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中的方言 请问下古文读古诗是用什么方言



这个问题,实际上说的是入声字的问题,很多古诗词用的是入声字,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的音,所以读起来和古人读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而在很多方言里还有入声字,有时候用方言读入声字古诗就更符合古代作者

这个问题,实际上说的是入声字的问题,很多古诗词用的是入声字,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的音,所以读起来和古人读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而在很多方言里还有入声字,有时候用方言读入声字古诗就更符合古代作者的原始状态。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些字用普通话读却一点也不押韵,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韵脚字在当时都是仄声中的入声字,入声字是一种急切短促的发音,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融入了平上去声。但它在某些方言中却依然保留着,比如用上海话读这首词就是押韵的,更能体会到韵律美感。江浙人读其他方言中的入声字,比如“白”,发音是bo,语气短、急,却有力,而且音调下降。所以方言虽然不利于日常交流,但在古诗词的美学体验中却很有用。 所有的大方言区都有入声,即便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入声已消失,但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山西,河南北部,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入声) 江淮官话区: 是南北方言的过度带(主要是中原官话和吴方言的过度带),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以南京、扬州南通合肥、盐城、芜湖、淮南、连云港、九江等地方言为主要代表点。声调多为5个,有入声,去声、入声不分阴阳。南通、泰州一带去声和入声分阴阳。 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贵州省铜梓-仁怀-沿河-印江9县、云南省大关-绥江-水富),仁富小片(内江市 -自贡市-仁寿县-富顺县),雅棉小片(雅安市-石棉县),丽川小片(云南省西北部下关-剑川-宾川-洱源-云龙-丽江市)等地区有入声。声调一般为5 个。入不分阴阳。 吴语: 大方言之一,又称“江南话”或者“江浙话”,以上海话、苏州话等为代表。分布于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保留古代的全浊声母,大部分地区阳声韵的咸山摄鼻音脱落,变为纯元音。声调多为6个以上,一般去、入也各分阴阳。 湘语: 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老湘语分布在衡阳、双峰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新老湘语之间互通程度较低。西南官话与新湘语有一定相似性。新湘留了入声调,古浊音字今虽清音化,但仍是不送气音。 赣语: 赣语。主要分布于江西中部 、北部、西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部分地区 ,福建西北部邵武一带。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除江西西部吉安、莲花等处基本无入声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保留入声韵尾。 客家话 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 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 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 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闽西客家话的永 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闽语: 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三省以及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广西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 闽语是内部分歧较大的方言,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不少地区保留-p,-t,-k入声尾。 粤语: 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湖南、海南、香港等地 ,以广州话为中心。使用人口约4000万。保留-p,-t,-k入声尾。声调以8-10个为主。 晋语: 分布在山西省、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张家口西北、河南省新乡安阳以西。秦 晋方言分布区交通闭塞,十里不同音,对古音的保留相对顽固一些,比如保留了入声。 还有最新划出来的徽语(以前属吴语),平话(以前属粤语)。 上述方言都为有入声的地区。 由上可见,每个方言区都有入声区,北方话大部分无入声,六南都保留入声调。

读古诗词最押韵的是哪个方言

诗词一般用“雅言”创作,而“雅言”基本有以下特点:

1.有一整套全浊音声母,包括唇、舌、牙、齿、喉五个发音部位。

2.分尖团音。尖音(精组细音)字发为齿音,团音(见组细音)字发为牙音。

3.有一整套鼻音韵尾与塞音韵尾,形成整齐的对应关系:-m/-p、-n/-t、-?/-k。

4.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在当今各汉语中,粤语还原汁原味保存上面的“雅言”特点,是到目前最押韵的汉方言。

关于方言的古诗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醉里吴音相媚好”描写方言

有关方言的诗词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醉里吴音相媚好”描写方言

古诗词中平仄的韵脚应该是那个地方的方言?

依据的是平水韵,但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分韵最接近当时的方言应该是赣-客方言

---------------------------------------------------------------

全垒打童鞋有说错的地方:

1.古代韵不一定是平韵,只有近体诗才要求押平韵。

2.上声变阳平的字不多。

3.普通话中无论第一声还是第二声都不能确定是否是古代的平声,只能说大部分是。

有什么古诗用方言改编出来是搞笑的

卧春

原句

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春绿

恶搞

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蠢驴

古人说话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古诗应该用方言念

汉语大致分四个阶段: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古汉语-现代汉语

接下来回答你的问题,古人说话用的是历朝的官话,比如汉代人说的是上古汉语,唐代人说的是中古汉语,明代人说的是近古汉语。古诗应该用方言念?错,吴语与宋代官话差别很小,但不是没差别,潮汕话与南朝话很近,但潮汕话不等于南朝话,古诗用方言念可能语感会好很多,但并不绝对。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古诗词中的方言 请问下古文读古诗是用什么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