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大家觉得可以传世的古诗词有哪些



凡是现代人读得到的古诗词都是传世作品。现在失传的就证明它们没有传世,人们也见不到了。诗文传世久打一0至9数字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这

凡是现代人读得到的古诗词都是传世作品。现在失传的就证明它们没有传世,人们也见不到了。

诗文传世久打一0至9数字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

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

“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翻译: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

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

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

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

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

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

再别康桥诗词

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成就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要搞这样一个排行榜确实很难,搞出来也只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我的这个排行榜主要根据三个标准:一是这首诗词本身的艺术成就;二是该诗词对后世,乃至现在人们的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以及它的知名度;三是该诗词在中国该类作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题记-----(第1——第10)01.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

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有不同凡响的影响。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此诗排名第一应当之无愧。

02.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这是一篇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03.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是被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这首词是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

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景像。

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

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

《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

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04. 白居易《长恨歌》 (节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

带“良言”两字的诗词,谁知道啊?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登濂溪太极楼》 宋 乐雷发 始见良言进,俄惊哲士萎。

《钱起居挽辞二首》 宋 苏颂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天时"句出自于 ,讲的是外界环境和人心因素对战争的作用,前一句是说好的天时比不上好的地理形势,后一句是说好的地理形势又比不上万众齐心的力量。

孟子的思想我们要批判性地吸收,因为今天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然而意识又能反作用于物质。

实际上他是在从一个侧面告戒君主,只要对人民好一点,就算发生战争,我们也是有恃无恐。

"良言"句中三东应该为"三冬"吧?"三冬"和"冬练三久夏练三伏"中的三久是一个意思,不是三个冬天的意思。

善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会心生暖意,而怀有恶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酷热的夏天都会心生寒意。

求范仲淹的生平配上那个时期的他的诗词!谢谢!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1]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 。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江上渔者》《鹤联句》《登表海楼》《河朔吟》《游庐山》《春日游湖》《新定感兴五首》《酬和黄太博》《绛州园池》《送魏介之江西提点》《归雁》《登表海楼》《过馀杭白塔寺》《访陕郊魏疏处士》《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和葛闳寺丞接花歌》《怀庆朔堂》《春日游湖》《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古鉴》《过太清宫》《送石曼卿》《阅古堂诗》《赠张先生》《上汉谣》《野色》《河朔吟》《纪送太傅相公归阙》《石子涧二首》《答梅圣俞灵乌赋》词《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回文诗词,必须正读倒读都通顺可读.请写一首回文诗

上联说杜甫在浣花溪畔荒江结屋营建草堂,诗人流芳千古,草堂也成了流传千古的胜地。

下联说与杜甫不同时代的宋代诗人──黄庭坚、陆游,学习杜诗,有卓越的成就,被后人分别塑像,一同配享于工部祠内。

如果定要打破沙罐璺(纹)[wen2]到底,故事还得从清代谈起。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入蜀,着手建草堂,次年堂成,765年离开成都

几十年后草堂便荒芜了。

到了[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旧址,为纪念前贤,“思其人而成其处,”结茅屋于草堂旧址。

后经[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风云变幻,历尽沧桑,几度荒芜破损倾圮,又多次培修重建扩建。

特别是在[明末]的战乱中,毁于兵火。

遭受的破坏更为严重。

康熙十年(1671)川湖总督蔡毓荣,访得草堂遗址,倡议重建,次年仲春完成,使经历了九百余年漫长岁月的草堂,终于保存了下来。

在其以后的一百四十年间,虽然经过若干次培修,但到嘉庆时,又出现了荒草颓垣的可悲景象。

嘉庆十六年(1821)七月,四川总督常明和布政使方积等发起重建草堂,由按察使、成都知府曹兴六为董事,大兴土木,费金五千五百余两,进行了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修,历时半年,于次年(1812)正月落成。

