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如何对诗歌进行评论?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题目。题目往往揭示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注意作者。高考选取的诗文,大都是代表作者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

注意注释。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相关词句暗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注意题材。送别诗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壮丽的边塞风光,或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对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对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这个资料是以前学习的时候找到,希望有所帮助。。。。。。。。。。

评论一篇散文,并回答几个小问题。

不知道文章是不是楼主写的,只是略陈陋见,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从题目来看,这篇散文应该是一篇赏析诗歌的作品。

开头时简略的介绍作者是对的。

因为要先知其人,才能知其诗。

但是,我们都知道,王之涣是一个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印象的诗人。

人们对他的生平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本文作者在介绍诗人时,强调他的诗作数量与质量如何,对于理解诗歌本身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下一段落,开始具体分析诗作。

作者对诗歌前两句的内容与写作分析的还可以,但是我认为引用香菱学诗是没有必要的。

这篇文章谈的不是王维的那首诗。

下面对于诗风的议论也可以,但是总给我感觉加的不太是地方

咱们是不是把整首诗分析完了之后再评价一下啊!这样使得文章思路比较混乱。

最后一段赏析后两句。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后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可是既然明知道如此,却只给它留了如此可怜的篇幅,甚至都没有具体说一下诗中阐述的哲理到底是什么。

梳理过整个文章的思路,我来回答你提出的几个问题。

第一,文章算不上通顺,更别提流畅了。

体现为思路比较混乱,详略不够得当。

并且在最后缺少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赏析。

第二,我不喜欢这样的风格。

既然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也更欣赏纯朴型的风格。

可是我看这位作者在如此短小的文章中也没少用典故啊。

而且,如果用一点高深一点的,也能显示出一点文化水平,他却用了一堆被人说烂了的典故。

第三,文章最大的硬伤在他的思路上。

妄自揣摩一下,作者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不是想说这首诗写得十分自然,无论写景抒情都是自然流露,毫不做作。

我十分同意这观点,但是在文章中,只有分说,没有总述。

议论过多,赏析过少。

第四,我觉得,不管怎样,能写出这样文章,并且敢把它挂在网上,让大家评论,就是很好的,很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期待着这篇文章的作者今后会做得更好。

请给一篇古代诗词赏析,最好是宋词的赏析,大概500~600字左右吧

摸鱼儿 雁丘词 金?元好问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是一首咏物词 ,词前小序为 :“ 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 ,杀之矣。

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 。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辞》。

“ 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

”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

其中最常被人征引,受人追捧的应该就是第一句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

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作者的诘问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

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 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

词的开篇用问句,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

古人认为 ,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

“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二句写大雁的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

作者称他们为 “双飞客”,赋予它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

“天南地北” 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 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君:指殉情的大雁。

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

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

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

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自己形只影单,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爱,即使苟活意义何在?于是 “自投于地而死”。

“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得沸腾起来。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这几句借助对历史盛迹的追忆与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大雁殉情的不朽意义。

“横汾路”指当年汉武帝巡幸处。

“寂寞当年箫鼓”是倒装句,即当年箫鼓寂寞。

楚:即从莽,平楚就是平林。

这几句说的是,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武帝做《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可见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

而今天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

古与今,盛与衰,喧嚣与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几句中,词人用当年武帝巡幸,烜赫一时,转瞬间烟消云散,反衬了真情的万古长存。

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大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所以这对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

而是“留得生前身后名”。

这几句从反面衬托,更加突出了大雁殉情的崇高,为下文寻访雁丘作好铺垫。

第八段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是从正面对大雁的称赞。

词人展开想象,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他和他的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的感动之深。

全词结尾,寄寓了词人对殉情者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

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写一篇讨论古诗文的重不重要的不同看法的作文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一、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文章缺乏营养,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分析原因是学生缺乏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蜜本这个阵地,每天让学生抄写十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进行吟读和背诵.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诗文互换,进行练笔学生有了积累,如果不会表达和运用,那么就等于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得让学生理解所诵读的古诗词名句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名句的内容,教师得像学生拓展有关古名句的相关内容,比如作者,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关于古诗词名句的典故等等.学生深刻理解的其意思后,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训练.1、围绕名句进行段落训练古诗词名句中的意象鲜明,但是对意象的描述是极少的,还留有许多的空白,包括意象的、情感的.这就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关名句的资料.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难题.另外要学生对古诗词名句进行扩写,也降低写作的难度,避免了学生语句不通顺的现象.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2、给学生一段话,请学生用自己积累过的一句古诗词名句来概括.学生的习作覆盖面越来越宽广了,如果只停留在扩写古诗词名句的基础上,那么就很难适应其他体裁的习作了.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不仅要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让学生用学过的古诗文概括一段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拿生活实际的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其实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名句了.久而久之,学生在描绘一种画面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这个古诗文句子,避免了啰嗦、繁琐地叙述,使学生习作表达意思明了,简洁.三、方法渗透,指导作文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下如何教作文,为教作文而教作文,还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又如何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可少的.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名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句子是文章的单位,仔细揣摩古诗词名句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学生的习作行文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1、托物言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杜甫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写的《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可以假托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对解决学生作文直白,缺少含蓄之美的弊端是很有帮助的.2、写景状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句对江南春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从中可以看出写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进行选择,抓住鲜明的色彩,可对比,也可反衬,从而烘托出景色的美.3、借景抒情经常告诉学生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然而学生自己操作起来,就是情归情,物归物.而古诗词名句中却有许多借景抒情的名句,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求一篇诗词鉴赏 600字左右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作鉴赏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

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

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地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

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

雨巷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

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

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求一篇以古诗为话题的作文.

