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字如其人算是一句古话吗?



字如其人,其实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

字如其人,其实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清·周星莲的《临池管见》对“字如其人”表述得非常具体。他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

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

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

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

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

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手有仙气。

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

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澹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

对“字如其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一)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

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以拟人的描述来评论书法“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书像人“站立”,行书像人“走”,草书则像人“跑”。他在《论书》中更进一步用人体构成五要素来比喻书法的构成和书法的五要素,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这不能不说是对“字如其人”理论的一种创见。

清人王澍又给苏轼补充了三项内容,他说:“作字如人然”。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

如果说,苏轼和王澍是从人体构成要素来比喻书法的话,清人刘熙载则着重从字的内涵来喻示人的内在素质。他说:“书,如也。”“如”什么呢?“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论述,而且更集中、更具体地从人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艺术水平来论述“字如其人”,这就把“书为心画”的说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清刘熙载还更形象、更具体地把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字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艺概》中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这真可以说把“字如其人”表述得淋漓尽致。

(二)字,是书者志向的外化

字,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写字者,写志也。”他并举出张旭教诲颜真卿的一句话:“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非有远大志向、高尚情怀,书法怎么可能做到精妙呢?

其实,好的书都有深刻的含义,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而且往往能一目了然。唐张怀在《书艺》中说的很清楚:“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只要认真观察,从好的书法作品和文章中,都可以很明白地看出作者的思想、志趣。宋黄庭坚盛赞林逋的字如何写出高洁的志向。他说“林处士书清气照人,其端劲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耶。”林逋的字清气照人,笔劲有骨,同他的处世为人是很相似的。

(三)字,是书者心境的表白

字既可以“外师造化”,又能“中得我心”。若仅能反映外物,而不能表达自我心意,表达外界物像在内心引发的启示和感受,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这就是清代周星莲在他的《临池管见》中说的,“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之矣”。

明项穆在《书法雅言》中也说到,“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象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书法作品的构思、布局、变化,是意念感情集中在笔尖上,还未形成实在的形象;而书法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笔毫随着作者的意念、感情而动,是已经见诸实在的构思。说明书法是无形的“心”和有形的“相”的辩证统一,颇有独到见解。

(四)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

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介绍张旭怎样借草书来抒发他的思想情绪,有这样一段话:“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他说,张旭有什么高兴的事、生气的事,或窘迫穷因、忧伤悲痛,或愉悦闲逸、怨恨、思慕,或酣醉无聊、心中不平,只要有动于心,必借草书加以抒发。说明张旭作草书,总是凝聚着多变的心绪、复杂的心态,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

唐孙过庭在《书谱》中列举了王羲之的六篇名作,来说明作者善于随着书写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书发不同的思想情趣,那就是:“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他说,王羲之写《乐毅论》多抱着抑郁的心情;写东方朔《画赞》时,意念中涉及到许多瑰丽、奇妙的想法;写《黄庭经》时,对道家崇尚的虚无境界感到愉悦;写《太师箴》时,又感到世情的变化多端,争斗曲折;写《兰亭序》时,则是思绪奔放,神情飘逸;写《告誓文》时,则是心情沉重,神志惨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涉及欢乐,方能发出笔声;谈到悲哀的事,就不由得要长叹了。足见王羲之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元人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对书者情绪同书法的关系讲的同样很精彩:“情有重轻,即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怎么变呢?具体说就是:“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人欢喜时,心气和谐,写出来的字就舒放;人发怒时,心气粗闷,写来的字就险绝;人悲哀时,心气忧郁,写出来的字就内敛;人高兴时,心气平和,写出来的字就秀丽。总之,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趣、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五)字,是书者人品的写真

王羲之说过:“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提笔写字,始于或体现人的本性。苏轼对这个问题也有论述,他说:“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意思是看一个人的字就可知道他的为人,甚至还可以看出是君子或小人。这话说的未必完全正确,但说书品和人品有密切的关系,还是有道理的。怎么从字看出作者的人品呢?

一是人品高,书品自然高雅。清杨守敬说:“品高则下笔妍雅。”品格高尚的人,书法肯定脱俗。

二是品德清纯,书法就潇洒。李白有一首诗叫《王右军》,其中有这样两句:“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赵孟又把它加以演绎,成了下面两句:“右军潇洒本清真,落笔奔腾势入神。”都是一个意思,首先称赞王羲之品德清纯,风韵潇洒;接着赞扬他的书作如他的人品,清秀超逸,气势奔放,精妙绝伦。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品和他的人品的高度统一。

三是忠臣烈士,字则端正、刚毅、厚重。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特别推崇颜真卿人品同他的字的一致,说:“予谓颜鲁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颜鲁公写出来的字,刚毅奇雄,结体严谨,法度完备,像是一个忠臣义士,满脸正气挺立在朝廷之上,大义凛然,威武不出。欧阳修在《集古录》中同样对颜真卿书品与人品的一致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颜真卿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一生忠义;他的字也方正刚劲,像他的人品一样,挺然奇伟。有的说得更明白,颜真卿的字,“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颜字,一看就知道他是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旧时的读书人,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乡试殿试,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将试卷作废。

漂亮的手写字不单自己瞧着顺眼,别人看了也悦目。美国有个女士违反了交通规则,收到一张罚款通知。该女士寄了一封手写的信,向当地交通警察的负责人说明缘由。那位警官一见如此漂亮的书写体,当即决定免去她的罚款。这就是字如其人的道理。

字如其人......