草堂竣工不久,时值仲春季节,布政使方积携夔州通判谭光祜、孝廉严学淦、户部员外郎杨芳灿等大小官员、幕僚,前往草堂,准备选吉日良辰,以祭杜公。

一行人在草堂外下了官轿。

他们进大门,过石桥,步亭台,度幽径,面对修葺一新的亭、廊、轩、榭、饱览竹翠柳青,百花争丰,蜂飞蝶舞,燕语莺啼的美景春色。

个个心旷神怡,刘趋工部祠前。

当他们瞻仰了端庄肃穆的杜甫塑像之后,杨芳灿转身对方积说:“方大人,以老朽的愚见,这工部祠内,应加塑渭南伯陆公放翁,以配享杜公。

” 杨芳灿那时年已花甲,自幼满读经书,精通诗词,曾任衢杭、关中、锦江等地书院主讲,参加《四川通志》的编修,有《兵率斋》、《芙蓉山馆诗词》等文稿传世,久负盛名,素为方积、谭光祜所钦佩。

方积仔细思考片刻,觉得有道理,但还不解其详,正要向杨芳灿请教,有一个自恃博学的幕僚却忍不住问道:“松公此举,理由何在?” 芳灿从容不揎地回答道:“因杜公与放翁的心迹相同。

二公都在四川作过官,都有忧愤的诗心,报国的大志,且放翁十分推崇怀念,他那‘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的诗句,真可谓杜公的异代知音啊!” 这时,又一个自命不凡的官员问道。

“配享之举,岂非标新立异?” 芳灿微微一笑说说:“以后代诗人配享前贤者,海内不乏先例。

浙江的钓台的严公祠内,就塑有[晚唐]诗人方雄飞、[南宋]诗人谢翱的塑像,配享[东汉]的严子陵;至于吴郡的三高祠,同塑不同朝代的范蠡、张翰、陆龟蒙,更是众所周知的事。

”芳灿说得很有道理,使众人不由得点头称是。

也有人挖空心思地给芳灿出难题,想使他不能自圆其说。

又一个幕僚拱手问道:“请教杨公,李太白也在蜀地游历过,高适、岑参也在蜀地做过官,都是杜公的好友,可谓心迹相同,以他们配享杜公不是也可以吗?” 芳灿听后,胸有成竹地说:“太白、高适诸公皆是杜公友好,如用他们来配祀,使诸公屈居其下,杜公在天之灵亦有不安,如比肩并祀,客主不分,这里也就不是工部祠了。

” 芳灿刚说完,又有人发问:“唐代以后,吟诗、评诗的人,莫不以杜公为其宗。

眉山的苏东坡,新都区的杨升庵不也可以配祀吗?” 才思敏捷的杨芳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苏、杨二公,本来就是蜀人,蜀中已有二公的祠堂、墓室受人供奉祭祀,可说是魂归故里有所依,不必另立塑像。

而杜公和放翁都不是蜀人,都流落蜀地多年,放翁来蜀依靠好龙、范致能,如同杜公到蜀依靠好友严季鹰(武);放翁在蜀应王炎之邀作幕府,如同杜公任检较工部员外郎,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迹同’。

放翁离蜀后,和杜公一样,一直不能忘蜀,将其全部诗作题为《剑南诗稿》,也就是前面说的‘心同’。

至于二公忧民忧国,每饭不忘,至死不衰,怀着悲愤的心情与世长辞的大节亦无不同。

故而以放翁配享于工部祠是放翁之幸,也可慰少陵在天之灵啊!” 布政使方积,曾著有《敬恕集》,也属文人墨客之流。

他见芳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连声叫好。

众官员幕僚们,也不得不交口称赞:“杨公高见,杨公高见!” 于是,方积令杨芳灿为放翁配祀事撰文,严学淦作赞,谭光祜用八分书文,书成后,镌刻石上,放置工部祠右壁。

这就是发生一百七十年前的故事。

到了光绪十年(1884),四川总督丁宝祯认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的[北宋]诗坛健将、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公开标榜诗作应学杜甫,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诗论,追求奇丽硬涩的风格;又曾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贬谪到蜀,任涪州别驾,一生宦途生涯也是很不得意的,符合“心迹相同”的原则。

又援引前例,塑像配享杜琢。

将原在工部祠旁的陆游神龛,移至祠内杜甫祀像的正西,添置的黄庭坚神龛,置于杜像正东,也就是今天游人所见到的样子。

后来,清代钱保唐为工部祠撰书了“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

有关“巾帼不让须眉”的诗词有哪些?其赏析是什么?

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评论】诗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

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著作《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

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

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

”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

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 。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赏析】木兰诗(曹道衡)北朝长篇叙事民歌。

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

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

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大家觉得可以传世的古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