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 学生家教> 正文

   关于毅力: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很久,工作学习却不行?



很多家长发帖,都是关于“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孩子总玩儿手机、游戏”,或者“孩子写作业不用心,总惦记着玩儿”......种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家长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于是很多家长采取的方法就是

很多家长发帖,都是关于“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孩子总玩儿手机、游戏”,或者“孩子写作业不用心,总惦记着玩儿”......种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家长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于是很多家长采取的方法就是“大声训斥”、“批评”、“责备”......还有些家长会拿“物质奖励”作为一种手段,还有的家长会用邻居、或者孩子班里的同学为“模版”,让孩子向他们学习......

然而,种种刺激、鞭策、诱惑之后,很多孩子一切照旧......于是,家长们只得发出感慨“教育孩子太难了......”

其实,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品质:“毅力”。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要付出努力的过程,如果没有毅力,则很容易被外界其他的事情吸引,如玩儿游戏、玩手机等......

那么,毅力该怎样培养呢?这里面的机制又是什么呢?推荐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启发:

人做事情,都需要有个反馈,反馈的周期越久,感觉上就越困难。

先做个实验,找个空旷地,走直线,二十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问题。现在闭上眼睛,再走一遍,看看还是直线吗?为什么变难了?(实验时请注意安全,尽量两个人配合)

因为没有反馈。

再来个实验,磕瓜子,题主能磕一个小时无压力。我们换个规则,现在你只能磕,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磕一个小时,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点无趣了?同样的时间,瓜子仁也没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

因为反馈的周期拉长了。

很多大事情,都是由一个个小事务重复或迭代而成,每个小事务中,包含了反馈和校正。反馈的周期越短,越为容易上手。磕瓜子容易,因为在两秒内就能得到反馈。而学习难,因为学习的反馈周期长。

一个典型的学习周期是这样:学习,思考,应用,校正。这个周期越短,学习就越轻松。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缩短学习周期,同样的东西,可以学得更高效,轻松。

毅力重要,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

毅力决定了我们可以忍受多长的反馈周期,但没有决定我们可以学什么,不可以学什么。我曾以为自己背不了GRE单词,但在应用了合适的方法后,把1,2个月的学习周期缩短在1,2天内,5个月左右就把单词刷到了2万多。毅力可能是天生的,但方法是灵活的。

不仅学习如此,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思路。

健身,就对着镜子举哑铃。

减肥,就每天早上称体重。

考试,就要刷题加改错。

学编程,就一边翻书,一边打开IDE。

买衣服,就要穿到身上照镜子。

刻意的提高毅力,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事,不如思考如何缩短反馈周期,降低学习难度,既提高了成绩,又增加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