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你觉得诗词的美有哪些?



你觉得诗词的美有哪些?这是我在悟空问答上回答的一个问题。唐诗宋词虽然我都读过不少,但对旧体诗词的写作我还是一窍不通,新体诗和对联我倒是写过一点。通过自己多年来对诗词的欣赏,我觉得诗词的美主要体现在,

你觉得诗词的美有哪些?这是我在悟空问答上回答的一个问题。

唐诗宋词虽然我都读过不少,但对旧体诗词的写作我还是一窍不通,新体诗和对联我倒是写过一点。通过自己多年来对诗词的欣赏,我觉得诗词的美主要体现在,它是文学形式上一种浓缩了的精华的美。因为诗词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一件事,诗词必须用精炼的语言去表达一件事,并让人从中窥探其深厚博大的幽美。

我觉得诗词的美还有一种是遣词造句的美,我很羡慕优秀的诗词作者,他们对文字细腻的拿捏功夫。他们就像一位优秀的工匠,用手中的文字砖瓦打造出精妙绝伦的诗词宫殿。

诗词的美还有一种是超越时空的联想美,那种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远而近,指桑骂槐、暗喻影射、言此物而及他事的丰富想象,让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作者悟性的美――空远旷达的神灵美。

诗词还有一种韵律的美――文字语言节奏的美,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神韵美,文字有节奏的跳动仿佛就是人神共舞的优美画面,有时我觉得诗词歌赋就是诗人在与神对话,叙事聊天!

我也读过不少现代诗,虽然现代诗在字数和韵律上的要求上,与古诗词有明显的区别,但从其与神共舞、与神对话这个层面上来说,其本质的美是一致的。最后我想夸张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那就是:每一首优美的诗词里面都有一个神灵安守!

美景之美:美的事物 美的感受

如何写好诗词?1、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2、诗词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

3、诗词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诗词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

4、诗词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

浅论诗歌之美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菊斋连续发了一些学术讨论性质的帖子,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交流,促进诗歌研究的作用,但更大程度上成为唇枪舌剑的战斗,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此外,从很多人对碰虚等人的卫道般的热诚来看,我也修正了以前认为喜欢虚碰诗的人全是诗盲或跟风打手的想法,认为他们确实是在维护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形象

这种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碰嘘等人的诗明明很差,在我来看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很多“诗人”、“学者”都赞誉有加呢?因此,在此间,我有意识地和一些对方战壕里的诗友在网上作了较深入的交流,目前对此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

特不揣浅薄,发表出来以供众诗友参考。

诗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些诗友经常说:评诗是很感性的事,没道理可讲。

这种说法既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完全合理。

这种观点的致命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不同主体对诗歌的审美差异,而抹杀了诗歌客体本身之美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观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迷信“权威”,迷信“多数”,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以我看来,好诗总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

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给出我的粗浅想法。

因为我对新诗了解很少,所以这里所提到的诗歌均指旧诗。

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区分好诗与坏诗的标准在于美不美。

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雄浑是美,沉郁也是美,豪放是美,忧郁也是美,明朗开阔是美,凄楚也是美。

本文不打算从哲学上分析美的本质,仅打算在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审美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一、 诗歌之美的来源: 诗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

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绝大多数缘于以下几个部分: 1、 意象之美。

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

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远尽的意象。

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意象多种多样,很难作出无所不包的统计。

塑造意象第一贵鲜明,即写物能抓住其关键特点,作到传神而生动,写人物能抓住其最典型的神态,直入其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

如写猪“明日钢刀犹未扰,今朝锦梦莫相违”,写猴“褐尾方藏双股下,红臀已跃从人前”,写女孩的娇嗔“巧嗔忽来风打水,雷霆乍去鸟依人”,写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第二贵深遂,即深沉博大,或意境开阔,或引人深思,或体现作者深层情感,古人这方面的句子很多,不举例了;第三贵自然,即使意象繁复,也应举重若轻。

写意象有几戒,一戒为写意象而写意象,如李贺,以《箜篌引》为例,同是写音乐,与乐天的《琵琶行》题裁相同,也多用意象,而李贺的全是纯空乱想,故与乐天相差甚远。

前人讥之为诗鬼,盖其多说鬼话之故。

与其相仿的是韩愈。

因此,诗至韩愈李贺,诗格已近卑下。

二戒敷衍,才力不济,一句诗容不下好多意象,可以少写一些,而不要勉强对付,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之类。

第三戒意象为于单薄,如“月渡露中,照见小瓶色淡红”之类,有些妖气,除了这点妖气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论之为有灵气,推为上作,此不知诗者也。

