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范仲淹邹平诗词 范仲淹的诗词及其生平?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是小学学的了。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平你可以百度一下范仲淹,下面我只黏贴了一部分,因为实在太多了。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范仲淹生于真定常山高老庄(今河北省正定县曲阳桥镇高平村),在百日时随家人去无锡望亭(今属苏州)。 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990年病逝。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通“悦”),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快三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秘密。他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惊,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编辑本段求学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旧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数千卷。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成为北宋全国最高学府。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常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糊涂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此诗是范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这位学生就是日后北宋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范仲淹。

编辑本段应试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编辑本段入仕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作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作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惊慌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 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编辑本段服丧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 兴化县衙(范仲淹纪念馆)

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来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 诗选

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编辑本段]【生平】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虀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雎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 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范文正公集》

作品选介】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邹平有什么经典历史故事么?

邹平县码头镇驻地东南方向大约两公里处,曾经有一座很高很大的墓,据说是当年瓦岗军首领李密墓。据邻近的胡坡村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当时这座墓周围是一片大树林,而墓本身又要比树林高出很多,在离它两千米远的地方才可以看到坟顶。说它大呢,传说中最好的马匹也不能围着它跑三遭。现在,这座坟早经已经化为平地,然而关于这座坟的传说,还在当地广为流传。

话说李密称帝做了魏国公之后,一天带领他的文武大臣们出来游玩。当来到邹平县码头镇的一个村子时,他发现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李密非常高兴,说:“我这不是到了苏州了吗,我死后一定要葬在这个地方。”从此这个村子就改名为归苏了。当来到邻近的一个村子时,也是花香鸟语,美丽非凡,百姓安居,而且他尝了尝这里的水,特别甘甜,于是就流连忘返,并且把村子的名改为甜水。后来瓦岗军因为严重的内讧和战略的失误,被前来镇压的隋军打败,李密带领部分义军降唐,后来又因为反唐被杀死。当时已经是李唐天下了,尸体当然不会被完好保存。因此,跟他一起起兵的瓦岗义军想起了李密生前的愿望,便把它的盔甲、兵器埋在了现在的天子墓。

传说,天子墓白天是一座坟墓,到夜晚就会变成一所大宅院,里面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据说这家的主人是位很热情很和蔼的老人,附近村民在婚丧嫁娶时,如果桌椅或锅碗瓢盆不够用了,就会在头天晚上定夜之后来这里烧香参拜,请求帮助,而每次都能如愿。用完后村民也会及时归还。可慢慢的,一些贪小便宜的人就开始留下一部分器具不归还,后来就发展到只借不还,这家主人很生气,就关闭了宅院。所以至今再也没人见过这所院子了。

还有更神奇的,传说很早的时候,附近村子的一位老人白天骑毛驴去远处赶集,多喝了几杯,回来已是深夜,当经过天子墓的时候发现密密麻麻长满了高梁,而且高粱又高又大,籽粒饱满,而那时这一地区是不种高梁的,就顺手折了一支高梁穗揣在怀里,到家后就睡着了,第二天怀里的高粱穗变成了金灿灿的金穗。传说国民政府想要破坏这座墓,就在飞机上往下扔炸弹,炸弹浪费的不少,可一个土粒也没炸下来。而村里的孩子在墓上爬上爬下,土却哗哗往下落。还有人听说在一个雨天,一队八路军战士冒雨在泥泞的小路上前进,傍晚时分,到了天子墓这里,他们又累又饿,这时忽然在温野里发现一所大房子,里面没人,却水饭俱全。他们高高兴兴地吃饱喝足,当晚就在院子里扎营了,一觉醒来,却发现他们睡在一座大坟前,坟头还立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大刀。据附近村里年纪最大老人说,那是李密当年用过的刀─可能是要交给八路军去杀日本鬼子的。

多少年过去了,从没有人考证过这里是不是真的有李密的墓,但是,关于这座又高又大的土坟的种种传说却永远地保留了下来。如今,天子墓周围已经变成了来整的麦田,那条乡间土路也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在为码头镇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补充回答:

西董镇袁紫兰避暑山庄

在邹平鹤伴山东邻的白云山下,有一个100余户的小村,叫任家峪。村中有一座非常气派的避暑山庄,山庄占地十余亩,三进院落,依山势而上层层递进,利用各种台阶、回廊以及隐门、过道巧妙地组合、分隔而成,每一个院落具有相对的独立完整性。建筑用料多因地取材,设计风格厚、朴实、内向,颇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虽受山势影响面积较小,但布局丝毫不显得凌乱、封闭。现余30余间房屋,大小、结构均不同,有的高大庄重,有的小巧玲珑;有影壁假山,重门垂檐,又有廊厦月台,还有别具一格的引梯。该建筑巧妙利用山势,建在山体之上,与白云山和谐地融为一体。虽然经历了200多年岁月,但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依旧能够感受到往日的气派,南部有一部分房屋因失火已经坍塌,杂草丛生,只有散落其中的柱基和假山诉说着主人昨日的辉煌。

