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什么是法供养,如何法供养



时一王子名为月盖。独处闲寂作是思惟。我等于今如是殷重恭敬供养药王如来。颇有其余恭敬供养最上最胜过于此不。以佛神力于上空中。有天发声告王子曰。月盖当知。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即问。云何名法供养。天

时一王子名为月盖。独处闲寂作是思惟。我等于今如是殷重恭敬供养药王如来。颇有其余恭敬供养最上最胜过于此不。以佛神力于上空中。有天发声告王子曰。月盖当知。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即问。云何名法供养。天答月盖。汝可往问药王如来。世尊。云何名法供养。佛当为汝广说开示。王子月盖闻天语已。即便往诣药王如来。恭敬殷勤顶礼双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白言。世尊。我闻一切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此法供养其相云何。

药王如来告王子曰。月盖当知。法供养者。谓于诸佛所说经典。微妙甚深似甚深相。一切世间极难信受难度难见。幽玄细密无染了义。非分别知菩萨藏摄。总持经王佛印所印。分别开示不退法轮。六到彼岸由斯而起。善摄一切所应摄受。菩提分法正所随行。七等觉支亲能导发。辩说开示大慈大悲。拔济引安诸有情类。远离一切见趣魔怨。分别阐扬甚深缘起。辩内无我外无有情。于二中间无寿命者。无养育者。毕竟无有补特伽罗性。空无相无愿无作无起相应。能引妙觉能转法轮。天龙药叉健达缚等。咸共尊重称叹供养引导众生大法供养。圆满众生大法祠祀。一切圣贤悉皆摄受。开发一切菩萨妙行。真实法义之所归依。最胜无碍由斯而起。详说诸法无常有苦无我寂静。发生四种法嗢拖南。遣除一切悭贪毁禁嗔恨懈怠妄念恶慧惊怖一切外道邪论恶见执着。开发一切有情善法增上势力。摧伏一切恶魔军众。诸佛圣贤共所称叹。能除一切生死大苦。能示一切涅槃大乐。三世十方诸佛共说。于是经典若乐听闻信解受持读诵通利。思惟观察甚深义趣。令其显著施设安立。分别开示明了现前。复广为他宣扬辩说。方便善巧摄护正法。如是一切名法供养。 复次月盖。法供养者。谓于诸法如法调伏。及于诸法如法修行。随顺缘起离诸邪见。修习无生不起法忍。悟入无我及无有情。于诸因缘无违无诤不起异议。离我我所无所摄受。依趣于义不依于文。依趣于智不依于识。依趣了义所说契经。终不依于不了义说。世俗经典而生执着。依趣法性终不依于补特伽罗见有所得。如其性相悟解诸法。入无藏摄灭阿赖耶。息除无明乃至老死。息除愁叹忧苦热恼。观察如是十二缘起。无尽引发常所引发。愿诸有情舍诸见趣。如是名为上法供养。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说如是上法供养。得顺法忍。即脱宝衣诸庄严具。奉施供养药王如来。白言。世尊。我愿于佛般涅槃后摄受正法。作法供养护持正法。唯愿如来。以神通力哀愍加威。令得无难降伏魔怨。护持正法修菩萨行。药王如来既知月盖增上意乐。便记之曰。汝于如来般涅槃后能护法城。时彼王子得闻授记欢喜踊跃。即于药王如来住世圣法教中。以清净信弃舍家法趣于非家。既出家已勇猛精进修诸善法。勤修善故。出家未久获五神通。至极究竟得陀罗尼无断妙辩。药王如来般涅槃后。以其所得神通智力。经十中劫随转如来所转法轮。月盖苾刍满十中劫。随转法轮护持正法。勇猛精进安立百千俱胝有情。令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教化十四那庾多生。令于声闻独一觉乘心善调顺。方便引导无量有情令生天上。 佛告天帝。彼时宝盖转轮王者。岂异人乎。勿生疑惑莫作异观。所以者何。应知即是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有千菩萨次第成佛。最初成佛名迦洛迦孙[馬*犬]如来。最后成佛名曰卢至。四已出世余在当来。彼时护法月盖王子。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天帝当知。我说一切于诸佛所设供养中。其法供养最尊最胜。最上最妙最为无上。是故天帝欲于佛所设供养者。当法供养无以财物。——摘自 说无垢称经

简单说,对佛所说的经典,做到【信解、受持、读诵通利;思惟观察甚深义趣;广为他说书写供养;方便善巧摄护正法】,这些就是法供养,法供养即供养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 平常的鲜花水果财物等供养(统称财、物),总是有一个【所供的形象】,和有一个【被供养的对象】,法供养则没有这些形象、对象(比如有人习惯认为在佛前诵经是诵给佛听,这种想法就有问题了),但功德胜过一切!原因即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从此生故。唯法供养乃能供养如是法门。非以财物】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出自谁的诗词,全文是什么?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出自《华严经》,但《华严经》的原文没有这八个字。

