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荷花的诗歌



1,《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宋代 晏几道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译文: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

1,《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宋代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译文: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2,《疏影·咏荷叶》宋代 张炎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译文: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

3,《念奴娇·西湖和人韵》宋代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译文:雨打荷叶溅起一片水珠、可比明珠照苍璧;湖中映月、恰似香奁收宝镜;荷花相次开去、仿佛云锦初织构出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鸟在空中上下飞舞,鱼在水里游动吐泡,鱼鸟己习惯于逐堡歌追游人,嬉戏觅食了。与友人豪饮,突然聚焦在“一饮千石”的友人身上。

4,《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五代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5,《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代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特写“男儿挥手”的古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①。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③。

刘基,字伯温。‘字’ 后面要表达的是什么?前者不是有姓名了吗?‘字’是什么意思?

伯温不是姓,是名的延伸。

以下是字的知识

供他人称呼的字

1、“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2、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3、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4、何谓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字,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5、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a.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 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b.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字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c.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 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d.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 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e.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 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6、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7、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a.“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绶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b.“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入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瑾号“竞雄”等。 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丙,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丁,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洵),“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颍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噱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佘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以上讲的是“别号”。

8、富爵、地望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 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9、少见的数字姓名

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a.姓是数字的 如: 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 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 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 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 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 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 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 b.名是数字的 如: 秦七:秦少游 黄八:黄庭坚 柳八:柳宗元 元九:元镇 崔九:崔兴宗 李十一:李构直 张十二:张贾 李十二:李白 韩十八:韩愈 李二十:李绅 白二十二:白居易 c.姓、名都是数字 如: 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 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 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 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描写花,叶的诗句

1、双花双叶又双枝 宋 《九张机》

2、短叶小花无力 宋 张先

《好事近·月色透横枝》

3、如花似叶 宋 晏殊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4、此叶此花真可羡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5、拈花摘叶情无限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6、如花似叶长相见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7、叶有清风花有露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

8、叶笼花罩鸳鸯侣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

9、一花五叶亲分付 宋 黄庭坚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

10、稠花乱叶 宋 黄庭坚 《蓦山溪·稠花乱叶》

11、粉香映叶花羞日 宋 贺铸 《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

12、暮叶朝花种种陈 宋 陈师道 《浣溪沙》

13、叶底寻花春欲暮 宋 周邦彦 《蝶恋花·叶底寻花春欲暮》

14、苹花苹叶洲 宋 苏庠 《菩萨蛮·园林寂寂春归去》

15、倚花吹叶忍黄昏 宋 朱敦儒 《浣溪沙》

16、琉璃剪叶金粟缀花繁 宋 向子諲 《满庭芳·月窟蟠根》

17、风叶露花 宋 向子諲 《点绛唇·丹凤飞来》

18、苹叶藕花中 宋 史浩 《江城子·片帆初落甬勾东》

19、却放疏花翠叶中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病绕梅花酒不空》

20、正是风叶荻花秋 宋 石孝友 《水调歌头·高情邈云汉》

21、纽叶为盘花当盏 宋 吴潜 《念奴娇·天然皓质》

22、叶外花前 宋 吴文英 《木兰花慢·步层丘翠莽》

23、一花六叶殿春归 宋 杨泽民 《浣溪沙》

24、红花一叶 宋 张炎 《清平乐·红花一叶》

25、花入金盆叶作尘 唐 李商隐 《赠荷花》

26、花联叶缀 元 姬翼 《感皇恩·传火付前薪》

27、更不在、拈花摘叶 元 姬翼 《柳梢青·明彻口头三昧》

28、更不许、拈花摘叶 宋 无名氏 《柳梢青·悟个不生不灭》

29、佛以一花示迦叶 宋 黄庭坚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30、颜色如花命如叶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31、颜色如花命如叶 宋 王安石 《明妃曲》

32、花艳桃李叶柘桑 宋 李石 《扇子诗》

33、一花五叶成狼藉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4、花禁冷叶红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35、五叶花开檐卜林 宋 释原妙 《偈颂六十七首》

36、水中芹叶土中花 唐 王建 《宫词》

37、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 李颀 《送陈章甫》

38、雨后全无叶底花 唐 王驾 《春晴》

39、荻花芦叶满溪流 唐 曹邺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40、萍叶藕花中 唐 牛峤 《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

