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红楼梦诗词鉴赏有没有好一点的?



周汝昌有一本《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出版的,相当不错周汝昌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

周汝昌有一本《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出版的,相当不错

周汝昌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

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

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另在诗词、书法等领域所下功夫甚深,贡献突出,曾编订撰写了多部专著。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其研究方法师承于胡适,但又独树一帜。

周汝昌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与家世,并且仔细研究了大量清宫档案之后,得出了《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

并且通过对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结合曹家史实,经过严密思考和逻辑推理,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书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伟大的诠释了《红楼梦》这部小敞籂搬饺植祭邦熄鲍陇说的艺术成就。

其研究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为广大红学研究者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周汝昌对于红学的贡献主要为: ◆对现今红学体系: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的一手构建。

◆《红楼梦新证》是任何一个研红的人都绕不过去的著作,无数红学研究者从中得到给养和惠宜。

◆曹学,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考证,使得人们对于《红楼梦》作者有了一个空前清晰的印象。

◆《红楼梦》汇校工作:周祜昌、周汝昌二位先生五十六年心血的结晶《石头记会真》,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雪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

◆把《红楼梦》上升到中华文化小说的高度,提出“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红楼梦》应列为第十四经。

那些书与红楼梦有关

后红楼梦 续红楼梦(1) 栔续红楼梦 绮楼重梦 红楼续梦(1) 蜃楼情梦 新红楼梦(1) 新红楼梦(2) 红楼复梦 续红楼梦 续红楼梦新编 增补红楼梦 增红楼梦 红楼圆梦 绘图金陵十二钗后传 红楼梦补 补红楼梦 增补红楼梦(2) 红楼幻梦 幻梦奇缘 红楼梦影 续红楼梦 太虚幻境 新石头记(1) 新石头记(2) 红楼残梦 红楼余梦 红楼真梦 石头补记 红楼梦别本 木石缘 宝黛因缘 新续红楼梦 红楼三梦 红楼梦醒 鬼红楼 四梦 红楼后梦 红楼再梦 红楼重梦 红楼续梦 再续红楼梦 三续红楼梦 红楼补梦 疑红楼梦 疑疑红楼梦 大红楼梦 风月梦 红楼翻梦 继又云所见抄本红楼梦 端方藏抄本红楼梦 三六桥藏本红楼梦 陈弢庵所见旧时真本红楼梦 真本红楼梦 红楼梦新补

曹雪芹到底写完红楼梦没?

一般认为曹雪芹完成了《红楼梦》的著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但是八十回后面稿子的遗失了。

原稿丢失原因: 1、作者经“增删五次”基本定稿后,脂砚斋等人正在加批并陆续誊清过程中,就有一些亲友争相借阅,先睹为快,也许借阅者还不止一人,借去的也有未来得及誊清的后半部原稿,传来传去,丢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这些“迷失”的稿子,都是八十回以后的,又这里少了一稿,那里少了一稿,其中缺少的也可能有紧接八十回情节的,这样八十回之后原稿缺得太多,又是断断续续的,就无法再誊清了。

这便是传抄存世的《红楼梦》稿都止于八十回的原因。

3、上引批语都是雪芹逝世后第三年加在书稿上的,那时,跟书稿有关的诸亲友也都已“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畸笏自称)一枚”,可见《红楼梦》原稿或誊清稿,以及八十回后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的其余残稿,都应仍保存在畸笏叟的手中。

4、雪芹“因感伤成疾”,“一病无医”,绵延“数月”,才“四十年华”,竟于甲申春(1764年2月2日后)与世长辞,半年后,脂砚斋也相继去世。

“白雪歌残梦正长”,《红楼梦》成了残稿已无可挽回。

注:《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

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并由赤瑕宫神瑛侍者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托抄写下来传世。

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

87版红楼梦主题曲和歌词

枉凝眉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 歌手:陈力 所属专辑: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歌曲集原声带 作曲 : 王立平 作词 : 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 啊 扩展资料: 《枉凝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

这首曲子主要描写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各种缘故最终破灭的故事,林黛玉泪尽而逝。

曲子采用先扬后抑两相映衬的手法,表现了遭受封建社会迫害,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者的内心憋痛,不绝如缕地传达出伤感哀怨的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研究《红楼梦》的意义是什么?

