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江城子毛先舒古诗鉴赏



作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赏析 上阕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这一有关孙权的典故,即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通过这一典故,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

作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赏析 上阕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这一有关孙权的典故,即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通过这一典故,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即“遥想当年,冯唐手持符节赦免战将魏尚,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这样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戍边卫国呢?”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卜算子·咏梅》的古诗及解释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词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这首《卜算 梅花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陈迦陵是谁?

我喜爱的陈迦陵 以前最喜欢宋词,近两年喜欢清词,目前最喜欢的是陈维崧,其次纳兰 因为是分享,懒得写文,帖一段百度来的介绍吧 陈维崧(1625~1682)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

字其年,号迦陵。

宜兴(今属江苏)人。

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陈于廷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对"阉党",曾受迫害。

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

明亡 (1644)时,陈维崧才20岁。

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

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长蘅、彭孙遹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朱彝尊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

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阳羡派"词领袖。

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

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

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

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说:"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

……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

"虽嫌夸张,但陈维崧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娴雅之作,是为事实。

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

""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湖海楼词》最为可贵的,是能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如〔贺新郎〕《纤夫词》,写清兵征发10万民夫替战船拉纤,"列郡风驰雨骤",使得"闾左骚然鸡狗",还写到一民夫与" 草间病妇"的"临歧诀绝",情状凄惨。

〔南乡子〕《江南杂咏》揭露官府对劳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恶:"户派门摊",使卖屋纳税的农民"独宿牛车滴秋雨",而官吏的凶恶却"如鬼"。

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如〔点绛唇〕《夜宿临□驿》、〔醉落魄〕《咏鹰》、〔夜游宫〕《秋怀四首》、〔夏初临〕《本意》、〔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等,伤时感物,豪放苍凉。

〔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词,则把历史故实、眼前新事、画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摄纳词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

"这说明陈维崧能将不同风格冶于一炉,而能抒写自如。

此外,〔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雄奇壮阔,兼富情趣,〔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信手拈来,口语入词;也显示出他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特点。

〔望江南〕、〔南乡子〕等组词,以清新笔调,写江南、河南的风光和社会生活;〔蝶恋花〕《六月词》写农民入城的情态;〔贺新郎〕《赠苏昆生》写艺人的遭遇,这些词又显示出陈维崧词题材广阔的特点。

陈维崧词的缺点是有时倾泻过甚,一发无余,便缺余蕴。

稍嫌轻率。

陈维崧亦能诗,但成就不如其词与骈体文。

他的骈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毛先舒为其作序,评为:"具龙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顿挫之致";毛际可作序,评为"言情则歌泣忽生,叙事则本末皆见。

至于路尽思穷,忽开一境,如凿山,如坠壑……"。

《与芝麓先生书》、《余鸿客金陵咏古诗序》、《苍梧词序》等,都写得跌宕悱恻,有很强的感染力。

著作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54卷,其中词占30卷。

下面帖一些陈大胡子的代表作,先是小令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一句话评论:首先是我最喜欢的,读起来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又觉热血沸腾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钟山后湖,长干夜乌。

齐台宋苑模糊,剩连天绿芜。

估船运租,江楼醉呼。

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

一句话评论:这首结得干脆 夜游宫·秋怀(四首)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

每到三更素商泻。

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

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

使气筵前舞甘蔗。

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箭与饥鸱兢快,侧秋脑、角鹰愁态。

骏马妖姬秣燕代。

笑吴儿,困雕虫,矜细欬。

龌龊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

独去为佣学无赖。

圯桥边,有猿公,期我在。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跖莲花,西岳掌。

一句话评论:秋怀四首最喜其二,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从来只读YA三声,否则效果出不来),真是荡气回肠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

诗词曲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内容上着眼,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着眼,则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如格律诗可分为律诗、绝句、长短句(词)等。

