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写客家民居的作文 快快!!!!!!



网友采纳 梅州除了占极少数的畲族等少数民族和潮汕人外,绝大部分是。在六县一市一区中,除丰顺县外,其它都是口数占90%以上的“纯客住县”。在梅州,你可看到原汁原味的生活习俗。然而“客从何来”?这向来是

网友采纳 梅州除了占极少数的畲族等少数民族和潮汕人外,绝大部分是

。在六县一市一区中,除丰顺县外,其它都是

口数占90%以上的“纯客住县”。在梅州,你可看到

原汁原味的生活习俗。然而“客从何来”?这向来是外地游客感兴趣的话题。一说客家人是中原士族“衣冠南迁”的后裔,一说是畲族与南迁汉族相结合的后裔。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客家人”?不少专家指出,“客家”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判别“客家人”应更多地从文化入手,这种文化包括客家语言、客家意识、客家习俗等。 辛亥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

海外有人将客家人喻为“东方犹太人”,实际上客家人与犹太人相比毫不逊色,同样出了不少影响世界和中国近现代进程的大人物日本作家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客家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甲午中日战争、保台抗倭战争、

运动、辛亥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等都涌现出不少赫赫有名的如丁日昌、丘逢甲、何子渊、叶剑英、范汉杰等梅州客家籍将领;旅外成功的客家人更是

,如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领带大王曾宪梓、皮革大王田家炳、已故的永芳集团原董事长姚美良等。勤劳俭仆、崇文重教、爱国爱乡、重义轻利、勇于开拓的传统特性,在众多的客家名人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外地人来梅州,感触最深的要数勤劳智慧的客家妇女。客家妇女堪称中国劳动妇女的典范,“耕、种、樵、臼、炊、纺织、缝纫之事,皆能一身兼之;事翁姑、教儿女、理家政、井井有条,其聪明才力直胜于男子!”传统上的梅州客家妇女,胸怀宽广,在她们的无私奉献下,客家男子纷纷外出经商、读书、求官、革命,而操持家庭和教育子女的重担便落在她们肩上。“名人出客家”现象,实际上正是在千千万万客家妇女作坚强后盾的基础上诞生的。

编辑本段综述梅州文化

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

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 文物由来第一流 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实施 文化梅州 发展战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快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观园和名闻遐迩的 世界客都 ,建设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壮大山区经济的朝阳产业。 特色优势 历史文物古迹

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

,堪称世界建筑一绝。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

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这些民居屹立于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神秘而绚丽的画卷,形成了客家独特的人文景观。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 人文秀区 ,是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聚集地。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具有浓厚教育、文化色彩的名人故居。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黄遵宪故居,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清代著名革新派诗人、书法家、曾被嘉庆皇帝誉为 广东第一才子 的宋湘故居,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洋务活动家、中国近代四大

之一的丁日昌故居,近代著名教育家、诗人、爱国志士丘逢甲故居;清末著名

、维新思想家何如璋故居,当代客家最优秀人物叶剑英元帅故居等,名闻遐迩。据全市古民居普查的不完全统计,我市现遗存的各类较完整的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旧居)约500余处。 1994年,梅州被国务院命名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在梅州市范围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古文化遗址398处,古窑址87处,古墓葬179 处,古建筑260处,近现代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140处。县级博物馆、纪念馆8座,市级博物馆2座、纪念馆1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座。 文物保护 修旧如旧重现历史风貌

的文化遗产是客家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如何让这些饱经沧桑的 见证人 经久不衰,继续发挥历史研究、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等价值,成为市委、市政府打响 客 字招牌的重要内容。为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方筹集1400万元,用于全市的文物保护和维修。先后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花萼楼、荣禄第、恩元第、石寨土楼、谢晋元故居、张弼士故居、兴宁学宫以及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修旧如旧,恢复其历史风貌。 位于大埔县城湖寮镇龙岗村的泰安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764年,是国内极为少见的方石楼,规模宏大,设计精巧,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三层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楼中有屋,功能齐全,在世界民居之林中