这就是有清一代,名闻天下的巨富袁紫兰的避暑山庄。相传当时山东有民遥曰:“山西康百万,河南沈万三,不及山东袁紫兰。”袁紫兰,清康熙朝长山县(今邹平焦桥镇)人,由袁紫兰开始,一直到清末,焦桥袁家豪富200余年。据《邹平通史》说,袁紫兰自幼聪慧,内行纯笃,以孝友著闻,14岁祉县学生员。既冠,援例捐纳入国子监学习,期满授内阁中书。由于他做事精干,不久改任户部浙江司员外郎,又迁工部虞衡司郎中。后擢升为广西柳州府知府,又调任右江道篆、思恩府知府。

任职期间,袁紫兰恪尽职守,政绩卓然。柳州是两广的大郡,大山中杂居着众多少数民族,土司、头人都掌握着相当数量的族兵,他们经常煽动仇杀。袁紫兰抵任后,察访实情,制定措施,化解了官府与少数民族的矛盾。柳州任职期满,二路交被擢授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巡按平(阳)庆(阳)等地。不久,其父去世,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又逢西部边境战起,袁紫兰仍以副使衔督运粮草,战事平息,因患足病告官家居。袁紫兰回家后多有善举。雍正十二年(1734年)1月14日,袁紫兰病卒,享年64岁。

该山庄主要是袁氏家人夏季避暑的地方,老爷、少爷、夫人、小姐高兴之时,来长住一段时间,游山玩水,留下不少词赋文章。现在的避暑山庄,居住着9户李姓人家,其中两户人家已经搬走。据他们讲,已无从考证何时传到他们家族手中。前几年有一淄博客商欲以楼房换房,但他们舍不得这老房子。

传说袁家之所以将避暑山庄修建在白云山中,除了白云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因为袁氏之宅在平原上,据风水先生看,袁氏家族属虎相,落在平川必不长久,须得占一方大山,才可平安腾达。经高人指点,这才选中了白云山下这片宝地盖了别墅。后来,袁紫兰果然官至极品,家族更加显赫。

整个长白山中有许多古代封建官僚修建的别墅、建筑等古迹,如明宰相刘鸿训家的八柱台、清初文坛领袖王渔洋家的夫于草堂、顾炎武的桑园别墅等,虽规模和气派都无法与袁紫兰的避暑山庄相比,但各得其趣,是探幽访古的好去处。

补充回答:

范仲淹在醴泉寺 (2-1)

宋朝著名的宰相范仲淹,他写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名言,光照青史,流传至今,他青少年时代曾在长山、邹平一代生活了十几年,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

范仲淹两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母亲谢氏嫁给了一个叫朱文翰的人,那时朱文翰正在江南平江府做官,老家是山东长山。他娶了谢氏以后,便领着母子俩回到了老家,并给范仲淹去明朱说。

范仲淹从小聪明过人,学习刻苦用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一些学生妒忌他。有一回,先生出了个难题,别的学生一个个呆如木鸡,只有范仲淹一个人对答如流。先生就把范仲淹夸了一番,把其他学生每人揍了一顿戒尺。这下可把其他学生们气坏了。放学之后,他们把范仲淹诓到孝妇河边上狠狠揍了一顿。边揍边骂范仲淹是“带肚子”。范仲淹回家后哭着向娘诉说,他娘听了后直落泪。后爹见娘俩一起哭心里就烦,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范仲淹骂了一顿,并说今后不准在给他惹祸。范仲淹人小志大,哪能吃下这种窝囊气?当天夜里便离开了朱家逃亡他处。

长山西南有座黄山,那时黄山庙多,香火旺盛,范仲淹从家中逃出来以后便在黄山住了下来帮寺里和尚干活混口饭吃并抽空读书。寺里的和尚同情范仲淹的身世,又见他很刻苦,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便写好了一封信,把范仲淹叫到身边说:“孩子,你在我这里学不到真本领,我指给你一个地方,你另寻出路去吧!”说着向西南方向一指:“你从这里往西走,那里有个醴泉寺,寺里有个高僧叫慧通,你把信交给他就行了。”范仲淹暗暗记住老和尚的话,向老和尚拜了三拜,离开黄山向西走去。

