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甘肃省临洮在哪?



临洮历史悠久,是文化大县。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开始,劳动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遗存中最灿烂的代表,是仰

临洮历史悠久,是文化大县。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开始,劳动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遗存中最灿烂的代表,是仰韶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高峰。1988年马家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遗址的保护方案已通过评估,可望在2004年开工建设。另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28处比较完整的文化类型。

长城首起临洮县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边,穿越县境九十余华里,蜿蜒曲折,雄伟壮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东二十铺汉墓群,位于东峪沟南岸,为汉代墓葬遗址。

东山上有姜维墩,超然书院。城内南大街有哥舒翰纪功碑。

二、临洮文化的特质

临洮,为河陇汉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节往还,僧侣络绎,商队逶迤的富庶繁华之地。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中西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碰撞,提升了临洮文化的品位,并以发展创新的大气魄给黄河文化注入活力。临洮文化的实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豪迈大度,自强不息。

明朝杨椒山的对联,清朝吴镇的诗,唐琏的书画,李景豫的书法,李道真的戏曲创作都著名于陇上。

三、文化机构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专设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并,1983年,成立文化广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现有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设办公室,群众文化股、市场管理股,文化稽查队,工作人员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馆,1957年,增设县博物馆,图书馆1958年文化馆、博物馆合并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馆相继恢复分设。文化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7人。图书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10人。图书馆藏书已接近12万册,博物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6人,2004年7月博物馆投资90万元,从岳麓山迁至隍庙中院。

2000年成立县文联,挂靠文化局。设专职秘书长1人。现有文联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届主席张祖印,现任主席燕嘉琪。秘书长乔举平。

2001年成立县文化中心。编制15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002年成立县画院,编制2人。设院长、副院长各1人。聘请画师15人。

2004年,乡镇撤并后,有18个文化站,专职文化专干30人。聘请农民文化专干2人。

四、群众文化生活

临洮群众文化生活,历来以节日最为活跃。“春节”、“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况,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主要有社火、舞龙、狮子、旱船、高跷、推车、花蓝、秧歌、高月灯、腰鼓、太平鼓、唱戏等活动。

1956年,举行了全县第一次戏曲观摩大会。每年五一节,在物资交流大会期间,举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2003年举办了全县社火调演。2004年“五一”节期间,举办了第一届“洮阳之春”文化艺术节。上营乡每年举办文化节,衙下镇油磨滩的花儿会已连办5届。初步形成花儿演唱基地。

群众文艺演唱活动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创办临洮图书馆,并在馆内设演厅,举办秦腔演唱。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文艺演唱十分活跃。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临洮县被省上命名为甘肃第一个“文化县”,群众性的作诗,画画,唱歌掀起一个高潮。王瑞昌创作的眉户剧《把猪买给国家参加省文艺会演,获一等奖。1957—1981年,编印《临洮文艺》八期。2001—2003年,编辑出版《洮河》杂志1—3期,发表作品600多篇。产生很大影响。200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三十多篇。吴连芳的长篇小说《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陇中风情》、赵举民的小说集《寻找一条河的源头》,王开元的诗集《声音》、厉凯腾的诗集《灯下集》都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另外王子建、乔举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鸿武、赵怀侠,赵锐的小说都具有较高成就。农民作者曹永福在剧本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诗词协会办的《临洮诗词》已出了21期。业务艺术团体有:老年书画协会、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临洮诗词学会、银河艺术团、春晖艺术团。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广场文化方兴未艾。

五、书画

临洮素以油漆家具著称于陇上。民间女艺人精于花样刺绣,剪纸窗花,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峡口王寿英的剪纸作品,有7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寺庙建筑雕梁画栋,极为盛行。早在1926年,张教三就举办书画展。绘画方面的代表有张教三、陈绍伯、周剑名;书法有蒋绍伯、张崇昭。另有张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杨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书画活动十分活跃,作品不断升位,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2000年,临洮书画作品到苏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并在兰州举办高规格的展览。目前,活跃于省内外的书画家有:何裕(书法)、康庄(书法)张壁原(国画竹、梅)、肖克俭(工笔花鸟)、高举明(书画)孙维天(绘画)、潘瑞(山水画)、杨继周(书法)、庆忠(油画)、樊寿(书法)张应欣(花鸟画)、潘养之(书法)苟惠迪(书法)、樊寿(工笔花鸟画)、张亚平(工笔画)。还有一些极有实力的书画作者:张祖印、赵春瑞、高念曾、杨志、肖长林、赵为民、张宏林、苏建军等。