。 2004年至2005年,该建筑进行二次维修,大埔县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共拨款180多万元,对楼内天顶瓦面、飘檐等按原貌进行修复。为丰富泰安楼的文化内涵,该县博物馆在楼内陈列展出大埔历史名人,大埔县108名将军,客家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服饰,广东汉乐等实物及图片,与这座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文化

相映生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 坐落于梅州城区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是清代嘉应州(今梅州市)知州王者辅于 1746年创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学府,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经过几百年风雨的洗礼,书院一度成为 危楼 。2003年11月,东山中学开始对其进行原貌修复,向海内外人士征集东山书院相关历史文物资料,请来具有修建古建筑资格工程队,按老照片、老教师的回忆,严格采用原有建筑的行制、风格、材料和工艺重修。如地面全部采用

地板制作工艺,木工全部采取穿榫缝合,花窗、屏风等按原有风格进行配置等,重新勾勒东山书院的历史风貌。历经一年多、耗资350多万元修复完工的东山书院还开设了王者辅展室和黄遵宪、叶剑英等办学的事迹展室,成为校友、海内外人士和各级领导争相参观的胜地,每年都有万人前往感受书院的古朴和四溢的

。 除了精细的维修工作,我市还组织了具有专业资质的队伍,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叶剑英故居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土楼进行制订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同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第四批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测量绘图,依时完成了 文物四有 工作。对平远县、五华县红军墙标开展了揭取保护工作。为更全面、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客家民居,市文广局联合市建设局开展了全市客家民居普查工作。市政府审核公布了《梅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使我市文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改点什么就可以了。。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个人的简介和三个人的关系矛盾及最后结局...

一、简介: 1、曾国藩: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李鸿章: 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

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

二、三人关系及结局 1、曾国藩和左宗棠 湖南老乡。

曾国藩大一岁,28岁考中进士。

左宗棠会试,三考三败后回乡教书去了。

到了中年之后,左宗棠只好巴结曾国藩。

咸丰四年,曾国藩打算向朝廷保举左宗棠破格当个知府。

可是左宗棠嫌官儿太小,不愿干。

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在形势逼迫之下,曾国藩终于让左宗棠到自己帐下效力。

曾国藩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启用左宗棠就放手让他独当一面,左宗棠遂得以迅速崛起。

后来因为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的下落两人起了嫌隙。

(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洪幼主已死,左宗棠却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

) 曾国藩走在左宗棠前面,祭礼上左宗棠敬献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2、曾国藩和李鸿章 曾国藩只比李鸿章年长十来岁,但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自然是师长。

后来李鸿章进京赶考时,又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

太平天国爆发后,李鸿章回安徽老家办团练,几年之后做失败了,便打算去拜到曾国潘门下做个幕僚。

曾国藩为了杀杀李鸿章的傲气,拖了一个多月才点头。

曾国藩对李鸿章很严厉,连懒觉都不许他睡。

李鸿章为人聪明,对一些事的见解在老师之上,也因为这伤了感情,后来因为弹劾李远度还分道扬镳了。

但是后来曾国藩还是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

李鸿章也发现自己离不开曾国藩,又写信回去试探。

曾国藩爽快地让李鸿章再回来。

3、左宗棠和李鸿章 两人都是从曾国藩的幕府中出道的,后来都成为封疆大吏,都是洋务派,都为慈禧太后所倚重。

左宗棠瞧不起李鸿章,认为他不会打仗,认为他对洋人太软弱。

李鸿章也不喜欢左宗棠,觉得这个家伙太多事。

扩展资料: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书法: 1、曾国藩 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无数次提到自己写字的用功,并把写字作为日课。

比如,“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即使在同太平军作战期间,也能“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