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中华古诗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文人墨客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国家深厚的情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海内村知己,天涯若比邻”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真诚的祝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现出诗人保卫国家的耿耿丹心…… 从小学中学,我们一直以古诗词为伴。

请以“古诗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题聚焦点】 这是一个灵活度很大的话题作文。

材料的核心应该立足“古诗词”的范畴,重在谈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少了古诗词,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光彩。

整则材料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古诗词是一朵耀眼的奇葩。

我们应该思索在古诗词学习中得到的教益和启示,并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思路一点通】 这个话题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几十首之多。

而且,对于古诗词的考查,在中考试卷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有的同学,把学习古诗词当成兴趣:爱学、乐学、想学;也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一看到古诗词就头疼,尽管老师逼着学,也总是背不下来。

把这种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展现出来,应该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另外,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总有一首诗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用不同的形式写出来,也应该是合适的。

【精彩构思台】 ●散点剪辑:用散文的形式,诗化的语言,开拓丰富的内容,展示自己深厚的诗词积累。

如:在文章中畅述自己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痴迷之表现。

也可以撷取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抒写出独特深刻的感悟。

●滴水藏海:从现实生活写起。

古诗词中有很多佳句会给人深刻的启示。

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都启示人们惜时勤学。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因少年时期不努力学习长大后懊悔不已的例子。

如果把这些名句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就是构思独到的佳作。

如:邻居一位不爱读书的哥哥每天打工回来满身尘土,每当看到我们放学归来,他总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排比展示:采用排比段的形式,用至少三个排比段揭示诗词的特点及值得中学生深刻学习把握的内容。

如: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要选择合适的诗句与这些特点配合介绍。

●日记倾诉:写一篇日记倾诉自己对古诗词的独特感悟。

如:更加了解我国古代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典故。

展示自己学习古诗词的个性做法:归类收集诗句,季节类、山水类、亲情类、友情类、志向类等等。

●魔幻拓展:采用跨越时空的手法,突破时空限制,采访古代诗词名家。

如:背诵古诗词时,不觉入梦,梦见邂逅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他们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书信叙说:用书信的形式,向老师、同学倾诉学习古诗词的感受,请教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寓言演绎:把“古诗词”作为一个主人公,让它开口说话,让它倾诉自己发展的历史,让它告诉人们中国古代那些著名诗词作家的生活状况,让它告诉今天的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和作用。

也可以让“古诗词”到民间去探访,了解人们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呼吁人们学习古诗词,关注古代文

写一篇以古诗为题的作文!

后记 诗潮澎湃 有涯沧海,无涯胸怀。

乱世诗狂,盛世英才。

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枪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几百年。

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终于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就是《诗词三百首》! 读了《诗词三百首》,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书中有雷鸣,有号角,有虎啸,有龙吟。

好似惊涛骇浪,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揭天掀地,席卷而来。

大笔挥舞,铿锵有力,所向披靡。

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振聋发聩。

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

伟哉!《诗词三百首》。

读了你,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高风亮节! 壮哉!《诗词三百首》。

读了你,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 ——孙培军 跋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恒久不已。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

——《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真真写绝。

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叹为观止。

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

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而且是: 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 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死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 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

她叩响世纪之门,奏起时代弦律,歌唱美好生活。

最贴切地道出了一个群体的心灵之声,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读了《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

是为跋。

——胡庄 再版说明 诗风隽永 华夏文明,精彩纷呈。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诗词三百首》能够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神州神韵的源远流长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实现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

最终使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使崇高的精神得到发扬,使伟大的人格得到尊重。

简而言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通过《诗词三百首》,我们可以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感受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勇气;领略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激情。

《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

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今天,我们再一次读到她,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和惊叹她的大气之外,还能够找回那种久违了的自豪与欣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永远无法预见、不可估量的。

——李正刚 诗词论坛: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

太逍遥了,太超脱了。

太投入了,太出色了, 太风光了,太红火了。

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

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

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

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衙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吃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

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

(王怀军) 诗心永驻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

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

(徐晓东) 诗野开阔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

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

(翟奉勤) 诗境高远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

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

(马先华) 诗出有名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

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 (巍昆仑) 诗路遥遥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

求一篇关于中秋的文章、诗词(或者帮忙把下面这首诗评析一下)

中秋节诗词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唐宋诗词任选一方面写一篇论文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

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

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

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

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

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9、论文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

但亦可提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

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11、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

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12、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13、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

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an''the等。

14、尽量少用缩写字。

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

特殊缩写字使用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15、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16、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17、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列其最重要的一项即可。

18、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赏析任意一篇好的诗歌。

诗词《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评价: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白居易诗词评论文章500字

但若只是为了个人和小家幸福安泰。

面对当时社会上“遑遑名利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如果像圣人那样,为的是天下大众,则可为且当为。

故作仆射诗、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何以为我戒,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染社会。

“富贵人所爱。

中心私自儆 白居易《高仆射》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

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

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

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高仆射》一诗宣扬的则是那种重视道德

”说的就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观,还难保晚节。

强调时代的精英们,应当用圣贤所推崇的道德精神来约束自己,贪荣不能退,书之于大带,诗人唯恐自己到了“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之时。

在个人利益上应当遵照古代圣贤的教导来节制自己,方能成就事业(“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则就不足取,迨此向千载”的严峻现实,白首千百辈”和“清风久销歇,特意创作这首诗并书之于衣带上时时警诫自己(“预恐耄及时,圣人去其泰。

追求幸福、富贵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如何对诗歌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