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蝉古诗虞世南 带拼音复习



蝉chán虞 [yú] 世 [shì] 南 [nán]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居(jū)

蝉chán

虞 [yú] 世 [shì] 南 [nán]

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

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

非(fēi)是(shì)藉(jiè)秋(qiū)风(fēng)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

并不是借了秋风。

关于蝉的古诗词

蝉朝代:唐代作者:虞世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朝代:唐代作者:张乔原文: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蝉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原文: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蝉朝代:唐代作者:罗隐原文: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蝉》的古诗全文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2、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有关蝉的诗句。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3、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4、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5、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有关蝉的诗句。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6、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7、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

古诗《蝉》

緌ruí 緌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五笔86:XTVG 五笔98:XTVG 仓颉:VFHDV笔顺编号:55444431234531 四角号码:2294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DCC基本字义1.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双止。

”2. 像缨饰的下垂物。

3.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 系结。

5. 继续。

详细字义〈名〉1. 缨子 [tassels hanging from a hat or cap]緌,系冠缨也。

——《说文》。

谓缨之垂者。

丧冠不緌。

——《礼记·檀弓》2.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冠緌缨。

——《礼记·内则》。

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3. 似缨饰的下垂物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唐· 虞世南《蝉》4. 古指有虞氏旌旗,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

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 [flag]。

如:緌章(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用以别贵贱);緌旌(垂旒舒展的旗幡)〈动〉1. 系结 [tie]蹑履緌冠。

——宋·佚名《沁园春·寿东屏》2. 继续 [continue]緌,继也。

——《尔雅》

描写蝉的诗句

蝉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初]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齐天乐·蝉 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

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齐天乐·蝉 仇远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

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

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

离情正苦。

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

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齐天乐·蝉 周密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

伤情念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

凄凄切切。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

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现代人咏蝉诗句】《秋蝉》袅袅迎来二月天,阡上农夫说丰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风送秋蝉。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4025722.html?an=0 si=2

描写蝉的古诗词

描写蝉的古诗词:虞世南的《蝉》。

作品原文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赏析】: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作者】字伯施,余姚人。

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

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

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

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卒谥文懿。

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集三十卷。

...

读下面几句有关蝉的诗句,说说你的发现

蝉朝代:唐代作者:虞世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朝代:唐代作者:张乔原文: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蝉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原文: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蝉朝代:唐代作者:罗隐原文: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蝉古诗虞世南 带拼音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