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武宣什么时候还选八仙女大神们帮帮忙



以上回答都不是答案。今年九月,开始选。还套上了一个很美的名号,庆祝来宾建市几周年暨武宣八仙女选拔赛。哥不期待选美,哥是期待那些美食呀,烤鸟仔。虽然当年有很多人说是鸡仔,但确实是很好吃的,配一点啤酒哇

以上回答都不是答案。今年九月,开始选。还套上了一个很美的名号,庆祝来宾建市几周年暨武宣八仙女选拔赛。哥不期待选美,哥是期待那些美食呀,烤鸟仔。虽然当年有很多人说是鸡仔,但确实是很好吃的,配一点啤酒哇哇! 查看原帖

曹植吟七步诗时多大?

22岁 曹植 (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字子建。

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

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死后,明帝曹睿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

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

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

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再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曹植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宠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

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世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地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奉承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

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

结果曹植在出征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

虽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也曾把曹丕的使者扣押起来,但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

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

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得可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

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

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编辑本段]【曹植之墓】 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始建于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

墓室坐东朝西,为凿山而修的洞穴墓,以青砖筑成,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80公顷。

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

,七步成诗歌,火烧博望坡,三江口折兵。

(猜三国人物

七步成诗歌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火烧博望坡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三江口折兵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讽刺人虚伪的古诗带翻译

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

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贬为安平侯作罢。

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

这首诗用的萁和豆本同根而生,比喻同曹植与曹丕本为兄弟关系,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什么是表面兄弟。

扩展资料: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参考资料:曹植——百度百科...

古诗七步诗作者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词创作背景: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以曹植未能及时吊唁先父此大不孝为由,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曹丕感到十分羞愧。

)...

曹植梁甫行创作背景,急!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梁甫行 》三国.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扩展资料:白描手法,全诗虽只有四十个字,却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中“草野”、“禽兽”、“柴门”、“狐兔”等景物,均来自现实生活,描写生动、特色鲜明,诗人想表达边海贫民生活之苦,却不言其怎样艰苦,初看好似有些夸张失真,细想又觉确实可信。

因生活所迫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边海人民,用“禽兽”来比喻,十分生动贴切,既有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此外,诗歌的语言十分朴实、自然,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梁甫行

古代皇帝顺序表

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10年)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西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汉孝昭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1年) 汉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公元5年) 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8年) 新朝:新帝王莽(公元8年——公元23年) 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 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5年——公元27年)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 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 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 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 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5年) 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 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 汉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 汉质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 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 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 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公元189年) 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 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 魏明帝曹睿(公元226年——公元239年) 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 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 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 三国·吴:吴大帝孙权(公元229年——公元252年) 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7年) 吴景帝孙休(公元257年——公元264年) 吴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公元280年)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1年)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 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 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 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 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 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8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公元420年) 十六国·汉·前赵:光文帝刘渊(公元308年——公元310年) 昭武帝刘聪(公元310年——公元318年) 灵帝刘粲(公元318年——公元318年) 秦王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 十六国·成汉:武帝刘雄(公元303年——公元334年) 幽公李期(公元334年——公元338年) 昭文帝李寿(公元338年——公元343年) 归义侯李势(公元343年——公元347年) 十六国·前凉:昭王张寔(公元314年——公元320年) 成王张茂(公元320年——公元324年) 文王张骏(公元324年——公元346年) 桓王张重华(公元346年——公元353年) 哀公张曜灵(公元353年——公元353年) 威王张祚(公元354年——公元355年) 冲公张玄靓(公元355年——公元359年) 归义侯张天锡(公元363年——公元376年) 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公元319年——公元333年) 海阳王石弘(公元333年——公元334年) 太祖石虎(公元334年——公元349年) 彭城王石遵(公元348年——公元348年) 义阳王石鉴(公元349年——公元349年) 新兴王石祗(公元350年——公元351年) 十六国·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公元350年——公元352年) 十六国·前燕:文明皇帝慕容皝(公元333年——公元348年) 景昭皇帝慕容儁(公元348年——公元360年) 幽帝慕容暐(公元360年——公元370年) 十六国·前秦:惠武帝符洪(公元350年——公元350年) 明帝符键(公元350年——公元355年) 历王符生(公元355年——公元357年) 宣昭帝苻坚(公元357年——公元385年) 哀平帝符丕(公元385年——公元385年) 高帝符登(公元386年——公元394年) 后主符崇(公元394年——公元394年) 十六国·后秦:武昭帝姚苌(公元384年——公元393年) 文桓帝姚兴(公元394年——公元416年) 后主姚泓(公元416年——公元417年) 十六国·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公元384年——公元396年) 惠愍帝慕容宝(公元396年——公元398年) 昭武帝慕容盛(公元398年——公元401年) 昭文帝慕容熙(公元401年——公元407年) 十六国·北燕:惠懿帝高云(公元407年——公元409年) 文成帝冯跋(公元409年——公元430年) 昭成帝冯弘(公元431年——公元437年) 十六国·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公元384年——公元38...

曹操著名的三个儿子

曹操著名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植,曹冲。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次子,与继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

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武宣什么时候还选八仙女大神们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