗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虽然卡拉玛以她的二十二年华,已过了十七年的舞台生活;十二岁的拉达也已经有了四年的演出经验,但是我们知道印度的伟大的大地母亲,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她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 北京的早春,找不到像她们的南印故乡那样的丰满芬芳的花朵,我们只能学她们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充满诗意的说法: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的红花似地穿成花串,献给她们挂在胸前,带回到印度人民那里去,感谢他们的友谊和热情,感谢他们把拉克希曼姐妹暂时送来的盛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描写歌舞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