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初中古诗词赏析选择题 求初中古诗选择题20道急急急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A.《老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D.《论语

2.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称“永嘉四灵”的是( )。

A.王十朋 翁 卷 徐 玑 赵师秀

B.刘 黻 徐 照 翁 卷 徐 玑

C.徐 照 翁 卷 徐 玑 赵师秀

D.徐 照 谢灵运 徐 玑 赵师秀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礼记

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是( )。

A.李 煜 柳 永 B.柳 永 李清照

C.李 煜 李商隐 D.李清照 李 煜

5.一首词的上阙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首词的词牌是( )。

A.声声慢 B.苏幕遮 C.江城子 D.水调歌头

6.《永嘉别张子容》的作者是( )。

A.孟浩然 B.李 白 C.贺知章 D.杜 甫

7.朱希晦诗句“可怜有月客无酒”中的“客”指的是( )。

A.诗人自己 B.游客 C.家乡亲人 D.漂泊异乡的旅客

8.以下对李孝光《大星》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大星在天小星落”一句,跟乐清童谣中“天上一个星,地下一个人”的说法是一致的

B.这首诗曲折反映了作者对战争无可奈何的态度

C.这首诗表达诗人主张民族团结的反战态度

D.这首诗描写紧张的战争气氛,气势雄豪,语言古朴简洁

9.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 )”。

A.咸阳桥 B.洛阳桥 C.咸阳城 D.洛阳城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D.《天末怀李白》

11.“苏门四学士”是( )。

A.黄庭坚 秦 观 张 耒 张 先

B.秦 观 张 耒 杨万里 张 先

C.黄庭坚 秦 观 晁补之 张 耒

D.黄庭坚 晁补之 杨万里 张 先

12.以下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C.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对偶)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夸张)

13.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永明体诗歌 D.山水田园

14.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5.《蚕妇》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绮”读( )。

A.xǐ B.yǐ C.qǐ D.qī

16.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上句是( )。

A.弟子不如师 B.弟子必不如师

C.弟子不必不如师 D.弟子无须不如师

17.《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A.杜甫 B.张若虚 C.白居易 D.李白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

A.《孟子》 B.《老子》 C.《论语》 D.《尚书》

19.律诗的哪两联必须对仗( )。

A.首联和颈联 B.颈联和颔联 C.颔联和尾联 D.首联和尾联

20.下列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朝乐清高垟人林大椿著有( )。

A.《求是斋诗抄》 B.《垂涕集》 C.《红寇记》

D.《刘蒙川年谱》 E.《海澨方言》

2.下列是咏叹梅花的句子有(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E.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明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 )。

A.茶陵诗派 B.台阁体 C.公安

D.江西诗派 E.阳湖派

4.下列各篇中善于使事用典的有( )。

A.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B.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C.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

D.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

E.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5.《庄子》的艺术特色是( )。

A.严密的逻辑推理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D.细腻逼真的描写

E.谐趣和讥刺横生

6.下列名句、作者、出处全都正确的有( )。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E.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论语》是孔子所写

B.诗人孟浩然到过乐清

C.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

D.《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

E.张子容曾任乐清县尉

8.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

A.荀卿 B.商鞅 C.许行 D.张仪 E.申不害

9.下列作品中,可确信为屈原所作的是( )。

A.《离骚》 B.《九歌》 C.《大招》

D.《天问》 E.《渔父》

10.下列属于东汉时期的作品有( )。

A.《潜夫论》 B.《政论》 C.《盐铁论》

D.《论衡》 E.《昌言》

单选、多选的都有 自己看看吧

初中古诗选择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然,答案B表达错误

黄鹤楼初中古诗赏析选择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初中古诗试题

如下: 1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2、燕然;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2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壮志豪情 别开生面──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壮志豪情 别样情怀

苏轼于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在密州祭常山回,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作此词以抒怀。

开端刻画出猎形象,显示豪放气韵。起句“狂”字统摄全词。“锦帽”两句烘染出田猎气氛,写出猎队武士装束。一个“卷”字,极写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 “为报”三句是说,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跟随太守前往打猎,看我象孙郎射虎一样不平凡的身手吧!