有人写字当作技能,会写即可;有人视则写字为艺术,力求完美,甚至能从字里行间瞅出书写人的性格和品行。写字如同造房子,要讲究布局、搭配、容让。可现如今,就算是真的高楼大厦,造起来也是越快越好。除了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又有几个人能够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地练字写字呢?

以我之愚见,值此信息社会竞争社会、若有闲暇,不妨多多练习。没工夫的,总可以写得认真一些。就好比一个人,不能因为相貌平平,就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美好的事物,永远都是值得向往、值得追求的。

字如其人的俗语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

“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清·周星莲的《临池管见》对“字如其人”表述得非常具体。

他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

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

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

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

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

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手有仙气。

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

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澹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

对“字如其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一)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以拟人的描述来评论书法“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楷书像人“站立”,行书像人“走”,草书则像人“跑”。

他在《论书》中更进一步用人体构成五要素来比喻书法的构成和书法的五要素,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这不能不说是对“字如其人”理论的一种创见。

清人王澍又给苏轼补充了三项内容,他说:“作字如人然”。

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

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

如果说,苏轼和王澍是从人体构成要素来比喻书法的话,清人刘熙载则着重从字的内涵来喻示人的内在素质。

他说:“书,如也。

”“如”什么呢?“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论述,而且更集中、更具体地从人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艺术水平来论述“字如其人”,这就把“书为心画”的说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清刘熙载还更形象、更具体地把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字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艺概》中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

”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

这真可以说把“字如其人”表述得淋漓尽致。

(二)字,是书者志向的外化字,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

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写字者,写志也。

”他并举出张旭教诲颜真卿的一句话:“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非有远大志向、高尚情怀,书法怎么可能做到精妙呢?其实,好的书法都有深刻的含义,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而且往往能一目了然。

唐张怀在《书艺》中说的很清楚:“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

”只要认真观察,从好的书法作品和文章中,都可以很明白地看出作者的思想、志趣。

宋黄庭坚盛赞林逋的字如何写出高洁的志向。

他说“林处士书清气照人,其端劲有骨,亦似斯人涉世也耶。

”林逋的字清气照人,笔劲有骨,同他的处世为人是很相似的。

(三)字,是书者心境的表白字既可以“外师造化”,又能“中得我心”。

若仅能反映外物,而不能表达自我心意,表达外界物像在内心引发的启示和感受,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这就是清代周星莲在他的《临池管见》中说的,“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之矣”。

明项穆在《书法雅言》中也说到,“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象也。

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书法作品的构思、布局、变化,是意念感情集中在笔尖上,还未形成实在的形象;而书法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笔毫随着作者的意念、感情而动,是已经见诸实在的构思。

说明书法是无形的“心”和有形的“相”的辩证统一,颇有独到见解。

(四)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介绍张旭怎样借草书来抒发他的思想情绪,有这样一段话:“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他说,张旭有什么高兴的事、生气的事,或窘迫穷因、忧伤悲痛,或愉悦闲逸、怨恨、思慕,或酣醉无聊、心中不平,只要有动于心,必借草书加以抒发。

说明张旭作草书,总是凝聚着多变的心绪、复杂的心态,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

唐孙过庭在《书谱》中列举了王羲之的六篇名作,来说明作者善于随着书写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书发不同的思想情趣,那就是:“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

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

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他说,王羲之写《乐毅论》多抱着抑郁的心情;写东方朔《画赞》时,意念中涉及到许多瑰丽、奇妙的想法;写《黄庭经》时,对道家崇尚的虚无境界感到愉悦;写《太师箴》时,又感到世情的变化多端,争斗曲...

字如其人写一篇驳论文

文章最好还是自己写,在这里给楼主提供点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1、人与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2、不要陷在找例子上。

3、按照字如其人的观点推断下去,就是大人物或长相俊美的人都写一手漂亮字。

加以抨击。

4、得出谬论,让人发笑。

发笑的同时措辞要犀利,犹如利剑给对手致命一击。

总的来说,和辩论赛差不多。

只不过不是当面辩论,而是纸上谈兵罢了。

形容人才华横溢的古诗词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还有《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

三国演义里表示可恨的人的诗词

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白日相思可奈何, 严城清夜断经过。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英语作文 字如其人

The friend of mine calls ***, she is 17, with my identical class and grade, and is my sharing a table, I and her third grade has known, her person very lively open and bright, the disposition male student, is very likely good with many people, moreover is glad very much helps the human, she is our class's work committee member, therefore works is very positive, teacher also very likes her, she is I best friend, I hoped that is good friend for a lifetime with her.我的朋友叫***,她今年十七,和我同一个班级,并且是我的同桌,我和她三年级就认识了,她人十分的活泼开朗,性格像男生,和许多人都很好,而且很乐于助人,她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所以做事很积极,老师也很喜欢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希望和她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诗名里带吭字的诗词有哪些

