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归有光诗词 古文遂初堂记归有光全文翻译



《遂初堂记》原文: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

《遂初堂记》原文: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刑。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概于中也已。

译文(供参考):

南宋诗人尤袤(谥号“文简”)曾经很喜爱东晋孙绰写的《遂初赋》,就用“遂初”给书斋命名,宋光宗赵惇(死后葬在永崇陵)书写匾额相赐,在今无锡九龙山下。孙兴公(孙绰)的十四世孙质,字叔野,寻找遂初堂遗址而没有人知道在哪里,按照自己的猜测应当在九龙山的南面,于是新建了书堂,仍以“遂初”为匾额,写信来求我作记(文体)。

依据孙绰曾隐居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的志向,所以才作此赋。然而他后来经历的尘世,违背了他夙愿喜好,被恒温讥讽。尤袤三朝为官,身受皇帝的知遇之恩,到老也不让离开朝廷,就以“遂初赋”为比照,感觉有很多不能相比之处。古时候的伊尹(商代名相)、傅说(商代名相)、姜子牙一类人,出身于一无所有的农人、钓鱼人,来辅佐商、周的君主,终其一生没有生发过隐居的念头。古代那些志向得到满足、理想得到实现的人,原本就如此。只有周朝的召公姬奭告老还乡时,周公挽留他说:“你睿智地辅佐大王,正是顺应了这个天命,只有文王有德,很好地继承了不分疆土的关爱。”当时的君臣关系可以想见了。后来的君子,再没有古人那样的际遇,而道义上不能动不动辞职不干。到他已经成为贵显了,可能并没有才尽其用,而形势又不能马上离去。然而其中的所谓坚定不移的人,到头不肯随着世俗而改变,虽然高居三公之位,万钟之禄,而他的心一天也不能安稳。他们远大的志向,只能时常表现在言语文字里,有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当宋皇祐、治平年间,欧阳修登上了两府的官位,际遇不能说不好了,现在再读他的《思颍》诗,《归田》录,就知道他不安于这些官位的真实思想。况且南渡(建立南宋)之后,虽然有孝宗的英毅,光宗的总揽全局,都远不能与盛宋之治时期可比,而光宗末年,疾病恍惚,后宫戚党,都来干预朝政,当时的这些事说不完了。虽然,尤袤等人的观点已在朝廷被熟知,皇帝不能说不知道,然而总不能因此而默默自安吧。君子之志就是这样的。

尤袤去世至今四百年,而民间能够恢复遂初堂的旧貌,宛然还是老样子。无锡,是南方的士大夫们入都的通道,经过的人进入遂初堂,还可以想见他当年的典范遗貌。而读了我这些文字,他们也不能在内心没有感慨吧。

伟大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江苏昆山人。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从学的常数百人,人称 震川先生 。

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项脊轩志》是 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黄宗羲推宗气为明文第一人

诗词那些最好?

1 田园诗派——东晋诗人陶渊明,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

2 边塞诗派——唐代诗人高适、岑参、李颀。

3 江西诗派——宋代黄庭坚、杨万里

4 豪放派——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岳飞。

5 婉约派——宋代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欧阳修、晏殊、张先、贺铸、周邦彦。

6 雅正派——宋代词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

7 闲逸派——宋代词人僧仲殊、朱敦儒、黄裳、周紫芝。

8 竹林七贤——(魏晋)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9 八大骈文家——(清代)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广森、 孔星衍。

10 香山九老——(唐代)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鸳鸯蝴蝶派——

明代十才子——(明代)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邻、陈沂、 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唐宋派——明代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竟陵派——明代后期钟惺、潭元春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康熙时方苞开创,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阳湖派——清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

湘乡派——清代散文流派。以曾国藩为代表。

同光体——活动於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个诗派。代表作家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

