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余归故里,春风不识路”出自哪首诗?



此句出自白蔓的《谓我》原文:余归故里 春风不识路 飞阁流丹 纸醉金迷中错付 而今皆化尘土 郁郁青葱的往事 破土长出 长在阡陌以北 伊人的墓 当我拨开眼前寂寥的渔樵耕读 残碑是岁月磨平的书 谁在陇间低

此句出自白蔓的《谓我》原文:

余归故里 春风不识路 飞阁流丹 纸醉金迷中错付 而今皆化尘土 郁郁青葱的往事 破土长出 长在阡陌以北 伊人的墓 当我拨开眼前寂寥的渔樵耕读 残碑是岁月磨平的书 谁在陇间低吟离歌 我且幽幽轻和 一腔热血今与何人说 行迈靡靡的我 黄粱一梦过 醒时已家国破 巍巍的前朝遗都 早就不复 田中鎏金谷物也已成熟 斑驳雕栏透过 哀伤的眼渐次模糊 我嗅到故土又芬芳如初 谁在陇间颂四时歌 野火烧出了秋色 掠一袭风凛然吹向我 锈剑寻得灰烬里 一片凝血故人衣 十方寂 恸然无声泣 谁在远方击筑悲歌 歌我王师好男儿 铮铮铁骑曾响彻山河 纷飞无情战火里 彼此明灭的回忆 任岁月烙印下不屈  青草明年春(童声) 离亭燕不等(童声) 只消烈酒醉得深(童声) 宫宇覆上苔痕 王孙作庶人 史册太多浮沉

这首歌是根据诗经中的一首诗为创作背景

典故出自《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表达了一种久居外地归故里,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情怀…我们也叫做:黍离之悲…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7076773-7299684.html

春风不识故人面 唯有南风知我意.是什么意思

杜甫《咏怀古迹》中“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读成 xǐng ,意思应是“曾经”。

【注】“画图省识东风面”,有人曾将此注为“省,察。

省识,等于说辨认”,也有课本注为“不”。

而从深入探究发现“省识”的含义既不是“辨认”,也不是课文下面所注的“不识”,而正确解释应该是“曾经认得”。

先从语言词汇的社会发展来看,“省”应是杜甫生活时代的通用口语,《文史》第二十五辑第294页这样写道:未省是六朝以迄唐宋时期的俗语词,意思是未曾,没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言之详矣。

有时又作“不醒”,如唐人传奇《裴航》:“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有时又作“不醒”,如张文成《游仙窟》:“未曾饮炭,肠热如烧;不忆吞刃,腹穿似割。

”不忆与未曾对举,不忆即不曾也。

有时又作“未记”,如敦煌《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下至寸草不曾偷,未记黄昏偷他物。

”未记与不曾对举,未记犹未曾也。

其在朗读,则如高适《在哥舒大夫幕下请辞退托兴奉诗》:“自从嫁与君,不省一日乐。

”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杜甫《秋雨叹》:“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

”仇兆鳌《杜诗详注》于曾字下注云:“陈浩然本作省。

”则未曾即未省也。

又元稹《代九九》:“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

”白居易《放言五首》:“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不省、未省,犹言不曾、未曾也。

上述引文所举例子说明,在唐代,“未省”是常用的词语,当时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作家均有以“未省、不省”代替 “未曾、不曾”的用法。

张相先生所著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在第572页也明确提到对这首诗的理解。

张相先生先举唐诗中的许多例子,说明在唐代“省”字的意思经常等同于“曾”,再将杜甫的诗句与周邦彦的词相比较,指出两者意思相近,“省识”的意思相当于“旧识”,即曾经认得。

最后,联系律诗的特点来看。

杜诗以七律最佳,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巧。

如七律名篇《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用“自对格”,《登高》的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用“流水对”,都经过了细心的锤炼。

在《咏怀古迹》中,作为颔联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必然属对工整,即上下句中相同位置的词语不仅意义相对,而且词性相同。

若按潘老师的解释,“省,察也”,识,认也,合起来为“辨认”,则上联的第三四字均为动词,是并列关系;而下联的三四字“空”为副词,“归”为动词,是修饰关系,这在词性和意义上都无法做到对仗工整,显然并非杜甫本意。

而“省”作“曾”解,既符合杜甫一向的习惯,同时做到对偶工整,音韵和谐。

因为下联的“环佩”以妇女戴的佩玉借指王昭君,上联“画图”以所画的美人图指代画工;“省”作“识”的状语,“空”作“归”的状语;“春风面”指年少时的美丽容颜,“夜月魂”指去世后的思乡幽灵,恰成佳对。

愿对你有所帮助!