41、蕙花已老桃叶长 唐 李贺 《堂堂》

42、蕙花已老桃叶长 唐 李贺 《堂堂》

43、花紫叶青青 唐 白居易 《答《桐花》》

44、颜色如花命如叶 唐 白居易 《陵园妾》

45、拂叶攀花无限思 宋 刘敞 《清平乐·小山丛桂》

46、柏叶椒花芬翠袖 宋 毛滂 《玉楼春 己卯岁元日》

47、有花无叶真潇洒 宋 郑少微 《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48、花尽叶长蚕又抱 宋 吕渭老 《谒金门·人已老》

49、花前苦殢金蕉叶 宋 范成大 《秦楼月/忆秦娥》

50、换花梨叶晚阴凉 宋 韩玉 《西江月·捍拨声传酒绿》

51、花残叶密 宋 赵师侠 《鹊桥仙·春光已暮》

52、蓼花芦叶纷江渚 宋 汪晫 《贺新郎·夜对灯花语》

53、看露花风叶 宋 魏了翁 《醉蓬莱·又一番雨过》

54、镂花镌叶 宋 张炎 《醉落魄/一斛珠》

55、叶密花稀 宋 杏俏 《满庭芳·景傍清明》

56、君看叶里花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57、拈花摘叶总除蠲 元 王吉昌 《南歌子·固蒂恢机柄》

58、密叶留花供浅酌 宋 陆游 《初夏闲居》

59、密叶成阴花寂寂 宋 陆游 《山园杂咏》

60、密叶能留雪作花 宋 陈与义 《竹》

61、摘叶牵花来并笑 隋 江总 《梅花落》

62、花深叶暗耀朝日 宋 欧阳修 《啼鸟》

63、 万叶千花一手裁 宋 黄庶 《探春》

64、叶底花前 现代 顾随 《踏莎行·已撤冰壶》

65、花正黄时叶正肥 清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66、愿郎摘花连叶摘 清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67、谁云花与叶 宋 利登 《杂兴》

68、椒花柏叶圣人清 宋 毛滂 《春词》

69、摘叶牛花 宋 释道昌 《颂古五十七首》

70、一花五五叶 宋 释普宁 《偈颂四十一首

71、冷叶疏花次第匀 宋 释绍嵩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72、争见花开五叶红 宋 释原妙 《颂古三十一首》

73、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宋 释智遇 《偈颂十三首》

74、浮花冶叶休相笑 明 刘基 《即事》

75、腻叶蟠花照曲门 唐 李贺 《四月》

76、艾叶绿花谁翦刻 唐 李贺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艾如张》

77、叶屿花潭极望平 唐 王勃 《相和歌辞·采莲归》

78、坠叶飘花难再复 唐 杨衡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

79、重花累叶间垂杨 唐 吴少微 《古意》

80、蕙叶青青花乱开 唐 钱起 《送严维尉河南

81、新花与旧叶 唐 袁傪 《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

82、回花侧叶与人别 唐 王建 《织锦曲》

83、碧梧叶落藕花残 宋 赵子发 《杨柳枝·淅淅西风生暮寒》

84、吹花题叶事 宋 胡翼龙 《满庭芳·秋彻檐花》

85、手中铜叶锦添花 宋 刘辰翁 《法驾导引》

86、烟动花间叶 唐 邵偃 《赋得春风扇微和》

87、叶残花败尚维舟 唐 许浑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88、竹花藤叶隔溪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89、洗花蒸叶滤清酒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90、花开叶落时 唐 贯休 《古意九首》

91、琼花玉叶 元 王哲 《川拨棹·蓬莱路》

92、灵花九叶向东开 元 王哲 《得道阳》

93、不在拈花摘叶 元 三于真人 《绣停针 呜鹤余音卷六》

94、晚花藏密叶 宋 陆游 《湖上晚归》

95、花藏密叶多时在 宋 陆游 《林亭书事》

96、花片虽残叶尚疏 宋 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97、不在拈花摘叶 元 三于真人 《绣停针 呜鹤余音卷六》