南社———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

九州——《吕氏春秋·有始览》:冀、兖、青、徐、扬、荆、豫、幽、雍。

古诗词历史

诗歌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凡353句,1 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委婉含蓄,质朴精练,被誉为“一字千金”、“实五言之冠冕”。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建安时代,“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局面,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诗作大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此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建安诗歌以曹植和王粲的成就最为杰出。魏晋之交,世风变易,“竹林七贤”是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群体,其中阮籍、嵇康名声最著,成就最高。阮籍的82首《咏怀诗》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则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西晋太康年间,诗坛上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陆机、张协、潘岳等人的作品追求丽辞缛采,开中国诗歌雕琢堆砌的流风;左思则独树一帜,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其《咏史》8首借咏史来抒怀,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有“左思风力”之称。东晋玄言诗泛滥一时,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坛骤添异彩。陶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冲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语),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鲍照等。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谢受其影响,正于描写山水,与谢灵运合称为“大小谢”。鲍照擅用七言古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情,风格俊逸豪放,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北方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由南入北的庾信,他以刚健之笔写乡关之思,融合南北诗风,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南北朝乐府民歌足与汉乐府前后辉映。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体完备,流派各异,名家辈出,成就卓著。“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发出清新健康的歌唱,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奇瑰丽。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烈,风格豪放飘逸。“诗圣”杜甫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被誉为“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李、杜分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而成为泽被百代、彪炳千秋的伟大诗人。安史之乱后,进人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过渡,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长篇歌行名篇,扣人心弦,传诵至今。与元白诗派追求平易通俗不同,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崇尚险怪,以散文手法作诗。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中晚唐之交出现的“诗鬼”李贺,其诗冷艳深幽,恢奇诡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晚唐之世,诗风趋于卑弱,感伤色彩较浓,惟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誉。杜牧擅七绝,咏史怀古、抒情写景,无不清新俊逸,风姿绝代。李商隐工七律,风格深情绵邈,绮丽婉曲,尤其是“无题”诗,更是意蕴隽永,兴寄深微,沉博绝丽,独擅胜场。

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但别开天地,自有特色。对比而言,唐诗主情韵,开朗俊健,以境取胜;宋诗主理致,深幽曲折,以意胜。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学李商隐,号西昆体。王禹俘、梅尧臣、苏舜钦等反对西昆体,反对只讲声律辞藻与缺乏社会内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其诗说理抒情,自由奔放,发展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其诗宗尚杜甫,瘦硬生新,属于江西诗派的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人。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而终能自成一家。陆游是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存诗近万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南宋后期出现了“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他们的作品现实感不强,诗格比较浮弱。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为宋代诗坛添上了最后一抹光彩。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其诗内容丰富,“沉挚悲凉,自成声调”(赵翼语)。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人中原地区,元代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饲——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它大大扩展了表现范围,形式更自由,语言更活泼,具有浓厚的市民色彩,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套曲)两种形式:小令是单支曲子,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属同一宫调的曲子依次连缀而成。前期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其作品通俗平易,诙谐泼辣;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他们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色,趋于雅正典丽。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散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明初,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较有社会现实内容,但接着兴起以朝廷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歌功颂德,空廓浮泛。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们盲目尊古,一味模拟,受到有识者的批评。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矫之,继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与“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清初,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王士祯提倡“神韵”说,成为当时诗坛领袖。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盛极一时,影响到诗坛,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龚自珍以诗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词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新诗体,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中唐之后文人填词者渐多,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在作诗之余间或作词。晚唐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他确立了词体规范,开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鼻祖”。五代时,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问世。西蜀韦庄名列花间,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以清丽疏朗见长。南唐冯延巳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抒写个人生活感受,“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语)。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以词写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真实性情,写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不事雕饰,缘情而行,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流转如珠,王国维评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

词在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宋初词家如晏殊、欧阳修等,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词风,写的多半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范仲淹词中的某些词作开始呈现境界开阔、格调苍凉的风格,给宋初时期的词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期的柳永对宋词进行了第一次革新,创制并写作了大量的慢词,以写相思旅愁见长,多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语言俚俗,富于平民色彩,产生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广泛影响。词至苏轼而又一变,苏轼打破诗词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豪放词派,使词摆脱了音律的束缚而成为独立的抒情诗体。北宋后期词坛主流又复归婉约,代表人物为秦观、贺铸、周邦彦。秦词柔婉清丽,情辞兼胜,被奉为婉约派正宗,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贺词笔调多变,刚柔相济。词至周邦彦再一变,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精通音律,善作慢词,以思力取胜,词风典丽精工,对南宋格律派、风雅派词人影响极大。南北宋之交出现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创言浅意深、本色当行的“易安体”。她善于炼字炼意,擅长白描,令慢均工。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清俊旷逸;后期词抒身世之感、家国之思,苍凉沉郁。南宋初期词人如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等,多亲历靖康之变,故以词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怀,上承苏轼,下启辛派。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主承苏轼但取径更广,使宋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达到了光辉的高度,在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辛词风格多样,或壮怀激烈、豪气逼人,或缠绵哀怨、清新活泼,尤能寓刚柔为一体。在辛弃疾的影响下,陈亮、刘过和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一个阵容强大的辛派爱国词人群体。

