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文革时期“知青”、“插队”是什么意思给解释下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高中教育。

插队,通常是指1980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种模式。

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

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因文革造成了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

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有代表性的词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

扩展资料:

1968年 12月 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指示发表后,全国立即出现上山下乡高潮,绝大多数 1966 届、1967 届、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涌向农村、边疆。

其后数年,上山下乡成为城镇中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前后共达 1600多万人。为此,各地曾成立专门机构, 预算开列专款,并召开全国专业会议,统筹解决有关问题。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

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文革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摒弃传统教学,过分提高实践作用政治运动。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

上山下乡运动,对大多数知青们的确是一个严酷的锻炼,客观上并没有解决我国农村三大差别,由于当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历史环境下,知青各自家庭政治背景的不同 ,知青返城的政治待遇也是不同的,也存在着下乡锻炼镀金走过场和所谓的永远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现象。

有些地方知识青年在农村遭受强奸迫害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特别是最后期返城的部分知青,多数是文革遭迫害最后得到解放平反的家属子女们,他们是最后一批被中央下发文件各省经过统计上报落实实名回城的。

至此,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返城工作彻底结束。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并未出现某些官员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混乱。相反,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和谐”。

国家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共对知青返城的一种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识青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插队

求“以70年代知青插队北大荒为题材”的小说

首先纠正一下楼上的一些错误。

《青春之歌》根本不是知青插队题材的,《蹉跎岁月》描写的内容上海知青到贵州山区插队的经历。

“以70年代北京上海知青插队北大荒为题材”的小说,比较著名的要数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抗抗的《白罂粟》、《残忍》、《隐形伴侣》。

求一部关于知青下乡插队的电视剧

《我们的知青年代》 《我们的知青岁月》 《血色浪漫》 《北风那个吹》 《蹉跎岁月》 《血色青春》 《孽债》 《爱在冰雪纷飞时》 《年轮》 《昨日留言》 《今夜有暴风雪》 《爱的背后》 《回首黄土地》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甜蜜蜜》 《梦开始的地方》 《几度菊花香青红》 《一年又一年》 《美人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天浴》 《老三届》

关于文革、知青插队的故事文章,书籍

我推荐你看看这几本:

叶辛的《蹉跎岁月》,张承志的《黑骏马》,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老鬼《血色黄昏》

他们都是知青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所看过的知青小说里最好的,史铁生的也还行。

60 70 年代 知青插队是什么?为什么要插队?有什么意义?

1966 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就业机会大幅降低,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於是从 1968 年起,将两千万都市里 16~20 的年轻人以「插队落户」为名丢到乡下,名曰「上山下乡」、「向贫农学习」, 1966 年文革爆发时的高中初中六届中学生这一代在中国有个专有名词称之为「老三届」,这些人被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掐指一算这些人也是「插队落户」的主要族群,后来当然不乏突破先天不足的精英,例如改革开放之后以 30 岁之龄进入大学就读之士,大多数「老三届」却成为现在社会上最弱势最没有专长的族群。 插队宣传画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全国城乡沸腾起来,成千上万的中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欢呼毛主席最高指示发表。 许多人热泪盈眶,连夜写出决心书,向毛主席党中央宣誓。还有许多人表示,越是艰苦越向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因此主动要求到革命圣地瑞金、延安井冈山和边疆地区插队蔚然成风。 全国行动最快的下乡队伍为上海某中学一群初中生,他们连夜收拾行装,十二小时之内就离开学校和家乡前往苏北农村插队。因为时间仓促校方来不及联系汽车,他们是自己背着行李,迈开双脚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文革”以来全国首支下乡插队的知青队伍来自首都北京,人数共10人。他们于1967年深秋离开北京前往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草原插队,临行前集体在天安门金水桥畔向毛主席宣誓。他们的革命行动比毛主席最高指示发表还早一年多。 另一支主动下乡的知青队伍于1968年2月出发,他们共有55人,来自北京多所中学,其中不乏名校学生。他们去到云南西双版纳农场插队。当地人称“北京五十五”。 报载,1969年2月,天津市湾兜中学30名红卫兵,步行一千多公里路程到山西省平陆县毛家山生产队插队落户。他们创造了步行下乡最远的历史纪录。 另一个历史纪录是由一队上海中学生创造的。他们在春天接到通知到祖国北疆的北大荒插队,但是等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北大荒,结果却发现有关部门通知搞错了。 于是他们只好掉头向着另一个正确的方向———祖国南疆的云南西双版纳前进。等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时间已经来到秋天,行程超过万里,因此他们堪称耗时最长、下乡行程最远的知青。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仅1969年,全国下乡知青人数已经接近三百万人。至次年,达到五百七十三万四千人。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累计已达一千七百万人。

求书名,大概故事知青插队草原

我记得我看过一本书叫(狼图腾)也是讲的一群知青插队到内蒙古草原放羊,然后有一个知青收留了一只狼崽,围绕着小狼的成长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和你所说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书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文革时期“知青”、“插队”是什么意思给解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