宋洪适吭赤羽毛苍,华亭雪羞比。

【杂咏下 苍鹤】上马亟持十日粮,长矛短戟舂其吭。

——宋·苏过 【闻郭太尉发师大捷奚人擒契丹酋领四军者来献作长句古调一首】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

——宋·释宝昙 【和史魏公燔黄】鴐鹅群飞摩青苍①,竦身击之绝其吭。

——明·陈琏 【金人出猎图为宪使黄存诚赋】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明·陶望龄 【游五泄六首(各有序) 其六 玉京洞】又疑古志士,万言溢其吭。

——清·孙尔准 【滩声】悬悬内瞰觊盘据,兵法扼隘此其吭。

——清·张王熙 【岑港访木城遗址】吞舟时或漏,终然断其吭。

——明·霍与瑕 【估客乐 其二】滇黔楚蜀粤,于此扼其吭。

——清·田榕 【云安坡】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宋·张栻 【过乖崖堂】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宋·梅尧臣 【新霜感】新晴乾蝶翅,微暖滑莺吭。

——宋·陆游 【春晴】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宋末元初·方回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生意乍回芳草路,风光渐入早莺吭。

——清·张娄 【春来风雨浃旬雪后始霁】晴光生蝶粉,暖律变莺吭。

——宋·陆游 【山家暮春二首 其二】雏莺乳燕学飞舞,叶底哑咤调圆吭。

——宋·释道潜 【酬周元翁推官见赠】茂树无风晓自凉,数声黄鸟啭圆吭。

——宋·韩淲 【晓凉闻莺】碧海青天怜昨梦,朱琴瑶月斗圆吭。

——明·孙一元 【赠鹤(并引)】梦回明月夜,林杪响圆吭。

——宋·许尚 【华亭百咏 其三十八 鹤坡】香消酒力微,缘阴听圆吭。

——宋·俞烈 【题东山】曲高和寡继者谁,缡褷舞鹤失圆吭。

——清·毓朗 【和耆寿民旧作城头望雪】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宋·蔡襄 【四贤一不肖诗 欧阳永叔】真州润州列两厢,金焦嶪巀当喉吭。

——明·沈周 【为郭总戎题长江万里图】天威神臂指,戎气窒喉吭。

——宋·吕陶 【上韩端明】江淮十万师,待饲正颉吭。

——宋·颜发 【待潮顾浦宿耕者张钦舍】豕行过之不虎防,虎往搏之扼豕吭。

——宋·薛季宣 【跋蜡虎图】徒羹黔首肉,讵斧赤眉吭。

——元·陈高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历块无完国,蜚锋举断吭。

——元·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芦埼一鹤起,寥寥引清吭。

——清·许赓皞 【西溪渔庄】悬求友声出岩谷,春风簧啭调清吭。

——清末民国初·瞿鸿禨 【乙卯二月予还湘省墓散原亦返峥庐适同轮舟乃彼此不相遇怅然久之抵沪晤散原言发南昌时方意归途邂逅有诗见忆爰和此篇】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宋·梅尧臣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饥乌啄败芦,征雁弄清吭。

——清·龚禔身 【冬日登南高峰】据地吐盗食,咯咯爰旌吭。

——清·傅山 【偶录五言古一章谆复嗑窴不似词人之作】鸡岭对峙殊险易,纡筹坐令输批吭。

——清·傅增淯 【庚子春初自兴义按试回雨雪载途连日大雾道经关索岭适值开霁俯仰流连偶然有作】嚼来冰响齿,咽下露生吭。

——宋·舒岳祥 【有田妇献水麦甚美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怅作诗】万艘北来食京师,汴水遂作东南吭。

——宋·黄庶 【汴河】万里不碍日①,众鸟欣哢吭。

——宋·梅尧臣 【新晴】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南北朝·王筠 【北寺寅上人房望远岫玩前池诗】况如刘子足自强,读书满腹钳尔吭。

——宋·晁补之 【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谁其与者沦纲常,受计于虏扼我吭。

——宋·方岳 【题祁门岳王庙】留行无语兮,谁扼乎群鸟之吭。

——宋·王迈 【春月白鹤吟寄魏鹤山】共诧粲可能文章,其中一客起鸣吭。

——宋·史浩 【次韵昙师以某焚三代赠黄所示长句】静里谩看猿弄臂,闲中时听鹤鸣吭。

——宋·徐经孙 【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 其四】忽疑写睇临望羊,高跻欲斧李杜吭。

——宋·刘弇 【赠贾仲武】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

——宋·吕陶 【送吴龙图归阙】大河分背面,上党扼咽吭。

——宋·孙冲 【过古夹寨城】涏涏定巢尾,咬咬求友吭。

——宋·吴则礼 【简王长元次元时复欲入都】啁啾见孤凤,百忧瘏一吭。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题刘幼云先生潜庐读书图】寒更催欲尽,曙色转鸡吭。

——宋·张耒 【十一月七日五首 其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字如其人算是一句古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