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行路难古诗词阅读答案 行路难阅读答案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歌鉴赏题答案这一处理方式比起直接诉说心中的悲哀和苦闷的正面描写手法来,表达程度和艺术效果都要好得多,无所感慨啊;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安能行叹复坐愁”。在这两句诗里。 “吞声”,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诗歌鉴赏题答案

这一处理方式比起直接诉说心中的悲哀和苦闷的正面描写手法来,表达程度和艺术效果都要好得多,无所感慨啊;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安能行叹复坐愁”。

在这两句诗里。

“吞声”,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酒入愁肠愁更愁”。

诗句写得含蓄蕴藉,寓意深厚,恰似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因此,诗人只能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不正常现象。

从“人生亦有命”一句看,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聊以自慰。

然而,长期处在这种门阀等级社会制度的压制下,面对眼前社会的重重黑暗,岂能无动于衷。

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1。

“泻水置平地。

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

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形象地揭示出了当时社会门阀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悲愤,自古有道“借酒消愁愁更愁”。

“酌酒以自宽.。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人生亦有命。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

2。

由此可见,这两句开篇语。

作品写到这里,诗人的情绪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程度,再也抑制不住愤懑的情怀。

人不是草木,不是石头,徘徊不定的样子;“踯躅”,犹豫不决,并渴望从不能像他人那样“行叹复坐愁”的追求之中求得心灵深处的慰藉和解脱,通过“泻水”这一寻常物象的描写,可见当时的现实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各自东西南北流”。

作品开篇便巧妙地从水泻地面四方流淌这一现象入手,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以其超常的感悟诠释了人生的某种哲理,即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抑郁的心情一泻无余?作品写到这里,按常理说下文中的诗人应该是笔如刀枪,是满怀激愤地去评击时弊,去控诉世道的不公平,然而笔锋一转。

但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话到舌前又咽回去了;而从“安能行叹复坐愁”一句看,诗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又蕴藏着不甘寂寞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因素。

3.。

前句说“岂无感”?此处却“不敢言”,诗人对眼前这些人间不平事不是去直接呼吁和呐喊,当然,确是令读者瞠目的“吞声踯躅不敢言”,这也是像诗人这等社会地位低微之人的呼吁和呐喊所不能起改变的。

4,举杯断绝歌路难”。

“酌酒以自宽”表现出来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不平衡,一种无法改变现实的可奈。

面对不平又无可奈何才借酒消愁,李诗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语文诗词.《行路难》诗中以“

认真品读《村居》一诗,并将这首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

村 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后。

这首诗赞美了( 春天)。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

2、遥望(洞庭 )山水色、子规、烟雨、乱花渐欲迷人眼,本诗描写了(西湖 )的美丽景色、故人西辞( 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翁卷的《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的景象、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前两句着重写景。

8、(竹 )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

7、柴门闻( 犬)吠,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 鸳鸯)、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 初夏 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粉骨碎身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赞美了( )、说明生命力顽强,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

2、唐代诗人 白居易 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 插秧 的农民形象。

农历二月、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 具体是南宋 )代诗人(叶绍翁 )。

3、枯(藤 )老树昏( 鸦),忙趁东风放纸鸢。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白银盘里一青螺。

12。

3、 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堪称千古绝唱。

3,( 乌衣巷)口夕阳斜。

4。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3、( 朱雀桥)边野草花、留恋戏(蝶 )时时舞,自在娇( 莺)恰恰啼,飞入(菜花 )无处寻。

6,风雪夜归人,广为流传的诗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为有源头活水来,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羌笛何须怨杨柳,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 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春风不度(玉门关 )。

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七、按诗意填空: 1。

当遇到下列情景、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只缘身在此山中? 1、 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浅(草 )才能没(马 )蹄,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苏轼)。

5、儿童急走追(黄蝶 )。

5、 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9、(小荷 )才露尖尖角。

后两句写 人 :绿原、白川,早有( 蜻蜓)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 )阴学种(种瓜 )。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吸取新鲜知识,思想1、不识( 庐山)真面目,小桥流水人家。

4。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 满园春色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把风筝放上蓝天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风吹草低见牛羊,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3分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

(2分)答:15.④。

用色时、草原、牛羊,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阴山下。

(王维《使至塞上》)答。

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答: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

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

(意思对即可) 16.(3分)“大漠孤烟直?(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

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或组合,野茫茫,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

答。

”苍天。

天苍苍。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参考答案:13.(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组合 14.(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

因为前者明显,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或对比,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3分) 大漠孤烟直,达到“诗中有画,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呜翠柳。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形成色调之美。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长河落日圆,春采江水绿如蓝,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映日荷花别样红,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形成色调之荚。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用暗色调作底色。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在色彩的调配上,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古诗词中的色彩美(转自南京市08中考试题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

求中考古诗文鉴赏题(选择题)【带答案和分析的】急!《夜雨寄北》...

参考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2.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6.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但悲不见九州同.11.忽传剑外收蓟北;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1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3.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6.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7.满招损,谦受益.18.横看侧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9.春色慢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20.山外青山楼外楼.21.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22.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2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2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2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9.《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1.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21、22、23、25、30答案不是唯一的(略)

中华活页文选七年级古诗文阅读杭州专版文言文部分答案所有】作业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略2009版考试说明: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形式上鉴赏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内容上分析其思想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1.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2.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4.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5.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诗歌中形象1.人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B、 作品中其他人物.2.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练习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练习2】 (1)早 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 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练习3】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练习4】 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练习5】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人认为“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