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扩展资料: 《华严经》部分原文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

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此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

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参考资料: 华严经-百度百科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诗是什么?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全诗如下: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译文: 曾经考虑过太多情会损坏我在佛教的修行,进山修行又怕离开了你的倾国倾城的容颜。

时间哪里有双全的办法,不辜负佛法修行,又不辜负你。

典故: 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长长的假发,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萨八角街或布达拉宫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欢乐。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

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

仓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爱,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他们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

仓央嘉措非常喜欢达娃卓玛,认为是神灵的赐于,前世的缘份。

后来仓央嘉措发现达娃卓玛好些天没有到龙王潭来了,给她捎信约会,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样没有回音,亲自到她住处拜访,只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跟邻居们打听,才知道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好多天了。

仓央嘉措像丢了心爱的珍宝,心里特别难过。

从此,仓洋嘉措再没见过达娃卓玛,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

扩展资料 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

他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老黄历网佛教频道

所有的供养物品中(包括吃用住行物品),不如用佛法传授给人的功德最大。

因为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又生病又无食。

我们送给他的钱治病,又送给食物与他。

也只能解决他一时的燃眉之急。

但是,如果我们将佛祖所教导的妙法传授与人。

放生持素会得健康,布施不偷盗能得财富的道理教他,乃至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的妙法传与他,他将会生生世世得大安乐。

所以,佛祖说: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菩萨行愿品全文

在网上其实是可以找到的,以下是全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告诸菩萨及善财言。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何等为十。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

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

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

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

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

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

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

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

利益众生供养。

摄受众生供养。

代众生苦供养。

勤修善根供养。

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

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

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

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

证入种种菩萨智地。

成就诸佛无上菩提。

及般涅槃分布舍利。

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

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

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

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

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

(六祖慧能)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尖埃。

2、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4、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5、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切法,不离自性。

6、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8、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9、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1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1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2、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13、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14、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15、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16、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17、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8、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19、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20、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21、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22、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生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励志名言:www.qzdsx.com)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23、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24、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25、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

外有五门,内有意门。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除人我,须弥倒。

去邪心,海水竭。

烦恼无,波浪灭。

毒害忘,鱼龙绝。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26、“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27、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初学者念《心经》,求念心经的一些规矩

南无阿弥陀佛你好仁者,只要恭敬真诚,在洁净地,正襟危坐,谁都可以念佛经,读心经,次数多多益善。

但不能躺着,歪坐着读。

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时间限制。

就算旁边有鬼神听经,也是善神善鬼,是你家的护法神。

,我们更应该诚敬读经供养他们。

睡觉,躺着时不要读经,但是可以默念阿弥陀佛佛号。

每天可以早上一杯清水供养你家的观音菩萨,每日拜你家的观音菩萨。

读经完后,可以用大回向文,回向给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读经时心里什么都不要想,一心读经,为别人祈祷可以在读完念大回向文前加上那个人的名字 佛法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印光大师---读经何谓恭敬?何谓不恭敬?(白话讲解)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

”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

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

”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

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

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祈缁素大德,于观览经文之时,必须仔细思量,对于三藏圣教灵文,恭敬与不恭敬之福罪为要。

净空法师---读经是修定,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 1学经教有秘诀,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

《无量寿经》一天念十遍,经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分钟,两个小时可以念三遍,所以一天念个十遍是很简单的事情,不念经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

2念经是修定,你要是起心动念,这一句什么意思、那一句什么意思,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

那是什么?那是用世间的方法,把佛经当作一种知识来对待,这就完全错了。

3念的时候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去念,不着文字相,文字只要念得不错,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没有念漏掉就行,不能着文字相,不能着名词术语的相。

不着文字相,不着名字相,名词术语,不着心缘相,就是一味念下去就会得定,这个定是念佛三昧。

4得定之后依旧这样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让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开悟了。

开悟之后这经里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达明了,这是佛教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秘诀。

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要把自见念出来。

5自见就是自己没有老师教,不需要别人讲解,全通了。

要不要老师?不需要。

真正有这种缘分,自己找一个清净环境,选择一本经书,用这种方法,摒弃外缘,真诚恭敬,你念它个十年肯定开悟。

6古人能开悟,现在人一样也能开悟,还可能比古人快一点。

为什么?古人障缘少,现在障缘多,你都能定得下来,你比古人就强。

古人多少人生在现前这个时代不能成就,为什么?环境干扰他。

我们在现在这个环境能成就,功力比古人就高。

7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锲而不舍,真干。

读经是修念佛三昧,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求生净土,是提升品位,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干。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诸供养中其法供养最为殊胜,什么是法供养,如何法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