讲《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我觉得首先应搞清楚一个,就是什么叫主题思想。

那么探讨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呢,我觉得大概是有这么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呢,就是说这部作品这部小说,它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个层次,就是说作家写这部书的时候,他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书?那么第三个层次,后来的人对这部书是怎么样看的,大概比较麻烦的就是最后一步。

因为鲁迅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可能大家知道,就是讲到《红楼梦》的时候,他就说,说《红楼梦》的名义就是很多,因为读者的眼光不一样,所以就认为《红楼梦》的思想呢,也有冲突。

比如说“经学家看见义,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宫闱秘事”。

实际上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由于读者的思想感情和他的立场角度不一样,那么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觉得看《红楼梦》也是这样,首先我们就说还是应该肯定《红楼梦》是有主体思想的。

大概最早的没有《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当时没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认为《红楼梦》它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是谁呢?就是脂砚斋,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脂砚斋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法不一样。

那么当时脂砚斋他讲到说《红楼梦》描写的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红楼梦》的第一回脂砚斋有个批,这个批语是写在第一回,写了一个 “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的故事。

那么写了以后,脂砚斋这儿有个批,他就说作者是要借这个故事来写他心里面的积郁,积郁就是悲愁和苦闷。

那么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要把他自己心里边的悲痛的一些事情讲出来。

这是比较早的,那么下来就是评点派,评点派代表人物是两个,一个大家也看到的就是所谓的护花主人,就是王希廉。

那么王希廉他在评批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说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就是感叹家世的盛衰。

这是评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还有一个叫做张新之,就是太平闲人,那么他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家庭教育的失败。

那么后来就是索隐派,索隐派它重要的兴趣是考察《红楼梦》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大家也知道,最流行的一个就是认为《红楼梦》里边写的是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顺治皇帝就是贾宝玉,董小宛就是林黛玉,写他们两个的故事。

这是说他写这样一个故事,索隐派里头其实最有代表性的呢,那么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那么就说里头写的女子就是汉人,男子就是满人。

所以他认为《红楼梦》主要是要批判满清王朝的,那么下来就是考证派,考证派认为《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写他自己的家世的,当然解放以后,那么又有一些新的一些意见

《红楼梦》大家是非常喜欢的,很有兴趣了,其实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刚才张先生所叙述的那个情况,这之间这几种流派,事实上是一直贯穿下来的。

但是有一些是并行的,但是有一些呢,它是有所侧重的,比如说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以后,那么好像考证派比较的占上风,为主体,为主线。

但是其实这个时候的小说的评点派和索隐派都还存在的,所以它这几种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而这里面每一派的里面其实情况也不一样的。

我们常常讲,比如考证派吧,往往说是胡适先生是开山者,而且往往也把俞平伯先生提到这里面来,但是事实上呢,现在有人就指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余平伯的《〈红楼梦〉考证》是不一样的,胡适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考证,他更着重于史学的,就是说把《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版本,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面去考证,通过历史,通过史料来对它进行考证,当然这方面胡先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了,而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辩》或者《〈红楼梦〉研究》这个著作为代表的。

他的考证呢,更着重于对于《红楼梦》作品本身,所以有人称做这是文学的考证,那么文学的考证呢,事实上跟后来兴起的小说批评,其实它这里边有很多是相融的,文学的考证和小说的批评它是相融的,所以这里边的关系很有意思的,仔细来分辨的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红楼梦》之所以形成为一门学问、专学,并不仅仅它有谜,首先是《红楼梦》本身所具备的文学艺术魅力,吸引了大家,大家关心《红楼梦》了,才去关心它的谜。

像我无名无姓,大家不知道,我失踪了、死了、活了,大家不会关心。

因为《红楼梦》有这个魅力吸引着大家,所以说大家才要去关心《红楼梦》,也关心《红楼梦》的谜。

那么考证越多,发现的史料越多,那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越多,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的地方

曹雪芹活了四十岁也罢,活了五十岁也罢,咱们知道他的都只是些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东西。

所以好多是解不开的谜,《红楼梦》又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它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正因为它有魅力,大家要去解这个谜,越解谜越多,越有吸引力。

第二个就是说许许多多的大学者,都加入红学研究队伍中来,不是说能搞《红楼梦》就能成为大学者,而是他本身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学修养,他才有《红楼梦》的研究。

历史上熟悉的人物像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俞平伯先生,到后来的周汝昌先生,冯其庸先生...

