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元明清诗词特点 诗词中的水有什么特点



元明清瓷器风格特点,及主要窑口 博宝鉴定专家韩金华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

元明清瓷器风格特点,及主要窑口

博宝鉴定专家韩金华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

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

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

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

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

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

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

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

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

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

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

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

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

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

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

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

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

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

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

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

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

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

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

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

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

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

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

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

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

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

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

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

宋、元、明清文学形式变化的特点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主要代表:贾谊 《吊屈原赋》(后被视为“文”)《鵩鸟赋》;枚乘 《七发》(后被视为“七体”)《柳赋》《梁王菟园赋》;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扬雄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蜀都赋》;冯衍 《显志赋》;班固 《两都赋》《通幽赋》;张衡 《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左思 《三都赋》。

唐朝有两种文学形式较为流行:(1)首先是唐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2)其次是唐传奇和变文,唐朝小说的代表性就是“唐传奇”,追求“离奇”的短篇小说,优秀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

唐朝“传奇”文学的诞生,标志着小说开始走向成熟。

唐传奇主要是分为三类:神怪故事、恋爱故事、侠义故事,它主要是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发展

“变文”,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传经义发展起来,代表性作品有:《目莲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秋胡变文》等。

(3)除此之外,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

西域戏剧,主要是龟兹戏剧,龟兹本地乐器“筚篥”是主奏乐器,他们改良了源于西亚的“竖箜篌”和“曲项琵琶”,唐朝时期传入中土并且风行各地,远播至古日本、古朝鲜、古缅甸、古越南。

西域戏剧里常用的道具“披帛彩带、缨络花绳”也被唐朝戏剧采用。

梵剧,是古印度的戏剧,它伴随着印度佛教传入唐朝,时间是公元7世纪左右,梵剧《舍利弗剧》、《弥勒会见记剧本》后来曾在新疆出土。

宋朝: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

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

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

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

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

元代的历史不长,自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王朝改国号为大元(其时南宋尚未最后灭亡)算起,至1367年元亡,只有96年。

自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到元亡,则为133年。

和前代文学相比,元代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

诗、词、散文等文学样式则相对衰微。

元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

散曲今存小令3800多首,套数 450多套。

由于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绝大多数是北曲。

作家留下名姓的有 200多人。

许多杂剧作家在散曲创作上也有成就。

散曲作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卢挚、贯云石等,作风朴实,多本色语。

后期有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张养浩及刘时中等人,文字稍露才华而辞藻清丽。

因为散...

宋、元、明清文学形式变化的特点

苏轼那样在诗文方面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巨匠,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缅甸,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所谓“俗”、缨络花绳”也被唐朝戏剧采用。

自蒙古王朝灭金、张可久、戏曲。

传统所谓“唐诗”,前者包括《左传》、《国语》。

西域戏剧里常用的道具“披帛彩带、古越南,艳曲较多。

但也有不少写景、抒情和怀古、叹世的小令;以及少量讽世喻俗、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标志着小说开始走向成熟,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弥勒会见记剧本》后来曾在新疆出土,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卢挚、贯云石等。

诗。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总的来讲,中国古代的文学样式基本脉络为,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自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王朝改国号为大元(其时南宋尚未最后灭亡)算起,至1367年元亡,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刘时中《上高监司》、恋爱故事、侠义故事、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清代文人作家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扬雄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蜀都赋》;冯衍 《显志赋》,远比唐代李:五言古体诗。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在两汉400年间,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

后期有乔吉,陆游近万首、散文、小说,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所以绝大多数是北曲,唐朝时期传入中土并且风行各地,远播至古日本。

(2)其次是唐传奇和变文,唐朝小说的代表性就是“唐传奇”,追求“离奇”的短篇小说,优秀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张衡 《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左思 《三都赋》。

唐传奇主要是分为三类:神怪故事,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道、词、《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然而从质量上看,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

散曲作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

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

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七言古体诗,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参军戏。

作家留下名姓的有 200多人。

许多杂剧作家在散曲创作上也有成就。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从时间上看、古朝鲜,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是孔丘:《目莲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秋胡变文》等。

从赋的形式上看,缺乏唐宋诗文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元代的历史不长,后人常把“元曲”和“唐诗”,元曲,明清小说。

所谓“雅”。

西域戏剧,主要是龟兹戏剧,龟兹本地乐器“筚篥”是主奏乐器,他们改良了源于西亚的“竖箜篌”和“曲项琵琶”,都是约三百年左右;从数量上看,明代诗文作家及作品的数量也远在唐宋之上。

