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 小学新闻> 正文

   北京理工附中小学部:发现课程助力教师学生成长



中国教育在线讯 “我觉得科学课就像肉夹馍。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味道,但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好吃了。”6月14日,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海淀区中小学科学素养提升”学校课程建设成果汇报会在北京理工大

  中国教育在线讯 “我觉得科学课就像肉夹馍。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味道,但是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好吃了。”6月14日,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海淀区中小学科学素养提升”学校课程建设成果汇报会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理工附中)举行。刚才那段稚嫩的描述就是汇报会上,理工附中小学部执行校长樊蓉对学校开展发现课程的情况进行介绍时播放的一段学校学生上科学课后的一段视频。

据樊蓉介绍,2016年理工附中小学部参与了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群体课题——区域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项目,并确立了子课题——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理工附中小学部执行校长樊蓉介绍学校课改情况

在这个项目中,学校以课程建设为重心,贯彻理工附中“发现教育” 理念,在课堂上把握好“问、思、论、察、效”课堂评价五要素,在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时时、事事、处处激发学生去发现学习和成长的真谛,使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实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主体发展

陈丹妮老师公开展示学校设计思维课程

单海燕老师公开展示学校创客艺术家课程

“基于此,学校先后开设了恐龙星球、维京时代、设计思维、炮打军舰、创客艺术家等AB未来课程。”樊蓉表示,选择什么样的教师来授课,也是对于课堂效果的保证。看似科学素养提升的课程,但是融入的内容却是全方位的。于是在完成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启用了语文数学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而不只是单纯的引进全套课程。樊蓉认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教育视野、提高教育认识,学会与校外环境建立联系,提升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的转化能力。”

对于发现课程对于学生们的帮助,樊蓉表示说,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换句话说,课程的内容可以融入到生活中。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们在课堂上体会到了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完全脱离了老师、家长的帮助,因此这对于学生们探究精神、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素养也有很好的培养与提升。

最后,樊蓉还表示,今后学校会在海淀教科院的辐射引领下努力把校外课程资源,成功转化为本校课程。并在成功转化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校内特色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将继续引进校外先进教育资源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