研究红楼梦有二百多年了,人们把这们学问称为

答案很简单,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等等,都可称为红学。

由于爱好者、研究者众多,红学日益成为“显学”,其“热闹”程度大有超过甲骨学、敦煌学之势。

红学一词,开始出现的时候,带有半开玩笑的性质。

据李放《八旗画录》注记载:“光绪初,京师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

” 民国初年,有个叫朱昌鼎的人,对《红楼梦》十分入迷。

有人问他“治何经”,他对人家说,他所治的“经”,比起一般的经,少“一横三曲”。

原来繁体字的“经”字去掉“一横三曲”,就是个“红”字。

红学的出现几乎与《红楼梦》的出现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红楼梦》尚未完成,红学就出现了。

脂砚斋所作的评语,就是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所作的。

脂评牵涉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作者家世、素材来源、人物评价,是标准的、而且十分可贵的红学资料。

红学又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

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引、题咏。

新红学则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

胡适考证出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胡适虽然遭受批判,但这些观点却普遍被人接受。

近几年来,随着红学的深入发展,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杯疑,而屡遭批判的索隐派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红学的概念本来是很清楚的。

然而周汝昌先生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不能算到红学的范围里。

只有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脂砚斋评以及“佚稿”的研究,才算是真正的红学。

1982年,周汝昌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红学的范围作了如下界说: “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

如果研究《红梦楼》同研究《三国演义》、《水讲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须红学这门学问了。

比如说,某个人物性格如何,作家是如何写这个人的,语言怎样,形象怎样,等等,这都是一般小说学研究的范围。

这当然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是,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红学研究的范围。

红学研究应该有它自己的特定的意义。

如果我的这种提法并不十分荒唐的话,那么大家所接触到的相当一部分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并不属于红学的范围,而是一般的小说学的范围。

” 在周先生看来,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

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归结到《红楼梦》的“本事”问题上,即《红楼梦》写的是谁家事。

周先生的意见,其实是想突出红学的“重点”。

因为周先生本人,一直在曹雪芹的研究及脂评、版本、探佚上下功夫。

但他把对《红楼梦》本身的研究,排除在红学之外,显然是不妥当的,自然遭到了一些人士的反对。

针对这种诘难,周先生主张,红学“是产生于《红楼梦》本身的特殊情况的一种特殊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专门来试行解决读《红楼梦》这部与众各别的小说时所遇到的特殊困难的一门特殊学问,并不是与一般小说无所区别,或全然一样。

”因此,主张“红学”与“红楼梦(作品)研究”区别开来。

对红学概念的理解不同,实质上牵涉到红学研究中何为重点,红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应必诚、赵齐平等人,都对周汝昌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主张不应该人为地割裂红学。

对《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不但不应被排斥于红学之外,相反,倒应该成为红学的重点。

周先生的观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因为自从胡适以来,“红学”的“正宗”一直以考据为主,很多有名的红学家,都是从考证作者的家世和版本入手的,而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周先生的观点,实际上点明了红学的这种客观状况。

对于这种以“曹学”代替红学,以史学研究代替美学研究的现象,红学界早有所不满。

美籍华裔学者余英时教授指出《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理想世界,而考证派则要将这个理想世界拉回到现实中来。

《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研究与《红楼梦》的作者、版本、评点的研究,都是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没有前者,红学就失去了目的,没有后者,红学就失去了基础。

红学家们大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力,来选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

学术界对《红楼梦》的作者至今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前80回作者为曹雪芹,后40回为高鹗与程伟元续全,但也有观点认为八十回后是由无名氏所续,高鹗与程伟元不过是编纂者。

其他争议作者包括"石兄",洪升,吴梅村,曹頫,顺治皇帝,敦诚、敦敏等。

1、支持曹雪芹原著说的人有:袁枚、胡适、周汝昌、张新之、鲁迅、林语堂、王国维、王蒙、白先勇等。

曹雪芹著《红楼梦》,有史证,有自证,史证即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史料,自证即原著第一回的作者署名。

曹雪芹(约1715- 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沈阳(一说辽阳),先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满洲正白旗。

曹雪芹著《红楼梦》,有史证,有自证,史证即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史料,自证即原著第一回的作者署名。

