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如何进行中学古诗文的教学设计 论文



一、古诗词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古诗词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程改革新的理念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理念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核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理念,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束缚。

二、在古诗词教案的目标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三个维度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偏重前两个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个目标,并且让三个目标分离开来,这种教学设计不符合课改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设计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借助有效资源,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初中生,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查《新华字典》,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提倡。

四.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常识,学会划分节奏,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音乐

古诗分为古体诗、乐府诗、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划分以唐朝出现格律诗来划分。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它分为律诗和绝句,它们都是格律诗。而格律诗的声序排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另一种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因此,古诗词的节奏划分四言采用22,五言23,六言222,七言223,八言2222,其中3可析为12或21。而现代诗为自由诗,没有这样的限制。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言诗的划分)。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这样划分节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言诗的划分)。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了解这些古诗词常识,对学生加以引导,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免在课堂上闹出古诗词朗读和现代诗朗读同一个腔调的笑话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古诗词独特的韵律美、音乐美。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既要通过作品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时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而九种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

六、从古诗词中找榜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学生,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抱着奶瓶长大的孩子。他们聪明、时尚,他们前卫、创新,但他们唯我独尊,国家意识较为淡薄。例如明星在演唱会上穿和服表演,上海力拓案中的中国雇员出卖国家机密就是年轻一代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的典型案例。所以做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的赤胆忠心;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都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这些大诗人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

七、鼓励学生对古诗词多元解读,教师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古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然,我们要注意把握诗歌内容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我在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到“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很多学生质疑一个打猎射虎的人根本不该称为英雄!当出现这个观点时我没有责怪学生,因为我考虑到他们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能够有环境保护意识,很值得教师高兴,所以我还表扬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当然我也趁机对他们加以引导,让他们关注诗词中的主旨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所体现出反击敌人的豪情壮志,这才是本诗的关键。至于装备,射虎仅仅是诗人描绘主人公英姿勃发的壮士形象。经过我这么一引导,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让学生回归文本,正确掌握了诗歌的价值取向,避免了走入我文章的价值误区。

八、利用古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爱情观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哪个少女不怀春”,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早恋现象皆皆是!君不见校园内外一对对小情侣旁若无人的唧唧我我,更有甚者怀孕几个月居然不知道。出现这样的早恋现象,除了家长和学生的原因外,生物教师、语文教师也要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经中《关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兼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些情感教育资源,在古诗词教学赏析中可以趁机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将来美好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

以上的这些方法只是我个人对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大胆创新和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认真实践,让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难点。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会读会背会默会解会用所学的古诗词,涉猎课外古诗词;也在于让学生较好了解古诗词凝练隽永、节奏强烈、韵律优美、内容丰富的语言,进而了解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学写古诗词。

围绕以上目的,笔者在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粗浅认识,供方家商榷。

如何进行初中诗歌教学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流传了千百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

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

中国的孩子都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都应该是富有书香的孩子,都应该在浮躁的今天找到让精神和性情都安静下来力量。

所以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更是成为笃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学习古典诗歌,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古诗文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

一首首唐诗宋词,一篇篇楚辞汉赋,文思奇妙,词彩华丽,情趣高雅,赏心悦目。

高中生而言,从诗歌鉴赏中吸收前人思想精华,感受诗歌的精神魅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

中华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远不如言情武打小说、流行歌词那么风行。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课本将古诗文的比例增加,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古代经典的传承。

但在现实中,古诗文教学僵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局限于条分缕析和一字一句的翻译,导致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兴趣减退,只是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不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相契合,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只停留于翻译背诵的层面上,而缺少对古诗文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再加上学生学业压力非常大,作业任务非常繁重,这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的欣赏诗歌,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就显得薄弱甚至很贫瘠。

还有,当前的考查模式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经常让她们在面对考题时茫然失措、抓耳挠腮,他们很难从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文并将它发扬光大,就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文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便是当务之急了,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中国古文化语言的无穷魅力,喜欢上它并传承下去。

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呢?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主阵地。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课堂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存在以下具体的问题:1.学生基础薄弱,文学积淀匮乏。

字词理解有困难,不能很好地读懂意思;表达能力欠缺,将自己的理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联想思维差欠缺,进入意境较难;对基本手法掌握不好,分析不出其效果;尤其以后两种最为明显。

2.课堂视野狭窄,教师很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培养。

就笔者所观摩的诸多课例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表现为注重对作品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味。

文化底蕴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有文化艺术性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的干巴巴的技术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课堂为实验田,从朗诵、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深入把握文学鉴赏中思维活动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希望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素养有所帮助。