第四戒为意象不自然,如嘘堂的几首咏雨诗,人再无聊也不会用镜子照雨。

再如碰壁的“偶然忆及中肠事,正握杯时手一斜”也是如此,不典型。

2、 字面之美。

诗歌是语言艺术,文字美形式美也是一个主要的美感来源。

字面之美主要包括: (1) 文字的雅致。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对于诗歌尤其如此。

打油诗也有意义深遂,内容充实的,但终不入大雅之堂者,文字太不雅致了。

需要着重指出的,有几种文字是应避免的:第一是文白混杂,如碰壁的“倩谁来收拾汝冰凉骨”,虚堂的“遥远欧伦巴,善护尔之首”,不伦不类,不象个样子;第二是生造词汇,胡乱搭配,如碰壁的“古蟋”“纤鲤”;第三是晦涩不通,如虚堂的“夜灯白欲腐”;第四是故作恶心语,如虚堂的“如肮脏内衣”;第五类是粗豪,如“大将出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地动三山铁臂摇”“乌蒙磅礴走泥丸”“野夫路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之类;第六类是为用典而用典,这类太多了,不举例了;第七类是炼字太过或才力...

有没有好的古诗词,形容情感的,美的!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

1、写诗词时要有一个明确的立意。

意境要深远。

2、要突出重点

抓住事物的本质来写。

诗词往往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

景要为情服务

凡是事物都是相通的,就如摄影取景,好的景很多,但要选择与内容相关的景物来拍摄,要不然会显得很零乱,重点不突出。

3、注意句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

整篇诗词前后要逻辑严谨,如一个画面不能同时出现太阳与月亮。

所谓的关联性是当句或前后句之间有没有关联。

句中或句与句之间应步步紧扣,关系紧密。

不要出现脱节。

4、句子忌用熟语,用了往往不能出新。

诗词往往很短,用语要凝练,用一个字能表达清楚的,一般不要用两个字。

如蝴蝶,用蝶能说清楚,就要省略一个字。

5、诗词中尤其是律诗忌用重字,尽量少用叠字。

6、适当的用一些数字,颜色词会使画面生动活泼。

5、注重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

被古人惊艳到,你觉得哪些诗句是人间绝句

如何写好诗词?1、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2、诗词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

3、诗词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诗词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

4、诗词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读《中国古典诗歌吟味》有感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欣赏古典诗词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的那种深邃的、那种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

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那么王国维在这里提出了写景,诗歌有意境那样包括写景,写真景,写真情,这叫有“意境”。

那么其实呢,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

那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他怎样写景,看他怎样通过写景来把它的思想感情融会于其中,我还是举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的从小就读过的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么这四句诗,可以说完全是用绘画的手法,画出来的四幅画,非常美的四幅画,好像挂在我们家里的四个条幅挂着。

第一幅画说“两个黄鹂鸣翠柳”,在青翠的柳枝中间,两三个黄鹂鸟儿在鸣叫着,在跳跃着,很美吧?柳树很浓密,黄鹂鸟儿是小的,它跳来跳去。

第二幅画“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更美了,青天,蓝蓝的天幕是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一行白鹭冲天而起,点缀在蓝色的天幕之上,是很美的吧?第三句说“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近处是个窗口,透过窗口,窗口好像是个镜框子,有限的这个窗口,外面是无限的雪山,无限的雪山的一个部分就构成一幅图案,是一幅图案画。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四幅画“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口的水中停着即将驶向东吴的万里行船,四幅画,四句诗完全是四幅画,而且这个画非常讲究,非常讲究。

大家看,前两幅画是动态的,“两个黄鹂鸣翠柳”,鸣,跳跃着,鸣叫着,“一行白鹭上青天”,飞的,是动态的画,后面两句是静态的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静态的,“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在这儿是停泊不动的,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而且呢,四幅画又共同构成一幅春意图,作者把他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的热爱,这种情绪表达在流露在蕴含在这四幅画里边,所以画中有他的情,清融会在画面当中。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他所描绘的形象里边,就使得诗歌有更大的感情的容量。

那么这个古代诗歌创造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这是我说得什么叫“意境”。

那么下面,我进一步说了,中国古典诗词这个意境,它所呈现出的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是说大家读这个诗,体会这个意境美,它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它是一种意境,获得那种美的感受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大体上可以这样概括,不一定很准确。

第一种意境呢,我说叫做“雄奇阔大”,雄奇阔大意境。

第二种我们叫“旷放开朗”,“旷放开朗”,第三种我们叫“苍凉悲壮”,第四种我们叫“深邃沉郁”,那么这四种类型它的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表现一种阳刚之美。

此外还有四种我把它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清新素雅”,第四种我们叫做“凄冷寒凉”,这四种呢,大体上集中表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种“阴柔之美”。

