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劳动美古诗词 劳动美十九精神演讲稿



歌颂劳动的古诗词大全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歌颂劳动的古诗词大全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10、《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描写孩子天真可爱的古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

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

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

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

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

「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

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

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

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

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古诗词100首

必背古诗词100首古代童谣(1)(1)一去二三里(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汉乐府(2)(28)江南(情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4)长歌行(惜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国(1) (85)七步诗(咏物抒情)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北朝民歌(1) (17)敕勒歌(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56)1、李白 (5)静夜思(思乡)床 前 明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14)赠汪伦(送别/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望庐山瀑布(山水/景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古朗月行(景)小 时 不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端。

仙 人 垂 两 足, 桂 树 何 团 团。

玉 兔 捣 药 成, 问 言 与 谁 餐?(47)望天门山(山水/景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0)独坐敬亭山(山水/景色)众 鸟 高飞 尽,孤 云 独 去 闲。

相 看 两 不 厌,只 有 敬 亭 山。

(54)早发白帝城(山水/景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李绅 (6)悯农(节约)锄 禾 日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33)悯农(忧国忧民)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3、孟浩然(7)春晓(四季/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1)宿建德江(山水/景色)移 舟 泊 烟 渚,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江 清 月 近 人。

4、杜牧(12)山行(四季/山水/景色)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5)清明(四季/景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8)秋夕(四季/景色)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60)江南春(四季/山水/景色)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贺知章 (13)回乡偶书(回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1)咏柳(四季/咏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白居易(15)草(咏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4)池上(情趣)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9)赋得古原草送别(咏物抒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8)暮江吟(山水/景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0)忆江南(山水/景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 不 忆 江 南。

7、杜甫 (19)绝句(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江畔独步寻花(四季/景色)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依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34)绝句(四季/景色)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7)春夜喜雨(四季/咏物)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8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思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柳宗元(22)江雪(四季/景色)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9、贾岛 (26)寻隐者不遇(哲理)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10、王之涣(30)凉州词(军旅)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7)登鹳雀楼(哲理)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11、李商隐(31)乐游原(景)向 晚 意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只 是 近 黄 昏。

12、卢纶(36)塞下曲(军旅)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13、王维(4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2)鹿柴(景)空 山 不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53)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刘长卿...

古诗词大全

【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期间。

诗以民歌形式记叙农民插秧场面及农夫与计吏的对话,从诗前小序“以俟采诗者”看,显有讽谕朝政之目的

前十二句描写村野春景及农民插田情形,既唱怨响之歌,又时时大笑,透现出农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豪爽洒脱的性格,为下文隐下伏笔。

中四句以水田苗平及村落晚照暗示插秧已毕,农民返村,直接逗出下文。

末十六句即写计吏登场及其与返村的农民的对话,通过计吏的自述,活画出一幅鄙俗虚荣嘴脸,并录下其以“筒竹布”行贿而得以“补卫士”的事实。

上计吏,指地方派到中央办事的书吏。

筒竹布,是当时一种名贵的细布。

这首诗将农夫与计吏作对比并实录其对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卖官鬻爵的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

【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此诗前有引言,记叙镜工制镜,昏镜十倍于明镜,以投合人们好恶心理。

诗中即着重写昏镜材质低劣,但却适合“陋容”者“自欺”之用,因其不见瑕疵,自觉美貌,所以视为宝物。

末二句揭出主旨,明镜与昏镜之价值,根本在于“适”与“不适”。

秦宫,传说秦宫有宝镜,这里代指明镜。

以镜寓讽,自具深意,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禹锡以“秦宫”喻明镜,而太宗曾为秦王,显然取意太宗,以讥讽作为宦官、藩镇代理人的宪宗逼顺宗“内禅”之不肖行为以及其喜昏弃明的昏庸政治。

【聚蚊谣】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期间。

永贞革新失败后,朝中政敌对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者大加造谣中伤,不断排挤打击,刘禹锡有感于现实之严酷而作此诗。

诗以群蚊喻众多政敌,揭露其阴险狠毒,并预言终将被消灭,表达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

前八句集中描写蚊子“伺暗”、“喜黑”之特性,中四句写对待众多飞蚊只有采取暂时躲避之态度,后二句预言飞蚊随秋风吹来必然灭亡。

匡闲,指方正的床。

丹鸟,即萤火虫。

全诗句句写蚊,句句寓意,语言质朴,声情跳荡,风骨刚健,讥刺有力。

百舌吟】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此诗借百舌鸟啼声善变,能效百鸟之鸣,以讽刺当时政治生活中那些巧言善变的势利之徒。

百舌,是鸟名,即乌鸫,能仿效百鸟之鸣。

前十句着重写百舌鸟活动的季节、环境,生动地描摹出那种故意卖弄而得意啼鸣的声音与神态。

后八句着重揭示百舌鸟处境中的危机及其前景的黯淡。

一方面,有鹰隼的突袭,侠少的弹射,另一方面,一旦秋风吹来,百舌鸟即凄凉瑟索,仓皇躲入蒿下乱飞,再也叫不出声来。

朱鸟,即朱雀,天文四象之一,含南方七宿,这里代指秋天。

诗的结尾的“索寞无言”、“蒿下飞”与前面的“笙簧百啭”、“迎风弄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结构既严,寄讽尤深。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元和十二年,唐军破蔡州活捉割据抗命的淮西藩镇吴元济,刘禹锡此诗即为歌颂这一胜利而作。

