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 > 家长助考> 正文

   谨慎!录取通知书发放中,高考类诈骗进入高发期



2018年的高考终于进入录取通知书发放阶段,一应招录事宜也即将尘埃落定。当舆论开始关注各大高校花样百出的录取通知书时,犯罪团伙却也蠢蠢欲动,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录取通知书发放前后,正是涉高考招生类

2018年的高考终于进入录取通知书发放阶段,一应招录事宜也即将尘埃落定。当舆论开始关注各大高校花样百出的录取通知书时,犯罪团伙却也蠢蠢欲动,在此提醒考生家长,录取通知书发放前后,正是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务必谨慎对待!

回顾:徐玉玉案令人痛心

2016年8月,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山东女孩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对方冒充教育局、财政局工作人员,以发放贫困生助学金为名,骗取了徐玉玉家辛苦攒下的学费共计9900元,并致使徐玉玉在报警归来途中突发疾病死亡。除徐玉玉外,该犯罪团伙还以同样的手段骗取了山东、福建等地多名高考生的钱款。

虽然如今涉案人员均已落网,但逝去的鲜活生命依然令人痛心。这一种诈骗方式也仅仅是犯罪分子惯使的伎俩之一而已……

梳理:同类诈骗层出不穷

01

类型一:冒充政府单位发放助学金

2016年7月,湖北省一位考生家长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该县教育局,要给她的孩子发放高考补贴,但要求郭女士在ATM机上按指示先转账6268元的所谓“报名费”至指定账号后才能发放。郭女士按电话要求转账完毕,对方便再无音讯。

2016年8月,山东省一位考生小孟在招录阶段接到自称是“发放助学金”的机构电话,因对方说出了小孟的姓名、学校年级等个人信息,小孟对他深信不疑,并按对方电话指示,两次在ATM机转账界面输入“申领编码”,实则为对方卡号,并将父母两张卡内余额尽数转入对方账户。

这一类型的诈骗手法与徐玉玉案类似。考生与家长如接到自称高校某部门、教育局、财政局等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高考补贴”、“国家助学金”、“贫困生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辅助款”等各类名目的奖助学金款项时,一定要及时通过正规渠道(如官网等)获取对方单位联系方式,并致电求证,切忌贸然打款。

02

类型二:“不请自来”的假通知书

今年6月,北京的考生家长宋先生在高考成绩还未公布时,就收到一所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上称,该校从内部渠道得知孩子在考试英语成绩突出,故提前录取。由于孩子平时成绩一般,却突然被著名大学录取,宋先生一家相当惊喜,立即通过通知书上留有的联系电话和对方联系。直至到了所谓的招生办公室后,宋先生被要求先支付两万元入学押金,宋先生才发现是上当了。

另有不少无招生资格、无实体校园、无教学设备的“三无”野鸡大学也会在招录阶段“鱼目混珠”,向考生发放虚假录取通知书,骗取学费。今年3月,江苏考生家长王女士收到一封来自南京某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惊喜之余,却发现女儿并未填报该学校,又去教育部网站查询,发现该校并无招生资格。

针对此类“假通知书”情况,如当地高考招生并未进入录取通知书发放阶段,考生应拒绝相信录取谎言;若已进入该阶段,则应先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不论何时,考生都应保持冷静,莫被一时激动冲昏头脑,并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录取院校咨询、核实缴费方式,以免上当受骗。若通过学校官网查看高校信息,也要注意,务必通过官方认证或教育部门发布的网址进入,避免被钓鱼网站、克隆网站或虚假网站欺骗。

03

类型三:录取不上没关系,交钱就能上学

高考是一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考试,上述案例主要针对的是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而另有一系列针对落榜学子的骗局也应运而生。

自2007年8月起,犯罪嫌疑人胡某以每个名额一万左右的价格,向落榜考生家长兜售某知名高校的所谓“内部本科指标”,直至被抓获的2016年为止,他通过此种手段,从为孩子升学焦心的家长手中累计非法获利百万余元。

2016年8月,小崔等7名学生在某知名大学就读五年后,却发现自己无法拿到本科毕业证。原来,他们的入校名额是在2011年向某位自称该校老师的骗子手中购买的,由于当时几人成绩较差,名落孙山,因而听信骗子谎言,缴纳了26万元“注册费”和“操作费”,以获取该校学籍,可这一切终究只是一场空。

正规高校的招生严肃公正,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也不存在可被个别老师操控的所谓“内部指标”,“军校扩招”、“特长生名额”等也都是无稽之谈,声称“交钱”即可获得的入校名额都是犯罪分子设下的圈套。高考落榜并不可怕,调整心态迎接未来,莫要中了犯罪分子“骗财又骗人生”的圈套。

松江检察提醒您:提高警惕,莫因关心乱方寸

高考是影响考生一辈子的大事,考生与家长往往“关心则乱”,平时不会轻信的电信诈骗手段,此时穿上高考招生的“外套”,就会容易上当。因此,在录取通知书发放这一诈骗高发期中,考生与家长务必提高警惕,遇到各类情况,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查证,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