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皖南事变时周恩来写的诗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等根据党中央指示,向国民党提出严正抗议,并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

1月22日,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反共突然事变的开端,揭露蒋日勾结,蓄谋灭共和打击人民军队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提出了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惩办皖南事变祸首、恢复叶挺自由、交还新四军全部人枪、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12条解决皖南事变的根本办法。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利用一切公开场合和机会,向社会各界和驻重庆的美、英、苏等国外交、军事人员与记者等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中国共产党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经过共产党的坚决斗争,终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可以描写周恩来总理的诗句

高歌直下大江东,力挽狂澜济世穷。

仰首默吟低首拜,岚山一石一英雄

一九八零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巴金为团长,谢冰心同志为副团长,她同代表团成员一起到日本岚山参谒周总理的诗碑,步周总理的“大江歌罢悼头东”原韵,当场挥毫写出以上诗句。

哲文刻于福州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泪洒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关于周恩来的名言诗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 周恩来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详见以下网址)http://www.superweb.cn/WebUser/money9/default2.asp?UserName=money9 ContectID=30397 NextID=10613

纪念周恩来总理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的两首由著名外交家、诗词大家厉声教所创作的纪念周恩来总理的经典诗词。

诗词情真意切,沉郁隽永,既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深切怀念之情,又对周总理的一生是一个上升到艺术高度的理性的概括。

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 厉声教 武侯星陨,江山依旧,千秋寂寞圣贤。

投笔岚山,运筹黄埔,一生戎马多艰。

道义一肩担,保国祚早定,天下长安

日月经天,大鸾翔宇御浩然。

舟楫不避狂澜,有中流一柱,可比金坚。

八阵图残,三分梦碎,诤谏无补空谈。

长泪满青衫,叹午门惊变,雨覆云翻。

遗爱犹存,躬耕人去空园田。

癸丑年九月怀周总理 厉声教 吐哺兴百废,倒履倾圣贤。

求才君若渴,功成有谁怜。

放眼千岁后,筚路万古前。

北国英姿雄,南冠才情先。

人生得知遇,报国甘沥胆。

难当焚琴祸,危楼无瓦全。

济危惟妙手,渡难须铁肩。

我欲长伴月,狂飙若等闲!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赞美周总理的诗歌

赞美周总理的诗歌: 1、《海棠花》 作者:李道立 阳春时节,西花厅的海棠花,又要开了。

我知道,他只为一个人而开。

我的忧伤在春天,大爱无边的海棠花, 是冬天越堆越高的冷,是西花厅越积越厚的霜,是你越刻越深的纹。

海棠花的忧伤在三月,精力旺盛的忧伤,渗出一颗颗苍茫。

一种谁都有过的悲伤,一花一世界,三月的忧伤,是全世界的忧伤。

无数朵忧伤的花朵,是西花厅的海棠花,淋漓尽致地倾泻。

2、《周总理,你在哪里》 作者: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 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广场回答:“呵,轻些呵,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3、《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 》 作者:石祥 夜呀,静悄悄,静悄悄。

当祖国度过了沸腾的白天,当人们在梦里露出甜蜜的微笑,当熟睡的婴儿脸上现出幸福的酒窝,当晶莹的露珠挂上嫩绿的幼苗。

啊!同志呵,你可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室呵!灯光又亮了通宵! 啊!春风知道,夏雨知道,秋霜知道,冬雪知道。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呀,几十年如一日,昼夜为我们操劳! 如果世界上真有不知疲倦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呀,一生睡得最少,最少! 看,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就是最好的写照!这是一盏普通的灯吗?不!他点燃的是他的一生的心血呵,是敬爱的周总理的红心在闪耀! 不要说敬爱的周总理已经安息,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呀,两眼炯炯发光,永远不会睡着! 不要说敬爱的周总理的骨灰已撒满江河大地,这样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呵,一生蓬蓬勃勃,永远不会停脚! 看,周总理从国际歌声中走来,又奔上南昌起义的大道——在南昌的一座平凡的小屋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和启明星一起破晓! 韶山的朝阳照亮东方,井冈的明月红了一角,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化作燎原的一支熊熊火苗! 遵义城的一座普通砖楼里,楼下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和楼上毛主席办公室的灯光辉映相照。

漫漫的长征路上,雪山、草地、饥寒、疲劳。

天上飞机滥炸,地上敌军围剿...艰苦的岁月,夜里哪有明亮的灯光啊。

周总理在马背上指挥,膝盖上办公,点燃的是松明、野蒿、古藤、灯草!延安杨家岭窑洞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和遍地的抗日烽火一起燃烧! 地图上纵横交织的红色箭头,是明灯射出的霞光万道。

西安,在重庆,在南京,在上海

国民党反动派窥视、盯梢,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是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尖刀! 在碧波荡漾的中南海,|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闪耀着一个又一个通宵。

在出国访问的飞机座舱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和星星一样闪亮; 在巡视祖国的列车上,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和车灯一起赛跑! 眼——熬红了! 脸——消瘦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呀,还在灯下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思考! 夜啊,静悄悄...静悄悄...当我们在月下漫步,当我们在星下思考,当我们在桌边静坐当我们在灯前对照。