一、诵读——涵永功夫兴味长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

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

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

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

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什么题目最好

. 试论影响中国学外语言语生成的心理因素及解决策略设想 初中英语教学现存弊端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自主学习与英语语法疏通 英语口语表征及其教学策略探究 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讨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试论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谈英语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培养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略论英汉跨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关于高中阶段开展“保持型双语教学”的思考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学英语的强调手法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面向全体 发扬民主 教学相长 合作创新——“异步与合作教学”模拟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观念与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英语的词汇教学 学习动机与英语课堂教学探讨 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实现英语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浅谈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基础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校园英语角活动的开展及其研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汉语中的主题突出和高中生英语的句法变异 近五年来高考英语作文评析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学成功的“加速器”——英语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课下合作学习实验研究 文化背景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班英语教学初探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课改中初中英语教师素质的再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感悟新课程 构筑新课堂——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种训练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切实搞好课堂内外结合 确保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母语负迁移与英语语法教学 浅谈培养中专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数学策略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中两个心理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考英语有效复习的探讨 谈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关注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将音乐作为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 有效英语口语教学及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妙用简笔画教学与素质教育同行 高中英语新教材精读课教学初探 论文化与英语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模拟剧场中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开展英语音素组合训练 提高学生音觉意识 “反思创读、多重循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英语教师的提问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理念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从英语阅读测试谈语篇理论 情景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民族地区汉、回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实现教学互动的关键在于“善教”与“乐学” 浅论英语书面表达教学 英语形容词状语和形容词补语浅析 谈谈在比较与鉴别中习得英语 职业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思考 “卷式作文评讲法”有生机 初中英语课的导入方法与实践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口语能力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遇难设疑 分而析之——析英语课文讲习中的教师提问方法 浅谈《展望未来》中任务的设计 浅谈如何调动和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浅议 为学生搭建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英语教学的“两营造”“一培养” 英语教学技巧初探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五法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转化外语学困生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让学生 任务型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 谈英语教学的优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 外语作文课教学新模式探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尝试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谈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语言文化教学——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改革的原则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浅见 英语评价问题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基础教育英语评价试验项目阶段总结 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新型教与学关系的构建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英语听力教学琐谈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易出现错误的分析 论中学英语听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英语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62课 英语口语教学初探 营造创新的英语课堂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探索 英语启蒙教学三步曲 抓好初一英语教学的五个环节 结合文化知识进行英语教学的探索 试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走近视听说教学 略谈英语教...

如何提高初中古诗教学的审美能力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流传了千百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

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

中国的孩子都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都应该是富有书香的孩子,都应该在浮躁的今天找到让精神和性情都安静下来力量。

所以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更是成为笃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学习古典诗歌,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古诗文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

一首首唐诗宋词,一篇篇楚辞汉赋,文思奇妙,词彩华丽,情趣高雅,赏心悦目。

对高中生而言,从诗歌鉴赏中吸收前人思想精华,感受诗歌的精神魅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

中华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远不如言情武打小说、流行歌词那么风行。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课本将古诗文的比例增加,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古代经典的传承。

但在现实中,古诗文教学僵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局限于条分缕析和一字一句的翻译,导致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兴趣减退,只是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不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相契合,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只停留于翻译背诵的层面上,而缺少对古诗文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再加上学生学业压力非常大,作业任务非常繁重,这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的欣赏诗歌,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就显得薄弱甚至很贫瘠。

还有,当前的考查模式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经常让她们在面对考题时茫然失措、抓耳挠腮,他们很难从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文并将它发扬光大,就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文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便是当务之急了,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中国古文化语言的无穷魅力,喜欢上它并传承下去。

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呢?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主阵地。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课堂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存在以下具体的问题:1.学生基础薄弱,文学积淀匮乏。

字词理解有困难,不能很好地读懂意思;表达能力欠缺,将自己的理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联想思维差欠缺,进入意境较难;对基本手法掌握不好,分析不出其效果;尤其以后两种最为明显。

2.课堂视野狭窄,教师很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培养。

就笔者所观摩的诸多课例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表现为注重对作品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味。

文化底蕴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有文化艺术性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的干巴巴的技术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课堂为实验田,从朗诵、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深入把握文学鉴赏中思维活动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希望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素养有所帮助。

一、诵读——涵永功夫兴味长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

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

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

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

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

...

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

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1.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

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

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

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

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较高的分数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

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

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

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

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

2.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

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

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

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

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

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3.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找出意象,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是感受诗歌意境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找出意象。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

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歌。

其次是组合画面,想景悟情。

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

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

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火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

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

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从诗歌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竞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

4.依托载体,优化教学 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

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

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有效地弥补常...

怎样写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后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读、悟、写”三步教学法初探、积累古诗词既是初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积淀传承古文化的需求。

传统的古诗词教法停留在字词句的枝叶解读而淡化了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割裂了读和写的内在联系。

如何将诵读诗歌、感悟古诗词意境和写作有机结合丰富古诗词教学内涵成了语文教学值得探究的现实问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青睐的对象。

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其对象年龄、知识面、学法等的特殊性决定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独特。

为了传承好丰富的古诗词,探究高效而又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如何进行中学古诗文的教学设计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