98、雨叶风花日夜稀 宋 苏轼 《次韵吕梁仲屯田》

99、荻花芦叶老风烟 宋 方岳 《白鹭亭》

100、栢叶椒花天报春 宋 王迈 《再和陈侍郎子知丞寄桂香新到令孙司户出柑为》

带花字的诗句

1、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2、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3、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4、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5、辛夷坞

唐代: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描写朝霞的古诗词

不要判违规啦,我费了十几分钟搞好的。

未合上林凝暮雪,偏宜大庾映朝霞。——明·谢榛 【红梅】

佛桑花上花,红者如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对花作 其三】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霁)。——唐·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午夜飞光惊晓月,六时腾焰灿朝霞。——元·耶律楚材 【题西庵所藏佛牙二首 其一】

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饮露餐朝霞。——宋·郑侠 【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

孤飘插云汉,秀色凌朝霞。——明·李云龙 【麻姑峰】

翡翠帘栊透日华,窗光迎面泛朝霞。——清·孙原湘 【三妇艳 其二】

新王富春秋,炫饰夺朝霞。——明·王世贞 【思归引】

昭君已北嫁,空自衬朝霞。——清·周启运 【香溪】

密印伽陀驱疠魅,高楼海日隐朝霞。——清·李传元 【和乙盦 其三】

雨晴烟乍敛,浓艳斗朝霞。——宋·释智圆 【玛瑙坡四咏 其一】

见说云头红可喜,老农犹恐是朝霞①。——宋·林表民 【天台邵明府履善遗牡丹各赋(原缺,据补遗补)一绝 其二】

明朝握手殿门外,共看银阙暾朝霞。——宋·苏轼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清虚堂。定国出数诗,皆佳,而五言尤奇。子由又言:昔与孙巨源同过定国,感念存没,悲欢久之。」夜归,稍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国也】

柏庭鸣晓吹,楼角丽朝霞。——宋·张耒 【他乡】

涨海冲寒片席斜,惊看积素乱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其一】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唐·韦庄 【浣溪沙 其三】

药王施法雨,天女散朝霞。——明·区大相 【别山上人房看牡丹】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宋·何梦桂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其二】

未老徐妃似舜华,含羞半面晕朝霞。——清末民国初·许南英 【重拟小游仙四首 其二】

未能堪暮色,徒自绚朝霞。——明·李梦阳 【槿树】

荔子新来已著花,千林行见烂朝霞。——宋·李纲 【绝句奉约圭禅师相过同食荔枝 其一】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②。——宋·张先 【吴兴元夕】

高哉羡门子,横海挹朝霞。——宋·宋庠 【孟津岁晚十首 其三】

可以照读书,坚坐待朝霞。——宋·陆游 【冬夜】

翠枕谩攲听夜雨,朱帘闲卷望朝霞。——宋·董嗣杲 【怀潘宰留方家峪别业】

万缕千条羃丽华,非烟非雾带朝霞。——明·邓云霄 【早雨杏花】

九江临海目①,山色似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寄赠九江曾丈并以为寿 其一】

尊前有酒便一笑,不用导引吞朝霞①。——明·顾清 【陪定庵过北野再用韵】

鸾辂乘春揽物华,翩翩千骑拥朝霞。——明·保定王 【上巳侍王驾登五龙山应教】

谁遣①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唐·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一十二】

蜂房悬夜月,蛛网吸朝霞。——清·贺炳 【陆宣公故宅】

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宋·文同 【冤妇行】

山近峨眉飞暮雨,江连濯锦起朝霞。——唐·武元衡 【送温况游蜀】

有约看朝霞。——清·宋琬 【浪淘沙 湖上三舟图成寄执玉奉常西樵吏部】

辜负重阳一尊酒,且来占雨又朝霞。——宋·吕本中 【次曾宏甫九日韵】

眉锁双蛾鬓亸鸦,美人容色妒朝霞。——近现代·郭风惠 【题陈小溪画仕女】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明·杨基 【忆左掖千叶桃花】

