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东晋.顾恺之诗词 东晋顾恺之



【顾恺之代表作】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分别是什么...顾恺之(约348~409)姓名中文名称: 顾恺之 又名: 字长康 朝代: 东晋 生卒年: 346-407 国别: 中国 籍贯: 江

【顾恺之代表作】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分别是什么...

顾恺之(约348~409)姓名中文名称: 顾恺之 又名: 字长康 朝代: 东晋 生卒年: 346-407 国别: 中国 籍贯: 江苏无锡 代表作美术图片: 洛神赋图卷(局部) 类别: 古代画家 栏目关键词: 古代名画 晋、梁、隋 生平简介生平简介(346-407)〔东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

义熙初年(405-418)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

沉浸艺术,孜孜不倦,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其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

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轰动一时。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倍觉有神采。

又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之中,可谓别出心裁,其对此自云:“此子宜置丘壑中”。

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当时。

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史称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四大家”。

又通画理,著《论画》一篇,对后人颇有启迪。

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修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

传世作品有《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为宋人摹本),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字长康,小字虎头。

晋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

曾任参军、散骑常侍等职。

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

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

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画谢鲲像于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其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

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

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顾恺之著有《启蒙记》3卷,另有文集20卷,均已佚。

但仍有一些诗句流传下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等,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秀丽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顾恺之的主要作品和艺术特征(结合案例)

生平简介 (346-407)〔东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今江苏无锡)人。

义熙初年(405-418)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

沉浸艺术,孜孜不倦,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绘画尝从师卫协,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禽鸟,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其笔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

兴宁中在建康瓦棺寺壁作《维摩诘像》,容貌清羸,神态忘言,轰动一时。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毫,倍觉有神采。

又为谢鲲造像,布以石岩之中,可谓别出心裁,其对此自云:“此子宜置丘壑中”。

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当时。

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史称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为“六朝四大家”。

又通画理,著《论画》一篇,对后人颇有启迪。

画迹甚多,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修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

传世作品有《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为宋人摹本),现均藏故宫博物院。

曾任参军、散骑常侍等职。

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

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

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画谢鲲像于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其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

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

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顾恺之著有《启蒙记》3卷,另有文集20卷,均已佚。

但仍有一些诗句流传下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等,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秀丽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活动的时候正是东晋中叶。

东晋政权的组织者司马睿、王导等人都已去世,在他们手中建立起来的政权已经巩固。

南朝以王、谢两家为首的士族门阀制度也已开始形成。

他们的子弟:简文帝司马昱、谢安、王羲之等人,正成为贵族社会中引人瞩目的人物。

顾恺之的父亲顾悦之和他们年龄相若,是他们的同游。

虽然东晋的统治阶级内部充满冲突和倾轧,但以冷静而能干的谢安为代表的这些士大夫们,不仅创造了“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光辉的战绩,而且对当时的文化思想也作出了贡献。

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是千古知名的书法艺术家。

他们和其他的士大夫把书法当成有意识的艺术创造。

谢灵运咏歌大自然的美丽诗篇,是这一题材的先驱。

而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和后来这些家族的子弟们不同,他们提倡健康人生观。

他们承继嵇康、阮籍的崇尚真性情和重视文化修养,生活态度严肃,克服了西晋末期那些名士们的放荡、颓废的恶习。

顾恺之的生平经历,我们知道很少,只知道他最初曾在雄踞长江上流的将军桓温和殷仲堪的幕下任过官职,他和桓温的儿子桓玄颇有来往。

很受桓温和谢安的赏识。

晚年任散骑常侍,六十二岁去世。

关于他的生平,保留下来一些小故事

他对一些世俗事物的率真、单纯、乐观、充满真性情的生活态度,就曾经在若干传说故事中被形容为“痴”。

但也有一些是形容他的聪明的,所以曾有人说他身上“痴黠各半”。

他不只是在绘画艺术方面表现了卓绝的才能,也是一个擅长文学的人。

他遗留下来的残章断句中,保存着形容浙东会稽山川之美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的名句。

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了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的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

”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认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来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

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

另外...

顾恺之被称为什么

西晋:张华 《女史箴》全文中其中一个段落的头两句。

欢不可以黩, 宠不可以专。

但令后世瞩目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根据这十二段,334个文字内容,画出了经典传世的12屏《女史箴图》。

并将原文按照画卷的寓意,也分为十二个小段落,题在12幅画屏上。

欢不可以黩, 宠不可以专。

这两句是题在第七幅画屏上的。

意思是说:妻妾,情人与所爱的丈夫、男人,寻欢作乐要有节制,不能泛滥。

女子想办法争取男人的宠信宠爱,但不能有恃无恐,而变得专横跋扈。

若想阅读全文,百度张华《女史箴》即可。

以上翻译是我自己揣测琢磨所得,不一定精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洛神赋图》赏析

一、绘画者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探微、张僧繇,还有颇有绘画影响力的顾恺之。

顾恺之不仅是东晋的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绘画理论家。

后人在论述他作画时都会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形容。

并且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顾恺之是全面的画家,绘画体裁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两类。