写春风的思乡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形容朝霞的诗词

朝霞 云霞 彩霞 红霞 丹霞 霞光 霞影 彩虹彩桥 彩带 飘浮 飘飞 浮动 缥缈 瑰丽 翻腾弥漫 翻滚 翻动 飘拂 红艳 绚丽 缤纷 妍丽艳丽 壮观 壮美 变幻 斑斓 鲜红 金黄 灿烂殷红 嫣红 华丽 碧绿 鹅黄 紫色 淡雅 斜阳夕阳 阳光 赤日 日影 朝晕 光芒 光辉 光波明媚 艳丽 映照 照耀 曙色 曙光 晨曦 晨辉余晖 火球 金乌 四射 耀眼 灿烂 和煦 温暖刺眼 闪眼 强烈 柔和 火热 暗淡 暖和 绯红火辣辣 金灿灿 金闪闪 亮闪闪 红彤彤 热辣辣红艳艳 暖洋洋朝霞灿烂 晚霞如血 霞影绚烂 霞光万道 霞光灿烂红霞满天 彩霞缤纷 绚丽动人 旭日东升 喷薄而出日上三竿 冉冉升起 一轮红日 艳阳高照 旭日当头朝晖满地 霞光瑰丽 金光耀目 日薄西山 红日西沉 夕阳西下夕阳残照 夕阳西照 令人目眩 残阳如血 落日余晖 金光万缕光芒四射 山衔落日 光芒万道 阳光灿烂 夕照空山 璀璨耀眼喷薄而出 日影西斜 红日东升 晨光暗淡 霞光万道 日出东山晨光绚丽 金光万缕 一道红霞万缕霞光像金色的凤凰展开五彩的羽翼,载着由和谐悦耳的歌声、笑声、水声、读书声组成的山村交响曲,在清新温馨的晨风中腾飞。

一抹瑰丽的朝霞,像溶化的水彩,令人神怡地在地平线上朦胧地渗开。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彩霞。

湖面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还要壮观。

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被晚霞映照的河水变幻着色彩,由深蓝到浓绿。

恰在这时,几只晚归的小鸟披着霞光从水天相映的河面掠过。

晚霞的余晖,在天空与草原相接的地平线上,涂上几抹耀眼的金橘色。

红的、粉的、紫的、橙的、金黄的……多么瑰丽的晚霞啊,一片片,一团团,把深蓝色的天空映得格外艳丽。

多彩的晚霞在奇妙地变幻着,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浓墨画成的几笔,更显得神奇妩媚。

只见天边“尘土飞扬”,无数匹被晚霞染红了的烈马向前飞奔,随着云朵的移动,仿佛还听到了它们奔驰的声音。

夕阳慢慢西沉,四周渐渐有了红云,越积越多,把整个太阳给罩住了。

后来,红霞堆成了一片,染红了西天,放射出一片柔和的金色光辉来。

满天的晚霞,犹如一炉流泻到天际的钢水,如血似火,漫红了青山,燃烧着云朵。

“春风不摇杨柳影”出自哪一首诗词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作者:戴复古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希望能帮助到你

春风不识桃花面的意思

《春风不识桃花面》是舒暖心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红袖添香网。

内容简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不在江湖,亦是诸多不由人。

她是江湖神秘的侠女玉罗刹,已有心上人,却不得不下嫁自己不爱的人。

她的夫君尚未娶妻,家中早已有了三房小妾。

新婚当夜,她的夫君眉目如画,淡淡说了一句:“娶你本不是我所愿,你在府中乖乖做你的少夫人便可。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她淡然一笑:“嫁你也非我本意。

既是如此,你我相安无事便好。

哪一日我若是要走,你不要拦我。

” 只是她那么轻易离开吗?命运似乎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人在对面不相识……...

“画图省识春风面”中“图”字的意思

是图画的意思"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画图”句承接前第三句,“环佩”句承接前第四句。

“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

“省识”是略识之意。

春风不度玉门关,整首诗词

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

全诗是: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

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

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

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

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

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

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

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

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

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

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

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

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谈吐风雅的老翁。

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

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

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

”语句雅致,情趣不俗,有别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

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萧索与无奈的心境。

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此?又是怎样的心情与遭际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

”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

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持。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

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

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

”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

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

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

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

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

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

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

以下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是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夜来风雨...

选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

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

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人去楼空。

此时彼时,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

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余归故里,春风不识路”出自哪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