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兰州黄河风景古诗



关山曲二首 马戴金甲耀兜鍪,黄金拂紫骝。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

关山曲二首 马戴

金甲耀兜鍪,黄金拂紫骝。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兰州黄河风景古诗

关山曲二首 马戴金甲耀兜鍪,黄金拂紫骝。

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

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

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

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赞美黄河的作文,450字左右,小学生

黄河,中华民族母亲河。

她虽或穿过只有蓝天黄沙的莽莽荒漠,或流淌于只有高山峡谷的青藏高原,但始终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渗透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底…… 我们为黄河骄傲,骄傲她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文明,骄傲她气贯长虹,一泻千里的襟怀与气势;我们为黄河而自豪,自豪她百折不挠,誓死入海的执着与忠诚,自豪她不舍昼夜,始终如一的韧劲与坚强…… 但,我们应该为母亲河去思索,去反省,去觉悟……思索母亲河给我们付出了几多血汗与乳汁;反省我们又为母亲河做了哪些回报与抚慰;觉悟我们在以后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 每年有十六亿吨的泥沙涌入母亲的血液;每年以十公分的高度在母亲河的血管里沉积;每年母亲河都有高低相差竟达白倍的流量……这说明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难道母亲河就真的变清无日?难道“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千年古训就真的不能重写?难道炎黄子孙对黄河的畏惧真的就无法消除? 不论是在青海贵德德黄河边,还是在兰州黄河第一桥上望河水滚滚东去,不论是在三盛公水利枢纽上看河水已成浊汤,还是在梁山黄河大堤上看高悬地上的河水沉稳而下……我都无法让自己平静地面对黄河,说不清眼前地黄河水中有几多辛酸,几多苦涩,几多泪水,几多血汗……尤其在兰州,看着那定河地巍巍铁柱,再看看那安详地黄河母亲雕像,心里更难平静,我们究竟是该制服黄河,还是该善待黄河?我们如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所作所为,还能在黄河母亲地怀中安详地生活多久? 黄河地儿女们,我们该清醒了,该起来为我们地母亲河做一些实实在在地善事了。

拯救黄河吧!那就是在拯救我们! 善待黄河吧!那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kj-cy.cn/htm/201321/17779.htm

兰州的羊皮筏子作文200字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

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

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

用羊皮做成。

兰州市因黄河穿城而过,这独特的地域特征滋生出独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自2006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七里河区文化局又开始了羊皮筏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

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

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最初是用牛皮胎进行水运,以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发展到后来,由于羊皮有材料多、制作简便、便于组筏、轻便、易充气、易搬运等特点,而兴起了羊皮筏子。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古代沿习至今的摆渡工具。

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

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

浑做“全”解,脱即剥皮。

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

它是黄河上游的主要运输工具。

古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是指皮筏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

中国的皮筏历史悠久。

《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

”《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

”《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

兰州羊皮筏子,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

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

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

民间有杀它一只羊,剥它一张皮,吹它一口气,晒它一个月,抹它一身油即可。

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

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

袁鹰说的不错,“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

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

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兰州中山桥的长度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桥梁?写出几句关于桥梁的诗句

我国著名的桥:车马人千里,乾坤第一桥--河北省赵州桥 中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的石料海港大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 兰州黄河铁桥 杭州西湖断桥 苏州枫桥镇枫桥 四川灌县都江堰的安澜桥,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北京的卢沟桥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云南建水县城西约四公里,双龙桥 绍兴八字桥 关于桥的诗句: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元稹 《寄乐天》 天下风光数会稽, 灵汜桥前百里镜,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飞来相伴醉如泥。

李绅 《灵汜桥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 《还珠桥》 溪上还珠太守家, 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 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 《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 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 我来徙倚暮烟中。

秋思》 山步溪桥又早秋, 飘然无处不堪游, 僧廊偶为题诗入, 鱼市常因施药留.《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 《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柳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

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 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 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 燃。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

《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

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 《柳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

《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

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

《梅市舟中作 漕渠北向小桥通, 渐入苍茫大泽中。

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

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

《江上》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

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

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

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

《闲游》其三 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 《过杜浦桥》二首 其一: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

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其二: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

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 《舟中》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

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

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

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

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

《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

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

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

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炊,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晨清溪何处边。

黄河大桥长多少米》?

中山桥是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

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

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

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

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

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

“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

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

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

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

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

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远看黄河什么样的作文

"百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从诗经到唐诗,到宋词,元曲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黄和,黄河是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王之涣又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刘禹锡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从这一句又一的诗人句中,可以看出古人对黄河的真挚情感.可是,近年来,人们对黄河的污染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本加厉.黄河的水早以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不堪入目了.记得,在鱼和水的故事中,鱼对水说过;"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但是,如今在黄河里的鱼儿早已无暇流泪,因为缓缓而来的不再是鱼儿心中企盼以久的甘泉,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黑糊糊的污水......终于,鱼儿的心脏在完成了最后一次的跳动时,一滴泪从脸庞悄然滑落......鱼儿在水的怀抱中,水呼唤着鱼儿,可是鱼儿再没有醒来......黄河怒了,他不再温和,而是缺堤,泛滥......黄河在默默地哭哭......记得鱼说过:我不能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将无法生存...如今水只能说:你必须离开我,因为,如今的我,只会让你更痛苦...鱼和水是一体的,鱼没有水,将面临死亡`;然而,当水没有了鱼那也只不过是一池死水......失去了鱼的黄河,在默默地哭泣......曾经,水对鱼说,你的泪,我能读懂;此时,水只有黯然地说,鱼儿啊,失去你的倾听,我的泪将不再有意义.......试问,黄河的泪,谁能读懂;黄河的哭泣,谁在倾听......

乘羊皮筏子的作文

立即下载?题目羊皮筏子 作文作业帮用户 2017-11-19想快速得到快速提分的秘籍吗?来作业帮看看...优质解答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

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

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

用羊皮做成。

兰州市因黄河穿城而过,这独特的地域特征滋生出独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自2006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七里河区文化局又开始了羊皮筏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

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

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最初是用牛皮胎进行水运,以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发展到后来,由于羊皮有材料多、制作简便、便于组筏、轻便、易充气、易搬运等特点,而兴起了羊皮筏子。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古代沿习至今的摆渡工具。

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

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

浑做“全”解,脱即剥皮。

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

它是黄河上游的主要运输工具。

古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就是指皮筏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兰州黄河风景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