同志哪,你想过没有,该怎样象周总理那样战斗不息,阔步跨上那继续长征的大道。

4、《歌唱敬爱的周总理》 演唱:韩芝萍 一唱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好总理。

无限忠于毛主席,敌人害怕你, 我们热爱你,我们热爱你。

二唱周总理,和咱们心连心,心连心。

你热爱人民,人民想念你,鱼水情谊深,永远不能分,永远不能分。

三唱周总理,对党最忠诚,最忠诚。

鞠躬尽瘁几十年,终身为革命,功比泰山高, 英名万古存,英名万古存。

怀念周总理,颂歌唱不尽,唱不尽 誓将遗愿化宏图,跟着共产党,永远向前进,永远向前进。

5、《水龙吟·颂周恩来 (节选)》 作者: 楚闲客 一生尽写春秋,名垂千古知良弼。

胸宽瀚海,节高耸岳,根深社稷。

俯首于民,坦襟事友,横眉对敌。

要神州奋起,壮心不已,为公仆谁能及。

还忆当年星坠,恰人间雪飞如席。

哀思遍野,心随风颤,泪同雨泣。

惊起轩辕,寒春血涌,金秋雷激。

愿英灵安息,凌烟阁上,看山川碧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

周总理诗词八首注释

1.《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注释:作于1914年学生时代,是迄今所见周总理最早的诗歌作品

他诗中以忧愤之情,有力控诉袁世凯祸国殃民的罪行,且预感到革命人民必将奋起抗争。

2.《春日偶成》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注释:与上一首同时发表,通过对祖国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描写,抒发爱国情怀,追求光明和进步、时刻期盼革命的春天。

3.《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蛰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注释:这是一首充满革命情怀的送别诗。

诗中回顾同窗友情,抒发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热烈期待他日为国立功、胜利后再与好友欢聚的无畏和乐观精神

4.《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注释:与上一首同期发表,诗中着重抒写与好友惜别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祝愿。

5.《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同侪争疾走,居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临岐意怅然。

注释:与上一首同期发表,诗中对同窗好友参加进步学运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赞扬,表现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

6.《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注释:作于1916年,这是一首反对张勋复辟而写的七绝佳作。

7.《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注释:此诗作于1917年,赴日留学前夕。

诗中表示学成以后,象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立功建业,可见伟人非同凡响的大气魄。

8.《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注释:此诗作于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之后 周总理文笔非凡,写下不少诗词作品,诗中可见总理之伟大情怀,堪称绝伦。

...

周总理在日本岚山所提诗词的内容

《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到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诗词

长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 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江城子 忆长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 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 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过草地 张爱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七律 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 乌兰夫 一九八六年十月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 碑极艰苦。

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长征 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

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1):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2):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

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觉得有好处,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样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

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3): 有一次,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外宾。

接见结束后,总理感到有些饿,就跟值班卫士张永池说:"有点饿了,咱们吃点便饭吧。

"那是一般客饭,很快就吃完了。

张永池一算帐,吃了两元八角。

可是,张永池这次糊涂了。

心里算了帐,楞是忘了给钱,追在总理屁股后边上了车。

还没坐稳,总理就问:"给了钱没有?"在得知张永池忘记给之后,总理非常生气,连忙让他回去付钱,并大声训道:"要会算经济帐,公私算分明,不然怎么行?" 公私分明,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这就是周总理。

所以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说起时,都说敢向全国人民保证:总理一生奉献,即便日常生活也从没占过公家一分便宜!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

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

”,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 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关于周恩来的小故事(5):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

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

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

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

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拓展资料 勤俭节约: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

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衣。

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

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

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

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

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

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参考资料 周恩来-百度百科

追悼周恩来的诗

念奴娇.怀念周恩来总理胸如沧海,宇心纳天地,安邦建国。

情系黎民知冷暖,血化世间凉热。

八一烽烟,为民宗旨,笑对长征雪。

中华崛起,功高天地英杰。

精绘四化宏图,呕心沥血,换得阳春色。

敬业清廉惊世界,追悼哀思难灭,万里江山,千秋伟业,共把丰碑立。

骨抛江海,完人无愧先哲。

千秋岁引. 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励志鸿图,忠诚大义,奉献中华为崛起。

忧国救亡存浩气,飘洋过海寻真谛。

战风雷,斗魔怪,用枪笔。

无论战争迎胜利,无论祸灾安社稷。

沥胆披肝黾国是。

胸怀万民感肺腑,狂澜力挽酬天地。

缅功德,恸环宇,斯遥寄。

颂?周恩来总理 七律 涂炭百年神眼开, 大鹏请命施恩来。

周天布雨清霄雾, 翔宇播风净尘埃。

兹是中州腾丽日, 了无僻壤荡阴霾。

惊传业毕归仙界, 泪打雪花飞祭台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淮安天地育灵秀, 南开立誓为国光。

传播革命洒火种, 救济工农抛热肠。

重庆谈判胆略显, 万隆会议声名扬。

鞠躬尽瘁世人颂, 不忘总理恩情长。

(注:国光,指国家的威望和荣誉) 纪念周总理一百一十周年诞辰 江淮大地出恩来,傲雪寒梅万世开。

探索西东谋妙策,转战南北展雄才。

高风亮节长传颂,伟绩丰功永记怀。

港澳荆莲花正茂,无限春光照澎台。

http://bz.xyjyjt.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62...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皖南事变时周恩来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