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纳兰性德描写汉寿的古诗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词句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扩展资料: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洞庭》

关于狗的古诗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汉 《刺巴郡守诗》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

现代 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唐 李贺《开愁歌》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

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 杜甫《新婚别》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

唐 李白《行路难》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唐 李贺《赠陈商》...

失落后重生古诗

失落后重生古诗有: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原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至今被人引用。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

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

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

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

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

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添精神,迎上春光。

“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哲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

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

关于秋天悲哀的古诗

《书河上亭壁》宋 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

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悲哀的古诗呢?因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

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

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

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古诗旧时王谢堂前下一句

1.《桑茶坑道中八首》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田塍莫笑细於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颠。

2.《辛卯元日三首》年代: 宋 作者: 方回回首同庚五岁孙,老夫老矣尚何言。

一生酒债兼诗债,数亩花园半菜园。

雨泞谓难来贺客,马嘶谁忽顾闲月。

倏无骤有真天相,径为芭柴覆瓦樽。

3.《赠友人莫之用》年代: 宋 作者: 葛立方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踏翻菜园底用羊,从他春雷吼枯肠。

击钟烹鼎莫渠爱,小芼自许猴葵香。

半世饥寒孔移带,鼠米占来身渐泰。

吉云神马日匝三,樗蒱肯作猪奴熊。

虎头食肉何足夸,阴德由来报宜奢。

丹灶功成无跃兔,玉函方祠缘青蛇。

4.《春溪》年代: 宋 作者: 马光祖人道青溪有九曲,如今一曲仅能存。

江家宅畔成花圃,东府门前作菜园。

登阁自堪观叠嶂,泛舟犹可醉芳樽。

料应当日皆无恙,苕霅潇湘不足言。

5.《舟过安仁五首》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渭川千顷在诗胸,不管屠羊肆里空。

蹈破菜园妨底事,莫教蹈到竹园中。

6.《畦菜》年代: 宋 作者: 方岳踏云课园丁,趁雨锄菜甲。

土甘春绕畦,烟重晓携锸。

毋令蔓草滋,旋拾枯筱插。

诗肠风露香,碧脆已可掏。

谁言庾郎贫,未觉三韭乏。

那知世有人,犹嫌万钱狭。

关于关羽的古诗有哪些

1、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

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

——宋 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 白话译文:巴山汉地本是姓刘的天下,刘备看好诸葛亮的才华并且留他在身边。

又得到了师从广物的关羽,北州成长的韩信在南州。

2、寝席羹杯几载同,不知玄德访隆中。

吕蒙陆逊诚奸贼,消为孙登作妇翁。

——宋 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 白话译文:睡觉的地方喝酒的杯子几年都是相同的,不知道张飞来隆重拜访。

吕蒙陆逊真的是奸贼,消灭他们认孙登作为妻父。

3、破虏忠名万古秋,三分割据百年休。

——明 唐胄《关羽濑》 白话译文:关羽消灭强敌留下万古传世的忠名,三分天下的局势终于消失。

4、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唐 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 白话译文:将军(指关羽)秉持着天赋英姿,仁义和勇力都是从古自今堪称第一的。

骑马奔走打了无数次的仗,即便是手持一把剑,也能敌得过很多对手。

5、关羽巡城信点兵,主人瀹茗客陶情。

悄然丹桂过天井,燕子呢喃三两声。

当代 张力夫《潮州载阳客栈二首·其二》 白话译文:关羽巡视城中的韩信点兵,主任煮茶来款待来客。

丹桂悄然生长已经过了天井,燕子在三两声呢喃的叫着。

...

三国演义里的诗句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

黄初欲学唐虞事,司马将来作样看。

4.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5.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6.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

7.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8.蔑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9.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10.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长篇小说)-百度百科...

常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德诗墙光彩晚散步看江景2德高山街全特色酒吧喝酒3德广场(再业广场)吃烧烤4德柳叶湖划船柳叶湖美食街吃鱼排档5德桃花源赏花6德河桴森公园欢乐谷7太阳山登山8德山乾明寺祈福 早看9德清水湖际议打高尔夫10德壹德壹吃牛肉米粉牛肉米面芙蓉炒码粉吃炒码粉紫桥刘聋吃干腌粉德玩要肯找反我所知道:河伏德山坐龙峡桃花源石门漂流太阳山 据说屈原公园玩我没茶马古道德市区玩:德市博物馆(武陵道广电局面)、柳叶湖、德诗墙锁桥沿线、河伏森林公园烧烤周边汉寿县西洞庭湿公园、桃源县桃花源(桥南车直达或桃源转车)、花岩溪(桥南坐车)更远(半车程)乌云界景区、壶瓶山等

