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怎样快速把握古诗词的情感 公开课 教学实录



唉,这个,我是学生,可是我天生对古诗词有特殊的感情,这就很容易写了,首先,你得明白这首诗的大致意思,然后用心体会诗歌的感情传统文化美文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

唉,这个,我是学生,可是我天生对古诗词有特殊的感情,这就很容易写了,首先,你得明白这首诗的大致意思,然后用心体会诗歌的感情

传统文化美文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发现以下几个教学误区:①一来一去式的问答。

有些教师忽略了古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问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②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③不求甚解式的翻译。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④侃侃而谈式的分析。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对古诗词作所谓的全面深刻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⑤一路到底式的背默。

有些教师教学古诗词只以考试目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灵动、想象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茫然的,虽然很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之余,不禁哀叹“山重水复疑无路”!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词课堂实录》,发现里面收录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

拜读后,仿佛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

参考本书中介绍的课堂案例、教法,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等古诗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深入地解读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实录,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启迪,他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①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②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

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

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③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勿浮光掠影。

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名师们先进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让笔者在探究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犹如春风拂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彩虹”总在“风雨”后有了名师的引路,有了他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新见地,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中有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1,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

②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

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2,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

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

3,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

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情要靠“象”去显。

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4,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爵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古诗词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占诗词的无穷魅力。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

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

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1.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

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

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

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

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较高的分数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

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

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

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

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

2.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

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

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

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

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

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3.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找出意象,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是感受诗歌意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找出意象。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

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歌。

其次是组合画面,想景悟情。

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

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

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火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

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

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从诗歌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竞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

4.依托载体,优化教学 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

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

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有效地...

古诗词中描写温柔女子的精彩语句

诗经·国风·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窈窕”即为娴静端庄,“淑女”即为贤德的女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诗词中描写美女的语句很细致,如《孔雀东南飞》的一段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洛神赋》中描写洛神的: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一个美女首先示人的是外貌上的冲击。

“柳叶眉、丹凤眼、水蛮腰、风摆杨柳,吐气如兰”以及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柳”的连续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秦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李白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欧阳炯客舍青青柳色新 还有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1、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4、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5、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课外阅读中,你收集到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词?你读过哪些描写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 维《鸟鸣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 维《竹里馆》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 维《西州张少府》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

──王夫子《月斜》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

──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 建《十五夜望月》又闻子规啼,愁空山。

──李 白《蜀道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 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静夜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 白《渡荆门送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 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李 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 白《关山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 白《子夜吴歌》

关于廉洁的古诗

1.《咏史》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

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2.《咏煤炭》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翻译: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

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

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的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

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3.《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翻译: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翻译: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5.《论语》春秋末期·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翻译: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

形容舞蹈的古诗词

1.《咏舞诗》 南北朝:王暕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2.《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3.《胡旋女》 唐代: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4.《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唐代:岑参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5.《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 唐代: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怎样快速把握古诗词的情感 公开课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