曾国藩有一套理论,他将乾坤之道寓于书法,认为作字应刚柔并济。

有理论作指导,有勤奋作支撑。

书法里有乾坤,却不止乾坤。

因此曾国藩写得辛苦,写得漂亮。

2、李鸿章 李鸿章的字总能给人一种循规蹈矩、棱角内敛、运筹大度之感。

李鸿章以进士出仕,清廷取仕不仅看诗词文章,还看书法成绩,书法功底欠火候者难以进入殿试。

李鸿章的书法功底便源自于早年争取功名时所下的苦功,后来又发展为自己的爱好,每日临池不辍。

晚年,李鸿章便把书法作为养生之道。

3、左宗棠 左宗棠虽为武将,但也通文,与曾国藩一样,擅书法,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楹联作品,其中他的一副楹联深得李嘉诚喜欢,并挂在了他的办公室。

近人评价他的书法称:“文襄公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然森立、劲中见厚。

”足见造旨之深! 仔细观看左宗棠书法,你会发现他的大字雄浑有力,有武将之英姿,读者随即会被宏大的正气所震撼。

但再看他的行件随笔,会发现文字细腻雅致,爽朗劲健,有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修养,这两种气息能在一人身上得到体现,实为难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国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左宗棠

关于故居的诗词

《过故居》作者: 王安石 宋泝伐开新屋,扶舆绕故园。

事遗心独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

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题故居》——翁承赞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

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

赞美九华山诗词

《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唐】张乔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唐】张乔 冥鸿久不群,征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

《寄九华山费拾遗》【唐】顾非熊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舟中望九华山》【唐】李中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隐去心难遂,吟余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

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揭阳著名景点介绍到底有哪些?

揭阳市有个地方叫做文昌阁,而且也是有着很多清末时期的风格,而且在现在来讲都是主要是来改造为学校

享有地方立法权,对此揭阳著名景点介绍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盘点揭阳最著名景点文昌阁在普宁市洪阳镇。

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

原是分司公馆,凡清代使节经临,皆驻扎于此。

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抬梁式穿斗结构,后进阁楼建在一高大平台上,分两层,通高8.2米,面积960平方米。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十九日,林则徐在赴广西任所途中,经普宁洪阳,下榻在大院后座东侧的厢房里,时林则徐旧病加剧,同月二十二日病逝,谥号“文忠”。

文昌阁自清末起改作书院、学校,现为洪阳镇第三小学使用。

新老德安里在普宁市洪阳镇。

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

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

由老寨、中寨和新德安里(新寨)组成,面积4万平方米。

老寨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与新寨为“四马拖车式”。

老寨、中寨紧密相连,房屋数百间。

寨前置广场,外挖护城河。

仅中寨主座平面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大祠堂,占地达1484平方米。

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型建筑组群。

揭阳景点有哪些著名的河婆塔在揭西县城横江河畔。

塔原置河东。

1970年,为根治水患,将河道裁直,现塔置于河西。

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

塔平面八角,七层仿楼阁式砖塔,高28米。

塔的二、三、四、五层均开有小门。

塔身门窗隔层交错而置,第七层有回廊可眺望河婆风光。

塔刹在清末被雷击毁,现顶上长出榕树一株,颇似绿伞。

三山国王庙在揭西县城玉峰山。

相传粤东有巾、明、独三山,曾有三位山主保境安民,被尊为三山国王,庙祀三山国王,故名。

唐韩愈《祭界石神文》称为“封部之内,山川之神”;宋代因护国庇民有功各加封为王。

俗称霖田祖庙、大庙。

为潮、梅、惠及东南亚、台湾各地所祀三山国王庙的祖庭。

庙辟建于隋,后数易其地,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才确定在今址兴建,清代重修。

平面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近700平方米。

盘点揭阳著名的景点揭阳学宫在揭阳市区。

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04年),经多次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改建。

1925年3月和10日,周恩来在第一、二次东征时,曾在明伦堂办公和居住。

1927年9月26日,“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在明伦堂办公,他们帮助该县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则设在大成殿。

