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观沧海这首诗



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观沧海是什么诗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

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水波动荡状。

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

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

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

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这是很精当的。

当然是抒情诗。

哪些古诗词曲能唱的 【特别是诗经中的】

首先是《诗经》,诗经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歌词,只是曲调没能流传下来,只保留了部分歌词。

三国事情,最出名的写词之人就是曹操,修建的铜雀台就是欣赏歌舞的地方,曹操写过很多出名的词,如《观沧海》等。

而后元朝的诗词被称作元曲,都是能够唱的,像马致远、关汉卿等。

最后是词的繁盛时期——宋朝,所有的宋词基本上都是歌词,宋词之所以北成为词,是因为它也是歌词。

想柳永就是专门为青楼女子写词的落魄才子,还有同朝代的苏轼,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苏门四学士秦观(有最出名的情诗《鹊桥仙》)等等。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少年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亦作“凝眸”)。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享单。

终日恹恹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

悄悄下廉幕,残灯火。

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

无 语沈吟坐。

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

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

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麽。

悔 恨无计那。

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

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

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古倾杯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

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

念何处、韶阳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

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

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凤栖梧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忆帝京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凭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定风波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

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

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

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

曹操写的那首诗《观沧海》里面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观沧海的意思: 从东面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深色的大海。

海水起伏动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草长得非常茂密。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波涛万顷。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吧!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扩展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曹操...

观沧海的诗意

东征登上了碣石山,正好来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是那样的动荡不定;海边山岛挺拔竦立.树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遍山的野草长得丰满茂盛.清冷的秋风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从大海的怀抱中出入;银河灿烂的光辉,好像从大海的心窝里放射出来.庆幸得很,好极了,于是作歌来歌咏我的志向....

观沧海翻译

这是曹操的一首传至至今的汉代古乐府诗.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继续挥事北上,最终灭掉袁绍成功拿下河北冀州.然而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企图扰乱北方,曹操在远征乌桓取得顺利后,回师途中,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倚石登高望远,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伫立峰巅,面对大海,一时感慨万千,在踌躇满志之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乐府. 《观沧海》重点写茫茫沧海洪波涌起气吞日月的景象,借景咏怀. 重点 的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旭日被海浪抛出地面,明月被海涛抛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好像都在大海的胸中运行,大海简直可以包容一切!这广阔壮丽的境界,反映出作者当时踌躇满志的情怀。

《观沧海》表达了作者立志兼并四海,结束汉末军阀割据局面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气魄! 意思: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中考语文古诗词填空带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附答案) 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3. 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 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 7. 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8.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9.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10.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

(同上) 11. 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 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

(同上) 15.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18. 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同上) 19.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2.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23. 逢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24. 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 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同上) 32. 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西山村》) 33. 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上) 34. 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 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6. 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同上) 37.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9.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上) 40.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乙亥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 《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 《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曹操 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主题,诗意 请人回答!

创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

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曹操(155.2.24.-220.1.15),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而曹氏父子则以其倡导和创作,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

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词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习和借鉴。

通过描写壮观宏伟的景象,动静相衬,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英雄情怀。

高中必背初中古诗词文言文五十篇

每个地区都不太一样,不知道适合不适合一 古文(20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逍遥游邹忌讽齐王纳谏过秦论屈原列传报任安书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赤壁赋石钟山记项脊轩志登泰山记二 诗词曲(50首)静女无衣氓湘夫人离骚长歌行孔雀东南习不迢迢牵牛星短歌行白马篇归园田居山居秋暝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将进酒登高蜀相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渔翁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观沧海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