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 > 学习方法> 正文

   考生:2016年中考怎样避免你的粗心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学工作者,“粗心”这两个字我实在听的太多了。很多学习成绩不上不下的孩子,每次考试下来成绩不理想的第一反应就是: “这次又粗心了!”、“我如果仔细点绝对不是这个分数”……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学工作者,“粗心”这两个字我实在听的太多了。很多学习成绩不上不下的孩子,每次考试下来成绩不理想的第一反应就是: “这次又粗心了!”、“我如果仔细点绝对不是这个分数”……这样的话我实在听学生们说的太多了,他们总觉得自己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了,却很难在考试中得到满分,而且只要在考试中出了错误他们就会归结于“粗心”,甚至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觉得这样是心安理得的。

这其实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

粗心!真的不可避免?这可不是你拿不到高分的借口!

在我和同事们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觉,对于多数人而言,考试中有将近一半的错误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包括现在我在给一些孩子上精英班和公益课的课程时很明显就会有这方面感受。

他们都以为“粗心”是非知识性错误,“难题都会做,简单题错,那不是不会,就是粗心。粗心是态度问题,态度端正了就不粗心了”——这种混蛋逻辑简单粗暴地将问题归结为“态度”、“粗心”、“失误”等无法考量的因素,其实就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态度,这不过是麻痹自己寻求心理安慰而已。

所以,才会发现所谓粗心在每次考试中依然会出现,粗心就变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你从来没有重视过“粗心”背后的逻辑。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我们对于“粗心”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能永远只是停留在“粗心”这个层面,在这背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没有去深思,也没有想过去解决。

那我们要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了以下5种方法。当然,如果各位家长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学习的具体问题的话也可以直接与我交流。

五种解决“粗心”的方法如下:

1、正确评价自己

认清自己的实力,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意识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误把最佳发挥当作实力,而低于此水平则看做粗心。这里所谓“粗心”实则暗含了非常多的知识性缺失错漏。

一个学生的成绩应该是围绕实力大致呈现正态分布的:

粗心!真的不可避免?这可不是你拿不到高分的借口!

例如:小明平时的成绩最大可能是80分左右,那么在下一次考试中,可能考100分,也有可能考50分。

这80分则是包括了“粗心”、“失误”等各种综合性因素影响下得出的一个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则能大致反映了学生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