文中与书名题旨“金陵十二钗”、自题诗“满纸荒唐言”、创作经过“十载五次”、作者斋号“悼红轩”相连的是唯一的曹雪芹。

要确立曹雪芹的著作权,有文本内这一处作者署名作证就足够了。

至于曹雪芹前面的那一串名字,则另有深意:首先是障眼法,罗列一堆马甲以防范文字狱风险(事实证明这招相当奏效,既忽悠了清政府,又捉弄了索隐派);其次是自谦,曹雪芹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站在五千年古圣先贤的肩膀上创作《红楼梦》,他笔下的贾府一家之史可谓集二十五史之精华于一身,故自谦“披阅增删”,以示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不敢贪古圣先贤之功为己有,与《作者自云》“虽我不学,下笔无文”表现的自谦态度一致;再次是入圣,曹雪芹署名附着于女娲补天神话,石头、空空道人都是神话形象,东鲁孔梅溪则调侃山东孔圣人之后(即衍圣公),从而构筑一条由天到人、由神话到现实的传承路径,强化《石头记》受命于天的神圣性。

2、支持高鹗续作的人有: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吴世昌、周汝昌、李希凡、蔡义江等。

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在思想旨意、宝黛性格、艺术风格上均存在差异,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自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 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在思想旨意、宝黛性格、艺术风格上均存在差异,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自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因此,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吴世昌、周汝昌、李希凡、蔡义江等人把后四十回的著作权给了高鹗。

深圳大学研制出《红楼梦》电脑多功能检索系统,结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用词和描写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全书所有的生僻字都出现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个也没有;全书描写亭台楼阁265次,绝大部分都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共有五处。

”3、无名氏续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次修订后推出的《红楼梦》校注版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该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说:“(张问陶所说)‘补’字恐怕应该是补订而不是续补的意思”。

曹雪芹原著说 张新之说:“有谓此书止八十回,其馀四十回,乃出另手,吾不能知。

但观其通体结构,如常山蛇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全身动之妙,且词句笔气,前后全无差别。

则所增之四十回,从后增入耶,抑参差夹杂增入耶,觉其难有甚于作书百倍者。

虽重以父兄命、万金赏,使闲人增半回不能也。

” 鲁迅说:“后四十回虽数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

” 林语堂说:“后四十回系据曹雪芹原作的遗稿而补订的,而非高鹗所能作。

” 徐迟认为,后四十回写的是封建制度的败落和塌台,因此封建卫道士们曾经对后四十回如何的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硬是要将它扼杀在摇篮里!程伟元找回了后四十回,由责任编辑或助理编辑的高鹗很认真、很谨慎、很漂亮地完成了抢救工作。

周绍良认为:“后四十回是曹雪芹未改定的残稿”,“不论后四十回有多少毛病,120回所包括的故事是协调的,互相衔接而没有矛盾的,循着合理的线索而发展下来的”,“后四十回文字,主要是曹雪芹原稿,其残损或删而未补的,由程、高补缀了一部分也是有的”。

王国维、王蒙、白先勇等人支持“曹著说”。

持“曹著说”者指出,后四十回实录曹家真事的分量超过前八十回,表现在贾政的官场经历与曹頫相符,甚至写到曹家获罪的第一要案——骚扰驿站,抄家的细节也十分写实,贾母之死、家宅被盗、典房卖地、甄宝玉自述透露了曹家许多后事,所以张爱玲说后四十回熟悉曹雪芹的家事。

大观园终散、黛玉之死、宝玉出家,构成大悲剧结局,且照应前八十回的设定,尤其抄家、招伙盗、海疆戡乱这些特别敏感的文字更只能出自曹雪芹之手。

在1980年首届国际红学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陈炳藻利用计算机对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用字进行测定,他得出的结论是120回的作者是一个人,即曹雪芹。

民国时期关于《红楼梦》作者的问题,分成了两个派别。

一个是以蔡元培先生和他的名著《石头记索隐》为核心的旧派,主张《红楼梦》是明亡清兴,甲申之变前后明朝遗民的隐喻之作;另一派是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为首的新派,主张《红楼梦》是曹雪芹自家事。

随着《红楼梦》的普及...