在宋金对峙、政局相对稳定的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张炎、王沂孙等为代表的格律词派。其中突出者要数姜夔、吴文英,他们同是宗法周邦彦,但姜词清空骚雅,吴词工致密丽。

词至元明走向衰落,在清代呈中兴气象。清初,陈维崧效法苏、辛之豪放,开“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姜、张之清空,开“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善作小令,长于白描,以情取胜,风调酷似后主李煜。清中叶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纠浙派之偏,论词主比兴寄托,重视词的社会作用,其影响直达近代。

高中要背的文言文和古诗

高中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一)古文20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劝学 《荀子

☆逍遥游 《庄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过秦论 贾 谊

☆屈原列传 司马迁

☆报任安书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 潜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滕王阁序 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赤壁赋 苏 轼

钟山记 苏 轼

项脊轩志 归有光

泰山记 姚 鼐

(二)诗词曲50首

静女 《诗经》

无衣 《诗经》

☆氓 《诗经》

湘夫人 屈 原

☆离骚 屈 原

长歌行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白马篇 曹 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山居秋暝 王 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越中览古 李 白

蜀道难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登高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兵车行 杜 甫

客至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阁夜 杜 甫

岳阳楼 杜 甫

渔翁 柳宗元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 白居易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 李商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锦瑟 李商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 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曰夜记梦 苏 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 陆 游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窦娥冤 关汉卿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张可久

☆哀江南 孔尚任

注:有☆的只背诵其中一部分。

求翻译归有光《王氏画赞并序》,高分悬赏!

我的妻子王氏是太原人,于嘉靖三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去世。我悲伤的思念她到了极致,只是遗憾没有善于作画的人。就想起唐朝人说:日光温暖微风和煦,霜雪浓厚冰水纯净。(这是赞颂长孙皇后的话。)这描绘的也正是我的妻子。我又流着眼泪赞颂杨子云的词:春天树木木刚刚生长,(她)拉着我的手去找寻鹌鹑。她已经过世有很久了,但是人却好像一直在陪伴在我身边。

来年的二月,门下的学生许进士差使他的弟弟来(为我的妻子)画像。我向他口述了(她的容貌),许的弟弟沉默了许久,才开始作画像。家里的人见到他画的画像,没有不悲伤的。拿这个画给妻子的姐妹看,她们都流下了眼泪。最小的妹妹甚至以为那就是我的妻子,只是没有说话罢了。然而正如我所评价的杨子云、虞伯施那样,(那幅画像)没有真实的再现我的妻子的形象。(我只能)流着眼泪作诗来赞美我的妻子:

想起你的文静美好我感到十分悲伤,想念我们直接向《关雎》所描绘的纯美感情。你的踪迹不见,乘着云彩远去。飘过了明月,只留下前襟的纱巾。又刮起了凄凉的风,我们就这样悲伤的分开了。你(对我来说)就像是来陈的宝贝,景帝的明珠(南宫公主是景帝的掌上明珠,后被景帝嫁与单于;另一说是刘彻(景帝)金屋藏娇)。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你的美丽的身影,是真的还是只是幻觉呢?

这是我查了相关的资料查到的,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

因记唐人有云的“因”是什么意思呢?

又流涕诵杨子云之词云的“诵”不是朗诵?

“援余手之鹑兮”“之”是什么意思?

“后二月”是“来年二月”还是“两个月过后”?

“为作此画”是“才开始作画像”还是“为她作画像”?或“为(我们)作(她)的画像”?

何珊珊的“何”是什么意思?以上疑问还劳烦解答,非常感谢!

1就,表动作连续,无实际意义

2不符合当时的情景,归有光于思念亡妻之际哪有心思朗诵诗词。。

3动词,追逐,找寻

4应该是过了两个月,不好意思

5为作合为一个动词是我的理解

6多么

这是你们的考试啊,祝你好运,仅供参考~

古诗词中有一首是表达:看到琵琶树,好像是怀念妻子,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不知道是哪首?

是看到枇杷树吧,我记得好像不是古诗词啊,是一篇古文。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所植,今已亭亭如盖矣。

中秋节对联,成语,诗句

①诗词: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②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③灯谜:1、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13、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 15、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是: 1、八归 2、月季 3、花好月圆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日涨盈亏 11、当归 12、软盘 13、第二次握手 14、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5、一节复一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归有光诗词 古文遂初堂记归有光全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