下阕“酒酣”三句紧承上文,是自我感情的剖白:太守酒意正浓,心高胆壮,即使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吗?“持节”两句,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者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结句抒发壮志豪情,点明词旨。用典独特 别具一格

“左牵黄,右擎苍”,是说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典出《梁书·张充传》,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苏轼暗用其事。

“孙郎”,指孙权。《三国志·吴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自况,进一步描画打猎的热烈场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汉书·冯唐传》,用冯唐赦魏尚事:汉文帝时,云中郡太守魏尚守边有方,战绩卓著,后因上报战果数字有误被削职,郎中署长冯唐谏文帝不应如此对待武臣名将,于是文帝就“令唐持节救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苏轼希望得到重用,以报效国家。

“天狼”,星名。《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这里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北宋屡遭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一向关心边防的苏轼,是多么希望驰骋疆场反击侵略者啊!开拓题材 别开生面

这首词别开生面,上片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叙事而抒怀,全词一气贯注。

苏轼用词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题材上和内容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范仲淹悲壮苍凉的边塞词的精神,为南宋蔚为大观的抗战词开了先河。而且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的词风形成鲜明对照。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4、(2分)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三 破阵子(辛弃疾)山东济南2008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两句诗“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分)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分)

7、表现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1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1分)。

8、“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1分)。“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注释】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长(zhǎng):增长,振作。【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努力的精神。 3.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参考答案: 1 D (“花”指国家)2 A (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3略 天星教育网特别的好,在你上大学之前都很有用,尤其是高中三年!

初中古诗词鉴赏60首

1、月夜

今夜鄜州月儿明,(如同长安的一样,被叛军拘囚的我独自在望月思家,家中)妻子也在独自望着天上的月(妻子的身边不是有孩子们吗?怎么也会是“独看”呢?)。只因孩子们还小还未谙世事,他们是不会懂得母亲望月是在“忆长安”啊!(月光下,妻子望月一定望了很久了,想来)雾湿云鬓,月寒玉臂。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依靠在虚幌(薄帏)之中,让那皎洁的月光照着我们,不再泪水盈盈呢?

2、昭君

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3、一鹭图

4、清江引 秋杯

5、从军北征

6、暮过山村

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 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怪禽在荒漠旷野上鸣叫,日暮时分让行人(作者)感到惊恐月亮在太阳未落之时刚刚升起,点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看到)在零落的桑柘树旁出现了袅袅的炊烟,(我)渐渐向之靠近。

7、蟾宫曲 怀古

8、赤壁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9竹枝词四首

10、小松

小松刚出土,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但有人不认识这些凌云树,一直到这些凌云数长高长大。

11、(1)明月夜留别

11、(2)送别

12、兰溪棹歌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13、秋思

14、泊秦淮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15、画眉鸟

千百声的鸟啭,任意回荡著,(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16、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笼罩在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17、从军行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们早已磨穿了身上的盔和甲,但他们已下定决心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18、折桂令 中秋

19.题小松

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20、送朱大入秦

21、早梅

古诗词选择题60道最好要高中的,必须有答案

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仅供参考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初中语文的所有古诗以及赏析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下面是对初中一些诗词名句的赏析:

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茂盛。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富有诗情画意。

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运用比喻、设问、夸张的修辞方法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句诗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四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此句中“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此句写出了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的景色变化,写出了诗人与故乡依依惜别的感情。

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六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这两句诗形容诗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采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浮云和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给人生动的形象感,富有感染力。

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凉州词》)

从诗歌的意象上看,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意象鲜明,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从感情角度来看,诗人以明快的语言,豪放的笔调表现了一群将士征战前的悲壮心情,激起征戍将士的无限感慨;从用词上说这里的“催”字用的精妙,转折突然,将士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又催出征,令人陡升感慨。

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这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作者在这里以“沉舟”“病树”自比,说明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前进的,旧的事物一定会被新生的事物所代替,我们的眼光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伤感,我们应把希望信心寄托在新的、正在发展的事物上,并热情歌颂它们。借以表现作者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句诗写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

这两句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十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十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十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直”一“圆”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十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十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这两句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欣喜之情,有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十七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写出离愁之深。

十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里的“浮云”指困难、挫折、障碍等。“不畏浮云遮望眼”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自缘身在最高层”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十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从写作手法赏析:是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从抒发感情赏析: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愿,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

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

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次分明

一气呵成:

琅琅上口

人教版初中十首重点古诗词赏析题

一、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应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是一首 名诗。全诗以 作比,形象地表达了 。