六、戏曲

清同治年间,李道真的戏曲创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众教育馆,设民众俱乐部一处,供爱好者清唱。光绪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剧团,在春节及山会、庙会演出。每逢节日,群众有搭台唱戏的习惯,剧种有秦腔、眉户、小曲等,尤以秦腔为广。1961原属民乐剧团与定西秦剧团合并,改临洮秦剧团。目前,临洮秦剧团有36人,团长马维真、副团长张永忠。

农村,以戏曲爱好者为主,组成许多业余剧团。有玉井王寿班业余剧团,改河张永顺业余剧团,站滩皮影戏等。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广大群众赞誉的民间艺人有:张永顺、石吉泰、陈志三、陈琪、王瑞昌等。

目前,临洮秦剧团艺术较高的演员有:王昭安、刘世有、王佐育、窦小强、孙庆霞、王德敏。

七、音乐和花儿

民间音乐,以民歌、花儿、劳动号子和民间乐曲为主。民间有小曲、小调、劳动号子、社火、秧歌、酒曲。根据不同乐器,三弦琴、板胡、唢呐、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调。在全县范围内,流行一些秧歌小调,如划旱船、踩高跷、上满场、进庄歌等。其内容是歌颂吉祥,五谷丰登。1981年编印了《临洮民 歌》。舞蹈,多数是集体舞蹈,随从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绸带等,以锣鼓击拍伴奏,动作粗犷优美,阵势庞大,气氛热烈。

花儿是临洮民间的奇葩,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全县有花儿会场24处。紫松山,鸦沟、油磨滩、郭家泉的花儿最为有名。所唱花儿,一般为莲花山令,兼有临夏花儿。莲花山花儿格律独特自由,诗意浓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儿歌手丁如兰,曾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国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会议。赵惠琴于1985年7月参加了省文联举办的“金城花儿演唱会”受到奖励。县文化馆在花儿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儿选集》等四个集子。马文惠在花儿收集、研究、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200年5月临洮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成立了花儿研究会,推动了花儿艺术的发展。花儿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现代音乐,演唱以流行歌曲为主,于平创作了《西部的太阳》歌词集,王守廷谱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张亚平、雷娟、雍亚丽、罗晓军等舞蹈方面有郑华等。

摄影方面有赵忠、李效民。洮砚、彩陶、奇石收藏经营代表有:王志安、王芬兰、李克勤、张春瑞。

塞下曲,背诵

《塞下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立了丰功伟绩。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

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齐读课题,质疑。

《塞下曲》:“塞”为边塞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塞地区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有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听录音范读。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把古诗读两遍,再与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古诗的停顿。

4、学习生字和多音字。

塞、棱:指名拼读音节,口头组词,指导书写。

塞、没、将:指名说,出示音节和词语,全班齐读。

5、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

作出评价

6、(出示古诗的节拍)指导读。

男、女生分别读古诗。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请同学们结合书中下面的注释和插图,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小组讨论。

3、逐句理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深夜,树林里一片昏暗。

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

李广将军以为有老虎袭来,立即拉弓射箭。

(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二天早晨,将军去寻找昨晚射出去的白羽箭,发现那箭竟然深深地射进了石头的棱角之中。

4、思考:《塞下曲》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塑造了一位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5、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6、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

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首古诗,喜欢的还可以抄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五、板书塞下曲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六、附资料: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诗意]没有月光的晚上,鸿雁受到惊吓纷纷飞往高高的天空,原来是单于趁着黑夜,带着他的部众逃走了。

英勇的将军打算率领行动敏捷的骑兵追击,但这时候纷然落下的大雪,使得弓箭和配刀上都堆满了雪花。

学习写毛笔字要准备什么工具?这些工具怎样使用?

学习写毛笔字要准备毛笔、盒装墨汁、砚台(或碟子)、羊毛毡、宣纸、字帖等工具。

拓展: 毛笔:笔的大小、笔锋长短、笔毫的软硬都要根据自己所写字体来选择。

墨:墨汁建议选择好一些的,有利于行笔。

纸:宣纸,生宣熟宣以及几成熟都是根据字体来选择,具体可以咨询售卖的店家。

同时建议刚开始使用毛边纸练习,节约成本。

砚:主要用于盛墨汁及蘸笔、舔笔。

笔洗:盛清水,用于清洗毛笔。

毡子:毛毡,垫在纸下面,防止弄脏书案,以及“跑墨”。

镇纸:压住纸张,可减少纸张的皱褶对写字的影响。

此外,根据需要,还有笔架、印章、印泥等。

...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20字左右。

汉武帝时,张骞担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扩展资料:1、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2、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

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

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3、《行者无疆》是一段根植真实历史上的“天马行空” ,聚焦张骞出使西域13年,跋涉7000余公里的心路历程。

一方面借鉴史实讲述张骞在西行路上的种种曲折经历;另一方面,通过梦境与想象两个时空焦点进入他丰富而神秘的精神世界

如张骞被民间传说为寻找黄河源头的第一人,传说他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一直到达天上的银河,这才有了后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著名诗句,这个线索也在剧中两度被呈现,亦梦亦幻。

参考资料: 中国艺术报--“小”舞台上的“大”敦煌...