他按老和尚指的路,跨过黛西河,翻过青龙山,爬上会仙山,眼前一座白云缭绕的大山挡住了去路。范仲淹拼命向山上爬去,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顶,又累又饿。正在这时一个采药的白胡子老头来到他面前,拿出一块黄澄澄的饼子给范仲淹吃。范仲淹问老人,前面的大山叫啥山?老人说叫“摩诃山”,范仲淹觉得这名字蹊跷,便问:“为啥叫摩诃山?”,白胡子老头哈哈大笑,慢慢的对范仲淹说:“相传这山上有一座寺院,寺里有许多和尚。有一年,从京城来了一个长的很丑的小和尚跟寺里的老和尚学经。这小和尚笨的出奇,学了一年,只学会了“摩诃”(心诚的意思)二字,所以大家都瞧不起他。有一次寺里的和尚都下山化缘,只留小和尚一人看家。下山的和尚一去去了一个多月,心想:这小和尚那么笨,这一个多月碰巧就能饿死了。可是回到山上一看都大吃一惊,小和尚不但没有饿死反而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和尚们问他在山上吃了什么好东西?小和尚说:“我每天念‘摩诃’不止,吃山上的石头,香甜如蜜,清脆如梨。”众和尚知道小和尚心诚得道,已修成正果,便一下子刮目相待,让小和尚当了寺庙的主持。

“后来小和尚到了哪里去了?”范仲淹听得入迷,急忙问白胡子老头。

“后来吗?”那白胡子老头笑笑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完一晃身影就不见了。范仲淹恍然大悟,将白胡子老头讲的故事牢牢记在心中。

补充回答:

范仲淹在醴泉寺 (2-2)

范仲淹来到了醴泉寺见到了慧通,慧通看了那老和尚的信,便把范仲淹留在了寺里。这慧通知识渊博,待人却严厉。范仲淹聪明绝顶,过目成诵。很快,慧通就喜爱上了范仲淹,对他特别照顾。私利的其他小和尚们见师父对范仲淹好就一个个妒忌他。他们见范仲淹光顾读书,便想了一个主意:吃饭的时候不敲钟,吃完饭再敲。这样一来,范仲淹每次都去晚了,小和尚们只给他留下一碗粥。但范仲淹从不为此争吵,每次端起那碗粥就走。小和尚们很奇怪,心想:一定是师父偷给了范仲淹好吃的,要不他能神活?于是小和尚们便偷偷的藏在一旁,看范仲淹偷吃什么好东西。一连几天,小和尚们发现,范仲淹每次端粥回去并不舍得马上就吃,而是把粥放在一旁,先读书,等粥冷却了,才用一根小树枝,慢慢的把粥划成几块,饿极了才吃上一块。小和尚们很受感动,从此再也不欺负范仲淹了,每次吃饭都给他留着。

有一天深夜,范仲淹正在屋内习字,忽然寺内飞沙走石、狂风骤作,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从窗户里伸进头来,张开血盆大口,对着范仲淹直吹冷气。正在写字的范仲淹顺手在那怪物头上写了一个“大”字。说时迟,那时快,那怪物的头马上胀起来,越胀越大,痛的那怪物嗷嗷直叫。不一会儿,那怪物的头胀得比窗口还大,想缩也缩不回去了,只好连连求饶。范仲淹也不答话,顺手从桌上拿起抹布,把“大”字擦去,又在原来的地方写上了一个“小”字,那怪物的头马上小了起来,眨眼功夫便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那怪物赶紧把头缩回窗外,在院外给范仲淹磕了三个响头,生成再也不来胡闹了。原来,这个怪物是寺内一棵老荆树变的。这棵紫荆的根吸收了醴泉的仙水,日久天长变成了精怪。每天夜里见范仲淹屋里点着灯一个人读书,便想试试范仲淹的胆量,没想到却被范仲淹教训了一顿。