诗歌与其它艺术形式交叉结合,可产生如散文诗、配乐诗等横向文学体裁。

诗歌在产生初期就不是独立的体裁,而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同时也说明了诗歌与情感的密切关系

诗歌的凝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的集中性,二是语言的精炼性。

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时,不是以广阔性和丰富性见长,而是以集中性和强化性见长。

小说和戏剧可以通过非常具体、细致和逼真地描述人物的形象、行动和内在世界、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构成这些冲突的事件和细节,来详尽地充分地展现生活和情感。

但诗歌的体裁要求它捕捉最富于特征的对象,经过艺术加工,集中于对意象的集中、创造与重组,强化性地表现具有“生成性”的意象,激发起读者的审美再创造心理的积极参与,从而以极其精粹的意象来表现生活和情感。

可以说,诗歌是关于意象的艺术,而诗歌处理意象的关键环节是对意象的强化。

求叹春天离去的诗句吗

忆江南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 日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 句作者:僧志南 年代:宋朝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玉楼春作者:宋祁 年代:宋朝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

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

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南昌起义。

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原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为“改组派”枪杀于湖北监狱。

杀害柳的,是“党中央派来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书记”夏曦。

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拓展资料:《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

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蝶恋花·答李淑一》,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

一起句,诗人用两个“失”字,体现出了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

虽看上去平谈,但读来令人悲伤不已。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取其姓杨柳,这偶合的姓氏,非常亲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

第二句的“杨柳”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而且天然产生双关意思,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的样子。

而“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也有诗人一贯的雄姿英发的特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这句中我们就已经闻到了那发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

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桂花酒。

这种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饮的佳酿,但由于忠魂飘来,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阕,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

“泪飞顿作倾盆雨”高亢遒劲,雄浑磅礴,荡气回肠!同时这二句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超凡脱俗的热泪!一字一句领略雄浑苍茫的景象,感染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进入心驰神往而优美的意境!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独特、完美。

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

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诗人翱翔的局面,浪漫的精神、优美的古代神话。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

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

”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

”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

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

”“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

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

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

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

”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

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有内涵 比较有名的婉约诗词推荐

1.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

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3.浣溪沙 [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

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4.思帝乡·春日游 [唐] 韦庄 云髻坠,凤钗垂。

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田问小路上,谁家少年,如此风流?若能将身嫁与,誓死到白头,纵被无情弃,也不羞。

5.南乡子·乘彩舫 [宋] 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

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7.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8.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

生查子是古诗还是宋词

欧阳修的生查子,是词,描写的是元宵夜女子盼情郎的事。

据传《生查子》的“查”字本是“樝”字,省笔写成“查”字。

《辞源》注:木筏。

本作“楂”。

通“槎”。

据《白香词谱》记载:毛先舒《填词名解》云:“查,古槎字;词名采海客事”。

考《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

近世有人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睹日月星辰,后忽忽不觉昼夜。

至一处,遥望宫中多织妇,一丈夫牵牛饮之,因还。

后至蜀,问严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荆楚岁时》记载张骞使大夏,乘槎寻河源事略同,此即所谓“海客乘槎”的故事

顾查“生”本可读“星”《诗经小雅》:“不如友生”;传,“协桑经切,音星”。

是“生查”,即“槎”也。

按《拾遗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若星月。

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槎”。

是星槎之名,由来久远。

李商隐诗:“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刘禹锡诗:“星槎上汉杳难从”。

总之,乘槎上天,为古代神话,唐时尤为民间所艳称,于是咏入诗篇,播之乐府,直到五代遂取以入词了。

以上供参考。

诗经、元曲、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31篇)和《大雅》(74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

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

......辞气不同,音节亦异。

」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

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

《煮豆燃豆萁》的全诗是怎样的?

1. 诗人借诗中的(雁)抒发自己(思乡之情)。

2. 出处:《寒塘》——唐代·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3. 意思: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

思乡之情正值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4. 赏析: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

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

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

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江城子毛先舒古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