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七七事变”的诗词有哪些?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作文 仲雍胄胤(巴黎)力挽邦危士气雄,中原沉陆起兵戎。宛平血碧横漂橹,永定河深悲烈风。为有精魂安社稷,但凭青史记勋功。长城今日坚如铁,笑看东灜技五穷。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文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作

文 仲雍胄胤(巴黎)

力挽邦危士气雄,中原沉陆起兵戎。

宛平血碧横漂橹,永定河深悲烈风。

为有精魂安社稷,但凭青史记勋功。

长城今日坚如铁,笑看东灜技五穷。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

文 霍庆来(沧州)

最恨当年日寇狂,无端挑祸动刀枪。

隆隆炮火惊三岳,滚滚狼烟恸寸肠。

御敌甘抛千滴血,支前岂吝万斤粮。

芦沟晓月依稀照,怒目雄狮记国殇。

七律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周年

文 雅韵

黑云遮月黯卢沟,风雨如磐家国仇。

列岛狂徒张武道,中华志士振龙旒。

丹心碧血河山复,败甲残鳞敌宼休。

尝胆卧薪终雪耻,英雄不惮泪双眸。

七律 建党九十六周年感怀(新韵)

文 沧海扬帆

风雨征程九六春,为谋福祉苦耕耘。

推翻旧制安天下,开放思维巩至尊。

丝路无边今又起,两学一做梦成真。

吟鞭剑指兴华夏,不坠炎黄有后人。

七律 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

文 阿昭

卢沟暁月唱金瓯,怒目雄狮捍九州。

咆哮黄河龙激水,精忠燕赵鹗横秋。

长城内外歼倭寇,华夏东西战恶酋。

慷慨捐躯多壮志,巍巍五岳笑蜉蝣。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

文 龙翔宇(深圳刘立荣)

宛平晓月炮声隆,倭寇兵侵战火熊。

壮士挥刀惊厉鬼,石狮染血泣哀鸿。

八年抗日卢沟起,六国颁降米舰终。

华夏兴邦焉可待,金瓯富邑慰英雄。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新韵)

文 杨柳青青

七七事变警钟鸣,血染同胞遍宛平。

剑影刀光天作孽,枪珠炮火鬼阴狞。

八年抗战驱霾雾,累月顽敌败寇兵。

膏药旗折千百万,雄狮劲舞保家宁。

“七七事变”的诗词有哪些?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作文 仲雍胄胤(巴黎)力挽邦危士气雄,中原沉陆起兵戎。

宛平血碧横漂橹,永定河深悲烈风。

为有精魂安社稷,但凭青史记勋功。

长城今日坚如铁,笑看东灜技五穷。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文 霍庆来(沧州)最恨当年日寇狂,无端挑祸动刀枪。

隆隆炮火惊三岳,滚滚狼烟恸寸肠。

御敌甘抛千滴血,支前岂吝万斤粮。

芦沟晓月依稀照,怒目雄狮记国殇。

七律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周年文 雅韵黑云遮月黯卢沟,风雨如磐家国仇。

列岛狂徒张武道,中华志士振龙旒。

丹心碧血河山复,败甲残鳞敌宼休。

尝胆卧薪终雪耻,英雄不惮泪双眸。

七律 建党九十六周年感怀(新韵)文 沧海扬帆风雨征程九六春,为谋福祉苦耕耘。

推翻旧制安天下,开放思维巩至尊。

丝路无边今又起,两学一做梦成真。

吟鞭剑指兴华夏,不坠炎黄有后人。

七律 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文 阿昭卢沟暁月唱金瓯,怒目雄狮捍九州。

咆哮黄河龙激水,精忠燕赵鹗横秋。

长城内外歼倭寇,华夏东西战恶酋。

慷慨捐躯多壮志,巍巍五岳笑蜉蝣。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文 龙翔宇(深圳刘立荣)宛平晓月炮声隆,倭寇兵侵战火熊。

壮士挥刀惊厉鬼,石狮染血泣哀鸿。

八年抗日卢沟起,六国颁降米舰终。

华夏兴邦焉可待,金瓯富邑慰英雄。

七律 七七事变纪念日感怀(新韵)文 杨柳青青七七事变警钟鸣,血染同胞遍宛平。

剑影刀光天作孽,枪珠炮火鬼阴狞。

八年抗战驱霾雾,累月顽敌败寇兵。

膏药旗折千百万,雄狮劲舞保家宁。

简述"卢沟桥事变"历史一词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

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

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态去怀念和反思。

“七七事变”纪念日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 卢沟桥老照片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太多的尊严和荣誉。

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重要过程,那么“七七事变”就是为纪念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所选择的注脚。

从这个注脚开始,整个中国已经被全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大潮所席卷。

抗战胜利到现在已经近66年了,当年的抗战老战士,今天大部分都不健在了。

当年抗日英雄的故事,只能通过银幕、书本或纪念馆里去找当初抗日将士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抗联、在太行山上、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地雷战、地道战等等激发民族勇气的英雄形象,在新一代身上似乎变成了电脑游戏,这恐怕是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殉难的三千多万血肉之躯万万没有想到的。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Lugou Bridge Incident/Lukouchiao Bridge Incident/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Roko Bridge Incident) 简介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具体简述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发生时间:民国25年。

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

失踪原因:拉肚子。

失踪时间:20分钟。

事变元凶:东条英机。

进攻者:清水节郎,伊木清直等。

中国守军:第29军“大刀队”,军歌“大刀进行曲”,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首位抗日殉国的高级将领)。

背景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20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

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

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

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经过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

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

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

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

卢沟桥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简介: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为止,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了守卫官兵的严词拒绝,日本军队恼羞成怒,当即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守卫军队也予以还击。

但众寡悬殊,只得退守桥东守卫。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

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

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

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

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的奋起抗战。

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以不同方式声援中国抗战。

正如毛泽东在1937年10月25日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所说:中国抗战“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

国际间过去鄙视中国不抵抗的,现在转变为尊敬中国的抵抗了。

被称为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

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

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

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

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

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

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

工农大众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

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一条消极的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动员民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犹豫动摇,致使北京、天津等地在7月底相继沦陷。

由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以及日军的侵略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等四大家族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起来抗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

不久以后,南方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从此,一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关于七七事变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的诗歌

——作者题记卢沟桥的石狮醒了巨龙长啸黑夜复黑夜血染八年血冲天七十二年 逃离发酵成静默的钟鼓表针下垂 血液倒流是三千万枯骨在压迫谁?刺刀下的先祖 碾于坦克碾碎于现代的铁甲人之戕于异族的火拼郁郁的大树向天的碑林而你们弯曲的手掌鲜红向上上刺蓝天上刺混沌之黑白浮云尽染逃离不是上帝的宠儿当一个民族从梦魇中醒来当黑与白交融于同样的大地当头盔下被包裹的头颅不再惊骇于时光的屠戮不再麻痹

卢沟桥事变的过程

卢沟桥事变又称为七七事变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

这便掀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七七事变”的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