城隍庙在揭阳市区城隍路。

始建于宋,历经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

平面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近1781平方米。

大门为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2间,木梁架穿斗式。

大殿为硬山顶,绿琉璃剪边,面阔3间,进深4间。

后殿面阔、进深各3间,抬梁式木构,奉祀城隍夫人和五显公。

进贤门在揭阳市区新兴路口。

因前通抵县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

是榕城镇的标志。

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1937年建环城马路,城墙毁,独存此门。

门楼用石构筑,石灰勾缝,高20米,宽19米。

中设一门,作拱形,面宽1.85米,进深8米。

城楼为八角重檐琉璃攒尖顶。

丁日昌故居在揭阳市区北。

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分四直巷,中间为“三进厅”祠堂。

面积6100平方米。

主体建筑大厅歇山顶,面宽3间。

现为揭阳市党校所在地。

丁日昌(1823-1882),广东丰顺人。

曾任江苏、福建巡抚。

以洋务能员著称。

生平雅好藏书,库藏达10余万卷。

宋庆 龄的诗歌有哪些

宋庆龄故居 文 / 紫锦 怀着尊敬与沉重,我走进你走进你的工作与生活,体验你伟大圣洁的一生。

辛亥革命,锻造了你的成熟与秀美,三民主义,永恒了你的刚毅与忠诚。

你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士,维也纳大会受到称颂;你是党的长女,终生《为新中国奋斗》。

你,一个伟人的助手,一个民族的英灵。

那小巧的手枪,记录着生死之爱,也记录着你的风雨兼程。

那旗袍,是中华女儿的标志,也是人间正义的觉醒。

那废旧毛线编织的护腿,体现了你的勤劳灵巧,也展现了你的简朴文静。

一幅幅照片,一组组镜头,页页是历史的画卷,篇篇是壮丽的人生

你弃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为和平不惧血雨腥风!你就是中国的燕妮,克鲁普斯卡娅,一颗晶亮耀眼的星。

是的,有的人还活着,却寂寞无声,有的人已经走了,却让人怀念崇敬。

也许,这就是区别,这就是不同的人生。

虽然巨星已陨落,雪莲已凋零,但人类最伟大的女性,你的品格,你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走向幸福与康宁

当年万里觅封侯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和友人散步诗词

潮汕城市,都是从原来的县城、墟市、港口发展起来的。

城内按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依大街小巷纵横列成直线,也有依地理环境或某些人为原因而弯曲的。

大街多为店铺,小巷多为民宅。

临街店铺多为单间或多间连体结构,面狭而进深,多为三合土的土木歇山顶瓦屋。

上有阁楼,后半为客厅或卧室,前半为店面。

店铺人家也有小巷内的住宅。

小巷里有许许多多的建造单元:富户人家建三厅二天井外加包屋的大院;中户建造二厅一天井的四合院(即四点金)或一厅一天井的三合院(即下山虎);小户单间或多间连体的“竹竿厝”。

城市宅地难觅,往往难以统一规格。

潮汕各城市旧民宅墙体多为三合土夯筑,均较矮,砖砌楼房极少。

揭阳、潮州、潮阳等早城和开埠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汕头市,两、三层以上的水泥结构楼房都是在本世纪20年代以后才有的。

汕头市少数四、五层以下的楼房是30年代才兴建的。

民宅也仍多是一、二层平房。

从80年代开始,城镇的多层建筑日增,高层建筑(十层以上)才逐渐出现。

揭阳至今保存着不少有名的古建筑物和古民居。

如孔庙、关帝庙、双峰寺、城隍庙、丁日昌府、方耀故居、三山国王庙等。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于沿海平原地带。