为什么会把红楼梦的研究看成是一门学科

“一、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 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但是红学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特色,其范围已经覆盖了全世界,但是主要的阵地仍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里所说的现状主要是大陆的基本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自胡适以来的考证派,以红学大师周汝昌、冯其庸为代表,以专家、教授、学者为骨干,几乎囊裹了红学研究的全部精英,翻开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学刊》,基本是他们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戴不凡、欧阳建先生,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考证派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版本、作者,脂砚斋批语以及红楼梦诗词、典故、医药、典章等细节的考证。

其次是文本研究派,以我个人的观点台湾的余英时,香港的梅节,大陆的李希凡等为代表,近年来许多教授、研究生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文本研究包括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诗词、文学比较、文化背景等。

在这一方面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在几次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就是异军突起的索隐派,真正使红学再次出现高潮的正是索隐派的再次崛起,首先是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据说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

其次是土默热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洪升说,现在是无论网络还是出版界,也都炙热可手。

再次是刘心武的“秦学”,通过电视的魅力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现在还方兴未艾。

其他如南明说,石涛说,朱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尚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另外克非先生出版了专著《红学末路》,继承了欧阳健先生的“程前脂后”说,也算是一家之言。

二十一世纪的红学研究,总的趋势是考证派的研究处于强弩之末,由于没有新的资料出现,研究成果就很少,更没有引起轰动的东西,于是一部分人开始由考证转向猜测,如红学大师周汝昌对脂砚斋的史湘云说,以及《红楼夺目红》、《红楼真梦》、《和贾宝玉对话》等书,蔡义江的关于红楼梦成书的研究。

有一些人转向文本研究,如冯其庸的《瓜饭楼评批红楼梦》。

就连刘世德先生的版本研究也丛资料转向了文本内容,出版了《红楼梦版本探微》。

文本派的研究处于上升的趋势,一大批学者,研究生加入了这个行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是还没有重头作品,也没有出现象余英时的“两个世界”那样的新颖观点,但是对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的研究趋于深入,对于《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进行了探讨,使《红楼梦》研究处于一个更大的范围,但是这些研究越来越学术化,专业化,有些人还在文中不断使用外文单词,学问是有了,只是离大众越来越远,躲进了象牙塔。

而新索隐派不甘寂寞,新见解、新成果不断出现,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曹雪芹和他的女友竺香玉合伙杀死了他们的政敌及情敌雍正,然后逃到西山写下了这部旷世奇书。

他们认为《红楼梦》一书就象“风月宝鉴”一样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小说,反面隐藏着一个故事,他们不是和旧索隐派一样去比附历史上的人和事,而是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寻找所谓的真故事。

比如书中有“竹、香、玉”等字于是就认定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竺香玉的女子。

于是他们自封为“新索隐派”。

还有一位是“颠覆了红学基础”土默热先生,土默热先生本来是研究洪升的,但是他觉得按曹学芹的生卒年代,他没有经历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红楼梦》,只有洪升才能写的出来,于是他找到两条外证一是洪升到过曹家,二是洪升写过《洪舍人传奇》。

《传奇》就是《红楼梦》初稿,还有许多内证,如洪升的诗词和《红楼梦》里的诗词,十二钗和他的十二个表妹等。

土默热先生是研究作者问题的,结论不是索隐派的,但是他的论证方法都是猜测和比附,所以也把他归入索隐派。

当然引起轰动的还是刘心武先生和他的“秦学”。

他认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废太子的女儿,书中写“月”的句子是指太子,《红楼梦》就是写了废太子和乾隆的政治斗争。

虽然刘心武先生自称不是索隐派是考证加探佚,但是他的方法和结论都是索隐派的,都是求索《红楼梦》背后隐藏的故事。

二、 红楼梦研究现状的成因 1、 红楼梦研究本身的因素:要看红楼梦研究现状,不能不看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任何现状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了红楼梦就有了红学,最早的红学家自然是脂砚斋等人,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与红楼梦的创作同步,至今还是研究红楼的重要依据,也是红楼梦研究的起步。

程刻本出现以后,红楼梦风靡一时,这个时候的红楼梦研究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索隐派,附会明珠家事、顺治情事、傅恒家事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评点派,以护花主人、大山某民、太平闲人为代表,对红楼梦进行评点。

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索隐派集大成者蔡元培先生出版了《红楼梦索隐》,引起了一时的轰动,蔡先生不是附会某人家事,而是力主“反清复明”说,首倡政治小说。

而考证派的开山鼻祖胡适先生对索隐派进行了一场比较彻底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红楼梦诗词鉴赏有没有好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