自从紫荆作怪之后,慧通老和尚觉得范仲淹不是凡人,更是另眼看待。日久天长,寺里的小和尚们也和范仲淹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们见范仲淹每天读书到深夜,便主动省出一块饼子来留到深夜让范仲淹吃。可范仲淹读起书来便把吃东西的事忘了,等想起来饼子早没了,后来他发现,是一只小黄老鼠和一只小白老鼠把饼子偷走了。有一天晚上,范仲淹用一条细线把饼子栓牢,待了一会,从外面钻进一只小黄老鼠,叼起饼子跑到屋外去了。范仲淹顺着细线找了出去,就在门前作怪的老荆树东面发现了一个小洞,线被拉到洞里去了,范仲淹顺着线挖起来,挖着挖着突然挖到一块青石板,掀起石板一看,可不得了啦!石板下竟是一池黄澄澄的金子。范仲淹看了看,便原封不动的埋起来。第二天晚上,范仲淹又把饼子系好,过了一会儿,来了只小白鼠把饼子叼跑了,范仲淹又顺线找了出去,这次线被拉到紫荆西边去了。范仲淹同昨晚一样又找到了一个小洞,也挖到了一块石板。掀开石板看时却是一池白花花的银子。范仲淹毫不动心,又照样埋好回屋读书去了。从此他再也没丢过饼子,读书却更用功了。

补充回答:

范仲淹在醴泉寺 (2-3)

十年寒窗,在慧通老和尚的精心指导下,范仲淹一举中了进士。后来便进京城当了大官。有一年,醴泉寺遭到了火灾,慧通老和尚便进京城找范仲淹周济。到了京城之后,范仲淹对慧通恭恭敬敬,亲自端饭送水就像当年一样。慧通很是高兴,告诉范仲淹,自他走后,寺里便破了风脉,香火一年不如一年。自从遭了火灾,寺里破墙烂壁急待修理,意思是让范仲淹拿点钱。可在京城住了一个多月,范仲淹却没提给钱的事,只是劝慧通在京城里多住些时候。慧通本想把要钱的事挑明,但是看到范仲淹当了大官依然布衣素食便难以启齿。后来,由于惦记着寺院便告辞回去了。临行时,范仲淹也没提钱的事,只是送慧通到十里长亭,拿出一包茶叶交给了慧通。慧通心中很不高兴,但又不便说些什么。回到寺里后,便把茶叶随手扔到窗户上的隔板上。

县里的县官听说慧通进京返回,便专程到醴泉寺拜方,慧通见县官来了,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忽然起那包茶叶,做一日和尚撞一天便从搁板上拿下来,打开包一看,茶叶里有一张大红纸,纸上写了四句诗:

荆东一池金,

荆西一池银,

一半修寺院,

一半送僧人。

慧通看罢,又惊又喜,赶忙找小和尚们去挖,果然在荆树两旁挖出了一池金子和一池银子。慧通按诗中的嘱咐,拿出一半重修寺院,拿出一半分给了小和尚们。

范仲淹晚年做青州知府,路过邹平,长山的父老出城十里迎拜。范仲淹远远望见,十分感动,急忙下车步行,恭敬地与长山父老一一参拜,畅叙旧情。后人将此地命名为“礼参坡”,现为“礼参村”。当时范仲淹曾以五言律诗一首相赠:

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

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

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邹平、长山一带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常常以范仲淹少有志操,刻苦读书的故事和这首五言律诗教育后代。在长山河南村和邹平醴泉寺两地建有范文正公祠,刻有“先忧后乐”碑,成为千古佳话。

山东邹平是“范公故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邹平居住了整整20年。请看下列两则与范仲淹及其所处时代相关

(1)冗官问题和军队腐败、战斗力低下问题。
(2)冗官问题: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化事权”的弊端;北宋科举制方面,录取名额大大增加,造成官吏多而杂。
军队腐败、战斗力低下问题:政治腐败造成的。
(3)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4)没有。后来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法和将兵法,加强了训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此题考查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从两则材料中归纳,材料一“把庸碌无为的一笔勾去”,体现了人浮于事、冗官的问题,材料二反映了军队战斗力低下、军队腐败的问题,若归纳为冗兵问题则错误;第(2)问注意结合第二、三节教材内容回答,不可遗漏要点;第(3)问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切忌把范仲淹改革的内容全部答上;第(4)问较简单,结合相关史实回答即可。

范仲淹的作品风格

范仲淹的作品风格:

1、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名篇《岳阳楼记》,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2、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

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

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3、其词作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直接写艳情者,也有跳出艳情之外者,正是过渡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刻痕迹。

扩展资料:

范仲淹所处时代背景:

唐末五代,士风败坏。宋代帝王“与士大夫治天下”,从君王到士大夫都致力于士风的建设,最终形成了宋代知识分子新的精神风貌。

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演化为宋人“以文为贵”的思想意识,为宋代士大夫营造了新的生存环境,成为宋代士风转变的时代文化大背景。

范仲淹注重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和完善,并在一生的仕宦经历中身体力行,最终归纳为“先忧后乐”的精神风貌。范仲淹忧患意识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孔孟思想。

