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求古诗名字带“长清”两个字的



萧贡 中秋对月去年中秋客神京,露坐举杯邀明月。今年还对去年月,北风黄草辽西城。年年月色长清好,只有悲秋人易老。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句子 原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意思: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

萧贡 中秋对月去年中秋客神京,露坐举杯邀明月。今年还对去年月,北风黄草辽西城。年年月色长清好,只有悲秋人易老。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句子

原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意思: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出处:《代悲白头翁》作者:刘希夷详解:概述:《代悲白头翁》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

此诗虽是拟古乐府,但构思精妙,开拓了全新的意境。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大量使用重叠语句,循环复沓,再者以四个问句引领,一唱三叹,韶华不再的无奈辛酸在反复追问咏叹中被层层浓重着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此诗感伤情调极为浓郁,但并不颓废,风格清丽婉转,曲尽其妙,艺术性较高,历来传为名篇。

作者介绍: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

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

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

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

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

《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代悲白头翁》作品原文: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作品译文: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

《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

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

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

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

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

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

这两句是诗的起兴。

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

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

“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

歌曲最后一句年年岁岁

最后一句是“年年岁岁"的歌曲是《张灯结彩》歌曲: 张灯结彩 歌手: 皆大欢喜 专辑: 《皆大欢喜》歌词:歌声嘹亮惹人醉大红袄子穿着美欢腾的风儿吹吹出幸福滋味我把马儿扬鞭催驮着丰收从不累饮一口清甜的水唱一曲家乡的美有万事如意心相随张灯结彩美不美看有情人成双成对张灯结彩美不美高高的灯笼它红哟喂照的人们心里暖哟喂大家脸上笑的甜哟喂幸福年年岁岁动人的嗓门他亮哟喂唱的新生活他富哟喂长长的彩绸它喜哟喂红火日子年年岁岁红火日子年年岁岁有万事如意心相随张灯结彩美不美看有情人成双成对张灯结彩美不美高高的灯笼它红哟喂照的人们心里暖哟喂大家脸上笑的甜哟喂幸福年年岁岁动人的嗓门他亮哟喂唱的新生活他富哟喂长长的彩绸它喜哟喂红火日子年年岁岁红火日子年年岁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哪首诗

出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赏析: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

《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

《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

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

“代”是“拟”的意思,《白头吟》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楚调曲》,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

刘希夷这首诗虽然是拟古乐府,但构思精妙,开拓了全新的意境。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

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

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

这两句是诗的起兴。

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

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

“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

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

“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

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

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翡”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

鸟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人在《代悲白头翁》中表现的感情虽然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因为诗人在认真地思考着人生,眷恋和憧憬着生活中的美。

感叹一切到头终成空的诗句

好了歌 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蓑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找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的诗句

1、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

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

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宋代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译文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4、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译文 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5、冉冉年华吾自老。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九畹芳菲兰佩好。

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宝瑟泠泠千古调。

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唤起湘累歌未了。

石龙舞罢松风晓。

译文 用来作为佩饰是多么美好!可空谷无人,叫我埋怨娥眉再巧谁个来瞧?琴瑟清脆奏出千古绝调,即便弹断朱红的丝弦,知音依旧稀少。

年华悄然流逝,我已经衰老。

汀洲涨满了江水,该到何处寻觅芳草?我只能将屈原大夫唤醒,在石龙前边歌边。

阵阵松风里,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年岁的增长的诗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年难留,时易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年年岁岁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我也搞不清你要哪个了……总之,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哪首诗

应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所作的《代悲白头翁》,全诗原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白话文意思是: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扩展资料 刘希夷这首诗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

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求古诗名字带“长清”两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