楚山云雨汉朝霞,化作妙音花胜佛,一点无差。——清末近现代初·朱青长 【浪淘沙 感赋二首 其一】

日暮美人醉,酡颜发朝霞。——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游春(乙未)】

讵知所同欢,散聚倏朝霞。——明·何景明 【古怨诗五章 四】

春来枝自绿,鸟雀歌朝霞。——近现代·舒庆春 【题静庐写秃松小品】

飞宇入浮云,光景晔朝霞(叶)。——明·史鉴 【神乐观集送沈启南 其一】

龙冈眠半月,石岭出朝霞。——明·张子翼 【山庄即事】

只愁新旧雨,总属暮朝霞。——明·张煌言 【得姚兴公书,以「舫音集」见寄 其二】

香筠苒弱,细碎贴朝霞。——清·吴绡 【黄莺儿 夹竹桃】

枝枝将海日,吐纳在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攀枝花 其三】

相从多俊彦,帐影漾朝霞。——明·黎景义 【留别诸生二首 其一】

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清·姚鼐 【应山至孝感道中】

梦里时时闻瀑布,曲中日日见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越中寄庐山无可大师】

朅来重憩楸阴下,鼠姑烂熳团朝霞。——清·刘富槐 【崇效寺木假山歌】

万荷风定敛朝霞。——清·张景祁 【浪淘沙】

眉黛可怜虚夜月,脸红从此断朝霞。——清·况周颐 【减字浣溪纱】

共命鸳鸯宿锦沙,骈头菡萏吐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姬人墨西氏生日赋以赠之 其二】

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明末清初·屈大均 【送陈十七】

金堂绮席启朝霞。——清·毛奇龄 【临江仙 其一 沈康臣生日,席上作】

神京旧游地,飞盖耀朝霞。——清·郭筠 【示儿子广钧应春官试】

细雨微风透碧纱,酒痕横面上朝霞。——明·袁华 【次韵顾仲瑛书杜氏便面 其二】

城东红妆十万家,朱唇翠袖争朝霞。——明·胡应麟 【夜同方吴两生集汪士能宅留宿作新都豪士歌】

旧是仙人萼绿华,手持绛节弄朝霞。——明·龚敩 【胭脂梅 其二】

海棠开过鹿韭花,香凝宿露光朝霞。——清·管庭芬 【深庐学师招看牡丹赋呈】

郑家杏林如董家,王郎笔底腾朝霞。——明·顾清 【王西园画郑节之杏林深处图】

小蕊频频包碎①绮,嫩红日日醉朝霞。——宋·郑刚中 【长春花】

彩笔不可写,滴露匀朝霞。——宋·范成大 【题赵昌木瓜花】

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宋·王以宁 【满庭芳 其一】

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宋·欧阳修 【眼有黑花戏书自遣】

京国十年昏病眼,可怜风雨落朝霞。——宋·洪炎 【次韵许子大李丞相宅牡丹芍药诗】

腐肠销膏亦可戒,与子服雾飧朝霞。——宋·谢薖 【次韵季智伯寄茶报酒三解 其二】

棘闱排胜阵,枫殿趁朝霞。——宋·葛立方 【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怀想作诗五十韵道二十馀年出处寄呈】

千岁分根染天水,单台五出异朝霞。——宋·舒岳祥 【和王达善碧桃诗】

两都绣春英,三京组朝霞。——宋·程垣 【探赜 其二】

幸有玉延炊夜月,肯令绣谷咽朝霞。——宋·岳珂 【以庐山所产天花蕈冬笋玉延饷赵季茂通判】

不与艳桃偷结子,漫天飞去作朝霞①。——宋·梅尧臣 【甘棠】

行到市桥人语密,马头依约对朝霞。——宋·曾巩 【早起赴行香】

路出锦江乘夜月,骑停绣岭揖朝霞。——宋·强至 【送成都旧尹赵龙图至骊山作】

樽罍延夜永,不觉已朝霞。——宋·傅察 【逍摇堂五咏 其五】

貂裘公子宴何处,阑干百尺陵朝霞。——宋·李之仪 【春日同梁十四宴李公昭朝霞阁侍儿舞梁州曲彻客有以润罗为赠公昭命玉杯满酌酬之又以金钟邀儿相属既釂出乌丝栏索诗】

夫子元无疗饥药,待从方士饭朝霞。——宋·许景衡 【寄陈仲山 其三】

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魄飘忽随朝霞。——宋·苏舜钦 【哭曼卿】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宋·陈翥 【西山桐十咏 桐花】