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此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

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

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

顾恺之的著作言论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他代表了汉代美术的迅速发展。

另外他还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他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

提出 “迁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

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

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作品赏析1、在绘画中的主张 说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最典型的就是“传神论”。

顾恺之主张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想象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

他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以“传神”的形式进行绘画,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建设,说明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

这种思想使绘画的表现领域不断扩大,表现的技巧不断的提高,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顾恺之所主张的绘画理论重点表现生活内容和塑造形象手法,使线描这一绘画手段得到更大的创造与发展,注重表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画人物传神,重视点睛,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他认为只有将人物的神情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才能算是一幅传神的作品。

其次,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突出人物的性格志趣将其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好像春蚕吐丝那样自然流畅。

2、作品主要思想 曾有人拿唐代山水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同《洛神赋图》对读,以设色全用青绿、线条平稳、均匀,山石有勾勒无皴法等特征上看出了李家山水在技法上跟顾恺之有一脉相承处,顾恺之在画史上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绘画美学家,他从理论上对“古法用笔”的体悟也有深刻之处。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洛神赋图》,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

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

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

3、品评《洛神赋图》人物: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

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

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

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

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

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形神:把玩品赏画中人物体态消瘦飘逸之美不难领会,洛神含情脉脉描绘的细腻、生动传神。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秾纸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雾,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岸上的曹子建在侍从的簇拥下举步而行,不仅他那生动的表情跟众人呆滞的面部形成鲜明对照,他那形体也明显较众人高大而引人注目。

这种处理手法跟现实生活所谓的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无关。

是一种传统思维定势和欣赏习惯下形成的艺术规律。

山水:“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八个字在顾恺之的《...

顾恺之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东晋画家。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1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

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

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

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

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存世的《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所传顾的另一作品《图》,乃宋人所作。

春水满泗泽这是谁的诗顾恺之是哪朝代的

一、绘画者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历史,他可以称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他是在第一座高峰之后更加注重人文气息的一段,这个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王羲之、三曹七子二谢,绘画界不仅有陆探微、张僧繇,还有颇有绘画影响力的顾恺之。

顾恺之不仅是东晋的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绘画理论家。

后人在论述他作画时都会用“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形容。

并且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顾恺之是全面的画家,绘画体裁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两类。

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此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

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

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

顾恺之的著作言论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他代表了汉代美术的迅速发展。

另外他还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他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

提出 “迁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

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

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作品赏析1、在绘画中的主张说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最典型的就是“传神论”。

顾恺之主张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想象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

他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以“传神”的形式进行绘画,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建设,说明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

这种思想使绘画的表现领域不断扩大,表现的技巧不断的提高,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顾恺之所主张的绘画理论重点表现生活内容和塑造形象手法,使线描这一绘画手段得到更大的创造与发展,注重表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画人物传神,重视点睛,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他认为只有将人物的神情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才能算是一幅传神的作品。

其次,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

突出人物的性格志趣将其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好像春蚕吐丝那样自然流畅。

2、作品主要思想曾有人拿唐代山水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同《洛神赋图》对读,以设色全用青绿、线条平稳、均匀,山石有勾勒无皴法等特征上看出了李家山水在技法上跟顾恺之有一脉相承处,顾恺之在画史上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绘画美学家,他从理论上对“古法用笔”的体悟也有深刻之处。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洛神赋图》,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

原作描述的是诗人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结合,而通过神话寓言,在想象的空间中让自己与洛水边美丽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

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

3、品评《洛神赋图》人物: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

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

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

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

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

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形神:把玩品赏画中人物体态消瘦飘逸之美不难领会,洛神含情脉脉描绘的细腻、生动传神。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秾纸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雾,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岸上的曹子建在侍从的簇拥下举步而行,不仅他那生动的表情跟众人呆滞的面部形成鲜明对照,他那形体也明显较众人高大而引人注目。

这种处理手法跟现实生活所谓的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无关。

他是一种传统思维定势和欣赏习惯下形成的艺术规律。

山水:“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八个字在顾恺之的《洛...

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哪方面?(800字)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庐山的历史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首载“庐山”,并记录秦始皇、汉武帝南巡时“浮江而下”、“过彭蠡,祀其名山川”以来,庐山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唐玄宗建太平宫于庐山,并御书“九天使者之殿”匾.南唐中主李璟在庐山隐居读书,登基后舍宅为寺取名开先.南唐后李煜又建圆通寺.宋太祖赐白鹿洞书院国子监印本《九经》,敕书院为“白鹿国学”.又赐额开先寺“开先华藏”.明太祖朱元璋封庐山为“庐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明太祖、成祖、宣宗又三次分别为天池寺敕额.清太祖赐开先寺御书《般若心经》等. 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古代至近代,庐山曾经有三个时期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指出: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三大趋势: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三次会议. 庐山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它与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信仰、事件和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世界瞩目.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宁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亚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庐山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定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作为庐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庐山山水文化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