苏州园林对联》古诗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

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

俞樾曾称它为“天然画本”。

画舫补秋:即“补秋舫”。

寒泉飞雪:即“飞雪泉”。

高阁涵云;即“涵云阁”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俞樾题环秀山庄幽栖此日重建,看峭壁垂云,闲扶短策,明波洗月,净濯兰缨,水边楼观先登,更将秋共远;俯仰十年前事,乍扫苔寻径,伛偻穿岩,拨叶通池,虚空倒影,眼底烟霞无数,都是昔曾游。

顾文彬题环秀山庄。

短策:短杖云树远涵青,偏教十二阑凭,波平如镜;山窗浓叠翠,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形如画船,舫前种植芍药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

婪尾:花名。

飞雪:环秀山庄有“飞雪泉”高林弄残照;幽壑舞回风。

陈从周题环秀山庄假山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涵云高阁起,筵开月下,灯红留向画图看。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涵云阁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伤情。

俞樾题曲园,园址在苏州马医科(巷名),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题名曲园,自号曲园老人东土尊崇忠义,庄严汉寿亭侯,白衣大士,宽厚慈祥,端庄凝重,活画出婆心苦口,别裁千手观音,装璜刻镂,超神斧艺,只愿祛邪扶正;西园供奉佛阇,苦行释迦王子,疯僧行者,嘻笑怒骂,热讽冷嘲,更写尽万态千姿,排列五百罗汉,雕塑造型,巧夺天工,无非嫉恶如仇。

王也六题西园,在苏州阊门外,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西园始建于元代,是戒幢律寺和西放生池的总称,园内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建筑,规模宏大,西园寺以雄伟著称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

刘文玠题西园九曲桥宝相瞻大雄,像瀍禅机垂正觉;劳生来小息,鱼音梵呗涤尘烦。

西园大雄宝殿,供三尊木雕大佛,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西园寺主要建筑海国居琳宫,宏法利生扬正教;灵山闻妙谛,觉迷度苦感仁王。

夏士冠题西园大雄宝殿东震涌庄严,看桥通鹤市,山近虎丘,招提久占三吴胜;西来参本意,任侠士流芳,生公说法,照澈都归五蕴空。

许人俊题西园大雄宝殿佛日增辉,重开阊阖;宗风振律,大启丛林。

汪洵题西园石牌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西已种竹栽花,培心培地;园则放生育物,养性养天。

西园一角三吴选佛场,此处居然能结构;百族消劫运,上天无处不慈悲。

西园苏台春满,亦名四面厅,在放生池东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山光云影共徘徊。

窦征山题西园苏台春满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能救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

薛时雨题西园苏台春满晴空摇翠浪;曲槛俯清流。

陈从周题西园湖心亭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西园湖心亭。

独乐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小有园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虽无管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幽情。

史伟堂题半园草堂。

半园,在苏州有两座,一在城南人民路的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北白塔东路上,称北半园。

南半园为清同治间史杰堂所建,取知足不求全之义;北半园为清乾隆间沈其奕始建,初名止园,改建后名半园,修筑多以半为特点,十分精美典雅,为苏州园林中少见满眼山河此净土;四时风月属闲人。

田庚题半园草堂乘兴而来,约两三知己;幽赏未已,填一半儿词。

刘珍题半园草堂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

吴云题半园草堂乱红迷紫曲;浓绿涨瑞窗。

陈从周题半园三曲桥。

瑞窗:瑞玉制的信物,这里作精妙别致解池荷出水清于我;庭草当风瘦可人。

李根源题半园君子居。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能干的人如乘宝筏何须楫;虽有长风不挂帆。

史伟堂题半园石船。

宝筏:佛之教法三径余闲,还将书读;一春无事,只为花忙。

半园还读书斋半榻眼琴,半瓯沦若;园花献佛,园鸟呼朋。

李根源题半园还读书斋芒鞋竹杖来闲坐;玉宇琼楼在上头。

庄怡孙题半园待月楼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半园靳芝亭。

风花雪月:指四时景色遗经阐至教;大札资圣功。

玄妙观三清殿。

我国南方典型古典建筑物,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毁几建,几易其名。

据《吴县志》载,玄妙观共有25个大殿,正殿三清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建筑,三清殿高12丈,共有74根大青石柱子支撑着,有的浮雕是五代和南宋遗物圆筦叶三元,仁宣橐龠;妙机含万有,寿溥垓埏。

乾隆题玄妙...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纳兰性德描写汉寿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