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宋·苏轼 【丙子重九二首 其一】

已后残梅矜夜魄,强随飞絮舞朝霞。——宋·李流谦 【李花】

更瞻东挂彩,空翠杂朝霞。——宋·叶适 【西山】

云根生夜雨,石刃凑朝霞。——宋·杨椿 【隆庆】

位应乾坤白露节,象移寅卯紫河车,子午结朝霞。——唐·吕岩 【忆江南 其一】

尺五城南老圃家,牡丹如斗眩朝霞。——元·柯九思 【酬陆友仁城南杂诗十首 其三】

自古经纶成世务,暂时朱绿比朝霞。——唐·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其三】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唐·王勃 【林塘怀友】

掩映飞轩乘落(一作夜)照,参差步障引(一作列)朝霞。——唐·骆宾王 【畴昔篇】

雉堞环山馀暮雪,龙楼耸阙焕朝霞。——宋·楼钥 【粮料院葵向亭】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唐·杜甫 【花底】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唐·徐凝 【牡丹】

积石若朝霞,连林多夕霏。——明末清初·屈大均 【登石门怀慧远尊者】

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宋·范成大 【明日大雨复折赠再次韵】

佛宫金碧开朝霞,游人杂遝来正哗。——宋·韩维 【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清高只合漱朝霞,飘泊何须叹暮花。——明末清初·屈大均 【郭清霞久客常德山中诗以寄之】

若华升朝霞,可望不可玩。——元末明初·刘基 【送郑希道行省掾满之泉州录事】

满园春色浴朝霞,红紫芳菲绿更奢。——当代·陈振家 【和淙祥君《西湖春日杂兴》五首 其一】

举步蹑朝霞,凌空越飞鸟。——清·陈宝四 【凤岭】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唐·李白 【上清宝鼎诗二首(附存) 其二】

东岭透朝霞,西岭烟雾锁。——清·雷浚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 其三】

茜裙六幅拖朝霞,飞云髻稳盘双雅。——金末元初·杨奂 【李王夜宴行】

鲜如剪朝霞,清如裁春冰(熙)。——元·许有壬 【盆菊联句】

画栋栖朝霞,层檐宿秋雾。——明·汪广洋 【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

主恩挥涕湿朝霞,摇落西风素柰花。——明·沈一贯 【代青楼观内家葬】

山中道士服朝霞,二十修行别故家。——宋·谢翱 【山中道士】

望云渴雨验朝霞,不但田家更国家。——宋·韩淲 【苦旱 其一】

玉溪桥畔淡朝霞,照景红妆泫露华。——元·宋褧 【长安驿道中观芙蓉寄嘲伯循】

绿阴疏雨澹朝霞,紫禁啼莺竞物华。——明·王绂 【和曾侍讲禁中闻莺韵】

丹成赫朝霞,魔事敢余侮。——宋·李纲 【申伯见和佛迹岩诗再次前韵】

游人笑语问朝霞,处处相随攫肉鸦。——宋·陈造 【次赵帅韵三首 其二】

千岩发彩流朝霞,茂苑腾光荡碧宇。——明·蔡羽 【花村草堂为李子原承歌】

闭门饵朝霞,无病亦无债。——宋·陆游 【饭罢戏作】

翠屿屯朝霞,青蹊屏氛翳。——明·黎民表 【粤洲玩梅亭得世字】

镜中春浪洗朝霞,抛闪风情与月华。——清·孙原湘 【无题和萧百堂 其一】

玉壶春酒射朝霞,只看纤腰不看花。——宋·张耒 【复答迎郭侯犊车之句】

津亭理棹拂朝霞,试补东溪县道赊。——宋·宋庠 【送贵溪尉周懿文】

叠罗枝袅亚朝霞,并产深宫①信可嘉。——宋·赵佶 【宫词 其四十八】

帽峰冠朝霞,髻山染夕霏。——宋·胡融 【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城头片雨浥朝霞,一径茅堂四面花。——明·程嘉燧 【朝云诗五首 其二】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魏晋·张华 【轻薄篇】

明星烂烂接朝霞,笑杀兰膏夸宋玉。——明·杨慎 【楚妃引 其一】

须臾激楚矗朝霞,一声翻落庭前花,借问承欢有几家。——明·黎景义 【白纻词六首 其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关于荷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