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花鸟的古诗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3、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4、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

3、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曹雪芹《葬花吟》

关于山水花鸟的诗句?

【题落霞孤骛图】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寒雀争松图头如蒜颗眼如椒,雄逐雌飞向苇萧。

莫趁螳螂失巢穴,有人拈弹不相铙。

匡山新霁图翁昔少年初画山,苍松苍竹杂潺湲。

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

世外空青秋一色,岩前远黛晓千鬟。

天台鹤鹿同人境,尚恐翁归向此间。

山路松声图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金阊暮烟图霜前柿叶一林红,树里溪流极望空。

此景凭谁拟何处,金阊亭下暮烟中。

中国古代宫庭花鸟画和文人花鸟画有什么不同 举作品说明 并说明他们...

中国画以其描绘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还有花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花鸟画是成熟最迟的。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

但是从欣赏阶层和风格特点来区分的话也可以分为宫廷花鸟和文人花鸟。

文人画在南宋时期除了在理论上进一步展开讨论以外,在实践中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

米友仁的“云山墨戏”,扬补之的墨梅,赵孟坚的水仙兰花都为世所重。

被称为“四君子”,时至今日仍被画家看重的梅、兰、竹、菊,在南宋时已基本成为文人画的固定题材。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中上阶层需求及工艺装饰也促使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

北宋的花鸟画,如同山水画一样是在五代花鸟画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代著名的两大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都生活到宋代初年,其子孙黄居采、徐崇嗣等都擅长花鸟画,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由黄筌、黄居采父子所开创的细笔勾勒彩的写生画法,在宋初100年间,被宫廷画院当成花鸟画的一种规范。

以后北宋的花鸟画家虽然不断有新人出现,如革新派花鸟画家崔白(11世纪),自称为“写生赵昌”的赵昌等人,在突破“院体”画题材的束缚等方面有所创造,但他们基本上还是保持着纯客观地描写。

现存崔白《双鸟戏兔图》和赵昌的《蝴蝶图》就是明显例证。

以院体画为代表的北宋花鸟画,能客观描写,注重写生。

由于愉悦统治者为目的,甚至连皇帝也亲自参加绘画创作,他们有极度的闲暇和优越的条件把追求细节的真实发展到了顶峰。

如宋徽宗即是北宋著名的花鸟画家。

他在控制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花鸟画家研究孔雀升墩是先举左脚还是右脚,月季花在不同时间要表现出花蕊、叶子不同的变化。

像这种细节真实的追求,便是皇家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这种注重写生以至刻意追求细节真实的艺术风格,在整个宋代都是花鸟画的主流,同时,“院体”花鸟画的发展也对“文人”花鸟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也是当时政体与绘画形成的必然。

在宋代宫廷画院之外,花鸟画还存在着另一股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文人花鸟画很有影响的潮流,那就是以文同、苏轼的墨竹、杨天咎的墨梅,以及郑思肖的兰花等为代表的不再强调踏实于写生,而是强调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在这种艺术潮流影响下,传统花鸟画中的所谓:“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日益流行起来,这种风气到了元代文人画大兴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后人知晓的“文人画”最早源于宋代苏轼提出的“士人画”。

宋代文人画家都不是专业画家,是文人士大夫的业余创作。

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形成了独特体系,他们的绘画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式格法,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竹,以表现高洁品格;爱写兰菊,以示自我之胸襟,其完美趣味与精工的院体和职业画家不同。

据传墨竹兴于晚唐五代,但取得重大成就而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北宋的文同,他曾在京城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后到四种陵州等地任地方官,后调湖州,未赴任而卒。

苏轼称他的诗词书画为四绝。

他爱画墨竹,对竹进行过深入观摩体验,自称“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色起从之,振笔直逐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虽是寄兴但却是酝酿成熟的。

传为他画的《墨竹》轴造型真实画风严谨洒脱自然

他的墨竹开创了“湖州竹派”。

文学家苏轼也擅长墨竹,传说他还画朱竹等。

墨梅传说始北宋华光和尚,而杨补之成就最高。

书法家欧阳询“以其笔画劲利故以之作梅。

”他的墨梅有清雅闲逸、出尘绝俗的情致,与院画塑造的娇艳柔丽的形象大不相同。

在文人画的精神中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把绘画心态情绪言表于画里画外,诸如“四君子图”、“岁寒三友”等等。

有时是“逸笔草草”,狂写自我。

这在宋代已形成,至明清而大盛,成为传统画中的独特门类。

元代花鸟画的主流是向文人画情趣发展,绝少有画院之工笔重彩富丽细腻者,文人水墨写意及水墨梅竹勃然兴起,显示了花鸟画领域的巨大变化。

而文人画作者虽前师宫廷,也入室重彩大师,却后在文人绘画里发展。

此时的代表人物有王渊、张中、王冕、柯九思等人,像王渊早年师赵孟,特别是花鸟师宫廷画派大师黄筌,自己却以水墨画白描法画花鸟树石风格著称于世,花鸟以水墨中见精微严谨而清雅淡逸,显示了院体花鸟转向文人情趣的风格,其张中,亦工墨笔花鸟,比较王渊又显粗简淡逸,兼工带写,对明清花鸟画有一定的影响。

“文人”花鸟画形成已给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意识,五代时期全国战事政乱,尽管如此,“文人画”也得到了上层和民间的认可,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

“文人”其代表性不只局限于绘画,其涉于各个文化领域,由此,给绘画中的花鸟画以良好的土壤,使“文人花鸟画”发展先于其它。

而徐渭则是五代以来“文人花鸟画”的代表。

他有怀绝世之资而遭遇不偶,有济世之才而无以施展之心态,故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兼...