2、从修辞手法上来讲,诗歌第一、二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天光”、“云影”指

3、诗歌第三、四句引申出一个成语,它是 。它的意思是 。

4、本诗的第三和第四句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你的理解是什么?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二、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阅读本诗,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 。解词:“怜” 。

2、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 景物;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

3、这首诗歌炼字上十分讲究,请自选一处进行赏析。

4、、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结尾两句的优美意境。

三、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组合了诸多景物,构成了独具韵味的江南夏夜之景。

2、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语言清新,含蓄而有韵味。

3、试着揣摩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诗歌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四、野 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解释:徙倚

2、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歌是王绩的代表作。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C、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D、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尾联中诗人面对这些平日里相识的人们,对着他们以长歌抒发自己的苦闷心情。

3、试着翻译“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全诗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诗人 愿望。

2、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色。

B、“济”即“渡”,“欲济”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古语。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意。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历来为后人称道,请试着赏析。

六、黄 鹤 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请列举出其他两座名楼:

2、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去”是离开的意思;“返”是回来、归来的意思。

B、“悠悠”飘荡的样子,是说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

C、“晴”在诗中是日光的意思;“历历”是分明的样子。

D、“萋萋”指草茂盛的样子。“乡关”指故乡。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怎么看出来的?

4、就“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展开想象,作15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

七、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解词:排 诗情

2、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 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B、诗歌第一、二句写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

C、诗歌第三、四句借景抒发诗人昂扬进取的精神。更让人体会到一种“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D、本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写景再抒情,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3、古代咏秋的诗歌不多,本诗在中国诗史上可谓凤毛麟角,联系诗歌内容,你能从本诗的阅读中得到什么启示?

4、对我们写作而言,这首诗歌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歌感情沉郁,主要以抒怀为主,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情感。其中这首诗中表达诗人思想核心的一个字是 。

2、解词:清发 逸兴

3、关于这首诗歌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消极避世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B、开头即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写出了内心的烦恼和忧愁。

C、“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由极端的苦闷而转入壮阔的境界。

D、“蓬莱文章建安骨”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写登楼引发的感慨,抒发了诗人高洁的志向追求,将昂扬情绪推向了高潮

E、“抽刀断水水更流”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

4、将诗歌的开头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5、你怎样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这首诗歌的后两句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参考:

一、

1、借景喻理 方塘 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2、比喻 书中的内容。

3、源头活水 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或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等。启发是: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二、

1、独怜 喜爱 爱惜。

2、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 动静结合

3、如:一个“幽”字、一个“深”字,暗暗地融入了诗人的感受,配以“生”字和“鸣”字,就把景物写活了;第三句在“春潮”与“雨”之间用一“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来的,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地连在一起;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一个“自”字描绘出舟在潮、雨中任其横浮的情景。

4、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三、

1、C

2、诗人当时等待客人未至,心情焦躁不安。或者也许是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情,因为友人失约必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阻碍他不能如期赴约,诗人定能理解友人的为难之处,便也没想着去责怪,而更愿意神游于窗外的大自然美景,愿意享受这份孤寂之美。诗歌是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的。

3、对偶。

四、

1、徘徊

2、D

3、提示:这句的翻译必须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例:每课树、每座山都披上了秋天的色彩,都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五、

1、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2、B

3、C

4、例:这句诗句采用夸张的写法,一“蒸”一“撼”形象地描写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从中也体现出诗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六、

1、岳阳楼 滕王阁

2、C

3、本诗书法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我从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出来.

4、示例: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汉水平原黄鹤楼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在风的吹动下,那披着绿衣的生灵也会慢慢地跳起舞来,显得那样快乐活泼。再向黄鹤楼的东北角望一望,那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那个美丽的鹦鹉洲上,鲜嫩的芳草长得极其茂盛,让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抚摸,闻着它,似乎也正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

七、

1、冲击 诗人的志气。

2、D

3、诗中“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人一旦有了志气,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不屈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功的呢?

4、可从选材不落窠臼,创新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八、

1、怀才不遇 愁

2、形容诗风清新秀丽 飘逸豪放的兴致

3、A

4、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5、李白的“愁”不是闲愁逸恨,不是消极无为,不是无所事事形成的,是因为他有雄心壮志,有兴邦济世的抱负,这种苦闷更体现了李白的积极进取精神。

九、

1、“浮云” 是比喻义,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初中古诗词赏析选择题 求初中古诗选择题20道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