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小学语文古诗的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这次小语年会的古诗词教学展评一共有十四堂课,可以说是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合平乐曲的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这次小语年会的古诗词教学展评一共有十四堂课,可以说是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合平乐曲的韵律、节奏。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确美、凝炼美、意境美、结构美。古诗教学要有诗有画有意境,重在“读”、“品”、“赏”、“悟”,让学生会其意,悟其神,入其境。这次活动中,14位老师的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诗化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

诗化的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多数教师都是诗一样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或抒情或凝重或简明或精致。如巴州区四小的刘春蕾老师,用有“温度”的诗意语言再现了敬亭山与李白深情凝望的情景。通江五小的何艳老师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巴中市实验小学的杨贵琼老师用诗意的语言引读诗句。

二、以读为主,落到实处。

好诗不厌百回读,课堂上有品读、赏读、范读、引读、赛读、小组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也非常到位,如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标点、读出理解,加上表情和动作读,看着老师的手势读,平声应读得长一些,仄声应读得短一点,当学生读快了,老师让他们舒缓一点,再舒缓一点儿,读出古味。上课时教师的引读也是一大亮点。他们诗一样的语言一引,孩子们自然读得入情入境。如《赠汪伦》一诗中,通江实小的何庆华老师用“感动之情有一尺深,再深一些,有五百尺深,一千尺深了”来反复引读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孩子们读得一次比一次有味儿。还有巴州区十一小的苟敏老师、南江二小的何泽翠老师、平昌三小的付玲老师,他们的引读都非常到位。

三、注重多元整合。

教师注重了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和新旧知识的整合,互相融通,组成知识环。还注重了“诗”、“文”的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巧结合,优势互补,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语言。如平昌金宝小学的何艳老师讲《七律长征》时,就用“讲故事”的方式使“诗”、“文”巧妙整合,南江实小的罗翠华老师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用“画示意图”、“填空”的方式巧解诗意。这次展评还注重了“诗”“画”的整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参加展评的老师能把文中的插图、自制的图片、板书时的简笔画、示意图与古诗有机整合,如通江二小的蔡丽华老师设计的据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南江实小的罗老师画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诗意。

四、关注学生,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被尊重,就有浓浓的“温度”,关注学生要落到实处,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观察学生的讨论状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要怕学生节外生枝。老师要学会等待,因为课堂需要“安静”,表面的浮华不利师生的深度交流,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很多老师上课时很好地关注了学生,而且无形中还渗透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前查资料”“结合注释,插图理解诗意”“没有背诵的学习是不牢固的”等。

其实,老师们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板书有特色,仪态端庄,普通话标准等。但只要是真实的,就总会是有缺憾的。这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1、解读文本没做到多元化,深度解读不够。

2、读应有层次、有梯度。

3、文本中的插图抛之不用,太多的课件流于形式。

4、评价语言不丰富,不贴切。

5、识字、写字训练很少拿入设计环节。

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我们共同期待“古树”开“新花”吧!

小学语文诗词鉴赏课如何评课

1、美读、美学、美赏。

2、学生参与度。

3、符合新课标。

4、教学手段先进。

5、师生同鉴赏。

以上 几方面所表现出的程度进行评价。

年级上册语文20课古诗两首表达的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有教有放.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要提高效率,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式的整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策略.采用师生对话(引导探究),生生对话(合作探究),生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安排充足对话交流过程,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如果老师进一步提示,在结尾与《别董大》一诗区别时尽量不要太近,《别董大》描述了诗人鼓舞友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尘,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行的气氛.后两句直接描写送行的场面,抒发了对老朋友未来担忧之情,一种离情笼罩全诗.在对比朗读时应该先理解诗意然后朗读.读第二首时也应该从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来在读,体验送别诗的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之情,还可以分为豪情、衷情、感情等,更妙.即使时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同时饰演悲剧和喜剧.我的评课无异于抛砖引玉,用意在于求教各方.

谁有四年语文的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17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17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17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歌唱 飘香 融化 发芽4、6′松竹梅 色香味 真善美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5、读一读四年级上册单元作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并按照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 ...

月光曲(一课时)-小学四年级语文.doc

......盲姑娘 贝多芬 哥哥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谈话导入月光曲 第二课时教,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课时作业四年级理清课文条理。四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

饮湖上初晴后雨-小学四年级语文.doc

......二、学生初步自学课文。三、汇报交流。(一)汇报自学生字情况。(二)展示朗读能力。(三)自谈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四)教师评价。四、体会古诗意境及 ...饮湖上初晴后雨,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二、学生初步自学课文。三、汇报交流。(一)汇报自学生字情况。(二)展示朗读能力。(三)自谈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四)教师评价。四、体会古诗意境及 ...

2005-2006年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七册

......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000b语文备课四年级第七册000b2005年8月000b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材分析000b [教材编排特点]000b本册共有32篇课文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四年级第一学期总结 略读课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7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74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74

06年A版语文四上电子书第二单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pdf

06年A版语文四上电子书第二单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pdf四年级上册语文,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6年A版语文四上电子书第二单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pdf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4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6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87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87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引入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5篇,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练习87

详见:http://hi.baidu.com/77yedu/blog/item/0f0b8c088d3a65f537d12247.html

小学语文评课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来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场桥二小的一名新教师。身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为“零”。与其说我今天是来评课的,还不如说我是来学习的。能向在场的这么多资深教师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机会和荣幸,我感到非常的可贵。

今天有幸听到吴老师执教这篇课文,吴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吴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诵读质疑法:指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声、乐、情中自主学习。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词析句法:吴老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思考,通过细心朗读,领读课文语言。

我认为吴老师教学时有很多的亮点和可取之处,在这里我就简单地讲以下四点:

一、语言优美,导入引人

教学开始,吴老师以一个充满诗意的名胜古迹——黄鹤楼的同名古诗导入新课。优秀、自然的导入既渲染了浓浓的离别之情,又给人自然、新颖之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同时,吴老师一开始就抓住了此篇古诗课题的两个难点:一点是朗读课题的节奏划分;二点是“之”的理解;并且非常顺利地解决了这两处的难点。

二、品词析句,感悟真情

吴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

如抓住第二句的“烟花三月”一词,提问烟花三月是一种什么美景?让学生透过简简单单地一个词感受藏字背后李孟二人那份浓浓的情谊,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读好课文。

在讲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诗时更是抓住“孤帆”、“之”等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多样,读中感悟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吴老师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小组读、配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

四、补充资料,帮助理解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吴老师很有心地补充了李白的作品《赠孟浩然》、《江下行》、《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

小学语文古诗如何讲解

1、把古诗的作者简略的介绍一下

2、把古诗中每一句里难懂的字,加以解释

3、串讲一下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4、找到诗歌的诗眼,进行赏析

5、归纳诗歌的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让学生把诗歌背诵下来(这个属于主要的教学目标)

7、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布置找这个诗人的其他作品,或是同一题材的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小学语文古诗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