范仲淹在忧乐这对矛盾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思想。这种忧乐意识是在吸收儒学的基础上,弘扬发展后所作出的总结。范仲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在京城任右司谏。这年7月,江淮、京东一带旱灾严重。范仲淹奏请朝廷遣使救灾,仁宗皇帝置之不理。

范仲淹愤然质问:“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仁宗皇帝便派他安抚江淮,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减免盐茶税、禁民淫祀,回朝时还将百姓吃的乌味草带回京城。

请仁宗传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其忧民爱民之情可见一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在被贬抑时,不以自身沉浮为意,仍不忘其忧国忧民之“痴心”。

“既去职任,而尚怀国家之忧”,《宋史·范仲淹传》言: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正是这种意识的最好佐证。

范仲淹则是从士人角度讲不管个人处境如何,都要忧国忧民,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这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对士人承担社会责任首次明确阐述,是士人高扬主体精神的充分表现。

是宋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勇担责任的典型体现。这也标志着士人彻底从政治、经学附庸中解放出来,找回了个体的人生尊严和价值。

可以看做是对孔孟儒学的超越和发展。钱穆先生认为“宋代士大夫矫厉尚风节,既自希文启之”,将范仲淹看做是开启宋学的先驱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邹平是县级市吗?有哪些名胜古迹?

邹平属于:县。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西北临黄河。邹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源远流长。西汉置县,古称梁邹。东接淄博,距青岛港25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48公里,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

邹平下辖5个街道、11个镇:黛溪街道、黄山街道、高新街道、西董街道、好生街道、韩店镇、长山镇、焦桥镇、孙镇、明集镇、九户镇、台子镇、码头镇、魏桥镇、临池镇、青阳镇。85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78万,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

邹平县名胜古迹有:

1、范公祠

北宋范仲淹在邹平渡过了青少年时代,他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发端于此,邹平因此被誉为“范公故里”。 县境南部长白山绵延百里,山不高而秀雅,林不广而茂盛,松柏交翠溪流潺潺,向有副岳“小泰山”之称。白云、摩河、会仙三峰,雾霭缭绕,突兀峥嵘,蔚为奇观,古有“洞天福地”之誉。

2、窝峪景区

雕窝峪位于邹平县青阳镇西阿陀村南5华里处,深邃宽阔的山谷长达3华里。青阳镇自1993年起,对峪中王薄起义旧址进行综合开发后,形成了自然、人文、庙文化三大景观。

3、王薄起义遗址

青阳镇根据雕窝峪自然景观和特殊的意境,1993年恢复了王薄起义遗址,从石门到碧霞祠3里多长的峪中,建造了雕塑“王薄亭和王薄像”,并书写了各种体裁的斗方大字,雕刻在不同位置的悬崖、峭壁上,供游人雅赏、观光。

4、邹平长白山

邹平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邹平县。由鹤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白云山、会仙山、玉泉山、黄山、碧云湖、花盆河、范公祠、范仲淹读书洞、唐李庵、醴泉寺、丁公遗址、鲍家遗址、古城遗址、大商遗址、邹平故城遗址、梁邹故城遗址、朝阳故城遗址、高苑故城遗址、梁邹侯墓、王薄起义遗址、梁漱溟墓以及大量古碑、石刻等80余处自然及人文景观组成。

5、唐李庵

唐李庵名称的由来,众说不一。传有唐李二仙曾在此修炼,故名。实际上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现存主体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总计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为820平方米。

6、鹤伴山

位于邹平县境内,地处邹平县与章丘县交界处,系长白山脉,白云山系,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险峻,沟谷曲折狭长,悬崖绝壁较多,是经林业部批准,于1992年9月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邹平县

地址:邹平县鹤伴二路567号。

邹平县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81595/7963681.htm

范仲淹祖籍是哪里的

范仲淹祖籍是苏州吴县。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担任邠州知州时,有一次登楼饮酒,尚未举杯,就看到几个人披麻戴孝地营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得知是一名书生客死邠州,准备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丧用具尚未制备。范仲淹听后非常悲伤,立即撤去酒席,并赠以钱财,使其得办丧事。

历年间,张海(一说王伦 )率领人马攻打淮南,路过高邮,高邮知军晁仲约料想无法抵挡,就昭示当地富人捐钱献酒,前去慰劳,“盗寇”很高兴,没有施暴就离开了高邮。事情传开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若郡县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防守;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赦免了晁仲约。

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戍边西北时,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后,闻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范仲淹邹平诗词 范仲淹的诗词及其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