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欧阳修和王安石关系



王安石与欧阳修都是北宋名臣,且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曾受过欧阳修提携。两人前期交往甚密。 欧阳修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政见不同,虽然造成二人的分歧,但并没有完全侵害二人的友

王安石与欧阳修都是北宋名臣,且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曾受过欧阳修提携。两人前期交往甚密。 欧阳修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政见不同,虽然造成二人的分歧,但并没有完全侵害二人的友谊。 总体上说,应该是亦师亦友吧

麻烦采纳,谢谢!

王安石,苏轼,司马光,三人,之间,的关系

1、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发生变法之前为朋友,后来因为一件不合便反目,苏轼和王安石为政敌。 2、三人生于同一时代(北宋),曾经互为朋友,而在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王安石和司马光反目。司马光,一反常态,变成激烈的反对派和保守派。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3、1071年,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和苏轼是好友,两人竭力反对。最让人诟病的倒不是王安石强力推行的新法有多恶劣,而是他独断专行的处事风格,任人唯亲的用人原则。 王安石赶走司马光等一班重臣后,给朝廷里补充了一批新鲜血液。他考核干部的标准只有一条:绝对支持变法。除了这一条,什么人品啊、能力啊等标准都可以适当放宽。 5、“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被逮捕,与他关系密切的朋友,如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甚至已经去世的欧阳修等29位大臣名士都受到牵连。当时赋闲在家的王安石听说此事后,也连夜派人进京上书劝说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6、苏轼流放期间曾探访王安石,两个人携手同游钟山时,俨然一对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他们诗酒唱和,谈禅说佛,人生至乐,也不过如此罢。 7、接下来王安石被罢相就是顺理成章了。1076年,55岁的王安石最终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而另外一个人正在后台跃跃欲试;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得太久了。如你所知,他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甫一上台,就宣布所有新法尽数废除。当得知新法尽数废除的消息,王安石悲愤不已,引发了背上的疮毒,与世长辞。 8、司马光未曾料到的是,曾经忠实的同盟者,文学家苏轼此刻却站出来反对他的举动。 原来,苏轼在颠沛流离的外放期间,亲眼看到了新法的便民之处,从而发觉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偏执与保守。 他在给友人滕达道信中说:“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回向之所执,益觉疏矣。”由此,苏轼改变了对新法的偏颇认识。 9、王安石逝世后没多久,司马光也去世了,在这之后,苏轼在新旧两党的夹击之下,依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扩展资料: 一、王安石和司马光是至交好友,两个人都是作风良好的谦谦君子,他们同是大宋的相公,都想让大宋变得强大。不过方法不同。 王安石讲究开源,司马光用的是节流!在变法上,二人的政见不同,最后导致关系破裂,势同水火!苏轼开始的时候也是变法的支持者。 到了他回家丁忧的时候,看见变法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就开始法对编发了。 二、如果苏轼没有那段贬来贬去的经历,今天就会少了很多绝妙的诗词文章。 所以说对他个人而言,自然是痛苦不堪,可是对爱好诗词的后人来说是一笔多大地财富啊!不仅苏轼如此,史上多少文豪都是因为其政治不得意而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三、苏轼被贬黄州,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

形容绿色植物的诗词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都有哪些著名诗词?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韩愈——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gǔ)鉧(mǔ)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苏洵(xún)——《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浣(huàn)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luán)城集》84卷,《栾(luán)城应诏集》12卷。

曾巩(gǒng)——《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形容友谊的诗句有哪些?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抱朴子.交际》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晋)陆机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高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南宋)辛弃疾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战国策》

王安石与南京(多一点,急用)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王安石与南京(金陵)有着不解之缘,少年时随父上任来南京,在南京度过了青年时代,后又两度来南京居丧、两次辞相,三次到南京担任江宁知府,先后在南京居住达20年之久。

王安石对南京钟山(紫金山)特别亲切,他常骑一头毛驴漫游,遍寻佳景。他在《游钟山》一诗中说:“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半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全诗8个山字,道出了他对钟山的热爱。

北宋熙宁九年,王安石改革受挫,他再次回到南京,在城东门到钟山(紫金山)半道上的白塘,建住宅取名“半山园”。在园内,王安石经常会见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麟、欧阳修和苏东坡等。

王安石的诗词遒劲清新,被人们称为“王荆公体”,这些诗中写南京的有300余首,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成千古绝唱。

北宋元佑元年,王安石去世,葬在南京紫金山(钟山)的半山园里。

跟朋友打招呼的诗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四海之内到处都是知己,身在天涯也好像在身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都是遭遇不幸的人,如今在此相逢,又何必在乎是否相识呢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不要害怕未来没有知己,世上哪有不认识你的人呢,是鼓励朋友的话.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世上最愉快的事莫过于能交许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最愉快的莫过于和朋友的交流、交谈.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人与人之间的认识,重要的在于互相了解,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了解,珍贵的在于明白彼此的心.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表示品德高尚的人不以利相交,而以德相交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人生中最珍贵的是彼此真心相待,互相理解,何必在乎金钱呢?

还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

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体会诗中的哲理,写一篇文章。要求:

题西林壁百科名片《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1] 《题西林壁》诗意画编辑本段作品概述 【诗名】《题西林壁》 【朝代】北宋 【作者】[宋]苏轼 【体裁】七言古体 他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相似 是描写著名的飞来峰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2]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题:书写,题写。 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只愿身上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2]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2]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2]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宋代诗词人

1 苏轼

2 辛弃疾

3 李清照

4 陆游

5 欧阳修

6 柳永

7 范仲淹

8 秦观

9 杨万里

10 晏殊

11 王安石

12 朱熹

13 林逋

14 文天祥

15 李之仪

16 叶绍翁

17 曾巩

18 卢梅坡

19 蒋捷

社会交往的经历和感悟的作文!!!

经历与感悟

没有见过大海,你不知道它有多么的汹涌澎湃;没有见过繁星,你不知道它有多么的光彩闪耀;没有见过彩霞,你不知道它有多么的多姿多彩。同样,没有见过你自己的实力,怎样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强大。

人生,它因挫折而坚强;它因失败而成功;它因困苦而从容;它因束缚而潇洒。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跌,你就不能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风霜雨雪,哪能看到闪烁的未来。

落花,是土壤的支柱;绿叶,是鲜花的陪衬;痛苦,则是人生的起点。

惟有经历的越多,则显示出你人生愈加的精彩。蝴蝶经历了结茧,破茧,最终曼妙的飞舞于蓝天之中,蛇,经历了换皮之巨痛,最终更加的顽强。而我们,经历痛苦,才能造就辉煌的未来。所以,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决不轻言放弃,决不在痛苦与困苦当中地下卑微的头,我们要顽强拼搏。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欧阳修和王安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