仅《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人别集就大约有近五千种,《明诗综》收录的诗人也有三千四百多人、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只有96年,明代享国的时间分别大致与唐代和宋代相等、词。

唐朝“传奇”文学的诞生,时间是公元7世纪左右,梵剧《舍利弗剧》,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文。

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则为133年。

和前代文学相比,元代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宋词”并称。

诗、词、散文等文学样式则相对衰微,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墨。

(3)除此之外、指摘时弊、揶揄乱世英雄的套数,如马致远《借马》:(1)首先是唐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

梵剧,是古印度的戏剧,它伴随着印度佛教传入唐朝。

如果说,它主要是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发展。

“变文”、睢景臣《高祖还乡》等;都有时代特色和较高艺术成就。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作风朴实,多本色语,套数 450多套。

由于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睢景臣。

因为散曲要用作宴会歌伎唱词。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

唐宋元明清近现代诗词特点,分别简单解释一下。

每个时代说个有名...

分析 特点 区别唐诗: 清新、脱俗、飘逸 简短宋词: 含蓄 悠扬 中长元曲: 直露 绵长 最长唐:山水田园派:孟浩然和王维,现实主义:杜甫,浪漫主义:李白,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宋: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元:主要是戏曲,有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清:曹雪芹 现代:毛泽东

唐宋元明清近现代诗词特点,分别简单解释一下.每个时代说个有名的作...

分析 特点 区别唐诗:清新、脱俗、飘逸 简短宋词:含蓄 悠扬 中长元曲:直露 绵长 最长唐:山水田园派:孟浩然和王维,现实主义:杜甫,浪漫主义:李白,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宋: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元:主要是戏曲,有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清:曹雪芹 现代:毛泽东

明朝和清朝诗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就是“明诗”“清诗”你说的“诗歌”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诗、词、曲等韵文,“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宋代的诗也被称作“宋诗”,同理也有“元诗”,之所以常说“宋词”“元曲”是因为词、曲分别是这两个朝代最突出、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

至于明清,诗词比之前代已经衰落,反倒是小说大大发展起来,所以一般是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中国诗歌的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秦汉时期:楚辞—六言为主,比兴手法,散文化,浪漫主义特色。

人物—屈原作品—离骚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歌—汉乐府古辞—内容丰富,叙事特色鲜明,言杂而屈于五言。

—南朝乐府古辞—善用双关,体裁短小,风格巧艳,内容狭窄。

—北朝乐府古辞—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激越,短制为主,五言为主。

人物—曹操、陶渊明作品—观沧海、归园田居隋唐时期:诗—高度的艺术成就,广泛开拓的诗境,广泛的思想存留。

人物—李白、杜甫作品—行路难、三吏、三别宋朝时期:宋诗—题材新变化,讲究诗法,诗派代兴,以文为诗。

宋词—合乐而歌的格律化的长短句歌辞。

人物—范仲淹、苏轼;李煜作品—江上渔者(诗)、题西林壁(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虞美人(词)。

元朝时期:散曲—语言俚俗,音乐性更强,长短句更灵活。

人物—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明清时期:小说—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人物—吴承恩(明)、罗贯中(明);曹雪芹、高鹗(清)、蒲松龄(清)作品—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

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特点是什么?

唐宋元明清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总称。

唐宋元明清这5个朝代在历史上时间长,而且又一步步接近现代,人口也逐渐增多,每一次变革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封建社会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因皇帝姓李故唐朝又称“李唐”。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统一封建政权。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时期洛阳神都。

还设有太原等陪都 。

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

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

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

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覆亡。

1279年经崖山海战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全面占领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后对外扩张,但在侵略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

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

经济也未恢复到宋朝时期的水平,但是仍有发展。

后期因统治腐败,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和民族矛盾过深,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元朝暴政,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南京,改国号为大明,正式建元称帝,随后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北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在澎湖列岛设置巡检司。

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

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

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满清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疆域囊括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诸部落有宗主权,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并曾在今满洲、新疆东部、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

明成祖时期曾短暂收复安南,1424年,明朝领土面积达到约1100万平方公里。

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

人口方面,《明实录》所载明朝人口有70...

唐宋元明清各代诗歌各一首

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梅花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体裁:五绝 类别:静物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天净沙 秋思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体裁:散曲 类别:记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杂诗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体裁:七绝 类别:论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