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转寨格局。

清府县志载,必极工巧。

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

这是200年间潮汕望族大村富人竞建祠堂大屋的记载,是有传承性的风俗现象。

聚落群不管是聚点散点,其中心是大宗祠,两旁是小宗祠,祠前是广场式的阳庭,庭前有照壁、围墙。

大宗祠、小宗祠堂的两侧和背后是包屋和“四点金”(四合院)、“下山虎”(三合院)一类住宅单元。

以宗祠为中心的村寨,三座祠堂并列的称“三壁连”,五座并列的称“五壁连”。

此类村寨,排列整齐、巷道笔直、前低后高,屋脊高昂,颇有些小皇城的气势。

村寨大都环东西北三面栽树种竹,前面是池塘、排水小溪。

小格局的住宅单元。

除包屋外,都是以“四点金”(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增减。

“四点金”,中轴线是:前厅——天井——后厅。

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天井两侧,前厅后厅之间是廊,既是走道,也是厨室。

“四点金”减去前厅及两侧两间前房,便是三合院“下山虎”。

一些诸如“四马拖车”、“五间过”大屋,都是四点金、下山虎这些基本单元组合而成的。

这是大家庭或家族亲联合建造的堡垒式民宅,穷人只能在包屋营建单间连体屋。

潮汕各地建筑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厅堂和屋面。

石雕、木雕、嵌瓷、泥塑、彩绘、油漆等装饰工艺品种,综合施用。

受城市楼房居室配套的影响及钢筋水泥的普遍应用,农村出现许多中西结合的住宅楼房,多是三合院的楼房化,二、三、四屋均有,有厨厕配套。

在农村古民居中最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是围楼(俗称寨楼),主要分布在揭西的北部山区。

其特点多数为圆形,寨体大,构筑时可就地取材。

寨楼的布局适合群居,便于防护,圆形平面,结构性能好,通风透光,夏凉冬暖,具有防盗防风的作用

我明天要课前3分钟演讲古诗,是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帮我写下稿...

你可以稍微做相应的改动。

作者介绍我排版在后面了,希望能帮到你!作品 谒金门·花过雨词 牌 谒金门文学体裁 宋词年代 宋代作 者 李好古谒金门·花过雨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②。

谁在玉关③劳苦?谁在玉楼④歌舞?若使胡尘⑤吹得去,东风侯万户⑥。

①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②觅:寻找。

③玉关:玉门关。

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④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⑤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⑥侯万户:万户侯。

[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

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

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大概是属于催春来。

“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

“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

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

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

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

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

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

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

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谒金门·花过雨为南宋词人李好古所作,本词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

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

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李好古,字仲敏,宋夫人,曾客居扬州

有《碎锦词》。

他写了一些在扬州、镇江一带怀古伤今的动作。

从中看出作者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

这首词描写战争中家园破败的景象,表现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斥责和对国事的忧虑。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花过雨”,亦作“花遇雨”。

一般说来,花儿经过风雨之后,往往“零落成泥碾作尘”,或“湿红无力飞”。

词人们这样写又往往是通过写花的飘零,表现人的青春难再,红颜易老。

李好古在这里则表现的是另一种竟境:遇雨之后的花,不仅没有零落,反而“又是一番红素”(亦有着“又是一番红紫”的)。

即又是一番花开柳新的景象,又到了春天。

“红素”指红的花和白的柳絮。

杜甫《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所以,这里写的雨,不是“雨打梨花深闭门的雨,也不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雨”,而是“好雨知时节”的“雨”。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亦有着“燕子归来衔锈幕,旧巢无觅处”)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燕儿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归来,本应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但现在却是“愁不语”,为什么呢?原因是“旧巢无觅处”。

这里以燕子旧巢,比喻自己的故居。

春仍归来。

人无归处,作者大概是当时沦陷区里的人而流落他乡的,因而不胜悲凉之感。

下片恨无人收复失地。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里用了一个对比句,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当时一方面是戌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一方面是南宋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

这种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玉关”,原指玉门关,在甘肃

唐王之焕《凉州词》中曾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表现边地苦寒。

后来“玉关”一向泛指边塞。

“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玉楼歌舞”,则是对昏君佞臣、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写客家民居的作文 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