"帘卷海棠红"出自哪首诗词啊?

一、可找到的说法有二:1、出自古词:《虞美人》 黄昏有约君知否,对月频呼酒.纤纤帘卷海棠红,旧梦难寻只影卧花丛.清风作伴香尘路,空把佳期误.青春虽美不多时,多少红颜垂泪病相思.但这一词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个比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简介:1924年,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

马孟容先生精心制作一幅 尺多宽的《月夜八哥海棠图》赠送朱自清先生。

朱先生爱不释手,细细品味,整整看了两天,并回赠《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见朱自清散文集《温州的踪迹》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说:“以文换画,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画是传神妙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写的仅得其万一,贻笑大方了。

”一时成为文界艺坛的美谈。

三、《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文: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

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

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枣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

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

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

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

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

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

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

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

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

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枣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

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

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

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

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

——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描写儿童的诗句

古代儿童古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鹭趣话 阅读答案

1、①白鹭天生丽质;②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③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④白鹭“林栖而水食”;⑤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⑥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2\引用诗文,可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进一步突出白鹭的特点,同时也增加文章的诗意和雅趣。

如引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郭沫若的《白鹭》,不仅多方位多角度形象地介绍了白鹭美丽的风姿,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3、①从白鹭的天生丽质、姿态优雅,可以联想到厦门优美的城市风貌。

②从白鹭的天生丽质、姿态优美,可以联想到厦门人优雅的气质、闲适的生活态度。

③从白鹭“林栖而水食”,可以联想到厦门是一个滨海城市,厦门人临海而居,与大海感情深厚。

④从白鹭“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义,可以联想到厦门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⑤从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可以联想到厦门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看到《唐伯虎点秋香》里边有那多经典诗句,唐伯虎真有这人吗还是...

唐寅 (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江南四大才子)。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

出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奋,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同考生,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伯虎也因该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装疯而脱身返回苏州。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生平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 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

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

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

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

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

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

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

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

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

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

皇帝下旨“平反”,程敏政出狱后,愤懑不平发痈而卒。

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

唐寅耻不就任。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

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

《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

”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

从此唐寅绝意仕途。

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 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离开苏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到庐山

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看到赤壁之战遗址。

唐寅的《赤壁图》即依此所画。

后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

又南行登南岳衡山。

再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

唐寅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此时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苏州。

唐寅千里壮游,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子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以卖文鬻画为生。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以表其淡干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

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

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流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

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

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

唐寅一生酷...

中国画分为哪几类

中国画: 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成都市独特体系。

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

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

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

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

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

元化水墨画盛行。

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

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

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

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文人画: 系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画”。

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画或称诗卷气。

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

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写为多。

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

他们的画大多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画好画后又大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故以表达画意,亦以画表达诗。

被人称为诗情画意。

宗教画: 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

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

佛教绘画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后流传入中国(随佛教流传)后,逐渐被中国古代画家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画。

院体画: 我国唐代已设徐诏、供奉等。

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画院。

宋代设翰林图画院,选优秀画家,为皇室宫廷服务。

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称之为院体画。

民间画: 在中国画中指除专业画家、文人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

其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不同于专业画家、文人画家,所作的画作较为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

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

民间画又称匠人画,比起院体画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

但是,它有些又趋于朴实、热烈某些优点也是文人画与院体画所不及的,也有时为文人画和院体画所吸收。

动物画: 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描绘的题材很广泛,凡动物均可入画,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动物画不要求维妙维肖,允许夸张与变形,但要有个性,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生活美的联想。

扇面画: 在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

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

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浅绛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设色技巧。

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

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湿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许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

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青绿山水画(兼金碧山水): 系中国画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

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北宋的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也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一。

没骨(法)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

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这样画法始于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

其实始于黄筌,徐崇嗣仅是“郊诸黄之格”而已,《宣和画谱》著录有黄筌《没骨花枝图》一件; 《洞天清录集》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这即“没骨画法。

” 工笔画: 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

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

相对于“写意画”。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

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

主题画: 在中国画中,画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题材展示给欣赏者的地位、社会和人生的某种看法或感想。

或对某些历史故事事件的等的形象与场景的形象刻划与再现等。

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真实性,或揭示性。

一般每幅画的立意比较明确。

时间、事件等较为明晰。

写意画: 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关于花鸟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