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那么“阳刚美”,我们刚才讲了有四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就是我们读这首诗,理解这种意境美,它有个什么特征呢?这类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它“雄奇壮美,气势雄浑”,写景“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奔腾震荡,磅礴千钧”,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破胆”,这样给一种它在写景方面、在抒情方面、在语言方面有这些特色

比方说,大家非常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换酹江月”。

那么这个诗里面,你看看写景,它写景什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不是“雄奇壮美”?它抒情呢?都是磅礴,很有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淘汰了泥沙,“大江东去”,淘汰了泥沙,历史的长河淘汰了多少风流人物、英雄人物,发历史的感慨,抒情是这样的。

语言方面,用的词都是比较夸张的,比较绝对的,“乱石”石是“乱石”,“空”天空已经很高了,“乱石”可以“穿空”,“涛”是“惊涛”,“惊涛拍岸”,撞击着这个江岸,有的本子(写成)“经套裂岸”也是一样的,都是非常有力,“卷起千堆雪”用的词非常有力。

卷起,那个“雪”,那个浪头啊,“大浪”“...

有唯美的情感诗词吗

相忘于江湖 ——风约湘裙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与我坐望于光阴的两岸。

彼处桃花盛开,绚烂如满天凄艳的红霞,你笑得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落英如雨,印证我仿佛拈花一笑的了然。

爱,如此繁华,如此寂寥。

起身,然后落座,知道与你的缘分,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

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使所有年华老去。

五月的天空泼满青釉,你瓷青的衣襟在风里飘拂。

阳光遍地,你信手一捧,放进我手里,说:“我爱你!”三字成谶,我被你一语中的。

从此,沉重的枷锁背负在我每个梦境,明知无望,却固守着仅存的坚持,以为,终究可以将你守候成最美的风景。

若青春可以作注,我已压上一切筹码,只待你开出一副九天十地的牌九,示我以最终的输赢。

谁知,你竟中途离开,衣袖随长风斜过,拂乱了赌局。

无人坐庄,这一局牌宛如三月桃花,错落于五月的湖面,飘散了满湖的灰飞烟灭。

遂重新审视命运,看它如何写就这一段际遇。

暮色四合,天边的浮云已渐暗。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你的背影涉水而过,十丈红尘饰你以锦绣,千朵芙蓉衣你以华裳,而你竟无半点回顾,就这样,轻易穿越我一生的沧桑。

摊开手掌,阳光菲薄,一如你的许诺。

太爱你,所以希望你以许诺勾兑眼泪,以永恒明见柔情,却不曾料到,岁月将你的微笑做了伏笔,只待风沙四起,尘埃遍野,便折戟扬刀,杀一个回马枪,陷我于永无翻身之日的险境。

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朱砂如血,触目惊心。

忘,谈何容易?烟水亭边,你用青色丝绦绾就了我的心结,江南的水光潋滟了你的眼,你已是我一生的水源,润我干涸的视线,柔我冷硬的心痂。

忘记你,不如忘记我自己。

而夜幕,依旧如期降临,严冬的风替换曾经的三月烟花,举目四望,偌大的桌边只我一人,空对一盏冰冷的茶。

竟是不能不忘。

也罢,且学你拂袖而去,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静待,看沧海变桑田。

你已到达彼岸,水草丰美,桃花怒放,便是落雨,也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

我只能做到起身离席,却仍无法与你同步。

其实,又何曾与你同步过?一盏茶的爱,终我一生,也只有这一盏茶的温度,由暖而凉,片刻而已。

你抬手落笔,转折勾挑出青春的天书。

我是你无法辨识的狂草,短短一行,被你飞快地写下,翻过。

再提起,只怕也要在多年以后,由阔达的魏体悄然重写,方可看清,当初的挥毫泼墨,竟是如此轻易,如此不堪。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

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

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PS:因为是转载,在纸质媒体和网络上很多地方,此文都署名为简媜,但之后作者和读者提出这篇文章并非简媜的《相忘于江湖》。

后经《读者》核实,确定此文作者为风约湘裙。

《读者》杂志一向尊重作者和读者,故在此加以说明。

古代的诗词歌赋,就是有关于情感方面的诗句,跪求。

美一点的。

1、倘若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4、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7、相思十诫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衣带渐宽,怨秋风悲画扇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相思枕畔,但凭见泪痕湿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别是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此情可待,记忆里一个你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重门深居,难独上画楼西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再相会,岂知吾谁与归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负尽苍生 负尽蓬山万重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续断之间,听一夜梧桐雨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东劳西燕,天欲晓各自飞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曲终人散,念去去伤别离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你觉得诗词的美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