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人类历究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

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

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

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

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

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

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刻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

洪武初年,为了防止元朝蒙古贵族南下骚扰,明王朝就开始修筑长城。

明中叶后,东北建州女真兴起,对明朝形成新的威胁,长城的修筑更显重要。

在明代统治的270余年间,长城修建贯穿始终,从未停止。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城高大雄伟,形成中国北部东西向的坚强防线。

长城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建筑。

据专家研究,秦长城长5000余公里,明长城超过7300多公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会计计算,总数应在5万公里,即10万华里以上。

万里长城,何止1万里!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同时,长城沿线还建造了大量敌台与烽火台,有效地提高了长城的防御作战能力和军事通讯能力。

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平安定的保障。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利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长城不仅是民族间战争与冲突的战场,也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阵地,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汉代,在战争间隙实行和亲,互市政策,为中原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融合和交流,还使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学会了使用铁农具和农耕,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遍野"的局面。

明代,蒙汉间实现"封贡互市",不仅官方在许多关口开放了马市、茶市等市场,而且民间也有民市、月市和小市,私人贸易非常活跃。

蒙汉间思想又化和生活习俗互相熏染融合,甚至蒙古族部落首领三娘子也喜爱穿大红彩缎狮子汉服。

清代,开放古北口、独石口、山海关作为重要的关卡和税卡,使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有序。

今天,在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长城早已生去了它本来的军事意义,成为人们凭古吊今和欣赏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座座雄关险隘,建筑雄奇壮美,古韵犹存,地势危峻险要,风光秀丽,在祖国的大地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慕田峪关口修有一座三楼相连的正关楼,中心楼台没有楼门,须通过两侧配楼方可进入,形制非常奇特。

关城内"青山当户牗,溪水绕门庭",民居依山高低错落,石板小路幽静古朴,一派恬然的田园风光。

站在山顶放眼眺望,苍松翠柏遍布关城内外,苹果、梨、桃、红果、核桃、栗子挂满枝头,与逶迤的长城相映成趣。

黄崖关坐落于天津蓟县与河北兴隆县交界处,关城东侧陡壁峭立,岩石呈黄褐色,每当夕阳西下,层层山崖金光灿烂,因而得名黄崖关。

关城设有"九门九洞"城内巷道设计弃直取弯,多作"T"形,走进关城,宛如进入"八卦迷魂阵"。

关北泃河上原建有敌楼和铁栅组成的水关,现已了无痕迹,但在河床上一座拔地而起的百米孤峰顶端,一座圆形敌楼仍巍然屹立,令人叹为观止。

八达岭位于居庸关"关沟"的沟口,四周青山险峻,仅有一线相通,是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

八达岭长城宽大坚固,保存完好。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开发为长城旅游景点。

居席关的过街塔基"云台"上,保存着精美的元代汉白玉雕刻四大天王威武雄壮,金翅鸟、大龙神、大蟒神活灵活现。

券门和浮雕间用 6 种少数民族文字雕刻着陀罗尼经咒文,是研究佛教和少数民族又字的珍贵资料。

山西代县雁门关,自春秋时即以句注塞而著名,此后一直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塞。

如今,关外古道雄风依旧,关门楼却被焚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中。

东门外颓圮的靖边寺内,纪念汉代引导李牧的古碑还在默默诉说着故人的辉煌业绩。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终点,背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面临黄沙滚滚的戈壁滩,素有"天下雄关"、"长城主宰"之称。

关城由内城、瓮城、东西罗城和城壕组成,城墙高达10.7米,城上危楼高耸,台堡林立,在孤寂的大漠荒沙中分外醒目壮观。

"一块砖的故事"、"击石燕鸣"、"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关城移址"等关城修建中的传说故事,在嘉峪关地区世代相传,妇孺皆知。

长城还是文化艺术的摇篮。

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讴歌长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夜闻陇水兮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甘肃省临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