诗写战胜奏凯,却仅以开篇二句写晨鸡啼鸣、角声和平,暗示夜袭蔡州成功。

汝南,即指蔡州,天宝时蔡州为汝南郡,这里同时化用古乐府《鸡鸣歌》“汝南晨鸡登坛唤”句意。

以下六句皆着力刻画一老人形象,通过老人的言行衬托蔡州之役的重大意义。

老人所忆“旧事”,是“天宝承平”盛世情形,“感激涕零”的是“元和十二载”的平叛成功,将此两者作比较,足见老百姓对此役胜利的欣喜与高度评价

诗以独特的角度写重大时事题材,正如翁方纲所说“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

【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书写劳动之苦 赞美劳动之美歌颂劳动光荣的诗词歌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

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远。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赏析】 李商隐自开成三年 (838)人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人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

唐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

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

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

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睛、越鸟喜归干巢之感。

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

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

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全诗写得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景色,很富有情趣。

初夏日长,容易困倦,诗人卧起,却又感到情绪无聊,只有“闲看儿童捉柳花”,用以解闷释愁,这一句写得特别精彩,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恬淡宁静,又是那样富于情趣。

“捉”字用得十分准确,不能用别的字代替。

有约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赏析】 绿树映日浓阴,楼台倒影池塘,多么幽静清和。

而当微风吹动水晶般的帘子叮叮作响的时候,架上的蔷薇也正在满院飘香,又是多么沁心迷人。

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把这夏日山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赏析】 四月天,雨后乍晴,清明而和暖;雨中,对着门的南山,蒙蒙中只见一轮廓,此刻,雨过天晴,历历分明.春尽夏来,已不见那因风起舞的柳絮,惟有那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着.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

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

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

小学古诗词竞赛试题

小学古诗词积累竞赛试题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的 , 。

,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昌龄 《浪淘沙》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 诗 仙 杜 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诗 圣 李 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 诗 鬼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季 山水诗人 李 贺边塞诗人 王昌龄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 ,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举头望明月, 。

3. ,人约黄昏后。

4. ,对影成三人。

5秦时明月汉时关, 。

6. ,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 。

2. 。

五、按要求写诗句。

(各写一句)(20分)1、 写春景的:2、 写夏景的:3、 写秋景的:4、 写冬景的:5、 写梅花的:6、 写兰花的:7、 写竹子的:10、 写爱国的:11、 写思乡的:12、 写送别的:13、 写友情的:14、 写长江的:15、 写黄河的:16、 写泰山的:17、 写华山的:18、 写庐山的:19、 写黄山的:20、写边塞风光的:六、附加题(如果答完了上面的题,还有时间的话,就请你完成这些练习)(一) 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杏出墙来。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 总是春。

4·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三)古诗动物园:(填动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

3·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4·两岸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欲上时。

7·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8·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

那么简单.还要答案

寻找经典古诗词100首

必背古诗词100首古代童谣(1)(1)一去二三里(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汉乐府(2)(28)江南(情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4)长歌行(惜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国(1) (85)七步诗(咏物抒情)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北朝民歌(1) (17)敕勒歌(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56)1、李白 (5)静夜思(思乡)床 前 明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14)赠汪伦(送别/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望庐山瀑布(山水/景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古朗月行(景)小 时 不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端。

仙 人 垂 两 足, 桂 树 何 团 团。

玉 兔 捣 药 成, 问 言 与 谁 餐?(47)望天门山(山水/景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0)独坐敬亭山(山水/景色)众 鸟 高飞 尽,孤 云 独 去 闲。

相 看 两 不 厌,只 有 敬 亭 山。

(54)早发白帝城(山水/景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李绅 (6)悯农(节约)锄 禾 日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33)悯农(忧国忧民)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3、孟浩然(7)春晓(四季/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1)宿建德江(山水/景色)移 舟 泊 烟 渚,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江 清 月 近 人。

4、杜牧(12)山行(四季/山水/景色)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5)清明(四季/景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8)秋夕(四季/景色)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60)江南春(四季/山水/景色)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贺知章 (13)回乡偶书(回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1)咏柳(四季/咏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白居易(15)草(咏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4)池上(情趣)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9)赋得古原草送别(咏物抒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8)暮江吟(山水/景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0)忆江南(山水/景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 不 忆 江 南。

7、杜甫 (19)绝句(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江畔独步寻花(四季/景色)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依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34)绝句(四季/景色)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7)春夜喜雨(四季/咏物)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8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思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柳宗元(22)江雪(四季/景色)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9、贾岛 (26)寻隐者不遇(哲理)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10、王之涣(30)凉州词(军旅)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7)登鹳雀楼(哲理)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11、李商隐(31)乐游原(景)向 晚 意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只 是 近 黄 昏。

12、卢纶(36)塞下曲(军旅)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13、王维(4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2)鹿柴(景)空 山 不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53)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刘长卿...

小学六年级必背古诗词80首

1-6年级古诗汇编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

④西子:西施。

)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

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好日子。

②泗水:河流名。

③光景:风光景物。

④等闲:随意。

) 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乞巧:七夕。

)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②长河:银河。

)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

③缘:因为。

) 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求古诗词赏析!

(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考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解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路分析】提问及变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 题目类型: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译文:陌上柔桑破嫩芽-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陌:田野小路。

东邻蚕种已生些-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冈细草鸣黄犊-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斜日寒林点暮鸦-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青旗沽酒有人家-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青旗:卖酒的招牌。

愁风雨-害怕风雨吹打。

春在溪头荠菜花-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荠菜:春天开白花的一种野菜。

赏析: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

《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

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

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

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

词的下半片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片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片来作个结束

所以下半片对于全首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

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其实是重要的。

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

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参进一点人的情调,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读者不妨找一些写景的五七言绝句来看看,参证一下这里所说的道理。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

这两句决定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好象是很愉快的。

它是否愉快呢?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

孤...