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 > 家长助考> 正文

   “表决心”或“了却心愿”? 莫把高考当工具



合川区合川师范附小语文老师罗晓艳,为了激励念高二、心理素质较差的儿子,44岁的他时隔28年后重拾课本,提前儿子1年,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精品课)。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儿子鼓起勇气,重拾信心以面对即

合川区合川师范附小语文老师罗晓艳,为了激励念高二、心理素质较差的儿子,44岁的他时隔28年后重拾课本,提前儿子1年,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精品课)。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儿子鼓起勇气,重拾信心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各方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这位父亲“点赞”,认为他用心良苦,以身作则,让孩子体会到了榜样的力量。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应受到过多赞誉,更不应被模仿。

近年来,社会上此类的新闻层出不穷,与之相类似的还有 “南京86岁老人拄拐第15次参加高考”、“66岁海口老人第5次报名高考”等等。结合此次的“44岁父亲为了激励念高二儿子再报名参加高考”的新闻,不由想问,人们到底将高考看作什么?是看作一种选拔人才的途径,还是仅仅当成其“表决心”、“了却心愿”的工具?

越来越多的人将高考当成证明自己的手段,不论是上文中的父亲还是那些反复参加高考的老人,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高考——这一中国当代社会认可度认同度最高的水平测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学识。他们参加高考的过程本身就足以打动这个社会,媒体们借此由头大书特书,社会上赞许省不绝于耳。当“父亲”、“86岁”、“15次”这些标签通过媒体打出来时,新闻的娱乐价值就早已超过其实用价值了,人们的关注点早已转移,最终的结果早已不是双方关注的焦点。所以即便失败,他们依旧可以一次次重新来过,且褒扬声永远是大于贬损声的。

父亲、老人参加高考,精神固然可嘉,但却不应受到提倡。作为一名父亲,更应注重的是如何引导孩子重拾信心、稳定学业成绩,而非将心思全部放在通过高考将“自己证明给孩子看”上。这样的做法甚至很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而对于老人们,一纸文凭并不是证明自身的唯一凭证,在学习型的社会,未通过高考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能成才。一味地“固执”,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不说,对自身的时间精力以及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高考的最终目的是遴选人才,将高考当成感动社会的工具到头来感动的只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