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温柔乡是英雄冢”出自哪首诗?全诗是什么?



哀沈阳近代:马君武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译文赵四与朱五妖艳多姿,少帅与蝴蝶翩翩起舞。女子的温柔乡是英雄的坟墓,哪里去理睬那侵入沈阳的日本军团。扩展资料:写作

哀沈阳

近代: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译文

赵四与朱五妖艳多姿,少帅与蝴蝶翩翩起舞。

女子的温柔乡是英雄的坟墓,哪里去理睬那侵入沈阳的日本军团。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哀沈阳》,是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政治家马君武创作的两首七言讽刺诗。诗文写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犯境,东北军拱手让土,沈阳撤守,锦州撤防,国人对退缩关内的少帅张学良尤多怨言。此诗呼应舆情、国耻、国难再拐带上风流暧昧、江山美人,流播迅即,传诵一时,垂绪至今。马君武亦藉这两首打油诗“一夜成名”。

“温柔乡是英雄冢”出自哪首诗?全诗是什么?

哀沈阳 近代: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译文 赵四与朱五妖艳多姿,少帅与蝴蝶翩翩起舞。

女子的温柔乡是英雄的坟墓,哪里去理睬那侵入沈阳的日本军团。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哀沈阳》,是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政治家马君武创作的两首七言讽刺诗。

诗文写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犯境,东北军拱手让土,沈阳撤守,锦州撤防,国人对退缩关内的少帅张学良尤多怨言。

此诗呼应舆情、国耻、国难再拐带上风流暧昧、江山美人,流播迅即,传诵一时,垂绪至今。

马君武亦藉这两首打油诗“一夜成名”。

...

形容“沉醉温柔乡”的诗词有哪些?

1. 《生查子》曾觌(宋代)温柔乡内人,翠微合中女。

颜笑洛阳花,肌莹荆山玉。

东君深有情,解与花为主。

移傍楚峰居,容易为云雨。

2. 《青楼曲》吴文泰(明代)青楼少妇悬明榼,软金刺绣罗衣裳。

纤歌宛转声绕梁,围屏狎坐飞琼觞。

流苏锦帐双鸳鸯,梦魂醉入温柔乡。

东风破暖吹红香,落花点点更漏长。

游丝飞絮春茫茫,柔肠一寸生秋霜。

吴山青青江水绿,燕语莺啼空断肠。

3. 《再和村边解嘲》宋代 郑清之闲身惟向静中便,莫景侵寻绛县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观玄牝息绵绵。

温柔乡裹谁能老,冷澹胜涯别有天。

笑抚脚婆为法喜,漆园何必问经缘。

4.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 方蒙仲 温柔乡苦不胜衣,端正楼嫌微有肌。

安得花神供步辇,不肥不瘦美兼之。

5. 《妆楼怨》宋 王炎长安甲第凝丹碧,门外如云珠履客。

主人对客懒将迎,别有洞天双国色。

帘帏不动春风香,乃翁但醉流霞觞。

绿丝垂地细君惜,从今可老温柔乡。

欢乐短,忧恨长,凤飞何在遗其凰。

不言不笑念恩怨,明月无情窥象床。

春暖花枝啼晓露,此身今是花无主。

可怜高冢卧麒麟,不许画楼栖燕子。

温柔乡,英雄冢

1、与英雄难过美人关意思差不多。

2、出处: 《哀沈阳》 ——马君武 。

3、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英雄最终难过美人关。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论刘曹孙三霸谁主沉浮;不管三马同槽种下晋之根基。

三国这个大舞台,上演的不仅仅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帝王将相;也有着儿女情长的霓裳羽衣。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连自诩只负天下人的曹操也会英雄气短。

温柔乡乃是英雄冢繁体字

温柔乡乃是英雄冢 哀沈阳 近代 · 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本句选自马君武的《哀沈阳》中“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

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时任东北军行政长官张学良,还在陪着舞女唱歌跳舞。

日军进入沈阳,张学良不开一枪一炮,改旗易帜自己投到蒋介石麾下。

将东北拱手相让。

实为没有骨气的逃兵。

反而倒是人家冯玉祥,宋哲元的西北军,敢去和鬼子拼命。

马君武错怪张学良: 马君武这首诗没将批判的锋芒准确地指向不抵抗的的张学良,虽然内情有些不实,但激荡其间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异常强烈,欲此当时传遍全国

胡蝶辟谣当胡蝶后来回到上海后,闻知沪上数报刊出胡张共舞,过从甚密的耸人听闻的消息后,更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马诗《哀沈阳》次日,连续两天在《申报》刊登《胡蝶辟谣》的启事。

胡蝶女士在她写的回忆录里,针对此事也说过:“世间上荒唐的事情还真不少,沈阳事件发生的时候,我那时还跟明星公司摄影队一起逗留在天津,没有踏入北平一步……后来为拍《自由之花》到北平时,已是‘九一八事变’后约一周,未料到此行会引起一段莫须有公案。

……”但她不了解,这谣言之所以流传甚广,责任主要还不是那首诗,而是谣言的炮制者。

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天津日本特务机关报《庸报》故意造谣,以转移人们的视线;另一说法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中的亲日派蓄意借题发挥,目的在于把一切罪过都推到张学良身上,为蒋介石、同时也为日本侵略者开脱罪责。

可谓用心良苦。

难怪胡蝶女士前些时在追述这桩往事时,仍感寒心,她把这事称之为“该结束了的‘莫须有公案’”。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桩公案应该说现在已得到澄清,是早该结束了。

所谓“九·一八”之夜跳舞之事,是不存在的。

不过,关于张学良与胡蝶是否见过面,有无交往,仍众说不一。

其实,对此胡蝶女士在她的回忆录里也讲得很清楚,她告诉我们:“我和张学良不仅那时未谋面,以后也未见过,真可谓素昧平生。

1964年6月,我赴台湾出席第十一届亚洲影展时,还曾有记者问我要不要见见张学良,我回答说:‘专程拜访就不必了,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

’……”胡蝶女士的这一谈话在报上发表不久,考试院院长莫德惠去看张学良。

据莫事后对记者说,张曾问他,是否看到胡蝶那段谈话,然后说:“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直至80高龄,一代影后胡蝶仍然对此耿耿于怀。

她说:“对于个人生活琐事,虽有论传,也不必过于计较,紧要的是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温柔乡是英雄冢”出自哪首诗?全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